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和尚说到功德时候颇为得意,只恨得无尘子牙痒痒的。
当初在扶风散人破境那时,这老和尚不舍得拿了功德出来,幸灾乐祸看无尘子舍了大把功德,又是羡慕又是高兴,羡慕的是无尘子的境界高深,已经超过自己这个已经成为人罗汉多年的老和尚许多,高兴的是无尘子一身功德耗尽,三年五载内是没法子破境了。
一个多年老友破境成为地仙真人,这和尚勉强还能熬得住。
两个,这老和尚便有些扛不住了。
又怕友人衣食不饱,又怕友人成仙得道,此谓之嫉妒也。
最要紧的事,扶风散人是散修,无尘子也是散修,而这老和尚可是佛门翘楚,居然迟迟没敢破境,一般对比起来,这和尚如何也撑不住的。
至于说无尘子会不会想法子在三五年内积攒足够的功德,老和尚晓得有这可能,却故意不点破,误导一下无尘子,也满足其恶趣味。
对了,这老和尚可是晓得无尘子修行了《诸是如梦观》的,而其本人修行了两三年,其弟子辛辛苦苦观想修炼,都不得成功,想来这信函里头的幸灾乐祸,多少也有这个缘故。
和尚啊,也有嫉妒心。
当时无尘子在火光昏暗的油灯下看了这信函之时,忍不住想起老和尚骂骂咧咧咬牙切齿写信的样子,忍不住便乐了,噗嗤一口便将眼前的油灯给吹灭了,惹得一旁静坐练习修行法门的弟子纷纷抬头,不明白自家老师是从哪得来的欢喜。
一封书函而已,比那说书的还逗趣么?
无尘子欢喜过了,依旧准备了一沓驱邪符护身符遁身符,然后又准备了信函,将胡八姑已经顺利破境的消息告知了,也是一点恶趣味,暗中猜想那老和尚看到这个消息时候的僵直模样。
嗯,一只狐狸精,都成为天罗汉一般的境界。
天罗汉啊,已经可以破界而去,去往真正的佛国净土了。
其后,在佛国净土修行,得享长生,得享天福,再不用为轮回和寿数操心了。
大悲寺或者有这般境界的高人,但定然不多。
只是大悲寺需要保得佛门魁首位置,纵然有这般高人,也要老老实实在大悲寺安安静静坐镇,平日可不敢外出的。
这种前辈,只能是门派为难时候才会出手了,平日大多还是教授弟子,解读疑惑。
想来,老和尚知晓胡八姑已经成了大悲寺师祖一辈相同境界的高人,怕是要炸毛了。
无尘子犹自觉得这么刺激老和尚有些不够劲,又说自己在千福山给胡八姑破境时候护道,也得了不少好处,功德不说了,只是境界也有些精进,具体明细却不说了,也好多刺激一番老和尚。
信函最后,无尘子还以前辈口吻,叮嘱无我大师莫要以为金刚法门勇猛精进,用不着太过在意境界等方面的问题,便可以忽略了参悟佛法,还是要在人世行走时,入世,出世,以凡夫法进佛法,以红尘相到菩提相,以妖邪鬼物等种种邪见见得三藐三菩提,劝诫极为真诚,但那语气不是十分舒坦。
也不晓得无我大师能不能受得住。
其后,还有扶风散人等人信函。
这老道士约莫是将破境之后的心得一一吸纳了,又重新参悟了一番四象大阵,故而在信件里面死死叮嘱无尘子,一定要好生准备四象大阵,用不着太大,也用不着什么太过玄妙的灵物,只要以元神手段慢慢温养,三年五年之后,那四象大阵会生出玄妙变化,在破境时候神妙非常。
这大阵作为护道手段,比邀请道友作为护道之人稳妥了许多。
当然了,若是能够寻得那已经在日月精华下生出些灵性的灵物作为雕刻四象神兽的材料,那也是极好的。
但这些东西,除非是大悲寺、太乙观、碧霞观又或者是静虚观这些数百年传承的道观,才能从其中宝库寻得一二,又或者在瘴气煞气邪气弥漫的地方,因着阴阳两极变化,或者能够寻得一二。
其他地方,便莫要遐想了。
看了这些,无尘子也猛然想起来,自己得了四象大阵的布置法门,没来得及给胡八姑,也不曾细细参悟一番,忙又记下这事情,准备在往来交际的事情应付完之后,再将这东西给胡八姑送过去,也将拿回来的四块灵玉雕刻为四象神兽。
一时三刻还不能破境,无尘子用不着与扶风散人一般,急急忙忙用精血布置了四象阵。
那四象阵不是没用处,也帮扶风散人挡住了鬼物手段许久,只是最后,这四象阵的威能到底还是弱了许多,在护道一事上稍稍出力不多,扶风散人还是在个地仙境界的道友护持下,顺利破境。
对扶风散人,无尘子那灵符已经送不出去了,只能老老实实在回信里头表示了感激,顺带将无我大师的境况说了,也好让这一直与老和尚斗嘴的散人乐呵乐呵。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信函,无尘子也只将上等灵符附上,送了出去。
其中,还有曾家,换了大公子为家主之后,无尘子也搬到鹿扬镇了,联系淡了些,平日也就往来的商队会刻意在三清观歇息片刻,上香,求一沓护身灵符。
明面上,彼此还有些交集,但私底下,曾家不理会无尘子,无尘子也不理会曾家了。
无尘子私底下也猜测过里头的缘由。
是曾家曾德善老爷,在遇着鬼物时候,自己等人没能护住呢?
又或者如传闻一般,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本曾德善老爷相信自己这些外人,但这位新的家主,相信自家的供奉多过自己这些外人?
还是那些供奉,私底下诋毁自己?
毕竟,曾家老爷被鬼物害得身死,那供奉护卫不利是最大的缘故,碧霞观受了这么多香火,只带回来一具尸体,定然也受了迁怒,至于自己,当时出现了,又是个散修,又一直收了曾家的好处,想来……
不对,似乎是因为胡八姑的缘故?
碧霞道人一眼便可以看明白那鬼物潜入曾家庄的通道,乃是昔年胡八姑潜入时候布下的,然后一不小心说漏嘴了?
各种猜测过,到如今,无尘子已经放开了。
一个曾家而已,多了也不多,少了也能过得下去。
又有蒋家县令,如今还是在新建县那地方窝着,虽使了诸般手段,讨好了许多上官,在检查官员跟前伏低做小,最后还是只得了个中下考评,无尘子问过,管家,管家也是迷迷糊糊的,说不出来。
有一次无尘子闲暇时候随口问了一下,子真道人却解释了。
私底下交好佛道,在官场本来便是忌讳,蒋家县令却明晃晃地交好佛道,还用无尘子的灵符谋取私利,那些得利的官宦人家明面上自然不会提醒,但这事情,到底影响了蒋家县令的官途。
能够保得住官位,已经是那些得利官宦联手相帮了。
如此,无尘子与蒋家县令依旧若即若离,依旧每月送上上等灵符,收下银钱,但这内情,无尘子却不会说。
对于另外一个人,伊明诚,无尘子却提醒了。
这人以前三五不时与无尘子一起闲聊,无尘子的一些见识多少还是影响了这书生。
那些见识改变这书生的心性不太现实,不过里面不少手段,这书生还是学会了。
如此,这书生当上了县令,轻松便将一县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在鬼物作乱之时,听了无尘子的馊主意,请镇守佛寺挨家挨户颂持经文,将县城里面的鬼魅邪物全数超度了,至于乡镇地方,也使唤了镇守佛寺的高僧出手,给那些村上镇里的神庙加持了一番,也救下不少百姓。
相比于其他县城凄凄惨惨的模样,江瑞景治下损失少了许多,又以县衙名义出面,让镇守佛寺以积福为借口,劝那些地主老财免了三年地租好。
有百姓受灾了,还不是一个两个。
不过地租免了,无尘子送过去不少银子,江瑞景又拉拢了地主和佛寺,如此联手,那些百姓没有成为流民。
这,便是政绩了。
年岁虽小,江瑞景手段却老成,地方安稳,和尚得了功德,老财得了善名,百姓得了实惠,这县令便得了名声,也得了个甲等考评。
早在这书生成为县令的时候,无尘子便将佛道与官场之间隐隐的忌讳告知了这位书生,后者也约莫明白了,故对无尘子断了其本来便只能用来谋生的售卖凝神符之事,毫无芥蒂,反而一再收集,给无尘子送来了不少古本残卷,让无尘子也能多参悟旁的法门。
江瑞景治下安稳,其自然也有功德,无尘子作为引路之人,也分润了不少功德。
其送过来的古籍,也有回报。
这两三年,无尘子在与三王爷的信函中,也稍稍赞了一下江瑞景,也算是全了自己与江瑞景的一点往来情分了。
似乎,自己的称赞还是有用的,江瑞景自言自己又要升官了,也不知是被调到京城去接替那些插手佛道事情而被弹劾丢官去职的官吏,还是往上爬一步,成为一郡之地的主官?
其他还有些乱糟糟的。
有扶风散人那儿认识的六位道友。
有南边安定县静安寺老和尚的。
还有京城曾家一脉的大供奉的。
无尘子也都一一客气回信。
嗯,只是琢磨这些书信里面的内容,无尘子便耗费了足足三日,然后将其与自己所见所闻一结合,约莫猜得这世道已经在好转了,只要皇帝龙体安稳,撑过这一段时日,保得天下龙气不震荡,皇家供奉与各地佛道联手,将那些已经不晓得藏匿了多少年的鬼物全数逼回南边的鬼蜮。
其后,皇帝纵然身死,那些鬼物也不能如先帝驾崩时候一般兴风作浪。
世道安稳便好,佛门道门争夺功德是佛门道门的事情,自家三清观在鹿扬镇这位置,有墓葬山上数百年埋葬的尸体,成了鬼物的直接超度,也有功德,没成为鬼物的也留下些许煞气,化解了也有功德。
江瑞景那位老爷那儿,也有功德分润。
自己不愁的。
附近四五个镇子也是自家三清观坐镇,每年死了三五十人,超度了,也是点功德。
对无尘子而言,这超度附近百姓的功德只是寥寥无几,但对十个弟子而言,却足够了。
其后,无尘子便恢复了安稳日子。
每日早晚课,带着弟子颂持经文,朝霞时候带领弟子修行,呼吸吐纳,其自己每日也在子午二时积修法力,只是如今其丹田已经充满了,这每日吸纳炼化,一则是温养小黑,二则是一个习惯,丢不下的习惯。
闲暇时候,躲在各殿中看弟子应付香客。
有从山上落下来,跌伤了的。
无尘子看清法小心翼翼颂持药王经文,又将回春符引动,让那老人缓和了许多,然后教那人到镇上的药铺正骨。
清法的法术修为,还不足以让那断了的骨头轻松恢复,以药王经文加持,再辅以回春符,也不过是让那人体内多上几倍生机,然后恢复伤势的速度增加个三五倍——嗯,这灵符不是无尘子绘制的,是清缘绘制的,能够有这效果已经不差了。
这药师殿是最容易得功德的。
但,若是处置不当,罪孽也极多,故而无尘子很是担心这弟子会不会被那些受伤的老人苦言哀求两句,便将自己用来镇压的上等回春符给用了。
回春符可以缓解疼痛,可以加速伤势修复,不少人受了这好处之后,便忍不住了,每每在山上受伤了,便想要来此讨要两道,免受皮肉之苦。
也是,莫说是寻常百姓了,便是无尘子也不乐意身上伤痛难熬。
只是凡俗百姓的气血到底比不过吸纳灵气滋养肉身的修行和尚道士,若是用太过高明的回春符,不等回春符法力发作,那百姓身上生机已经被回春符法力给耗尽了,再等得回春符法力发作,那人体内已经被伤了,反而有碍寿数。
救人不成,反而伤人。
自家这徒弟倒是牢牢记得自己得教授,任凭那些受伤的人哀嚎惨叫,面上动容,却也不会使了自己的上等灵符,只依旧不疾不徐取了自家大师兄绘制的灵符用以疗伤。
其次,便是三清殿了。
大多数人来了三清观,第一个便见了三清殿,然后敬畏上香,故而这地方往来人不少,却也没多少烦心事情。
同样,也没多少功德,最多半是多识得几个贵人而已。
这后者,对清缘而言,半点用处也没有。
附近镇子的人该认识的,不该认识的,早在清缘当年疯疯癫癫的那些年,已经认识了,其后又传闻拜入道观当了弟子,被一群人好生取笑了一番,如今其回了鹿扬镇,都十分好奇,纷纷前来围观,只见了这老家伙有了些玄妙本事,又开始嫉妒了。
故而,附近镇子里头的那些个族老地主,对清缘而言,用不着再重新认识了。
外头的那些路过的商贾人家,清缘那点本事便是认识了也无甚用处。
那些人家,要的是卜算前程,预测祸福。
清缘可没这本事,修不成法眼,看不见那人身上的功德罪孽,摸不清其人身上运数变化,又有符箓一道牵扯了大多数精力,再学卜算卜卦等手段,却也不足,故而来人想要问个祸福吉凶,清缘最多便是说两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又或者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寥寥几句含糊言语打发了过去。
当然了,也有些人实在是紧追不舍的,其身上穿着华贵,又舍得给了银钱的,又或者实在是哀求模样太过了的,清缘不得不将人请到后院,交给无尘子应付。
还有阎罗殿的,也有弟子坐镇,三五不时有人将先人神位送来,无尘子一股脑丢到阎罗殿去了,在旁人看来不甚礼遇,但无尘子嘴巴直接说“人死之后便到幽冥,不管是转生为三界六道哪一个,都得从幽冥殿过一下,若是辛辛苦苦折腾神明庇佑,还不如直接求到阎君面前,请阎君审判时候稍稍那么留手一些……”
这话,可是将不少人堵得说不出话来。
细想也是。
除非成仙的,不然都要到地府去转一转的,请旁的神明庇护先人,转道幽冥,还不如直接请了阎君搭救……
……
这是日常事情,无尘子闲下来了,便一个一个关心,免得这些弟子在恭维央求耍赖种种人情里面失了神志,到底害了自己,如今接连观察两月,各自谨守本分,药王殿的只老老实实治病,阎罗殿的也只老老实实度化亡魂,三清殿的能应付的应付,应付不下来的直接拒绝了,伙房等也都是老实本分,整个三清观虽比不得碧霞观等人丁兴旺,香火日夜不绝,却也生机勃勃。
诸弟子的品行,无尘子也摸得清楚了,除了清玄清虚太过玩闹,还需细致调教,其他弟子都还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