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纲。就心里一点想法,随着文字慢慢实现。
如同探秘宝藏一般,我自己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虽然写得很粗糙,但写作的一个月来,那种自我愉悦的快感是无以言喻的。
当然,写这种类型的小说,练笔是极其重要的。但传统文化的根底不能没有。虽然这种文字并不是文学范畴,它仅仅是个商品。
可好的商品,也需要某些包装。只在乎笔者的手段和才气罢了。
不过,因为长年看古文哲学较多,写的中途经常用,圈套圈,的这种方法慢慢延伸。
本来可以在这种类型上,更浓墨的模仿钱钟书的旁白词去诠释一些什么。可后来想想,完全没必要。
在练习笔锋的过程中,不停吸收其他佳作的风格。找一个适合自己,能令自己愉悦的状态,去漫度日子也挺不错。
这里面学生十分多。想到了我曾经那时候的意气风华。不过,那会儿不像现在这般智能。我是写在信纸上,被同学传阅。
因这一个小兴趣,语文老师基本上不怎么管我。而且每次考试,我都挑题做,只要刚刚及格,便交卷。
肄业甚早,但没有冒出一丝像他们那般没好好读书的后悔感。
社会上浪荡这么多年,什么奇形怪状的人,莫名其妙的心理,都接触过。也被影响过。几次难以自拔,却又幸运地走了出来。
得益于古文,庆幸于没有被系统的教育。如今所知所行,也是在泥泞中,思想之不正中,慢慢自我调拨。
流水线式的教育,迎合资本,迎合工业,造就的我们,是值得自我反省的。
反省自己的不愉快,肯定令自己所愉悦的。善察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带给我们的观念判断力,总是落入窠臼之中的。
凡鼓吹者,宣扬者,标榜者,都在鲁迅先生笔锋下白骨皑皑。
他们不值得效仿,但值得学习。如古人习易经大成者,看一切事,如反掌观纹。
所以,这个世界不存在好坏。它们都是我们手掌心的纹路。
我们需要的,就是选择自己应该走的路。但,没必要太早立意,太早绝对。
考研,旅游,考公,办公司,摆摊,开店等等一系列社会活动,都不是做之前会考虑周全的。
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历史观上看待这些行为,它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情绪价值?我们能给它提供什么责任价值?
总之,情绪安稳,万事皆顺。先重视这个,再看看某个环境,我们能够做出什么。而不是期待它能给我们什么?
它本身就是个大骗局,得益者,先被骗。
人活一世,宛若修仙。
这书,就此草草结案。倒也和社会上某类,略合。不过,没有任何后遗症。这里面的主角名,其实就是修行的一个方法。
无言垂心!取意于(庄子)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概意思就是真知者,废话少,无知者,废话多。
我这些年,一直是后者。也尽量往前者靠。
这本书在愉悦的状态下练笔,也偶然冒出一个灵感,它完全可以算一个大纲。
毕竟写的时候,衔接得不好,没有高潮迭起。但主要想表达的,也都表达出来了。
依照这本书的结构,再次写,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因为一个月的情绪挥发,居然从自己的文字中不仅释怀,还学到了一些东西。
至于男女主的女儿,吴北鸢。算是一个期待。
北,在八卦方位中是坎卦,代表水。鸢,通称老鹰。
教员有首词里云: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故而吴北鸢的名字,旨重自由二字。
但真正的自由,不是我们的感受及感觉。更不是享受及承受。
感受感觉是看不到的生理反应。享受与承受,是身心借助外物的满足,从而形成的内在生理反应。
脑精神,心脏,一套人体系统,就是我们灵魂赖以生存的屋子。
屋子得扫。不然,灵魂也会脏。
言多无味!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