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如梦观

第366章 三清观·开门

如梦观 调坎和离 5865 2024-11-12 06:23

  南边究竟是鬼蜮地界,阴气煞气鬼气无穷无尽,还有数之不尽的小鬼四处奔走,将荒山野地的坟茔给污了,使那些幽魂化作恶鬼凶煞,故而扶风散人一行十来个修行高人,都打算借此机会多积攒些功德。

  扶风散人功法不缺,修为不缺,但就差了些功德,也少了些驱邪法宝,故而走这一趟。

  静都道人已经回了静虚观,正在潜心修行。

  这小道士此次见了无尘子本事,心中佩服时候,也起了争胜心思。

  想想当初二人第一次跟着曾家商队见面那会儿,静都道人修为比无尘子高了不知多少,硬生生护持自己从一群入道境界还有好几个恶境鬼物的围追堵截里边逃了出去,带走了不少贪图其精纯精血的鬼物,给无尘子三人逃得性命争取了好一个机会。

  但几年过去,无尘子的修为比静都道人只高不低,尤其是一手符法,比静都道人的除魔手段,高明了不少。

  静都道人可是坐镇西北的大道观静虚观的真传弟子,有地仙真人悉心教导,丹药不缺,法宝高明,修行的功法也是上乘功法,经常在各地行走,收拾了许多妖邪鬼物,功德也不少,修行进展,日益精进。

  如此优越条件,静都道人居然还比不过散修道人无尘子。

  无尘子只是一个没有师长教授得散修,初次见面时候也勉勉强强入道而已的小道士。

  法宝没有,高明功法,嗯好像是有,至于师门庇护,那是半点也没有,嗯,好像还是有一点的。

  细细比较一番,静都道人还是有些受不得,故而趁着这一趟出来,得了不少功德,还听了两个地仙真人破境的心得说法,跟一群人仙道友好生论道说法一番,得了不少好处,赶紧回去闭关苦修。

  至少,等闭关出来了,静都道人也要保证自己境界不能比无尘子低便是了。

  至于符道手段,静都道人倒是没这个比较的心思。

  正如无尘子不敢跟静都道人比较法宝,静都道人也不敢跟无尘子比较符箓。

  各自已经得了优势,若是再强行比较,那便是入了心魔,反而于修行无益,如今只是争一争道行境界上的高低,还算是正常。

  又有余下诸多高人,也回信道喜,顺带让无尘子多精研一下符道,等这世道又乱起来的时候,这些高人也能从无尘子这儿再取两道上等符箓,作为护道驱邪之用。

  又有无戒大师,邀请无尘子参与明年的庚午年的盂兰盆节法会。

  当今皇帝虽然身子骨不好,但也晓得如今天下不太平,到处都在闹妖邪鬼事,于大明国国祚不利,故而这皇帝不得不下旨,让太乙门和大悲寺再准备个大法会,千人以上参与,镇压威慑鬼邪,祭天祈祷。

  此外,便是大半年时间安稳。

  无尘子与胡八姑二人,轮流去鹿扬镇三清观位置看。

  那王大匠也颇为尽心。

  召集了几十号人,平整土地,开挖河沟,莲池,夯实地基,镶嵌石条,一步一步不疾不徐,井然有序,到了半年时间左右,那诸多殿宇楼阁已经初见形状了,更是有神像已经先在主殿配殿之中立了起来。

  ——这些神像,可不是用泥塑的,而是用实实在在紫檀木这些上等精贵的木头雕刻起来的,只有在外头的那些神龛,才勉强用了白玉石头雕刻。

  三清观看来确实不大,没几个神殿,但是胡八姑要求太多,王大匠想快也快不起来,尤其是后山,客院,静室这些紧要地头,大多在背靠鹿扬镇后山的那位置,还要小心翼翼雕琢,顺带将后边小半山头都围起来。

  这狐狸精也不晓得是跟谁学的,居然要精雕细琢了。

  又有江瑞景如今也老老实实入了仕途,找了个东边安稳的地方,当了个县令老爷。

  如今这位大人晓得无尘子正在修建三清观,立即便邀了一群在东南赫赫有名的文人雅士,为无尘子的三清观写了不少对联匾额题词碑林文字,也被无尘子一股脑丢给王大匠慢慢雕琢了。

  乌正信得了无尘子的承诺,比清缘这个弟子还要尽心,整日都在三清观地头待着,好在其也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不是个匠人,没敢胡乱指点,只是在附近镇子的人好奇来看时候,说日后这地方便有个道门高人坐镇,保附近安宁。

  算是给还没正式入驻的无尘子扬名了。

  各自安稳。

  一切欣欣向喜。

  还有六个只是入道境界的散修道人,从子真道人处得知无尘子在招收记名弟子,立即欢喜了,齐齐寻了上来,实实在在拜入无尘子名下。

  四个乾修,都是三十余岁,两个坤修,也是三十余岁。

  辛苦半生,终于入道,那法力比真儿都不如,只是单独修行,前程渺茫,若无大机缘,人仙境界是没机会了,故而这些人听闻无尘子这么个年纪轻轻的人仙散人要开立道观,招收弟子,自然乐不可支,急急靠拢而来。

  散修的辛苦,无尘子晓得。

  前身一个人在乡下地方活着那些年,虽明面上是门派弟子,但其半点名声也没享受到,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山林之中熬日子,孤苦无依,身无长物,凄惨可怜,官府发下来的粮食等物,还被那族长给吞了,前身险些饿死。

  如今有机会重来,无尘子自然要将自家三清观修建在繁华热闹地方。

  同时,也可以给那些散修一个机会,将自家手里边得来的那几本功法传出去,让那些人也有机会见识一下真正的修行界,而不是一辈子都因着功法低下经验不足,被困在道外、入道两个境界,苦苦挣扎。

  最要紧的是,自家三清观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支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自己一个人本事再高明,也解决不了层出不穷的妖邪鬼事,而十个八个弟子,纵然墓葬山翻过来,下边躲藏了千百年的邪物都跳出来,自己一门十来个弟子,布下天干阵法,布下八卦阵,布下驱邪阵,哪怕斗不过那些数百年的邪物,至少也能保得三清观不灭。

  嗯,四散奔逃,每人也能多上几分活命的机会不是?

  无尘子想过,当年符道修行三清观,或者也是晓得其自身缺漏之处,这才收了不知多少弟子,等那鬼物围困三清观,做灭门法事的时候,门中前辈与那鬼物拼死一搏,将阵法冲开一层破绽,这才让诸多后辈弟子逃遁而出。

  三清观符法流传天下,诸多道门修行都能学得一手,又因着三清观传承不曾灭绝,那福缘一点点积累下来,最后在真传灭门的危急关口,运数发作,生生出了无尘子这么一个奇葩,又是招惹妖族,又是跟大道观佛寺勾结,还有诸多机缘,顺顺利利成了个人仙散人。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这是无尘子偶尔心神空灵时候的闲碎思绪。

  六个记名弟子,分别唤作法性道人,空真道人,水悟道人,留仙道人,观风道姑,听水道姑,各自来历都是得了家传的修行功法残卷,然后游走郡内各地,一点点参悟,巧而得了一点机缘,入了道。

  入道之后,自然一心向前修行,寻了道观,出家,得了道籍,从此与凡俗分割得七七八八,但到底有高堂在座,不敢彻底分离,偶尔得了些银钱,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孝敬一番,化解奔走除魔时候的心结,了结身上的父母缘。

  这些,六个弟子对无尘子都一一道明了。

  无尘子也不因着些许红尘缘法纠结了,毕竟只是记名弟子,晓得弟子不是那心性邪恶之辈,再传授本事,得了孝顺,省了事情,但也不能真正逼得这六个三十多岁的弟子真正跟世俗缘法彻底分割开来。

  那不是收弟子,那是造孽。

  等六个弟子入门,蒋家老宅是彻底不够用了,已经满满当当,热热闹闹,便是胡八姑如今出入都小心了许多,在帮无尘子教授徒弟时候,只说法讲道,不展现狐仙手段,怕六个弟子还没给归心之前看出了胡八姑的妖修本质。

  碧霞道人晓得这事情,估计没事,但子真道人晓得了,未必能够看得明白,到时候便不是个好事了。

  诸人轮换,到鹿扬镇镇守,无尘子自己便在蒋家安心修行,外修法力,内炼心神,偶尔带了六个入道境界弟子跟着子真道人一道在附近走走,将那些荒山飘落的鬼物收拾了,又在郡城内东边王家西边李家做些超度法事,多多少少糊弄些功德,顺带看看新入门的六个弟子本事如何。

  至于修行,与往日却是差不多。

  《蛰龙睡功》,不疾不徐,每日子午时候卷了周围灵气炼化,滋养肉身,温养经脉,顺带将丹田耗费的法力补足。

  但无尘子如今法力已经比寻常人仙散人强了不止一筹,若非如此,其也不能驭使雷符顺心如意。

  至于再想将丹田法力往上添上几分,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似乎是已经到了人仙散人境界能够驭使法力的极限了,又或者是遇到了传说中的人仙散人法力的瓶颈了,只能等修为再进一步,也就是破境成为地仙真人,元神进步,境界提升,无尘子才能再吸纳灵气炼化作法力,存入丹田。

  至少,胡八姑是这般说的。

  观想识海,不温不火。

  那小松树依旧稳稳坐镇其中,地水火风依旧是四般气息,玄妙非常,硬生生在虚空世界撑起一方世界,但五行不生,阴阳不显,虽有动静两般变化,却不足以让这世界如《诸是如梦观》一般生出生灵来。

  那小松树倒渐渐凝实了许多。

  偶尔无尘子阅读经卷时候生出的疑惑烦闷,得不到解读,那小松树便生出根须,将无尘子这些烦闷疑惑一股脑卷了,直接镇压在树根下,一点点炼化做元神法力,温养自身,偶尔吐出两丝,也能增进无尘子元神修为。

  有了这好处,无尘子至少烦闷心思生不出来,偶尔见着些烦劳无奈低沉的事情,也生出不舒坦的心思,也不过转瞬就被小松树吸纳而去,倒是不足以在其心头留下痕迹,生出魔障困惑。

  最要紧的是,这功法将无尘子元神识海死死镇压了,心魔不生,外魔不入,那些鬼魅邪物的种种迷惑心神手段,都对其生不出影响来。

  只是这一点,便可称得无上妙法。

  终于在第二年四月时候,三清观修建起来了。

  五月初一,甲子日。

  无尘子也不拘什么吉祥日子了,早在得知自家三清观这几日便要修好了,接连几日都不能安稳入睡,只能以《静心神咒》压下浮躁心思,又将那欢喜担忧诸般心思丢入观想世界任由小松树镇压了,勉勉强强入睡。

  这时候,无尘子杂念不生,清净凝神,才晓得那《诸是如梦观》,比那凝神香和凝神符,效果都好了不知多少倍。

  也不晓得何日,这绝妙法门才能生出灵性,生出男女老少,感受生老病死,参悟佛法道法?

  彼时,无尘子的修为境界便要日益增进了,莫说地仙了,便是天仙都能挣扎一下。

  等马车晃晃悠悠将无尘子从百江郡拉到鹿扬镇之后,一直看无尘子发呆的胡八姑也压下心头一点辗转,不满意拍了一下前者,笑眯眯道:“官人,只是一个道观而已,用不着这么激动吧?”

  “你看我们姐妹几个住持千福山那么大一个灵山福地,都没官人你这么兴奋的。”

  无尘子扯开门帘,伸手接了胡八姑白嫩玉手,扶持其下去,又笑眯眯道:“八姑家的千福山已经数百年了,八姑熟悉太过,自然享受不到那欢喜了。”

  “我的却不同。”

  “我们的三清观,可是我辛辛苦苦,一个铜子一个铜子慢慢积攒的。”

  “八姑不晓得当年我从太平村三清观祖地回来的时候,身无分文,可怜兮兮,若非是还有一点灵符手段勉勉强强……”

  “几十年,终于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了!”

  一行九个弟子,还有蒋家管家都在马车边上围着,一边听无尘子忆苦思甜,一边在盯着已经有百十跟荷苗生出来的河对面那十丈多高大的朱红颜色三清观主殿三清殿,赞叹,好奇,又将目光转到无尘子身上。

  王大匠已经带了数十个精壮年轻人在石桥边静静候着。

  今日无尘子再细细看看这道观,若是无有差错,这三清观的事情便了结了,余下便是寻无尘子和碧霞观讨要银钱。

  还有乌正信一家老老少少也聚拢一团,一边借着已经繁茂的树荫躲避日渐炙烈的日头,一边也佩服无比看着无尘子。

  清缘带了已经头发花白大半的张氏立在一旁,恭恭敬敬等无尘子入道观。

  还有二十余个镇上百姓也躲在一旁,议论纷纷,细看无尘子一群人。

  又有张氏族长带了附近几个镇子的张刘钱三家地主,身边也有老老少少一群族人,静候无尘子。

  无尘子这道观算是鹿扬镇上的一个大事了。

  最近数年,鹿扬镇实在是不安稳,接连不断生出大大小小的鬼魅事情,族老也有些撑不住,如今好容易有个看起来非常了不得的道观,想着日后附近几个镇子能够安稳了,族长自然需在道观启用的今日带一群人来给道观助威一番。

  一时,道观山门牌坊外头,河对岸,有低沉的议论声音,还有六七十人束手而立,静静等着无尘子在吉时入观。

  但胡八姑却兴致缺缺。

  这大半年时间,胡八姑嫌弃在百江郡无聊便来鹿扬镇转转,早晓得道观变化,此时已经没了新鲜感,反倒是对无尘子所言的昔日苦难不屑。

  但见这娘子一手将无尘子拉起,直接出声将无尘子正要招呼的话给挡了下去:“莫要以为姐姐我不晓得。”

  “当年官人从三清观那老地方出来之后,立即便到了嘉定县,跟姐姐我斗了一场,将姐姐我伤了,嗯,其实当时姐姐我让着官人的。”

  胡八姑到底还是要些脸面的。

  无尘子也要脸面的。

  看胡八姑这样子,似乎三言两语是糊弄不过去的,无尘子忙与对面一群人尴尬笑笑,示意身后六个记名弟子和清法赶紧出去招呼对面一群贵人,然后示意清缘也出面,将一群镇上的乡亲父老招待好,然后咳嗽两声,道:“诸位,这吉时还没到。”

  “诸位还请先坐片刻。”

  “清缘,你且去取了回春符来,给诸位善信都送上一道。”

  “还有镇宅符,护身符,也可以给诸位善信都发上一道。”

  “感谢诸位今日光临我三清观。”

  “待会儿贫道也讲法一场,为诸位祈福消灾。”

  ……

  接连吩咐几句,无尘子拉扯胡八姑往前头走去,后者约莫也学了些东西,晓得此时不是跟无尘子计较些许小事的时候,换了一副顺从小女人姿态,温温顺顺贴在无尘子身侧,挂了一点若有若无笑意,可惜身上鲜绿的长裙,半点也不像是道家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