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三字经(节选)】
【类型:消耗类文宝】
【品级:七阶】
【可参悟次数:1次】
【可镇妖次数:3次】
【介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夫子手书,朝可闻道,镇压邪祟!】
第一件正是夫子手书,以其修为亲手写出,哪怕是最简单的孩童文学也充斥着浓浓的浩然正气。
这是夫子劝姜伯仁为善的宝物,十分用心,但是楚云看着画卷落灰的程度,想来“便宜岳父”从来没有钻研过其中真意。
要知道一件大儒宝物,下三境的修士认真参悟极有可能突破,更何况是号称“天下师”的夫子手书,其中所蕴含的修行之法更是惊人。
不过现在已经被楚云借来了,那就交给他去参悟了。
游戏中宝物共有九阶,这七阶的宝物,在楚云看来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收起画卷,楚云看着捏在右手的金色令牌。
鎏金色的令牌,只有巴掌大小,背面凸起着一个“奉”字,正面雕刻着“七”字。
正是武穆年轻时征战四方所率军队,北斗军的令牌。
只不过北斗军早已解散,但北斗令武穆却携带多年,已渐渐侵染了武穆的宗师气息,逐渐由一枚普通的令牌转变为九品宝物。
【名称:北斗令】
【类型:防御类武宝】
【品级:七阶】
【介绍:大奉朝北斗军令牌,侵染了大奉朝最精锐部队的气息与气势,可拒敌军于千里之外。
北斗令出,从心以下皆不可破!】
游戏中人物不按照数字划分品级,而是以每个境界的特点来区别,从最低境界到最高境界依次是:
总角、冠首、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从心、朝枝、期颐、摘星、半圣、圣人。
楚云为了好记把习惯在游戏里的境界前加上了数字,分别是一品总角境到九品期颐境,这也符合年龄的雅称,至于后边的三个境界玩家几乎不可能达到,所以不太熟悉。
北斗令介绍中的从心就是楚云熟知的七品境,也是大多数修士的终点。
七品及以上儒学者可称大儒,武学者便可称宗师,因此七品是一个标准,判断实力高低的标准,而到了八品朝枝境则可真正做到独步天下。
楚云现在仅仅是一品总角境,很需要这件能抵挡七品从心境以下攻击的宝物。
“接下来就该去绾春楼收妖女了。”
楚云怀抱画卷上了马车,朝城西而去。
……
他走后。
有三人自侯府上空驭风而下,缓缓落在靖远侯府门前。
只见为首的女子略施粉黛,头戴青色官帽,将乌黑的长发盘在官帽中。
一身青色烫金官服,足蹬玄色官靴,背后的深色披风猎猎作响,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味。
更为引人侧目的是,她略微起伏的胸口处有一块巴掌大的金锣,在夕阳的照射下格外刺眼。
流光溢彩,一看就知道是一件不凡的宝物。
而另外两名男子也具是胸前挂着闪着寒芒的银锣,昭示着他们的身份——
大奉打更人!
若有人看到,定要在心中暗自琢磨自己最近做了什么亏心事,招惹的打更人寻来。
女金锣看着楚云远去的方向,良久出声道:
“方才楚云和靖远侯的对话,你二人可都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两位银锣同时回答。
这三人从太子下令查案那天起就得了袁公的命令,监视着楚云,因此这几天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打更人的眼皮子底下。
“依照大理寺规定,审判期间不得让任何人影响案情,我们跟着楚云的原因也正是如此,靖远侯借出大儒宝物与宗师宝物不在我等管辖之内,但若是他亲自出手相帮,那便是我等失职。这些你二人可明白?”
“明白!”
打更人的主要职责就是盯梢、缉捕、审讯,因此经常接触大理寺、都察府等官署,对于最基本的律令他们都牢牢记在心间。
“那好,我进去将规矩告知靖远侯,你们且在此等候。”
女金锣吩咐完径直走进侯府,留下两名银锣在侯府外抱怨。
其中一个面皮白净的银锣,怀抱印月荷花刀倚靠在侯府门前的石碑上,不满上官分派的任务发起了牢骚:“这小子不过是一个总角境的废物,袁公用得着出动我们一金二银,三个打更人来盯梢吗,简直是对官署力量的浪费。”
另一个银锣身材魁梧,满脸胡茬,看着怨气不小的许姓银锣,调笑道:“我劝你还是不要多嘴,当心让袁公知道,罚你小子的月俸让你不能去教坊司逍遥快活。”
想到自己每个月的月俸也只够去三趟教坊司,即便是如此还要被克扣,许姓银锣浑身打了个颤,砸吧了一下嘴满脸正气道:“粗鄙武夫,我许谦羞与你为伍!以后莫要将你的腌臜思想说出来。”
顿了顿,许谦接着自己的话茬,“若不是近来要成立斩妖司,故此袁公想在百官面前树立形象,如若不然岂能答应东宫那位让我等金锣银锣出来干盯梢的活儿。”
“斩妖司成立与我等打更人有何干系?”
大奉开国之际,因妖族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因此不得已定下人妖混居的策略。
如今几百年过去,人族已逐渐将蛮化未开的妖族驱逐至西北方,为了清除大奉境内的残余妖族势力,故此庆佑帝早在登基之初便有意成立斩妖司,因此成立斩妖司的消息并不稀奇。
许谦瞥了一眼这个头脑简单的队友,询问道:“我们的职责是什么?”
“盯梢、缉捕、审讯,监察百官。”
“那你可知斩妖司的职责?盯梢妖族、缉捕妖族、审讯妖族,监察百官与妖族的动向。这还和我等打更人没关系吗!快要失业了老李!”
许谦看着李姓银锣着急的跺着脚,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
“这不是还没成立嘛,斩妖司要成立的传闻已十年有余,哪曾见过一点动静。”
“陛下闭关前下过诏,斩妖司成立乃是国之大事,不可懈怠。只不过因太子与袁公向来相互支持,有他俩阻挠故而斩妖司此前久久未成,如今半年时间已过,陛下出关在即,太子与袁公推脱不得,近日已经开始谋筹斩妖司人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斩妖司当以谁为首?”老李显然不如许谦知道的多,不由得靠近许谦,侧耳倾听。
许谦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环顾四下无人,这才小声说道:
“三公之一,相监。”
老李闻言身子不由一颤。
相监,传闻中那是一位文武皆修之人,境界尤在夫子与武穆之上,当的是大奉第一人!
若是斩妖司真以他为首,自己这帮老弟兄离失业真的就不远了……
“妄议朝政,不想活了?”
蓦然,一道冷漠的声音钻进两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