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天界
火凤带着末羽进入娲皇宫,一进门便看到诸位上古圣人已在此静候多时,末羽见到正中那位温馨的女子,一眼便认出她便是娲皇先祖。
末羽立刻上前行礼道:“玄族有盘氏末羽,见过娲皇先祖,还有诸位前辈。”
诸圣见之,无不略感失望,无论怎么看,她都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如何能担起大任?
气氛略为冷淡,娲皇轻步靠近对末羽道:“不必多礼!看来你的这几位前辈对你之法知之甚少,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不如大家便在此论道一二,如何?”
火凤在后面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一上来就这么大阵仗吗?蚩尤率直上前说道:“既然娲皇如此说,那吾便与之辩上一二。”
蚩尤看向末羽论道:“吾为蚩尤,吾之道,在于武,以武而治天下,世间若有十恶不赦者乱于世,必以武力镇之,小恶小惩,大恶大惩,如此,天下可定。汝可认同?”
末羽愣了一下,疑惑道:“您是蚩尤,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闻此言,蚩尤并不在意,而是傲然说道:“人谁没有一死,吾身虽亡,吾之意志却永垂于世。吾之道,汝可认同?”
末羽摇头辩道:“未必!武可治下而不可治上,世间为恶者多有武力,其为恶难有能制止者……”
“行了!”黄帝打断他们的辩论,向蚩尤讥道,“你那武道自己都玩不明白,还想让别人认同,谁知道你会把谁定为恶呢!”
黄帝对末羽说道:“在吾眼中,大治在于天下,而王道凌驾于天下人之上,有敢为恶于天下者,必为王法所不容,王者必集天下人之力而征之。王者为天下人,而天下人亦奉王,如此上下一心,天下可得大治。”
“哼!”蚩尤不屑质问道,“若王不正,当如何?若王聪目被遮蔽,又当如何?天下因王道而频陷战端,你又作何讲?”
“关你何事?”黄帝嗤之以鼻,“王道不在于王而在于天下,王道如何,自有天下人断之。”
“啊对对对!”蚩尤不屑道,“等到战火起的时候,还不是得我出手。”
末羽颇有些尴尬,这二位吵起来,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呀。
眼观场面一度混乱,炎帝插嘴道:“二位言休罢,我们是来见证新人的,切莫争吵,切莫争吵。”
闻言,黄帝不再理会蚩尤,看向末羽道:“不知你对王道有何高见?”
末羽微思,叹道:“王道虽可治天下,但确实颇有瑕疵,而天下人未必都会愿意接受王化,不同文明之间恐怕难以统协。依末羽之见,还需市道相佐之,武道亦不可或缺。”
黄帝大悦,笑道:“说得好,王道不过是治理天下的工具罢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颗为天下人的心,我为天下人而战,天下人自不弃我。”
“有天下各邦各族相助又如何?还不是连战连败。”蚩尤还是不屑道,“只要有武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武力不够。”
“哼!”黄帝大笑道,“看来你还是不明白,你当初为何而败。”
“哼!”蚩尤不服气道,“若非那位偏袒,你岂能胜我,说到底,还不是由武力决定的罢了。”
黄帝摇头,已经懒得与他辩论了,又看向末羽道:“只要有为天下人之心,汝之法,我便认可了。”
他又对炎帝道:“神农兄,你以为如何?”
炎帝与众人道:“相比于二位的雄韬大略,我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
炎帝看向末羽:“你可愿听听我的故事?”
“前辈请讲!”末羽客气道。
炎帝点了点头,说道:“于我年幼时,在上皇与娲皇的教化下,族人们衣食无忧,内无族群之争,外无妖兽之患。但与此同时,族人们的食物来源也变得更加广泛,我们早已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许多人也因此食物中毒,不治而亡。
我与族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亦是其中一员,但我因为怕死,所以我将所有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尝了一遍。后来,我找到了一种适合大规模耕种的穗谷,自此,我们开始以耕种为生,食物中毒之事再鲜有发生。”
缓了缓,炎帝继续说道:“但好景不长,因为耕种,我们需要大量土地,各部落为了争夺土地大打出手。同时,因为大量占用土地,不仅破坏了天地生息,也让其他以采猎为食的部族无处容身,双方也是战事不断,天下因无端的战乱死伤无数,其害早已甚于食物中毒,此皆因我而起。若非轩辕兄平定了战乱,我恐怕早已成为天下的罪人。”
“神农兄无需自责,你的功绩我们都是认可的。”黄帝与之说道,“圣人之志自诞生之始便已是客观存在,至于会向何方向发展,非一人之愿所能决定。”
炎帝轻微点头,又与末羽说道:“我们与你说那么多,无非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圣人并非万能,成为圣人就意味着天下百姓的命运都将与你蒂连,会因你而盛,也会因你而受害。如此,你还愿意成为圣人吗?”
“末羽不明白,这与我有何干系?”末羽不解问道,与天下生灵命运息息相关的不应该是神吗,自己也没有要成为圣人的想法。
这时娲皇开口了,娲皇向末羽走近说道:“你可知世间万物生灵的意志也算是一种存在。而能被称之为圣志的,可分为天心、圣心和帝心。
天心指引着万物生灵走向具体的方向,上皇之心即是天心;圣心伴随着万物生灵前行,赐予万灵思索的力量;帝心给予万物生灵归属,家、国、天下皆为帝心。你的‘大’正属于天心。”
末羽微微点头,明白了过来:“原来我和上皇先祖修的都是天心,也对,毕竟是一脉相承。”
“等等!”末羽突然又问道,“难道修成天心就一定会成为圣人吗?”
“这是未必。”娲皇回答她道,“修成天心只是你成为圣人的门槛,成为圣人可分为四个阶段:思贤,明心,无我,有我。”
娲皇继续说道:“如今你虽已明心,但尚未入世,入世传法,到为人即是为己的无我之境,方能称之为真正的圣人。而有我之境则是为己即是为人,到了这个境界,圣志已与世间相容,无法更改或剔除,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罢。”
末羽点头,说道:“那我做一个普通人就好,不必成为圣人,诸位前辈也不必为我烦忧。”
“呃!我们不是这个意思。”诸圣急道,怎么好像搞砸了呢。
娲皇止住了他们,说道:“不必再言,接下来由本尊亲自与她交谈。”
话语间,一位人首蛇身的神女显身于娲皇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