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东家长,西家短,姐姐的头都大了!
“诸位可知,我们云阳近来可收到不少状纸!“
“这些可都是各地商人之间的纠纷。“
宁如雪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因此,我打算在城中设立专解决商人之间纠纷的衙门,“
“本国师会亲自坐堂审案。“
顿了顿,继续说道。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一阵骚动。众人纷纷议论,有人赞同,也有人表示怀疑。
“国师大人,“
“这恐怕会耽误您处理其他政务吧?“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站起来说道,他是铁匠行会的会长。
“无妨。我已经考虑过了....“
宁如雪淡淡一笑。
耽误政务?
呵呵!
哪里有什么政务!
这天元皇帝交代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发展云阳,搞定新政!
开堂的第一天,宁如雪一大早就来到了这里。宁如雪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色长袍,头戴乌纱帽,神情庄重而威严。
“开堂!“
随着一声洪亮的呼喊,大门缓缓打开。顿时,早已等候在外的百姓蜂拥而入。
宁如雪高坐在正堂上首,目光如炬,扫视着堂下的众人。她轻轻敲了下惊堂木,堂内立刻安静下来。
“民妇...民妇有冤情要诉。“
之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跪在地上。
“老人家请起,有什么冤情尽管说。“
宁如雪连忙让人扶起老妇人,一连和蔼地说。
老妇人抹了抹眼泪,开始讲了起来。
不为别的...
似乎是因为家有一块祖传的地,一直被邻居陈家觊觎。
前些日子,陈家趁她出门,强行占据了那块地,还打伤了她的儿子。
“这...这块地可是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
“求国师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老妇人哭诉道。
“去,把陈家的人叫来。“
宁如雪听完,眉头紧锁...
半柱香不到,陈家的家主就被带到了堂上。
“你可知罪?“
宁如雪冷冷地问道。
“什么罪不罪的,那块地本就是我们家的!“
陈家主嘴硬道。
“哦?那你可有地契为证?“
宁如雪冷笑一声。
陈家主顿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老人家,你家可有地契?“
宁如雪又问老妇人。
“有的有的,这就是!“
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张递给了宁如雪。
“陈家主,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说?“
宁如雪仔细查看了地契,确认无误后,脸色一沉。
“国师大人饶命啊!是小人一时鬼迷心窍...“
陈家主见状,立刻跪地求饶.
“念在你知错就改,罚你赔偿老人家损失,并在城中游街三日,以儆效尤!“
宁如雪冷哼一声。
这种事听上去十分荒唐。
连地契都没拿到,就给人家地占了?
还别说。
自古以来这种事倒是经常发生。
原本这里山高皇帝远。
有时候地契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
只要当地原本的官府不作为,那么就算你手握地契,也抵不过人家有权有势!
而且近来也是荒唐事儿不断...
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一对兄弟闹上了青天商堂。原来是为了父亲的遗产起了争执。
“国师大人,“
“我是长子,理应得到更多遗产!“
兄长愤怒地说.
“可父亲生前明明说过要均分啊!“
弟弟则反驳道。
“你们可知,这里可是处理商户的案子!“
“有事去县衙说!“
宁如雪一脸无奈。
兄弟俩面面相觑...
尼玛!
什么破事都来找姐姐我?
这倒不是因为这些人不知道宁如雪这里只管商户的案子。
而是长久以来,当地官员不作为。
自然这些人就趁着机会,直接告到宁如雪这里。
要都是这样,那岂不是没完没了了?
“国师大人,这些商贩天天喊叫,吵得我们不得安宁啊!“
一位居民代表愤怒地说。
“我们不喊叫,怎么做生意?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啊!“
商贩们则辩解道。
宁如雪一听到,也是顿时头大....
自己原本是想会有许多商贩争夺铺位,压低物价之类的案子。
再不济也是一些商贩缺斤少两的事儿...
结果一天到晚,竟是这种奇葩的乱事....
看来自己是想多了。
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成天不是东加长,就是西家短的...
时间长了,人都容易魔怔....
不过,这到也是个机会!
这云阳数年来都是被一些地方官欺压。
这种时候,最容易收拢民心。
“陆由...“
“我有个任务交给你。“
宁如雪对前来汇报的陆由说。
“国师大人请吩咐。“
陆由立刻躬身应道。
“我要你找些说书人,把我们审理过的典型案例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在茶楼酒肆里说给百姓听。“
宁如雪说。
“国师大人高明!这招妙啊...“
陆由眼前一亮。
“不错。我们要让每个人都知道,在云阳,公平正义永远站在弱者一边。“
宁如雪点点头。
就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开始在云阳城中流传。
茶楼里、街头巷尾,人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些故事,不知不觉中,法律意识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青天商堂的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天元王朝。越来越多的商人慕名而来,云阳的商业氛围愈发浓厚。
此刻...
宁如雪站在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云阳,
心中倒是无限感慨...
这座曾经破败的小城如今似乎缓了过来。
要知道,这就是放在整个天元王朝,也是很屌的一大功绩了。
而且天元皇帝虽然远在京城,但想必云阳的一切,也看在眼里。
毕竟这天元皇帝的眼线也不少....
二来,这朝中倒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一直以来宁如雪都没有理会,最近王中堂倒是写信说,朝中似乎反对的声音都被天元皇帝压下去了。
.....
不过目前来看,如果想要彻底搞通商。
最少还得发展两三年。
毕竟这天元皇帝的意识很清楚,这通商,可不是一国的通商!
这周边的几个邻国,才是关键!
“宁姐姐,宁姐姐!又有好消息了!“
就在这时,墨怜蹦蹦跳跳地跑来。
“什么好消息?“
宁如雪转身问道。
“听说连京城的商人都开始关注我们云阳了!他们说,想来这里投资呢!“
墨怜兴奋地说。
宁如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