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个可能
“可是那幕后黑手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说不定境界很高,就凭我们能干掉他么?”陈词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好问题!”沈逸行显然早就料到了陈词会这么问,“就凭我们,当然不行,但这太清城里边——有的是人,有的是高人!”
“那我们要去找这所谓的‘高人’帮忙?”孙谐顺着沈逸行的话往下说。
“是——也不是。”沈逸行打了个机锋。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陈词又问。
“凭我们几个的身份,求一两个‘高人’出手,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我们也不知道那邪修有多少人,修为境界几何,但凭他这一手‘玉佛’手段,他保底也是个元婴,甚至有可能是分神,而且身居高位,身边的爪牙肯定不少。
“那一两个‘高人’就不保险了”,既然请不动,那我想的就是——把那些‘高人’拉下水。”
沈逸行这么一说,陈词也就懂了,但是这招有点太损了,要是事后那些‘高人’知道是被人做了局,不得闹翻天啊!
似是看出了陈词的顾虑,沈逸行又缓缓开口道:
“贤弟,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借刀杀人——这么些日子,其实让我查出了不少东西,那玉佛的线索啊——隐隐指向那太清府衙。”
“嘶——”
话音刚落,陈词和孙谐两人就不约而同地倒吸了口凉气。
难道连这太清城的行政中心也被邪魔外道控制了么?
稍微想一下,陈词也反应过来,那人就算在府衙里边有一定地位,也可能有一些心腹,但他邪魔外道的身份始终是见不得光的。
而且太清城现在和以前也没什么变化,说明他的权势还没有到达一手遮天的地步。
“还没说完呢!那太清知府王大人,将会在五天之后,宴请太清城内那些为从天下四方远道而来的,参加太清宗宗门大典的同道。”
此话一出,在座的各位心里就有谱了。
宗门大典作为太清宗每十年一次的顶级盛事,其目的就是为了联络天下仙宗,见一见平日里见不着的人,比如早就出师去往别家仙宗的师兄弟,大家聚在一起论论道,拓宽点人脉之类的活动。
同时宗门大典也是太清宗举行大规模收徒的时候,至于为什么叫大规模,当然是因为还有私下的小规模,譬如陈词,就是被玄月真人一道法旨收入无极殿门下的。
而那些没有被真人道君看上,但是也有一颗求道之心的人呢?
自然就是走这宗门大典的路子了,大致也就分为三步,一是报名,二是在宗门大典的一个月时间内找到太清宗外门的山门,三是在所有找到山门的那群人里边脱颖而出。
而这三步又有什么门道呢,先按下不表,待日后时机成熟再说。
总而言之,在这宗门大典期间,太清山脉会来很多人,也会生很多事,好事坏事都会有。
那关太清城什么事呢?
那些其他仙宗的修士,远道而来,总得有个地方落脚吧!
除了那些和太清宗关系非常不错的仙宗,其他宗门可没有一来就让太清宗提前开门迎客的面子。
所以那些仙宗呢,就落脚在了那太清城内。
其实硬要算起来,这太清城实质上也可以算作太清宗的产业,因为这太清府衙里边啊,有不少人都是太清宗出身的。
这么多仙宗的修士都来了太清城,虽然里边可能没有那么多大能(大佬一般都是一个人最后飞过来的),但那些仙宗也会趁此机会派出一些中坚力量,带着年轻一辈来见见世面。
谁知道这些人里边会不会有哪个在日后某一天就一飞冲天了呢?
要是能结交一番,不但能混个美名,要是以后遇到点事,还能扯一扯大旗。
这太清知府王剑东便存了这心思,大摆宴席,以为天下道友接风洗尘为由,准备在太清宗宗门大典前,先和各路神仙混个脸熟。
其实他这么做也没什么错,经常也有那些大官之类的为了笼络人心,就借着结交青年才俊之类的由头大搞什么游园会之类的活动。
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显然是这时间点实在是太巧了,知府宴请天下道友和那玉佛出世的时间几乎就是重合的。
那这幕后之人就是那太清知府王剑东吗?
陈词觉得不是,孙谐也觉得不是,至于沈逸行,他更不会觉得是。
因为那王剑东啊,出师前就是太清宗的人,等他觉得自己修行修不出个名堂,才下山走仕途去了。
而且王剑东也没动机,走仕途又不是看修为境界,看的是治理能力。
平心而论,王剑东的治理水平还是有的,这太清城在他的带领下,也是越来越繁荣了,还能搞得出宴请天下这种一听开销就不会小的活动。
说不定要不了多久,这位王大人就能从这大夏偏远之地往大夏政治中心一路高升了。
可惜这件事多半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话说回来,陈词听完沈逸行的话,心里念头闪动,很快他就开口道:
“沈大哥的意思是,借着这宴席的事,把那些从各个地方来的修士拉下水?”
“正是如此!”沈逸行微微点头。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把那幕后之人查出来,那幕后之人既然是太清府衙的人,自然会在宴席的时候露面,到时候——”沈逸行冷笑连连。
虽然话只说了半句,但只要在那众目睽睽之下揭穿那人邪魔外道的身份,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除魔卫道本来就是修士的责任,没见着还好说,要是见着了还不出力,那我问你,你这宗门到底是不是仙宗啊?
只要这么一搅,那些就算压根就不知道什么玉佛的宗门,也就要卷入其中了。
“哦?听上去沈大哥已经有了那幕后之人的线索?”
“三个可能——”沈逸行悠悠开口,
“太清知府王剑东身边的两个副手,同知李燕玖,通判张春秋,这两人是王剑东的左膀右臂,确实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出那么多玉佛。
“而另外一人,则是主管邢狱司法的推官——谢时,据说他手底下有一队捕快,还有暗探,暗中做事也是信手拈来。
“根据目前的消息,据我分析,这三人嫌疑最大。当然,也不排除我被误导,那人其实压根就不是太清府衙的人。
“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那些被玉佛同化的人,不可能全都没有察觉到不对,但直到前不久,一直没有风声透露出来。
“你要说在这风调雨顺、蒸蒸日上、繁华无比的太清城里边还藏着什么比太清府衙更厉害的势力,能把那些站出来说话的人的嘴全堵上一点风声都漏不出来,反正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