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炼气
《下口镇》。
众人在此歇息吃饭,换了衣服,陶文雅与吟霜与左林等人分道扬镳,自去找船前去淮安不提。
且说左林等人。
左林与高天合计,众人在出云观与树妖厮杀之时,身上的衣服已经脏得一塌糊涂,随身携带的干粮与饮水等也多有遗失,那么,打完尖后,就在此休息一两个时辰,再行上路,下一站,是下口镇南两百里的一个小村庄,名为日落河,到时,到那歇宿。
高天点头同意。
一夜厮杀,大家都累了,也该好好休息,特别是左林。
高天重点交待大家,谁也不许打扰左头,让他在客栈中好好休息一阵。
左林洗漱一阵,只穿着贴身的衣服,在床上打坐。
早上与阎良分手之时,他又问了阎良几个道家修炼的法门中,一直存在疑惑的问题,碍于左林一口一个“仙长”,一口一个“赐教”,阎良不好拒绝,多少,指点了左林几句。
阎良一本正经道:“……左大人,我修道之士,“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
你的疑惑,乃是刚入门之人的通病,切记,修炼之时,当敛胎息、存我神,想我身,方至入静之境,且用意念导气运行……
这乃是金液还丹、大小周天等功法的根本……”
左林大喜过望。
茅塞顿开。
不要小看这几句。
当日,知秋一叶教给左林法门后,匆匆而去,因此,当左林练到岔路口时,觉察有异,就不敢再强练,而阎良的出现,让左林恰如对某些题目疑惑的学生碰到明师一般,随便指点一二,以前的疑惑,瞬间解开,有些基本法门,也立刻融会贯通。
左林坐在床上,眼观鼻,鼻观心,片刻之间,已至无我之境。
只见他。
“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左林浑身舒泰,一缕游丝般的法力迅速汇入元气胎盘,若旁人仔细观之,则可见左林面上已笼上了一层极淡的蕴藉紫气,浑身上下,衣鼓如风。
左林将刚刚炼成的法力,按照知秋一叶与阎良所共授的法门走了一个小周天后,尽数收于元气胎盘中,他长长出了一口气,缓缓睁眼。
“吁……”
左林心随意动,轻轻一招手,原本四平八稳望在桌上的一盏茶,立刻如同生了腿脚一般,凌空飞起,落于他的掌心。
左林喜极。
一颗心,怦怦直跳。
这巨大的成就感。
史无前例。
……
……
话说。
左林与他舅舅河间知府王之宁同为河间府人,彼时,王家尚未发达,左家尚未败落,左林的父亲左子介与王之宁同为秀才,亦是同窗好友,两家门当户对,于是,左子介就娶了左林的母亲,也就是王之宁的妹妹王萍,孰料,生下左林不过数年,左子介夫妇,双双因病去逝,撒手人寰。
左家三代单传,并无亲眷。
因此。
王萍临终前,抓着一奶同胞哥哥王之宁的手,眼泪汪汪,临终拖孤,将左林托付给了王之宁。
王之宁亦是悲㤼不已。
他虽然心中暗暗怨恨自己,不该将妹妹许给左子介,可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唯有拉着妹妹的手,兄妹相对泪长流。
左林从此就住在了王家,跟着舅舅、舅娘,以及表妹婴宁相伴度日。
每日虽然粗茶淡饭,舅娘对他也甚冷淡,不过,他与表妹婴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加上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无忧无虑,日子倒也过得快乐。
后来。
王之宁突然时来运转,先中举人,后中进士,一口气,将官做到了河间府的知府,真可谓权威势重,独霸一方。
而左林。
自幼不好读书,偏爱弓马,因此,舅娘许氏,对他并不喜爱,碍于王之宁之面,敷衍了事。
王之宁常常说:“……可怜他一个无父无母之人,夫人,凡事看在为夫与婴宁份上,遮掩则个。”
许氏因家道日兴,对调皮捣蛋的左林,倒也没像一开始那般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只是,她自有自己的心思,每每看着女儿婴宁与左林玩耍,心中就微微不快。
她就撺掇王之宁,一定替婴宁选一门当户对的夫婿。
王之定虽然爱姐及甥,可是,鉴于他那个短命鬼姐夫,带携得自己姐姐也一起短命了,因此,他也就将心中若有若无想将婴宁许配左林那点心思,捺了下去。
左林渐大之后,愈发懂得察颜观色,自知久居他人篱下,终归不是长计,心中,也愈来愈有想法。
幸而。
在他小时,王之宁见他不喜读书而喜弓马,就替他择了河间府几个赫赫有名的武师,教他功夫。
左林天生是学武的料。
不过数年,18般兵器样样精通,连他的师父们,也教不了他了。
说来也怪。
自打他学了武之后,原本看着就头疼的文字,亦是一目数行,过目不忘,与积年老儒谈起奥妙,也颇在行,就连舅舅王之宁也暗暗称奇:“……看来,或是我那个死鬼姐夫,又或我那苦命的姐姐有灵,也未可知,这外甥倒是愈来愈有出息了。”
后来。
左林在王之宁的推荐与活动下,先是进了军营,后又因屡立战功,被推荐到了锦衣卫。
时任锦衣千户的杜煌,是河间府知府王之宁的大姑家表哥,因为这层关系,对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左林,也还算照顾。
当然。
主要还是因为左林人才出众,文武皆通。
自打左林进了锦衣卫,跟着杜煌,先是追辑被夺皇纲,后又调查宁王谋反,杀关东三鬼,救淮南王妃,立下赫赫功劳。
杜煌一路高升,做到了锦衣卫正三品指挥使。
左林也在杜煌的提携下,跟着杜煌水涨船高,一直做到了锦衣卫正五品千户殿抚使,成为了杜煌的心腹爱将,极器重之人。
这一切。
都是左林无数次出生入死,将脑袋别到裤腰带上换来的。
自打左林做了锦衣卫正五品镇千户抚使后,他的舅舅王之宁,常常得意洋洋地在夫人许氏面前炫耀:“……夫人,如何?
为夫没有看走眼吧?
你看我这外甥,愈来愈有出息。”
已是诰命夫人的许氏,心中也有后悔之意,嘴上却不服软:“……左林好是好,可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咱们婴宁,还是要找个读书人家的好儿女才是。”
婴宁反唇相讥:“难道,表哥就不是好人家儿女不成?”
许氏见女儿无礼,因自幼宠溺过度,倒也不恼,反而笑着将女儿搂在怀中逗她:“……乖女儿,你的婚姻,可是咱王家的头等大事,为娘并非说你表哥不好,可是,你看看他,每天打打杀杀,晒得如同煤球一般,若说配你,怕仍嫌不足。”
婴宁见她娘损贬表哥,气得挣脱母亲怀抱,飞一样跑了:“……我觉得煤球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