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住大可汗的人问:“可汗,我们已经到了这里,即将成功,打进城里,万事皆定,何来功亏一篑?请您下令,末将等半个时辰内定下此城,活捉李济安!”
“大汗,您为何迟疑啊!”
布纶可汗痛心疾首的说:“汝等不知,能进军唐国乃天意如此。可是现今天使消失,天意不明,若逗留唐国良久,恐怕难逃天谴!”
“大汗,您在说什么啊?”根本没人听得懂他说的什么意思。
“要求大唐皇帝割让贝兰道三州之地,我们撤军!”布纶可汗不想再争论了,他现在感到身体极度不适!
可是随行的将军怎么会同意,有人问:“为什么?大汗!长京近在咫尺,片刻就可收入囊中!”
布纶可汗说:“长京有神人居住,我们打不得!苦不该,军师此时走了呀!”
“什么神人?大汗,有什么神人?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有四十万的儿郎!怕他什么神人!”中军大帐内场面有些失控,触手可及庞大军功,伟大荣誉就这么放弃,所有人情绪都失控了!
“我意已决,不必再说,”布纶可汗是如此的意志坚定,“再言者斩!”
无奈,众将无言,默默相觑。有人问:“大汗,大军撤退非同小可,具体如何,还请示下。”
布纶道:“派人向唐皇帝要求割让贝兰道,同时大军后撤,后军边前军,前军作后军,依次而退,不可争抢。唐帝国军队此刻必定蜂拥而来,我军只做一路,原路返回,无人可争锋。贝兰道尚有十几万大军,撤退路线必先用力侦察,灵活运用,但想此军群龙无首,诸将军记住,我军深入唐境,天时地利人和皆失,不可久留。但劳师远征,损耗颇大,归途中烧杀抢掠概不禁止,只是务必如风卷残云般迅速,三日之内,退回草原。”
言以至此,言尽于此!一群人在不解、不甘中执行。
晚些时候,唐帝国派使者来说话,布纶可汗已经病入膏肓,不能起床,已是并没有见使者。北罕大军的联盟者辜鹿可汗负责接待,这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
“大唐尚书令崔敬安,见过辜鹿可汗。”使者是这位份量极高的老大人,他问,“敢问布纶可汗在哪里?”
“怎么?本汗不配合你说话吗?”辜鹿反问,“李济安都没来,还想见我们大汗?”
崔敬安道:“方才我家主上已经和布纶可汗约定和平,贵军立即后撤三十里以示诚意,为何迟迟不退?”
辜鹿目瞪口呆,问:“大可汗何时说过这话?”
崔敬安本来是胡说八道,希望激怒布纶,然后相见。可是看这辜鹿的反应,怎么有点不对劲啊?当即说:“护城河畔,本官亲耳听闻,布纶可汗亲口所言。”
辜鹿回过神来嗤之以鼻的说:“满口胡言,我军势如破竹,取长京只在须臾,为何退军?看你是两国使者,才让你进来说话。回去告诉唐王,速速缴械投降,否则城破国亡,他也绝无活路!”
崔敬安蔑视道:“将军何必口出狂言?你深入我大唐国境,远离草原之地,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若不速速退去,恐怕才是死路一条。“
辜鹿冷笑说:“你说远了,正午之前,长京城便落入我手。能不能征服整个中原是后话,他李济安绝对是完了。”
“大唐疆域万里,没了长京还有他处。而将军若是取了长京,却是烫手山芋,不但无益,反受其咎。”
辜鹿道:“中原历史上纵横家口如悬河之事本王屡听不厌,却从未亲身经历。先生乃中原大家,饱学之士,就算本王深处草原,却也时有听说,请试言本王,看看这纵横捭阖之术管用不管用?”
布纶可汗要撤退,辜鹿必须找个空档让崔敬安来钻,万不可把事情闹的不可开交!
对方的这一番话让崔锦安猝不及防,没想到他竟然对中原的历史还要研究。所以此时此刻毫不介意的吹捧道:“将军博学多才,真令人出乎意料。即如此,请让在下为您陈述。”
“唐国一统中原不过数年,边远之地尚不知朝代更迭,不说将军打下长京后能否灭唐,就是这万里疆域,岂是区区四十万军队可以征服?我中原君王,又何曾说过要武力征服?唐境内非止中原,尚有南方、西疆、东部,其宽广浩瀚远胜中原之地,人口亦远胜。故唐国,非将军四十万能攻下。”
“将军领军入唐境,想军士中已是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可见不得天时。此仅仅天时也,倘牵连日久,我大唐朝廷后撤,又哪里是四十万大军能追的?此不得地利也。然天时地利,短时难以危及将军,恐怖之处在于人和。”
说到这里崔敬安停了一会儿,辜鹿说:“先生继续。”
“唐国有亿万民众,却万众一心,无一人不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此方战乱百年,人心却从来没变。李氏能够一统天下,就是顺应了民心,顺天而行。若将军执意攻打京城,则是与大唐亿万民众离心离德,无一人不咬牙切齿,想至将军于死地。此长远来看也。”
辜鹿问:“那短期来看呢?”
“今日太阳落山之前,京畿道必有精兵200000,民兵无数,对将军穷追不舍,长京不可能安宁,就算京城落入你手,若有唐军到来,城中百姓必开门,那时将军和400000大军,何以自处?可以谋生?”
“刚才你说中原君王不仰仗武力征服天下,那他们靠什么呢?”辜鹿知道情况必定是要撤退,所以对崔敬安说的是什么并不感兴趣,实际上情况他自己也是知道400000大军不可能长期逗留在唐国境内,事实就是他们说的那样,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是站在草原人这一边的。通俗的讲就是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是不可能建设上层建筑的。
中原人总是期待一个统一的王朝,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人说是因为统一的文字,可似乎并不仅仅是这样。
崔静安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只能说:“中原君王,以德服人。”
这显然不是辜鹿可汗想要的回答,笑了笑说:“我们还是谈点实际的吧,想要我们撤军,你能给我们什么东西呢?毕竟几千里地路远得很,也累得很。”
崔敬安目露精光,纵使有千般不解也不想多问了,因为对方的话表明他们是愿意撤军的,这简直不可思议。他们有400000大军,京城的守军只有5000人,另外的200000大军还在集结。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场面里,什么时候能集结完成,是很不确定的事情,或者说注定是缓慢的。而且就算集结完毕,也很难打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