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仙武洛神:回到三国做女帝

第148章 归师必明,穷寇必追

  九万妖兽军,如今去除了结骨军,只剩下不到五万妖军。

  战斗力直接大打折扣。

  仲幽面色苍白,有些没有搞清楚情况,但是却猜测到了一些东西。

  而结骨部落族长结笏顿足椎胸,情绪激烈,涨红的面色留下两行浊泪。

  “本族长害了你们啊!是本族长害了你们!”

  刚才的一瞬间,那是一场了无声烟的战斗。

  并非是那种刀肉见血的鏖战,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诸位不知情的情况下。

  艬舟妖灵连显露实力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铁血古树制服,多多少少有些仓促,有些不可置信。

  然而这一切归根溯源,二者确实有一些关系。

  铁血古树天生有灵智,暴烈好战,虽然冀州这一组棵古树,并非真正的铁血古树,但是它的存在,确实也算古树旁系的一支,也算合理。

  真正的铁血古树,存在的意义,就是以冀州的根源存在自居。

  而这棵“赝品”,虽然不是真的,但是也获得了古树血脉的认可,成为了伪血脉。

  伪血脉不仅仅是威力,还有威势,都大减,

  而且这棵古树并不能得到老祖宗的能力传送,基本上能力是用一次,少一次,都是消耗品。

  但是伪血脉的赝品,那也是古树赝品。

  有些植物,连入伪血脉的资格都没有。

  另外从另外一点说明。

  艬舟妖灵,并非漠北独有生物,而是来自于河北地区的某一龙舟,诞生而成的灵物。

  若论河北,确实地大物博,在乱世之中,始终都是一处不错的龙起之地。

  河北好汉三斤酒,尚且玩钱切磋武艺。

  这里代表着豪情,自然也会到来一些有需要的人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艬舟妖灵虽然不是什么好汉,但是绝对也是一方“大能”。

  这个大能,就是背叛次数最多的称谓。

  后来,艬舟妖灵不知怎么的,就被结笏的祖先取出龙舟,后来以铃铛封印之,不允许它出来。

  结笏祖先,当时碧蓝吕杰,绝对是漠北妖族的一方豪杰,祖先的实力,可要比现在结笏这元婴期半吊子强太多了。

  可能是化神之境,也可能是更高层次的存在。

  失去了河北铁血古树的庇护,艬舟妖灵助纣为虐,以吸收反抗者灵魂为理由,杀害了不少人族无辜之人了。

  艬舟妖灵,死百次,都不其为足息。

  但是正因为失去了母根的庇护,也让古树一脉可以完全压制艬舟妖灵,毕竟妖灵如今成为了废徒,比较其他的,古树确实有做爹的资格。

  叛徒回归冀州,只要是在冀州这一州范畴内,一切都是被完全压制的状态。

  自然会有一股认祖归宗的味道。

  “已经败了……败了……常山郡,北明王,本族长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仲幽面色苍白,它已经看清楚现在的一战,想要胜利,难度之大完全不用考虑。

  目前妖兽兵力,确实无法做到击败对手的能力了。

  无人问津的情况,到现在一切战斗从良。

  “撤退!”

  怀着极度的不甘心,仲幽离开了这里。

  “祖兽……何时才能够与你相见……”

  仲幽眼眶,竟然略有湿润。

  它活了年纪,已经不小了。

  经历了太多事情,生老病死都是常态。

  漠北自古荒芜,粮食种不了,牧羊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它作为族长,必须要带领全族人活命。

  先别提过好日子的事情了,先要想着活命,如何活命,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砰砰砰!”

  那些结骨族人,也不乱蹦哒了。

  直接倒伏在了地上,没有一丝声息。

  而后面的结笏,它的修为莫名其妙地一落千丈。

  它现在也早已成为了强弩之末,之差一步死于非命。

  “急火攻心,魔化入体,没救了……”

  冷哼一声,仲幽收回目光,不再理会这争斗了太久太久的世之宿敌。

  “追击!”

  一声令下,文可挥动马鞭。

  钳马衔枚,出军之快,

  连鬃马嘶吼的声音都听不清楚了。

  “不是穷寇莫追么?怎么这次又要追击了?”

  有几个副将有些懵逼,不太理解北明王上,究竟是要做什么。

  “妖寇若放走,必然会后患无穷,几年以后这支妖族族落可能还会卷土重来,与其未来费力,不如现在就一绝永患!”

  文可此言,山涛颇为赞同。

  “吾自当为副属,保护主公安危。”

  “无事,吾有感觉,这次战斗结束后,本王必然会进阶结丹七重天。况且常山郡现在无将军守备,肯定不行……所以你留下。”

  山涛发现自己执拗不过文可,也不再副劝。

  只好选择相信,但千言叮嘱北明王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过若是李康在,肯定能够劝谏住文可的。

  山涛心里这么想,文可对此想法嗤之以鼻。

  他这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强脾气,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就被影响的?

  若是北明王有事,必然会引起朝廷的崩坏的。

  文可自知如此,给予他保证。

  行军路上,夜晚休息。

  有三个将士哭诉在营帐内,文可疑惑,询问诸位,才发现原来他们,只是有些想家而已。

  “欸!这算什么事情!”

  文可心里嗔怪。

  觉得大惊小怪,但是为了不让三位士兵继续感伤,影响赶路,于是文可就亲自为他们磨砚,去书写他们的口述。

  他们受宠若惊,毕竟都是不识字的大老粗,突然得到北明王的帮助,就犹如一百万彩票砸在自己脑袋上,晕晕乎乎个不停。

  主营帐内,文可研好墨笔。

  望了一眼三人,选择了中间那个小伙子。

  “你先说!”

  那小伙有些欣喜。

  “俺娘李三娘,渤海郡有名的……”

  好了好了……

  还挺能说……

  “你第二个来!”

  文可指了指右边那位中年大哥。

  “俺爹李刚,一直都在种地……”

  这三个士兵,一开始还拘拘谨谨的模样,十分的好笑。

  等待十几行,一两个段落完事后,他们说得愈发兴奋起来,明显找到了状态。

  文可写的手都酸了,他们竟然还没有说完。

  “好家伙,你们是把这一辈子的事情全部都说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