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
天还没亮,青海深处的一座岛屿上,就已经热闹起来了,鸟鸣阵阵,扑扇翅膀的声音,招呼声。
纷乱而又有序的准备着,很多人族修士上了鸟背,有很多鸟类背上被放了很多货物,储物袋空间太小了,很多妖兽商人会利用这个机会。
他们会把鸟群剩下的,所有空位,以极低的价格租下,虽然价格低,但是租的多,这也是鸟群比较大的一笔收入。
当太阳自东方升起,第一只足足近百米的鸟类,自岛屿飞起,这是一只信天翁,展翅近百丈,是一只结丹后期的妖兽,据说很快即将化婴,这可能是它最后一次领飞了。
接着上百只鸟类升空,跟在头鸟的身后,组成一只尖角,这些鸟类都是结丹境。
当这些鸟飞出坊市后,此刻,从青海海面飞起无数鸟类,汇聚在头鸟组成的尖角后面。
秦言站在白鹭背上,看着面前壮观的一幕,不由心生触动,随着队伍跨过青海,路上还不停有鸟类加入其中。
当这群鸟类进入东域境内时,已经足足有五六万之众,整个鸟群在空中极速向着南方飞去。
黑压压的像是一柄飞剑,时而转换阵型,动作犹如行云流水,空中没有留下丝毫的声音。
除了鸟群头部的上百结丹妖兽,整个鸟群四周还有上百结丹境,分布在四周和后方,以防其他妖兽攻击。
东域
白头雕王的住处,当秦言进入东域境内时,被放在大殿内的一盏油灯,就生出了感应。
看守大殿的妖兽,第一时间发现了情况,但是,白头雕王因为心有所感,闭关了,还没出关,根本无法联系。
白头雕王闭关前说过,除非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否则不要打扰他。
这妖兽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事到底算不算重要,他还是决定再等等,说不定大王很快就出关了。
秦言看着脚下的群山连绵,从最初的新奇到后来习惯,他乘坐的白鹭虽然体型巨大,但是还没有筑基,所以无法交流。
秦言如果不是经常闭关修炼,恐怕也会感觉到寂寞,毕竟半年没人交流,确实会有些孤独。
东域是他最陌生的地方,这里几乎对所有修士都不欢迎,也没有修士会来这里,除非有逼不得已的理由。
秦言就是,整个五域只有两个地方有化魂莲,一个东域悬空山,另一个是中域,中域的那处地方位于中域中心处。
如果秦言没结丹还能进中域,可是没结丹他也走不到中域中心,那里的温度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东域的悬空山,所以他现在尽量还是以稳为主。
随着鸟群进入东域他才知道,这里原来也是有人类的,只不过这里的人类基本还是部落形态,根本不和外界有联络。
而妖兽也不会主动攻击他们,尽管如此,他们生活的也很困难,有很多部落都已经消失了。
这一路上攻击不断,时不时就有妖兽攻击他们,从地面攻击的妖兽还好办,最怕的就是从空中来的攻击。
有很多鹰类妖兽,会攻击他们,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整个鸟群的时候。
这时,整个鸟群时而化作剑形,时而化作刀形,时而化作盾形,千变万化,形态万千。
虽然这样可以巧妙的,拦截攻击者,还可以保护更多的同类,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有损伤。
还好秦言选择了白鹭,那些稍小一些的鸟类,如雀,燕,鸠,等等,都是有很大的损伤。
而那些货物也都一起折损了,这也是正常的损失,廉价的物品,就代表没有保证。
这些损失,鸟群不会给妖兽商人赔,只能他们已经承担损失,这也是正常折损的范围。
这一路虽然略有波折,但是,整体还是比较安全,秦言也没有出手过。
一路上有三个地方停留休整,卸下一些货物,承接另一批货物,继续飞行。
三月三
经过半年的飞行,这只鸟群终于来到了东域南方,位于东域最南端的一处地方。
东域没有地名,大多都是自山峰河流为名,也有以妖王名字命名的。
而秦言他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以妖王命名的,名叫双龙岭,这里生活着一对妖王夫妻,是独角蛟。
这里之所以能被命名双龙岭,一方面是因为妖兽寿命确实长,特别是蛟,一般活个几千年没有问题。
据说活的最久的能过万年,不过那个是极少的,万年似乎也是蛟和龙的分界岭,相传只有龙才能活过万年。
双龙岭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有座山岭,叫双龙岭,只是后来独角蛟来了后,给改了个名字,叫独龙岭。
只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双龙岭,这名字改的和没改没区别。
位于双龙岭东面有一片沼泽地,比青海还大好几倍,这里是鸟群的目的地。
秦言交了剩下的灵石,告别白鹭,在尖嘴利目妖兽那,购买了一份简易地图。
这里距离悬空山还有近千里,需要秦言自己飞过去,不过,好在这千里都是双蛟王的地盘,夫妻俩,所以地盘自然也大。
有双蛟王发的通行令牌,理论上基本没事,当然,妖兽毕竟是妖兽,有多少妖兽认妖王令牌,就难说了。
并不是妖王没有威信,而是有的妖兽它就是这样,有时候一旦被激怒起来,根本不过脑子。
在它们眼中,别说妖王令牌,就算妖王它们也敢发起进攻。
离开时,卖给他令牌的那个,尖嘴利目的妖兽,善意提醒过他,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送他前往,只需要支付很少的灵石就行。
秦言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这点距离,只要没有妖王出手,他还是有些自信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不从空中飞过去,决定从地面走过去。
以他现在的修为,即便是从地面走,也不需要多久,不提法术缩地成寸,就算是多年没用的行云流水术,以他现在的修为,恐怕也能日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