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长生从成为天牢行刑人开始

第54章 稷下学宫

  洛水沿岸,有两山夹道,中央是一道长长的阶梯一路向上。

  而当有人亲自踏着这数千级台阶,登顶尽头,便会看见那座天下闻名的稷下学宫。

  传说,“稷”乃是古时候某座城池的城门,稷下学宫便是设立在城门口的学宫。那是历史上第一座有教无类,允许各家思想共存的官办学宫。

  在那里曾经孕育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那曾经的城池只剩下了一抔黄土,而稷下学宫却在一众知识分子的拥护下经久不衰。

  只是如今它所在的地方已不再是那“稷下”。

  踏入学宫中央的广场,能看到手不释卷的往来学子,他们手握书卷,低着头匆匆而过,嘴里还念念有词。

  也能看到有学子伫立在广场中央,手舞足蹈地同时放声朗诵着自己刚刚完成的文章,邀请过路的同窗评鉴一二。

  沿着广场边缘的小道一路前行,很快便会走入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这里的竹林有些特别,竹林里的竹子上用丝绢挂着宣纸,宣纸上书写着的不是别的,正是一首首诗作。

  伴随着一阵清风吹过,竹子上的宣纸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这里被学宫的学子们称作“诗林”。

  诗林里的诗既有学宫学子们的习作,也有收集自天下的名篇名作,更多的还是流传在坊间、勾栏、酒楼等声色场所,人们口耳相传的佳作。

  学宫会定期派人更新诗林里的诗作,以确保让深耕诗道的学子们能读上最“新鲜”的作品。

  就在刚刚,学宫派来的小厮给诗林换上了一批最新鲜的诗作。

  钻研诗道的学子们也按时出现在这里,准备一同评鉴那些新换上的诗。

  “张兄,早啊。”

  “李兄!”

  “好久没有在这诗林遇上王兄你了。”

  碰头了的学子们纷纷互相行礼。

  在稷下学宫,求学的学子们不分长幼阶级,故不以师兄弟相称,称呼之间只看交情。

  遇到相熟之人,学子们便结伴同行,他们指点着那些竹子上新出现的诗词,发表着各自的看法观点。

  “我觉得这首‘咏梅诗’相当的不错,借梅花迎着寒冬盛放的姿态,歌颂那些贫苦出生却度过‘苦寒’,最终名留青史的文人墨客。”

  “刘兄好品味啊!”

  “好诗!”

  “嗯……我不这么看,我觉得这首诗还是过于浅薄了一些。”

  当有人发表观点,自然会有人跟风吹捧,也有人意见相左。能得到所有人争相称赞的诗作即使放眼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各自的品味,即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响,也会有人用一句“总之就是不和我的口味”而一笔带过。

  “咦?这首诗怎么没有标题?”

  有人在诗林中发现了一首新诗,而在开头的地方却并没有记下这首诗的标题。

  “而且这首诗的作者竟然还是一名在牢里给人行刑的刽子手,哈哈,那样的粗鄙屠夫哪里懂得什么是诗?”

  即使口头上将这首诗贬的一文不值,可他们的好奇心却还是被勾了起来。

  这首诗能够出现在诗林之中,显然是有着什么过人之处。他们也想知道,一名砍人头的刽子手能写出什么样的诗来。

  几人的嘲笑声引来了更多看客,他们也都想一睹这首奇葩作者的诗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

  “这首诗……”

  众人面面相觑,想要评论两句,却是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

  “好诗!”

  人群之中,终于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确实是好诗!”

  “好啊!”

  “绝妙!太绝秒了!”

  喝彩声接二连三地响起,这又引来了更多前来赏诗之人。

  那首挂着“无名诗”的竹子底下,很快形成了一片人的海洋。

  人们纷纷仰着头,像是在瞻仰神迹一般地诵读着那首不知从何而来的诗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