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仙武洛神:回到三国做女帝

第83章 曹丕南征 起事前夕

  文可距离筑基九重天,尚且还需要一小段修炼。

  所谓“物不平则鸣,人不服自起”。

  这种蔓延的等待,让文可不知要等候多时。

  密藏莫非真得要九重天以后才可以觉醒?

  不过这也让文可更加期待了。

  石苞观残破古籍曾言,密藏越晚开启越好,侧面相当于反映了密藏的神通能力就越强悍。

  赏景只是兴致,为放松心情而为。

  “不好了!主公!不好了!”

  长史山涛跑进府邸,神色略有一丝焦急。

  文可不知所以,直到山涛叙述完此事后,文可面色奇怪。

  原来,渤海郡昨日发生了一件事情。

  原本是小事,结果愈演愈烈,逐渐成了大事,受到了文可他们这些渤海高层的注意。

  那就是物价问题。

  市场提供的物资明明量不变,价格却在一种趋势下不停上涨,一些勉强能够生活的百姓能买的东西都买不起了。

  更别提那些贫民,原本没钱购买的时候还能想象奋斗,如今差距越来越大,贫民变成懒汉,渤海郡的整个经济氛围处于一种小低迷阶段。

  这种现象不止影响了经济,民生也没了保障。

  一时间,渤海郡蜩螗羹沸,纷扰不宁。

  百姓怨声盈路,集体选择请愿刺史府,门槛都快被百姓踏烂了。

  “你们觉得这次物价上涨,是哪方势力搞得事情?”

  文可询问山涛,邓艾,他们思索片刻,有了一些主意。

  “在下确有一些拙论,这次物价上涨问题,无非就是一些背后势力在背后搞的鬼,我们只要能够顺藤摸瓜,钓鱼一波,必然能够套出来一些背后势力的下落。”

  山涛嘴角勾起一抹冷意,显然已经胸有成竹。

  邓艾对此也表示赞同,他也是这样想的。

  “如何顺藤摸瓜?”

  “先搜查近几家菜市的购买户……”

  邓艾于是便取来纸笔,山涛在一旁,两个人为文可耐心分析了搜查路线。

  好家伙,这两人合作还真得挺般配的。

  “唔……可以在这样这样一下……”

  邓艾,山涛闻言后,大喜。

  “主公聪颖,实乃吾等臣子之幸。”

  “君主自当如此,此计可执行。”

  原本漏洞的计划,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已经完善。

  纵然还有一些纰漏,也没啥子问题,基本不影响大局。

  “这次吾等这样……这样……顺势将郡内那些不服主公之人全部一网打尽。”

  邓艾嘴角勾起。

  文可知晓机会难得,不可莫名舍弃,若直接舍弃,多少会有些悔青肠子,这次若是能够一网打尽那些人,渤海必然安定,作为大后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对了,收到内线消息,大概两日时间,他册封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又命苏则督军平定了武威、酒泉和张掖三郡的叛乱。”

  “所以您觉得……”

  山涛摩挲着小胡,有些明白文可此话意思。

  “种种行为表明,曹丕近期必然会出兵,耐心等候即可。”

  山涛自然能够秉住心性,既然要起事,就一定要时机成熟。

  后文可又嘱咐将士多做狐火异事,这两天多想诡异创意。

  这些人为搞出来的事情只展现给军队的人看,偶然会被一些百姓望见。

  一时间渤海郡内数人议论纷纷,绌绌怪事频发,让人难以理解。

  导致了郡内百姓都不敢夜间出门。

  傍晚时分,街道空无一人,呼呼的风啸声音呼呼的,有时候也会突然断绝,杳不可闻,周围环境寂静到可以听闻到一根银针落到地上。

  没想到的是,无人敢出门的夜晚,往往有一队黑影来回穿梭,他们本来就是文可派人乔装改扮,一个个出来游荡。

  分为两项工作。

  一个工作是装扮鬼物。

  另一个工作则是授意他们,暗度陈仓突击几个商铺,搜整账本。

  正当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可惜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散伤丑害地出现在郡兵的群间,宣扬着一些负面消极的讯息。

  郡兵大多数已经是文可的人了,绝不会背叛主公,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是吴质时期未走的士兵,这些士兵没有什么荣誉归属感,各个喜欢游手好闲,吃公家粮,却不干公家事。

  一旦起事的消息传出,不胫而走的同时必会引发军队剧变。

  那些士兵准备逃离军队,给原上司吴质打小报告。

  大概内容就是起事本身就是逆天而行,以一郡之力去对抗八州曹魏,差距之大,脑子被驴踢的都知道。

  不过文可他们早有准备,邓艾领一支军队,将只忠于曹魏和吴质的二百三十余个士兵全部抓入牢狱中后。

  文可又嘱咐不要虐待他们,也不要亏待他们,该给予的一定不要落下,要好好对待。

  虽然有人不理解,但是这里并不包括所有人。

  邓艾却赞成文可行径。

  俗话说“以德服人”,根本上就是要以细节决定成败。

  文可并非暴君,也不是屠夫。

  争霸天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暴走硬推,一条步步为营。

  明显后者更占优势。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当文可将他手上名单互相勾结的商铺老板和地主召集进入府邸时,可能有人慌了,结果依然被请了回来。

  这些地主和商铺老板也没有想到文可竟然真得喧宾夺主,凭借暗度陈仓之计麻痹了他们,搜集了他们互相勾结的证据。

  这一波若是做的成功,必然能够将渤海郡,彻彻底底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那些商铺老板,地主唯唯诺诺的模样,既可恨又可笑。

  但是文可知晓,故意控制积压货物,导致物价上涨厉害的,又是他们这些人,可谓是坏到骨子。

  对于这种人,文可抱有绝对的零容忍。

  地主被抓捕,完全不给面子

  将所有他们占有的土地全部充公,再分给其他贫民。

  缴获而来的财富也三七分成,三成留置给自己,七成一部分分发给官吏和军队。

  一时间,百姓军民皆赞扬文可仁德,没有了那些弦外之音,渤海郡空前团结,可谓是拧成了一股绳。

  邓艾研究文可制定的百条法律,多少有些震撼。

  明白了文可的苦心,认为自己择主没有选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