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训当天成功带走了李见微,并且来到中华城郊外的一座山头,山头入口处立着一块巨石,上面赤红的两个大字:笃静。
笃静山,神州道道士山行走,靖元子洞府所在。
笃静山云湖宫,就是建在这座山上的宫殿群名称,大大小小有数百座大殿,十几个广场。但是不要以为这上面会有多少人,连带着靖元子本人,这里也不过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人是他的土地,其一就是赵训,另一个名叫唐贤,化神中期,是师兄。
靖元子是个身材高大,留着长髯的老人,模样在五十出头,眼袋很重,眼神浑浊而不失精光,拥有一种饱经沧桑,经历人情冷暖的特殊气质。
不过花说回来,化神修士五千寿元,再往上就是理论上的长生不死,以修真难度而言,越高层的修士,难度是越高的,花费的时间更是呈几何式增长,能够“长生不老”的,寿元基本上超过万载。
所以,靖元子怎么可能不是饱经沧桑之辈?但是其饱经沧桑之人,经历之事的味道是酸是甜总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并以此形成自身独有的气质。形容一个人饱经沧桑的话,多半是因为这个人的经历是苦痛的,难以忘怀的,令人唏嘘的。
唐贤作为师兄,模样可不比赵训老,相反的,他是稚嫩的。对,他就是稚嫩的。身高只有五尺,就是一个小童子的样子,还结着两个丸子头。李见微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以长辈哥哥的模样对他微笑。然后在赵训叫他师兄的情况下笑容逐渐尴尬。
笃静山生的高大,已经深入云层中,但是建在山顶的云湖宫,连带着周围的景色,都是一大片绿色的丛林地带,多以树木和草地构成,极少数的灌木丛,花朵也不多。
树木有以阔叶树种为主,落叶不多,应该是常绿阔叶林,这就更给人一种不在山顶的感觉,或者说,这是一处“高处胜寒”所在。
修真者改天换地,使气候失常,于此处可见一斑。
会面于一处亭中,建在山崖边上的亭中。在亭子的西边,就是万丈悬崖,向下看去只有白色的云雾缭绕,而透过云雾,则可以隐约的看见在中华城中散发灵光的一些建筑。
靖元子须发黑白参半,坐于亭中,唐贤立于身侧。赵训带着李见微拾阶而上,步至亭外。
“弟子见过师尊。”赵训恭敬行礼,李见微眼疾手快,也作揖弯腰,只是不知道说什么,便没开口。
“嗯,”靖元子点了点头,喉咙间发出来的音量雄浑嘶哑,“人带回来了吧?”
“是,已经带回来了,”赵训说,“就是他,李见微。”
靖元子目光转到这个还在低头的少年身上,目光渐渐变得温和,又有些哀伤,真不知道是怎么样深刻的记忆,能让一个万岁者动容。他似乎瞬间苍老了很多,嘶哑的开口问:“抬起头来,我看看你。”
李见微抬起头,站直身子,素手而立,同时迎上探来的目光。二人四目相对,年少者是忐忑,年长者则是浑浊一片,深邃得什么也看不出来。
靖元子很想从后者的模样里看出自己后辈的痕迹,但是好一会儿他才问:“你师父,这些年过得好吗?”
李见微想了想说:“师父常说诸法空相,好即是不好,好即时好。您问我他过得好不好,实在不知道怎么说。但总的来说是穷苦,孑然一生,后来又出家为僧,一生中甚少食肉,四季袈裟,不曾穿过锦衣,于世俗之人的标准,是过得不好的。只是内心富足,精神满足,又远非常人能及。师父不是富贵之人,是苦行之人。”
“他,世代困苦吗?”
“师父未提及祖辈,父母亦不曾说过,晚辈不知。”
靖元子沉默,唐贤在一旁说:“师父,天道无常,六指是您万世之孙,困苦也好,富贵也罢,总有定数,何必为人之常情而哀叹?”
靖元子道:“汝有所不知,昔年老夫和魔道红崖的一位女修有过情缘,于世俗界生下后代。后来几经波折,老夫入神州府衙,便于他们失了联系,这条血脉,是唯一的血脉,如今断绝,为之唏嘘实属常事。”
“是。”
靖元子又看了看李见微,目露精光,旋即又笑了,说:“你修炼的,是《玄牝》吧?”
正题终于来了,或者说李见微关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他恭恭敬敬的回答:“是。”
神识散出,笼罩住李见微,看出了前面的人没有看出的玄机,靖元子忍不住赞叹:“大五行之体,世俗界竟然能够产生此等灵体,真是罕见。”
“师父慧眼如炬,弟子也曾发现此事,真是千载难逢也。”
靖元子道:“在世俗界留下神功,能遇上如此天才,倒也算万年修来的缘分。”
“你过来,”靖元子招呼李见微,后者闻言步入亭中。靖元子捏了捏李见微的手臂,拍拍肩膀,说道:“是个健康的好小子,既然是六指的唯一弟子,也算是和我有几分缘分。难得的是有如此天资,假以时日,想必也是修真界之中流砥柱。”
“现在,倒有个事情要问你。”
“前辈尽管吩咐。”
靖元子道:“老夫的身份、修为如何,离你太远,无需知晓。但我愿意认你这个隔了万代的后辈,你愿意的话,就叫我一声老祖宗吧。”
李见微只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当即跪下,磕了九个响头:“见微见过老祖宗。”
“呵,倒是个机灵的小伙子,”靖元子笑了,又说,“起来吧。”
“就在这里住些日子吧,等筑基了再说。”
李见微从此就在这里住下了,但是整座山空荡荡的,总是不免显得寂寞。靖元子很快就消失在他的生活里,唐贤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大概是在半个月之后,赵训开始对他的修为进行指导。
由一个化神期修士对一个练气修士进行指导,这样的事情或许有,但是整个修真界应该找不出多少人。这其实完全是大材小用,但是靖元子又找不到别的人,也只能暂时如此了。好在赵训近期无事,教育李见微几年也不会有什么。
如此下来,李见微的修为进展自然是迅速且高质量的,从对修为的进一步巩固,到对各种低阶法术的掌握,以及各种灵器的驾驭,他在全面发展。对于一个肯学、勤学、苦学,天资极高的学生,赵训也是基本满意的,几乎可以断定,他比年轻时候的自己,要强上百倍。
李见微在半年之后就筑基了,之后就开始了筑基期的各种修炼。
时光流逝,岁月悠悠,转眼间,便是二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