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言直到三个多月后,才收到黎瑶的传讯,传讯中,她表示自己刚从外面回来,就被二师兄要求好好闭关修炼,所以没法来找秦言玩了。
最后还告诉秦言,她快要融煞完成了,到时候先去炼罡,让秦言别着急,等她炼完罡,再来传授她的经验。
秦言很是感动,他发现黎瑶好像对自己很关照,也许是因为在诺大的长生宫中,只有两人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才会在陌生的环境里觉得很亲切。
经过这些年的接触,秦言对她的恨已经消失不见了,随着他对黎瑶的了解加深,他觉得黎瑶就是一个很天真的少女。
她一直都生长在被保护的环境,她的观念中甚至都没有善恶,
但是,自从来到长生宫,她一下被打到最下层,从修为全无的普通人,重新修炼。
虽然黎越对他很关照,但是黎越作为传送塔镇守,根本不可能时常关注她,所以这些年也让她感受到了很多人情冷暖。
不过,可贵的是,黎瑶在明白很多人情世故的同时,并没有丢掉她的纯真,秦言觉得这点真不容易。
他知道这有多难,他有些自私冷漠的性格,就是童年的经历影响的。
能够保持初心,无论是做人,还是修练,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黎瑶的关心,秦言不由有些苦笑不得。
因为他也已经融煞完成了,他自从接手小梅峰炼丹的事物之后,就发现融煞的速度大大加快,短短半年时间,他的地煞之气就已经融完了。
丹田处,灵根已经恢复正常状态,只是那一片真气符篆,银银发光,很像他在地上地底看到的金晶。
水银般的真气,凝聚在一起,就像一面银镜一样,数道金色法术种子漂浮在银镜上,就像一片片落叶,轻轻荡漾。
身体也已经恢复正常,无论是五脏还是筋脉,穴窍已经开辟了六百八十四个了。
最后还剩三十六个穴窍没有开辟,这三十六个穴窍都是死穴,要等他炼完罡后,才有把握开辟。
识海,神识本体没有太大变化,黑鸡一直在作死和复活着,羽毛也越来越发灰。
倒是火焰,最近好像有些累了,它已经不在主动攻击黑鸡了,只是把身下的灰烬,用火焰包裹住,不让黑鸡再吃到。
二者有些僵持住了,黑鸡再也吃不到灰烬了,火焰也没多少时间消化灰烬。
秦言也插不上手,这两个大佬他都惹不起,还是想着怎么炼罡吧!
本来秦言是想等文山师兄回来再去炼罡的,但是没想到自己炼罡这么快,如果等文山师兄回来再去,那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而且他看藏书阁关于炼罡的介绍,发现炼罡并没有多少危险,所以就决定自己去炼罡。
这天,他先去跟元素师姐讨教了,炼罡的注意事项,不过元素师姐好像也不是很懂,她让秦言等几天,她给文山师兄发个传信,看文山师兄怎么说。
白帝城,文山收到元素的传信,他也有些意外,按照时间算,他以为秦言融煞至少需要两三年载,没想到这么快。
最近,他杀死多名同境界珈蓝寺弟子的事情,让他在前线声名大噪。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宗门对他斩杀的珈蓝寺弟子,突然开始怀疑,展开了调查。
有人举报他,能斩杀这么多的同境界修士,很可能是珈蓝寺故意给他送的功劳,其实他已经投靠了珈蓝寺。
目前他被暂时要求留在白帝城,等调查结束才能回回宗门,对于什么时候能调查完,他也无法知道。
对于秦言想自己去炼罡的想法,他也没有阻拦,暂时自己为回不去,只能把自己的经验详细的记录下来,给他做参考。
因为每个人炼罡,会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他最后告诉秦言,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但是,又鼓励秦言,在能力范围内,一定要尽全力的争取上更高的天。
秦言收到文山的回信,仔细阅读了里面的内容,里面记载有关炼罡的经过,都非常详细。
包括怎么去申请炼罡,怎么节省消耗,怎么最快炼化罡气。
当然,最后文山也强调了,这都是他的经历和经验,看看,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千万不要都按照他的步骤去走,具体还是要他自己去感悟。
最好多去藏书阁看看关于这方面的记录,那里有很多前辈们留下的修炼心得。
文山又强调了,藏书阁里的修炼心得,他也别太当真,因为里面能看到的修炼心得,写这些的人,都已经死了。
活着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别人的,只有在他们临终前,才会把这些修炼心得,上交给宗门,以求宗门能多多关照他们的后人。
所以藏经阁里面的修炼心得,很多都是几十年,上百年以前的,甚至有的还有上千年的。
这些修炼心得,和现在的修炼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千万不要照本宣科。
啰啰嗦嗦一大堆,秦言却没有丝毫不耐烦,认真的看完了回信,想了想,还是决定去藏书阁看看。
虽然里面的修炼心得,大多都已经不能用了,但是,有些东西还是相同的,他主要还是看失败的原因,和炼罡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经过半过月的准本和调整,他已经看完了,藏去阁所有关于炼罡的记载。
同时他心中本来略显浮躁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真气符篆更加的平静,不再起一丝波澜。
只有识海内的情况不太乐观,黑鸡原本平静的情绪,已经逐渐开始暴躁,一身羽毛不时炸起。
围绕火焰飞行的速度,越来越快,燃烧的双眼,不时一涨一缩,随时都有可能进攻,火焰仍旧稳坐钓鱼台。
秦言只能祈祷它们,千万别再自己炼罡的时候打起来,到时候自己神识本体,肯定会受到影响。
然而,他现在根本无法制止二者的对峙,只能让神识本体尽量远离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