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这个修真很费纸

第5章 天云镇

这个修真很费纸 叁迁 2255 2024-11-12 06:19

  福云散人头颅微扬,仔细打量了他半晌,才缓缓说道:“三灵汇聚比以往消散的早了一日,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想不到你这小子倒是悟性极高。”

  俞淮赶紧说道:“这都是师傅平日教诲得当,徒儿才能够顺利突破。”

  福云散人袖袍一甩,冷哼一声道:“你不用来恭维我,我问你,你为什么回来的晚了?”

  但他虽然佯装生气,不过眉宇之间却一丝发怒的表象都没有。俞淮跟着他已经一年多了,对这一切自然是早已经了然于胸,他知道师父最不喜别人猜中他的心意,如果说话抢在他的头里,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越是迎合他,他才能够和颜悦色一些。

  不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道理,来自与异世界的俞淮自然从小就听得多了,因此他连忙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说道:“师傅,徒儿早就已经从山上下来了,只不过回来的时候,徒儿想到已经受了师傅这么久的教诲,师恩难报,因此想要找一些师傅喜爱的小玩意来,但是没想到失足从山上滚了下去,徒儿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化神期。”

  他心中想道:‘罪过罪过,我这些话可不是在撒谎,只不过将失足落山从前几天搬到了今天而已。’

  福云散人这才怒容登敛,不再提起这件事情。

  自从进入化神期之后,福云散人便让俞淮在洞中打坐,每日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当中感悟天地灵气,进步自然慢了许多,两个多月之后,依然停留在化神初期。不过俞淮一来也从不下山,对于世间的事情也不了解,并不觉得自己境界的提升是快了还是慢了。

  直到有一天,他正在洞中冥想打坐,福云散人的声音从洞门外传了进来:“俞淮,你出来一下。”

  他走出洞门,看到福云散人望着西侧,不由得十分好奇:‘师傅这是在看什么?难道是那边的天云镇?’

  但见福云散人的眉头渐渐竖起,似乎有什么忧虑或者是危险的事情引起了他的警惕,他也顺着师傅的目光,向远处望去,但只能看到朦胧的白雾,通往天云镇的道路上,有一座山峰阻碍,只要绕过山峰,才能够看到小镇。

  那座山峰正好与他往日砍柴所登的山峦方位相反,因此这两年多以来,俞淮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他上次跌落山谷,正好位于福云山与那座山头之间的深处,因此上来的时候,依稀还记得天运镇在它的背后。

  正在这时,忽听福云散人冷哼一声,说道:“还真是把我当成了外人!”把脸转过来时,面上的怒容已经敛去,缓缓说道:“俞淮,那边便是天云镇,你跟随为师来到福云山已经二载有余,为师从来没有让你再去过镇子里,不过你毕竟年幼,跟着为师在这荒山僻壤之中,一定很是寂寞,对不对?”

  俞淮面色一愣,还未来得及说话时,只听他又继续说道:“现在咱们洞中的药材也用的差不多了,你就下山一趟,到天云镇中去采购一些药材回来把。”话音刚落,只见一张手笺从天空中缓缓飘了下来,就像鹅毛大雪一般,正好在俞淮的面前左右摇摆。

  他连忙伸手接了下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七种药材的名字,心中思忖道:‘怎么师傅要我去买药材?这几年没见过他吃药啊?’‘砰’的一声,洞门再次关上,从里面传出福云散人的声音:“这次下山如果遇上了什么麻烦,千万不可提及为师的名号。”

  俞淮大声说道:“是,师傅。”紧接着‘叮叮’几声,几枚铜钱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把这些铜钱捡起来,朝着天云镇的方向行去。

  ......

  修真历两万零三年,俞淮第一次离开福云山,到百里之外的天云镇中。他刚刚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就已经到过天云镇,不过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心中除了恐惧之外,其他什么印象都未曾留下。

  来到这座山上,福云散人从未跟他说过这座山峰的名字,他绕到最高处,正好隐约能瞧见山谷的景物,但之前那座坟墓所在的地方高空生有许多大树,枝叶遮挡之下却无法瞧见,俞淮摇了摇头,加紧朝着小镇行去。

  转了个弯,此时刚过正午,日光大盛,山间的浓雾渐渐消散,便露出的小镇的影子来。他看到远处有一个黑灰色的方框,中间密密麻麻许多黑色的小点,想来应该便是天云镇,心中一喜,朝着镇子赶了过去。

  俞淮突破至化神期已经两个多月,虽然境界进步缓慢,不过对于在空中悬浮飘动的技巧已经熟练了很多,只见他轻轻一跃,身形便可以飞出去十几丈,右足落地之后再微一用力,便又可以再次向前行进十余丈。

  不到半个时辰,已经从山上下来,到了与小镇之间的平原上。此时已经隐约能看到城墙的大门上,有三个小字,而且路旁也有农夫在耕田锄地,他找了个四十来岁的虬髯大汉,问道:“打扰您了,请问大叔,前面是天云镇吗?”

  那人直起腰来,看到说话的是个年轻小伙子,微微一笑,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点了点头,说道:“对,前面几里外就是天云镇。小伙子,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前面的福云山上下来的,走了大叔,多谢了!”话音刚落,人便已经在十丈之外,只留下那农夫啧啧称奇,自言自语道:“福云山?福云山是哪里?”但俞淮已经离得远了,并未听到。

  不到片刻工夫,俞淮进到镇子里,但见大街上人来人往,许多男子腰间悬着一柄佩剑,身穿淡色长袍,双目似电,在人群中三三两两并行,却与寻常的老百姓隔的远远的,似乎生怕碰到他们。

  他两年多以来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多的人,像是一个头一次进城的孩子一样,不断的在大路上东张西望,又是兴奋。又是新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