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从尘寰来

第134章 金銮殿上风雷动

我从尘寰来 安澜御 2800 2024-11-11 22:57

  夜半三更时。

  安翊从温暖乡中爬起,接过圣旨观摩,叹息一声,迅速穿上皇帝下赐的天师袍,告别二位夫人与孩子,乘着夜色,奔赴京城。

  一路风驰电掣,宛如夜空中一抹璀璨流星,安翊脚踏狂澜剑,乘风御剑,衣袂激荡,剑眉微微蹙起,这一刻终究是来了。

  淮王与昌王坐不住了,这天下最大的一家子又上演了一出好戏。

  原先上官弧摄政削藩,削到沧王头上,用力过度动了底线,引得慕长歌反攻,硬生生将皇位夺下,可整个过程始终没见两王的身影。

  这里头是剪不断理还乱,当初两王冷眼旁观,静候慕长歌兵败垂成,坐收渔翁之利,结果事态远超他们所料,慕长歌仅凭江湖势力,与惊人时运便出人意料成了。

  这下子,两王如何能坐得住,这帝位如何能让你这个小辈坐得?将他们这些叔叔置于何地?

  更何况,他们也不信慕长歌不会削藩?与其束手就擒,不妨先发制人。

  在梁潮这一年局势未稳,暗中蓄势以待,私造兵器瞒天过海,合纵西北两域军,悍然发动兵变,决定自家的反。

  无论怎么看,三方均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何况皇权之争,古往今来皆是一场场血腥画卷,历史更是惊人的相似。

  不过,安翊与苍云山,作为利益既得者,自然不希望悲剧重新上演,否则现在所有一切烟消云烟。

  关键前不久,安翊才仗势欺人,如今江湖上名声两边倒,一个不妙安翊便为沦到墙倒众人推的处境……

  安翊一路风尘仆仆,赶赴中天之城,在这里皇帝坐北朝南,号令文武百官,御统江山,雄伟方城人口稠密多达百万,八方辐轃,有内九外皇城四格局。

  布局井然有序,防线层层蔓延,坚不可催。

  与此同时,清晨时京城百姓沿着中轴线行走,随着一声惊呼:“快看有仙人。”

  引得众人纷纷抬头望去,便见一道身影御剑降落在皇城南门之外。

  皇城南三阙,巨檐重重,左右白玉雄狮盘踞,下马碑静立,门北号称千步廊,乃是六部五府、军机事务重地。

  安翊乃是奉诏入朝,此时早朝已经开始,整了整衣袂,巨阙处有公公静候,见了安翊来到,尖着嗓子碎着步,殷勤迎上去:“天师大人,快快入朝。”

  安翊不待打量,连忙跟随,南门后建筑便是外朝三殿与内廷九宫,保和殿即为金銮殿,御道漫长,安翊遥望而去,雄伟台基之上,青碧绿檐梁,金黄琉璃顶,极尽奢华。

  一幅恢宏嵌地龙壁,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彰显皇权至高无上。

  此时金殿之上,正值早朝时间。

  一众文武百官左右肃立,官服大袍绣尽荣尊,手持芴板,接二连三上奏,述说昌王淮王如何聚兵一处,势如破竹攻克西北各郡,天下乱象渐起。

  长青帝龙袍加身,坐居帝座之上,俯视文武百官,听得神色阴郁,盯着那名言辞凿凿的三品侍郎。

  你的意思是朕的错?朕不该着急上位?

  造反来的皇位,朕就这么难坐吗?

  很好,朕记住你了!

  这一年慕长歌处理国事,弹压前朝组织,扶持势力,拉拢贵族世家,分化制衡,看似有条不紊,却则隐患深藏,如今元气尚未恢复,又逢兵变,两位皇叔便已经虎视眈眈。

  若再给朕一段时间?看朕不削死你们!

  这时孙貂寺至柱后俯身来到近前,禀告道:“陛下,天师已至金殿外。”

  长青帝大喜过望:“快,宣天师入殿!”

  前不久这位好兄弟大战诸派,在江湖上声名远播,如今来得正是时候。

  否则他也不会着急喊人,这时候唯安翊可助他一臂之力。

  安翊步入金銮殿,无数双眼睛扫过来,安翊丝毫不惧,一袭天师大袍,迂佩金紫精美华贵,面容俊美若嫡仙,道骨仙气扑面而来

  安翊来到丹墀前,双袖呼啸成风,气势无两:“臣参见陛下。”

  仅是弯腰作揖,并不下跪。

  安翊自称为臣,但天师乃是‘勋官’虚职,允配剑入殿,赐不跪之荣,何况他乃是江湖之人,不入朝为官,无需遵循君臣之礼。

  慕长歌至帝座起身,大笑豪迈,论关系安幕风着实颇得眼缘,曾把酒言欢于王庄沙滩,成为孤家寡人寂寞得紧,见安翊上朝不卑不亢,自然不怒反喜。

  当即下了丹墀龙阶,爽朗言道:“朕的挚友,可叫朕好等。”

  言罢,长青帝一手搭在安翊肩膀,扫视一圈不将他这个新皇帝放在眼中的百官,帝威炽赫放逐八方。

  兄弟,借个势。

  安翊在旁感觉到肩膀的力道,抿了抿嘴,有些心累却无奈,默默真气潮生,顷刻之间殿内风起云涌,金柱藻井玉屏风颤动不休,一道紫金巨龙通腾而出。

  龙吟之声响彻八方,雷动庙堂之上。

  “朕乃真龙天子!尔等服若?”

  文武百官皆是目瞪口呆,万念皆空。

  服,太服了,不服都不行!

  群臣跪拜,齐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高呼不止。

  殿外,锦衣卫闻声,跪成一排。

  长青帝插腰,慵懒得晃动身肢,正值而立之年的他,独尊天下。

  这一刻,帝势正逢巅峰,谁能挡朕?

  安翊在旁瞧着,人潮绵延而去,乌泱泱跪倒,尽是从金殿到殿外,看得震撼心神。

  不由百官失去理智,这就是一个信仰至高无上的朝代。

  这股势足以压制所有诡心。

  不过他还真没想到,他的武学还能这么用?

  长青帝迂出一口郁气,给安翊一个大大拥抱,传音入密:“好兄弟,啥话都不说,都搁朕心里,另外,再助朕一把,朕派邹将军征讨,届时你找个机会,擒贼先擒王。”

  安翊挑眉,正要说什么,便听慕长歌认真道:“朕的帝位名义是‘清君侧’,但上位手段终究让人诟病,朝中颇有闲言,朕的压力太大,别的臣子难以信任,你也算半个亲家,朕不会亏待你。”

  “亲家?”安翊忍着不翻白眼,一辈子真是欠你们兄妹的。

  这是让他搞刺杀?昌王与淮王都准备造反了,身旁顶尖高手,兵力众多,这是容易的事?

  算了,二人如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上了贼船,再想下船怕不是易事。

  江湖人,终究不得逍遥啊。

  慕长歌走回皇座,渊渟岳峙:“来人,宣朕口谕,命兵部尚书为镖骑将军,天师辅佐,金印紫绶,负责兵力布署平定叛乱,若有反抗,杀无赦。”

  邹将军单膝跪地,诚挚无比:“臣接旨!”

  安翊与邹将军对视一眼,均有所印象,当年邹将军在武林大会上,对当时安翊这个小人物有几分另眼相看。

  如今再逢,那个小人物,某种程度上,已经凌驾芸芸众生之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