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满级悟性:我在天师府创长生仙法

第19章 浩然正气!

  藏经阁清静无为,鲜有人前来打扰。

  别说是远在南疆发生的事情了,就连山下本府发生的事情,有时都不清楚。

  陆渊心中暗叹。

  董天宝疑似和五望七姓之一的洞庭董家有渊源。

  现在又来了一个疑似和南疆巫神教的曲粥粥。

  这还是平平无奇的藏经阁吗?

  董天宝一根筋,没有在意这件事,转而开始谈论起在本府内的所见所闻。

  周生则是返回藏经阁,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诺,给。”

  董天宝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五粒圆润如玉的丹药。

  “聚气丹?”

  陆渊看向他:“给我做什么?”

  董天宝:“聚气丹是本府天骄道童才能享用的修炼资源,杂役弟子连嗅一口香气都是奢侈,咱也是托了周师兄和玄元长老的福,才能申领到一瓶,我哪能吃独食?”

  “一人一半!”

  陆渊看着他真诚的模样,心中也是一暖。

  道门的丹药,可是享誉整个修行界。

  对于底层的杂役弟子,哪怕是一颗丹药都是极其难求的,董天宝能记着自己已经很好了。

  虽然他用不上练气境的丹药。

  “丹药珍贵,你还是留着吧。”

  陆渊笑道:“我天赋也就那样,对修炼也不感兴趣,更喜欢研读道经。”

  见董天宝还要说什么,他直接打断:

  “测试时,你的根骨天赋起码比我好一点,这些丹药与其浪费在我身上,还不如给你。”

  董天宝也不是扭捏的人,“行,等日后我筑基了,你可别哭啊。”

  陆渊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便低头继续研读道经。

  ……

  暮春五月。

  陆渊拜入天师府,也整整一年时间了。

  他的修为也再次有了精进,已经突破到筑基五层。

  自那日董天宝两人归来,藏经阁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曲粥粥也没有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目前看来她的确只是为了祖天师的天书手卷而来,没有害人之心。

  “唉,筑基境还是太弱,想要凝聚金丹,恐怕还需要等半年多的时间。”

  否则的话,也不用如此提心吊胆。

  这一日。

  周生捧着几本道书经典,突然找到了他。

  “望山书院近日需要借阅一些道书经典,我已经抄录好了,天宝正在闭关,突破练气七层,可能需要你去跑一趟。”

  服用聚气丹后,董天宝的修为进境极快,已经要追上周生了。

  又要下山?

  “望山书院……似乎是儒家书院吧?”

  周生点了点头:“不错,望山书院是豫章郡最大的书院之一,院长的修为接近大儒。”

  “所谓儒道不分家,偶尔也会向我天师府交换道书和四书五经,圣人语录。”

  哦?

  儒家的四书五经和圣人语录!

  陆渊有些心动。

  儒家的传承虽然不如道门久远,可圣人辈出,他们以身入世,为天下黎民百姓请命。

  而望山书院乃是豫章郡最大的书院之一,想必此行也不会太过危险。

  “哦,对了,望山书院中有位林夫子,擅修复古籍,这部祖天师的天书手卷有些破损,顺便请林夫子帮忙修复。”

  祖天师的天书手卷?

  一旁的曲粥粥闻言也凑了过来,眼睛亮起,脆生生的问道:

  “周师兄,我能跟着一起去吗?”

  陆渊睨了她一眼。

  “真能装啊,这幅皮囊下,不会藏着一个老阿姨吧?”

  他记得曲粥粥说过,是偷了蛊族的幻形蛊,才变成这副模样的。

  周生想了想,道:

  “此行带领你们的,是本府真传,需要询问道长的意见。”

  望山书院再怎么说也是儒家修行之地,自然不能光让杂役弟子单独前往。

  正说着。

  一片雷云从远处飘荡而来。

  陆渊扭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穿杏黄色道袍的弟子驾驭雷云而来,宛若雷部神将。

  温浩然!

  他的神色一如既往的冷漠,气息变得也更加强大。

  筑基四层!

  短短半年多不见,他竟然接连突破了两个小境界。

  “温道长。”

  陆渊没想到这次带队的还是老熟人。

  不过他不是在追查五毒教的事情吗?

  曲粥粥见了他,则是躲在了周生身后,只露出半个脑袋。

  “望山城内有邪巫踪迹,我前去探查,顺便送你们去望山书院。”

  温浩然意简言骇的说道。

  陆渊稍稍一愣。

  望山城内有邪巫?

  “只是传闻,还需要去查,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吧。”

  温浩然说罢,直接施展法术。

  陆渊也无法推辞,只能和曲粥粥跳上雷云,冲天而起,向着望山城赶去。

  沿途,温浩然搭了几句话:

  “南疆邪巫阴诡狠毒,害人不浅,这次追查或许要两三日,等结束后再回府。”

  陆渊:“劳烦温道长了。”

  他余光瞥了一眼默默无闻的曲粥粥,问道:“温道长,我听说南疆巫蛊一族,又分为巫族与蛊族,南疆内乱是不是因此而起?”

  温浩然冷漠道:“不重要,巫蛊不分家,都是邪魔外道,当诛!”

  好重的戾气。

  半日后。

  雷云落到望山书院,经温浩然引荐后,陆渊两人也留宿到了书院之中。

  “陆师兄,我去找林夫子修补古籍吧。”

  曲粥粥毛遂自荐,瞪着天真无邪的眼睛,让人难以拒绝。

  如果不是陆渊知晓她的些许秘密,还真要被她这灵秀的模样骗到。

  “随你吧。”

  这里不是天师府,他也不愿意和曲粥粥单独呆在一起,便将天书手卷递给她,自己则是找书院的夫子,借阅典籍。

  望着他的背影,曲粥粥松了口气。

  “还好这位陆师兄的修为低下,若是换做那位温道长,恐怕会麻烦许多。”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天书手卷,默默祈祷,希望能有线索。

  而陆渊则是拿着儒家经典,寻了处静谧之地,翻阅起来。

  “浩然正气……”

  这是儒家孟圣与门下弟子谈话记载的语录。

  讲述的何为浩然之气。

  字里横间,还标注着后代儒家学子对于“浩然之气”自己的理解和注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当研读到这里。

  陆渊觉得有些熟悉,心中顿有明悟。

  “儒家所讲浩然正气,寄存于天地之间,上则为日月星辰,下则为高山流水,竟与道书中所言的‘先天一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别在于先天一气无为流动,顺应自然,不会因天地万物的改变而改变。

  而浩然之气,却是天地之间的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可以不断增强,也会削弱。

  是故儒家修士,常修正其身,体悟仁义,树立道德,坚守本心,以蕴养浩然正气,洗涤肉身。

  陆渊感悟着。

  脑海中的悟道道果也逐渐变得明亮,最后绽放璀璨光芒。

  【你观儒家经典,体悟儒家修行之道,领悟浩然正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