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祭拜
楚萧寒笑道:“说得臣都有些感动了。”他正色道:“对仙界来说,大历什么都不是,那里地方太大,人口太多,随便来一人差不多就能将整个天下颠覆。”
王汉担心道:“如此危险,那楚王何不就留在大历呢?”
“臣也想过,但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仙界的人来过此地,如果我们不去仙界,真当那人再回来时,咱们就是待宰羔羊。就算那人死了,但臣能找到仙界,别人一样有机会闯入此地,所以我们不得不走出去。”
“说说你需要我做什么?”
“首先臣需要人,皇上只需将国家治理得富足,人人安居乐业,就是对臣最大的帮助。最好鼓励民间与外邦通婚,这样过上几百年,臣想整个天下都有夏族人的身影,再过上几百年,或许皇上能兵不血刃一统天下。”
“哈哈哈,行,那我就将‘不落’国的公主迎娶过来,算是给民间做个表率。”‘不落’帝国,就是开阳国的前身。
楚萧寒也笑道:“那再好不过,臣这边也会对那些海上跑商的船员交代,每人都娶一位异国他乡的女子回来。同时会组建一个‘游历团’,带他们去领略异域风情。朝廷这边也鼓励民间商人去异国经商,只要愿意去的,王府那边也会做出相应支持。臣期望天下一统,凡阳光照耀之地都是我夏族疆域。”
王汉脸上出现红光,感叹道:“听你如此一说,朕好像又回到民瑞三年,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其实以大历今时今日的国力,要完成天下一统,并非难事。难就难在疆域辽阔后,一道政令发出,最远之地怎么也要三年后才能生效,这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些年也就没兴刀兵。”
楚萧寒侃侃而谈:“战火会摧毁很多东西,也会给人们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我希望通过经济、文化,甚至人口的优势,完成这项伟大事业。夏族历经万年,不断在战火中分裂,但它顽强的生命一次次浴火重生,走向统一。以臣之见,正是我们璀璨的文明才使得夏族屹立不倒,也才有如今气吞山河,横扫八荒的大国雄姿。”
“因此作为夏族儿女,有义务有责任去弘扬文化,包括整理和修订现有的书籍,臣希望有朝一日,那些番邦之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夏语。泱泱大国不仅要有威服四海的国力,还要有包容天下的雄心,包括别国的文明。这并不是说别国的文明就不如咱们,相反我们要收集和翻译他们的书籍,取长补短,不断升华改进我们的文化。”
“夏族文明源远流长,文献记载就已经能追述到万年以前,但在万年之前也许还没有文字出现,所以留下来的都是神话传说。那是一块巨大的文化空白,也许是历史上最大的宝藏。”
“皇上可以将那段历史交还给它的后人,这是您肩头的历史重任。如此这几方合力,希望能诞生一种足够包容、足够开明、足够前列,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种文化。这是臣说的最后一件事,能做成这两件事,那时皇上将成古往今来的天下第一帝,没有之一。”
王汉激动道:“楚王放心,我有生之年,必将倾其所有,去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但万年之前的文明如何去发现?”
“古墓,十万大山,海洋深处,凡人难以达到之地,都是咱们需要探索的目标。”楚萧寒庄重道:“臣相信皇上的有生之年会比较长,同时悬月门的弟子也会协助您去完成探索。”
起航城,悬月楼,某层。
这间空旷的室内有一颗巨大的球体,上面用色彩渲染成不同的图画,这是一幅地图,整个悬月星的地图。楚萧寒看着这幅巨大的地图,连连称赞。
王诗韵感叹道:“能完成这幅‘天下图’,你组建的第一批船员居功至伟,可惜如今人都已经不在了。”
楚萧寒有些出神,好久才道:“以前楚府的老人都还有谁在?”
王诗韵眼神复杂地望了他一眼,平静道:“只有‘伊人阁’的池潇潇还活着,你离开五十年后,当时活着的那批老人也只有她有灵根。”
他当时的确说过五十年后,还留在楚府的老人只要有灵根就将其收为弟子,没想到只有一人活下来。
“她还好吗?”
“这些年她一直孤身一人,也一直留在‘伊人阁’,她不愿意来悬月门,除了孤单点,其他方面都还好。”
“她不是已经成婚,难道没有后人吗?”
“听说是成过婚,但是没有后人。”
“门派里如此多弟子,给她说一门亲事吧,她以前受过很多苦,所以要找性格好些的。”
“这些年看上她的门内弟子有很多,但她都不屑一顾,妾身也听说过她的身世,幸好遇到夫君,才脱离苦海。”
楚萧寒有些生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些年了居然还形单影只,这不是作践自己吗,早知如此当年还不如不救。”他不知道为何要生气。
王诗韵戳了他一下腰,浅笑道:“说明人家心有所属,所以才没再嫁。”
“嘁!真要心有所属,当初她为何要嫁呢?”
“反正我是从没听人说起过,她丈夫长什么模样,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谁知道是真嫁还是作戏。”
楚萧寒平静道:“看来是真不想嫁,人各有志,由着她去吧,不说她了,这贴得红纸条,就是他们发现的与众不同之处吗?”
王诗韵翻了个白眼,柔声道:“是的,这些年他们也陆续去探查过,唯一的收获就是,贴有两张红纸条处被大雾笼罩,灵识进不去,人也不敢进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等祭拜完先祖后,咱们一起去看看。”
两对新人的婚礼自是热闹无比,但楚萧寒没对他们举行修行之人成婚的证婚仪式,因为他修为太低,打算到仙界后在找人为他们补上,并且已经想好了找谁。
三月初三,上巳节,悬月门最隆重盛大的祭祖之日。
所有悬月门弟子斋戒沐浴,身穿深色长衫,束发于顶用木簪贯之。这日所有门内弟子都会回到‘悬月’楼外的广场,也有很多从这里走出的在朝官员自发回到门派。学府的学子则在各自学堂内祭拜,不会来广场,因为这里容不下七百多万人,是的,各地学府加起来,学子人数超过七百万。
今日整座广场都站满了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大历的皇帝陛下也来到这里,随同的有皇室宗亲,也有很多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儒。这还不算完,起航城的三十六条主街道上同样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他们很多都是从各地赶来的平民百姓。整个‘景秀大道’两边同样站满了人,都面朝启航城。
很多人是真心来祭拜,但大多数人却是来朝圣的,楚圣人回来的消息天下皆知。人群中有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嚎啕大哭,他们很希望能一睹圣人风采。
很快整个景州都能听到一圆润动听的声音传来:“年年祭扫先师墓,处处犹存长者风。今日正值上巳节,正是祭奠先辈英魂,弘扬先师精神的日子。”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吾不见师久矣,犹能仿佛师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浩浩灵源,滔滔不息。流谦处顺,润下表德。清辉可鉴,浮秽不匿。月映澄鲜,霞明焕。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弟子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门下奠祀。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尚飨!”
“拜!”所有人向起航城拱手遥拜。
“天有列宿,地有阴阳,阴阳之精,气本在地。启!”声如暮鼓晨钟,神圣、庄严。
只见万里无云的天空,然然有丝丝绿光不断飞向起航城,很快绿光形成巨大的环带,将整个起航城上空笼罩。接着黄光、蓝光、褐色光、红光踏踪而来。
“嗡!”天空出现一圈白色涟漪,涟漪不断两四周扩散,所到之处五色圆慢慢向外凹陷,并不断跟着涟漪向两边拉伸。遮天蔽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人们看着这天地异象,如痴如醉。
突然天幕上的五彩色纷纷化成气流,从天而降,众人如饮琼浆,从内而外感到焕然一新,感觉身上一直缺少的不名东西,正在慢慢补齐。那些常年卧床的耄耋,突然感觉身命中好像被注入一股力量,他们惊讶地起床走出屋外。那些精神恍惚,浑浑噩噩的病人,一个激灵,神清气爽,病突然好了。
整个天下万物复苏,这颗星球迎来它崭新的一天。
广场上悬月门弟子,无不感觉到整个身体被浓郁的灵气包裹,如沐春风。众人打开法眼,都看到空气中飘荡着白色灵气,无不激动万分,可是这种状态没持续多久,灵气就纷纷向海那边飞去,很快天地间的灵气消失一空。
楚萧寒腹诽道:果然是那座大阵将天地间的灵气吸走了。
当灵气进入悬月星的瞬间,柳婵儿多年没有修成的一门心法,终于得窥门径。因有悬月门的存在,所以她早已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修仙心法。她人就住在景州城一处小院中,同样望着起航城方向,双眸涌起无限的仇恨。就是他们的掌门,众人眼中的圣人杀了祖父。
从老祖那里得来的宝物,已经出现很多裂缝,也许下一个十年,宝物就会损坏。自己已慢慢老去,她已经快支撑不住,别说报仇,连他门下的弟子都打不过。本以为永远也没机会,谁能想到就在刚才她踏入‘琴心’境。
柳婵儿感觉到身体的变化,看着芊芊玉指,她急忙来到镜子面前。她激动的捂着脸,那长倾国倾城的脸又回来了,她喜及而泣。当她洗漱完身上的污垢,重新打坐修炼时,空气中那独特的力量又消失不见。她很生气,将室内的东西统统打翻,原来她还是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