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凡人遮天记

第134章 诛仙传功阁

凡人遮天记 我路风尘 2483 2024-11-12 07:09

  谈及门内最为尊崇的存在,莫过于那位唯一的元婴级修士——独孤天明。

  他一位被岁月赋予了传奇色彩的老人。据传,他已跨越千年的风霜,寿元悠长至一千余载,其法力之深厚,犹如瀚海无垠,仙术更是精妙绝伦,达到了玄天之境。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修炼出了元婴,元婴出窍,能够脱离肉身束缚,神游四海,遨游于天地之间,宛如一位行走在凡尘中的陆地活神仙,令人心生敬畏。

  然而,这位老前辈早已超脱于门内日常的束缚,不再局限于赵国的一方天地,而是踏上了游历诸国的征途,追寻着更为广阔的修行之路。他的行踪飘忽不定,如同天际流云,难以捉摸,谁也无法预知他何时会再次踏足这片熟悉的门地,回归诛仙门的怀抱。

  因此,对于门中众人而言,他既是宗门无上的荣耀与象征,也是一份遥远而神秘的期待。

  门内炼气期的弟子众多如繁星,自然无法让每位弟子都享有服用筑基丹的宝贵机会。这份殊荣,仅赐予那些出类拔萃、天赋异禀的佼佼者。

  为此,宗门每十二年便举办一次盛大的选拔盛典,针对所有三十岁以下的弟子开放,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足以与传说中的入仙大会相媲美。在这场试炼中,唯有那些将基础功法修炼至炉火纯青,达到十层巅峰境界的真正修仙天才,方能披荆斩棘,脱颖而出,赢得服用筑基丹的宝贵资格。

  然而,即便是这样经过层层筛选、精挑细选的数百名顶尖弟子,在服用筑基丹后,能够成功筑基,迈入筑基期门槛的,也仅仅是凤毛麟角的三十余人。其余弟子,虽在法力上有所精进,基础功法臻至化境,却仍未能跨越那道门槛,遗憾地留在了炼气期的境界之中。

  宗门内的弟子体系严谨地划分为三大阶层,每一阶层都代表着不同的修为与职责。

  最基础的一阶,是那些尚未品尝筑基丹甘霖的弟子,他们构成了宗门内最庞大的群体,同时也是法力最为浅薄的。这些弟子日常肩负繁重的杂务,修炼时间被大幅挤压,因此在宗门内的地位相对较低,尽管他们拥有一个听起来颇为威严的称谓——“地品弟子”,实则更多是勤勉于宗门日常运作的基石。

  次一阶的弟子,则是那些已服用筑基丹,却尚未跨越筑基门槛的修士。他们的基础功法已臻化境,法力显著强于地品弟子,甚至能初步驾驭一些中级法术,展现出不凡的潜力。因此,他们承担起引领和管理众多地品弟子的重任,被尊称为“天品弟子”,在宗门内享有一定的威望与地位。

  而最高阶的弟子,则是那些成功筑基,步入修仙正途的幸运儿,被尊称为“玄品弟子”。

  他们是被誉为上天的宠儿,真正踏上了修仙之旅,成为宗门内最为珍视的精英。筑基之后,他们有权在山脉的灵秀之地自选洞府,静心修炼,彻底摆脱杂务之累,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之中。宗门每年还会慷慨赐予他们珍稀材料与大量灵石,助力其修为突飞猛进。作为回报,这些筑基期弟子需在本门遭遇危难时挺身而出,守护宗门,这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黄师叔驾驭着一把紫色飞剑,载着叶凡穿梭于云端,经过约莫半个时辰的疾驰后,他们稳稳地降落在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山岭之巅。脚下,是一片错落有致、紧密排列的平屋群落,宛如一颗颗镶嵌在翠绿织锦中的珍珠,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随着飞剑轻触地面,两人缓缓步入了这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平屋之中。

  白衣老者面色淡然,逐一清点着手中的物品,声音不带一丝温度:“黑丝长衫一袭,纯阳法器一件,日常精炼器具一套,以及锋利无比的寒阳刀一柄。”言罢,他轻轻地将这些物品一一置于桌上,动作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需之物皆已备齐,小家伙,上前来领取吧。至于黄师兄,事务繁忙,我便不强行挽留了。请自便,恕老朽不能远送。”老者言毕,转身步入桌旁,悠然翻开一卷古籍,沉浸于书海之中,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与他无关。

  叶凡领取了诛仙门为每位新进的弟子发放的物品之后,黄师叔便领他去见传功弟子,两人最终在附近一座巍峨山峦的温柔怀抱中缓缓降落,山脚下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石楼,它仿佛是大自然与人工智慧的完美融合,依山势而建,更显雄伟。楼前,一块巨大的石碑巍然屹立,其上镌刻着五个熠熠生辉的金字——“诛仙传功阁”。

  字迹苍劲有力,透出一股庄重与神圣。此刻,诛仙传功阁周围热闹非凡,一群群年轻的弟子身着统一的服饰,面带朝气,或匆匆步入阁内。

  踏入诛仙传功阁的门槛,一股古朴而沉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阁内空间开阔,光线柔和,自穹顶洒落的阳光与壁灯交相辉映。

  目光所及之处,十几排高耸的书架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它们如同守护知识的巨人,静默地矗立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排书架都仿佛是一个微型的世界,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修真典籍,有的古朴陈旧,封面泛黄,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有的则装帧精美,散发着淡淡的书香,显然是近年的新作。这些书籍种类繁多,涵盖了修真界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炼气吐纳之法,到高深莫测的法术秘籍,应有尽有,粗略估算,至少有一千种之多。

  年轻弟子们,在这些书籍之间穿梭,仿佛是在游历整个修真界的历史长河,每一次翻阅,都可能是与某位前辈高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领悟,都可能是修为上的一次飞跃。弟子们或站或坐,在书架间穿梭,有的手捧书卷,眉头紧锁,沉浸在修真知识的海洋中,有的则面露喜色,显然是在某部典籍中找到了自己修行的突破口。整个传功阁内,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求知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一位年约三旬、身着青衫的弟子,面带谦恭之色,静静地来到黄师叔身侧。他见到叶凡时,眼中闪过一丝温和,嘴角轻轻上扬,向叶凡投以友善的微笑。

  “这位是庄河师兄,他专门负责为新入门的弟子指引功法修炼之路。”黄鑫师叔介绍道,语气轻松温和:“叶师侄,你初来乍到,不妨先在传功阁内挑选一些适合你目前修为的低阶功法进行修炼。日后,在功法研习上遇到任何不解之处,大可前来向庄河师兄请教,他定会倾囊相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