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叔修仙记

第41章 最后,连齐国也亡了,秦国一统天下

刘叔修仙记 星宿闲人 9918 2024-11-12 07:19

  刘叔与那香山四妖打着、打着,突然就莫名停了下来,随后双方竟开始友好的聊了起来,这一幕,让吕家人看的是直摸不着头脑,最后吕公都有些怀疑的说道“不韦派来的这位神秘小兄弟,竟连妖族都降服了吗?”吕家人闻言自是摸不着头脑,这时,刘叔也感觉到了后面吕家人的奇异眼神,于是他向四妖拜了一下后,说道“今日之事,对于后面的那些凡人来说,确实是太过匪夷所思了。所以不知前辈们可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忘记先前之事。”狐狸忠十有笑着说道“这事好办,看我给你露一手。”说完它就走向那吕家众人,吕家人一见这妖怪竟然在向自己走来,都紧张的直打哆嗦,吕泽则向刘叔问道“刘兄,这是何意啊?”刘叔假装没有听见,这时,忠十有笑道“看着我的眼睛,看着我的眼睛,我的眼里,有你们最最渴望的东西。”吕家人一听此言,都开始不由自主的望向那狐狸精的眼睛,只见忠十有的眼睛又再次放出数道光芒,没过一会,吕家人便纷纷晕倒在地,然后就呼呼大睡起来,看他们睡着时,脸上幸福、贪婪的表情,就好像真的得到了心中最渴望的东西一般!只是这其中有两人似乎并没有中招,因为他们倒下的速度,明显是慢了别人一拍。

  忠十有见状,突然嘻嘻嘻贼笑道“哦,竟然有人能躲过我仙家祖传的迷魂术?”说着就向着那二人走去,那二人闻言也是急忙跳起,随即眼睛便直勾勾的盯着那只狐狸精,而他们的手却被藏到了身后,似乎是在取什么武器一般,刘叔见状急忙走上前,问道“咦,你们二人,怎么就破了忠前辈的法术?”吕公的长子吕泽说道“方师大人,您难道忘了,我吕家乃是谁的血脉了吗?”刘叔哦了一声,随即就与那狐狸精解释道“忠前辈,他们吕家乃是太公望的后人,想来这位吕公子的血脉应该比较纯正,所以才能破了前辈的法术。”狐狸精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祖宗血脉多传于男性。那这位美女又是如何破了我的法术呢?”刘叔随即又盯着正躲在吕泽身后的吕家二小姐,问道“是啊,你怎么也没中术呢?”吕雉假装疑惑道“我也不知道啊,眼看大家都倒下去了,我也就跟着倒下去了。”刘叔闻言就回道“估计也是血脉原因吧。”忠十有闻言却是笑而不语,随后,刘叔又对那二人说道“今日之事甚重,本不该被人知晓,既然瞒不住二位,还请你们可千万不要再告于他人。”吕泽立刻点头道“这四位……妖,不不,仙家,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刘叔点头道“切莫怀疑,这四位前辈是特意下山来帮我的,自然是友非敌。等我将你们送到丰邑,也就了了吕相国的委托,所以还请替我保密啊!”吕雉也点头应道“你放心,我嘴最严了,我们会替你保守好秘密的。”

  过了没一会,吕家人渐渐醒来,看着他们在那伸着懒腰,拍去身上的灰土,似乎真的就忘记了先前之事,此时众人见刘叔身后突然又多了四个人,便问道“我们刚才到底怎么了?”吕泽立刻在旁解释道“刚才这山上突然刮起一阵毒风,将我等尽皆迷倒,幸得刘叔找来了这四位香山的前辈,方为我等一一解了毒。”吕雉也说道“确实如此,我和大哥中的毒较轻,所以刚才我们二人就呆在一旁看护。也幸得刘小先生独自闯入山中,并找来了这四位高人。”吕公闻言忙掏出不少金银说道“多谢四位高人相救,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四人先是接过了金银,随即又说了些客气话,他们其实本不想接那金银,但刘叔在旁说一会还要劳烦他们四个随着众人而行,好再观察观察,看着刘叔迫切的眼神,四人这才收了金银,众人随后又在山脚下休息了一会,等体力都恢复的差不多了,方才各自上马、进入马车再次赶往沛县方向,而刘叔依旧带着食铁兽在前面开路,香山四少则是跟着吕家人上了马车,待过了香山,这路立刻就好走了许多,就这样一行人很快就赶到了沛县,待到众人进到丰邑之后,刘叔就和吕公交代了几句,然后便将他们安置在丰邑的一家旅店中,等到第二天,刘叔又带着萧何过来,并让其帮助吕家购房、买地,随即借口送香山四少回去,便带着香山四少向着自己洞府而去,临行前,刘叔就说自己以后会常来拜访吕家,之后又与吕泽、吕雉再次交代了那几句,当时吕雉似乎还有话要说,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楚国灭亡之后,这沛县的变化几乎没有,但官员倒是换了几波,如今这萧何已成了沛县的小吏了,所以在萧何的热心帮助下,吕家很快便在沛县选定了一处宅院,这里原本也是一处富户人家,但秦军来袭时,他们一家皆是逃向了海外,而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足为奇,因为世人皆知秦法严厉,除了贫贱不能移,有钱人几乎都提前逃光了……吕家本就世代经商,加之他们一行人又带着不少的钱财,所以吕家很快便在沛县站稳了脚跟。待吕家安顿好了之后,刘叔又与萧何交代道,一定要好好照顾吕家,随后刘叔就准备回往自己家里再看一看,吕公见次女吕雉一直犹豫不决,似乎是有话要对刘叔说,便出言安慰道“不急,不着急,女孩家应该稳重。再说,刘叔家就在沛县丰邑中阳里,以后有的是时间。”吕雉闻言,脸上立刻就红了几分,刘叔回到家中后,见家人都挺安康,也顿时放下了心,之后,刘叔就在家中小住了几日,并听闻秦将王贲已奉秦王命令,前去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并最终俘获了燕王喜……不久,刘叔再得到消息说,那位秦将王贲又顺势攻下了代城,最后,那位赵公子竟然自杀殉国了……那位齐国的相国,齐王的舅舅——后胜,听说他已被秦人用重金收买了,可怜那齐王建就在后胜花言巧语的迷惑下,还幻想着齐国与秦国联盟之后,便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灭国之战中,齐国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也不在本国加强战备,直到秦国攻灭了五国后,齐王才终于察觉到了大事不妙,于是,他慌忙将军队集结到齐国西部,以此抵御秦军的进攻。

  此时,秦王嬴政正苦于没有伐齐的借口,他一听齐王建竟然命令军队集结到齐国西部,并下令不再和秦国互通往来,顿时大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秦王便派出使者去质问齐王建你们到底要干什么?齐王惧怕秦国,便不许使者进入齐国,秦王嬴政知道后真是大喜过望,随即便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命王翦之子王贲率领秦军,避开齐国西部的齐军主力,直接由燕国的南部地区南下,然后直扑齐国的都城临淄,诸国尽灭后,这齐军的士气本就不旺盛,加之秦军又是突然从北面攻来,所以齐军措手不及下,自是被秦军打的是落荒而逃,于是没过多久,秦军就包围了临淄城,之后为了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齐国,秦王政又派出最强说客陈驰,诱骗齐王建道“秦王那边已许诺了,只要齐王肯投降,便会封齐王一个万户侯。”就在齐王建正犹豫不决时,他的舅舅后胜也在旁劝说,不要再抵抗秦军了,我们根本打不过。如今,速速投降秦国才是正道,于是,齐王建便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而齐国不战而降后,秦王却将齐王田建安置在了边远的共地,并下令不允许给他任何的食物,最后,齐王建也是被活活饿死,齐国也就此灭亡了,吕公知道后也对刘叔说“还好齐国已是田氏当家,要不然我们姜姓还真丢不起这个人,那么富强的齐国竟然打都不打就投了,也不知这些田氏蠢猪是怎么想的?”明明只要联合起来,还能再坚持个几十年,可这些君王就是愚蠢至极,难道冥冥中自有天意?”

  齐国最后不战而降,这一来,秦国就彻底消灭了中原六大国,统一了这片中原大地,再放眼整个天下,也只有卫国被作为秦的附属国,给保留了下来,后来,秦王又将卫元君迁到了野王城,以保留他的祭祀!若问秦国为什么没有消灭卫国?那是因为此时的卫国,已经没有任何的实际地盘了,也就只剩卫国的宗庙还在,而卫国的国君也从开国时候的公爵爵位,变成了现在的君爵,即卫元君;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秦国欲拿卫国来做榜样,想兵不血刃的收服中原六国之民心,以及与秦接壤的百越地区,而后来,竟成了齐王建投降秦国的原因之一。当然了,也有人说,卫国的存在是因为秦人愧疚于当年车裂了商鞅,那位秦王嬴政也同样愧疚于逼死了相父吕不韦,毕竟他的父亲异人在赵国时,曾亲口答应过吕不韦,待回国后,会分国与他,当然了这只是口头承诺,自然做不得数,想当年商鞅入秦时,秦孝公也说过如此之言,最后怎么样啦?他一死,商鞅直接就被车裂了,想分国,门都没有!自商鞅变法后,秦便成了秦王一人的秦国,作为一国之君,国家真正的主人,谁又会同意将自己的王国分给别人了?即使是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都是不太安全的,又何况是分国呢?再说赢姓什么出身?养马的奴隶,他们好不容易建了国,打败了戎狄,成为了西方霸主,又怎么会舍得分?

  秦国一统天下后,不久,秦王嬴政因听了李斯之言,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发明了“皇帝”这个新的称号,当然了他这么做也是想跟那位黄帝陛下比较一二,由于赵政是第一个真正统一了中原全境的皇帝,所以嬴政又自称为“始皇帝”!之后的一段时日里,秦国继续执行着自孝公变法以来,商鞅所主张的法家政策,而为了加强君王的权利,并削弱那些秦国旧贵族的势力,始皇帝又规定:从此以后,国家的一切大事,都要由始皇帝一人裁决,而秦国的主要官吏,也必须都由他始皇帝一人负责任免。随后,在始皇帝的授意下,李斯又修改了一直流传于夏商周时代的“三公九卿制度”,并重新设定为: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公职位,并且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皆直接隶属于皇帝陛下;而在这三公之下,又设立了九卿之职,当然了,这九卿也是由皇帝任免调动,并且和三公一样,一律不得世袭罔替;在地方上,秦始皇依旧接受了大臣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开始实行郡县制,随后李斯便把全国划分为了36个郡,然后又在郡下设县,李斯如此做,就是希望秦国不会发生周朝被诸侯威胁的旧事了;没多久,始皇帝便下令要求以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并规定全国必须得统一使用,随后始皇帝又下令天下百姓只能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除此之外,秦国还在原来六国车马的道路基础之上,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修建了大量宽阔平坦的驰道,如此一来,秦军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全国各地。

  这一日正是秦国法定的休沐日,萧何没有在家休息,而是跑到了刘季家中,他过来,是想找刘叔讨论下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缘由,刘叔听完了萧何的长篇大论后,问道“萧何啊,你且说一说。当初这天下共有七雄,其中老百姓最贫穷的是秦国,最富裕的是齐国,最能打的是赵国,领土最大的是楚国,历史最悠久的是燕国,那为何最后却是秦国统一了天下?”萧何思索了半天,方才答道“秦国能一统天下,其实已早有迹象。秦国自开国以来,一直在与边陲戎族作战,所以秦人的战力,相比其他几国本身就要强上不少;加之秦国地处边陲,相比于中原其它诸侯国,它的发展空间是最大的,它的国家纵深也是最长的,所以秦国才能在变法前,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成一个诸侯国,然后靠着周朝供给的大量资源,快速的发展起来,直至称霸西部,此外由于秦国处于中原的边缘位置,加之它的四周已经被其打服,所以秦国夺下函谷关之后,只要用重兵守住函谷关,那即便是各国联军一同杀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秦国的天险函谷关,更别说函谷关后面,还有栎阳和咸阳两座大城了。”刘叔又问“那秦国可有什么劣势呢?”萧何道“秦国当然也有许多的劣势,比如秦国空有广阔的领土,但是粮草产出却非常的少;秦国的人口虽多,但是秦军的装备却是最差的;秦人虽勇,但其战法却十分的落后,多依赖人海战术。所以河西之战,将军吴起只带了五万的魏武侯,便将50万秦军,打的是落花流水。”

  刘叔点头说道“秦国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很好,但楚国、燕国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差啊,为何它们没有能统一天下呢?”萧何继续答道“相比楚国和燕国,秦国有着一个极大的优势,那便是商鞅的变法。秦国从秦穆公后,其国力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了,虽然实力尚存,但已经成了不入流的国家。待到三家分晋,魏国一代明君魏文侯上台,魏国通过李悝、吴起的轮番变法,渐渐就成为了当时的强国!要知道原本秦国是和晋国的国力旗鼓相当的,可三家分晋分出的魏国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下就成为了天下的领头羊,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于是秦国在看到魏国变法成为了强国后,也是一心想要变法,但变法可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像吴起几次易国,最后难逃身死,大家可都是看得到的,因为所谓的变法,就是要将国内贵族们的资源和兵力全部拿过来,然后分给君王和百姓,这就很容易引起国内动弹,魏国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它是一个新兴国家,其国内的贵族实力并不太强,并且魏文侯又是一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有魄力的君王,故而才能成功变法。后来秦孝公也是一样排除了万难,让商鞅这位法家大师大胆的在秦国实行变法,秦国经过变法,果然便强大了起来,再看看其他几国的君王,他们明知变法可以使国家变得更强,但他们皆不是秦孝公、魏文侯那般能够一往无前,雷厉风行的君主,所以最后秦国能够一统天下,这也就不奇怪了。”

  刘叔问“其实也有国家尝试过变法,那为何它们没有能够成功了?”萧何答道“正所谓一代天子一代臣,其它几国虽然也尝试过变法,比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非常的厉害,短短十几年时间,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就直逼秦国几代人的努力!可惜其无辜死后,赵国便渐渐衰落了!”刘叔问“为何会这样?”萧何道“因为他们都太急了,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从没想过自己能不能守得住,子孙能不能守得住,各国其实都有机会做大做强,但他们都没有抓住彼此的机会!比如燕国就有机会吞并了齐国,魏国也有机会搞垮秦国,而最重要的是那些君王都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秦国自秦孝公后,便开始大力发掘吸收各国人才,当时魏国的人才可真是多啊,可魏王却狂妄自大,放跑了商鞅,燕国有乐毅却不能尽信,赵国有廉颇、李牧,楚国得吴起也是如此,原本这些国家只需要确定一条主路,便能强国图强,但他们却没有抓住这些人才,你看秦国确定商鞅变法后,

  历代秦王也只需跟着前人变法,这秦国就可以持续变强,哪怕是出过几代庸主或者短命的秦王,秦国也依然可以在统一的道路上逐渐前行,而其它几国却是无头的苍蝇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然了,秦之强,强的是君王和国家,而不是秦国的百姓,所以秦国是国强民弱,一切皆以君王为中心,而其他六国多是民富国弱,加之秦国又奖励耕战,所以秦人想要出人头地,只能是多种粮食,或者去为君王卖命,这就给下层百姓提供了一个上升的通道,所以秦国只要是打持久战,那基本是稳操胜券的。”

  刘叔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秦国的变法,到底好不好呢?”萧何答道“不好说。秦国变法的优点在于其变得实在太彻底,秦国未变法前,秦地还是那个秦地,秦人还是那个秦人,但当时的秦国百姓,可以说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若论国力也只略强于韩国和燕国。待到商鞅徙木立信后,秦孝公便与商鞅颁布了《垦草令》,随后又在秦国开始实施魏国李悝所创作的《法经》,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确实实实在在的强大起来了。但依我之见,秦之法太严厉了,秦之法太无情了,秦国的百姓和中原的百姓相比,他们这一生,似乎除了耕田就是打战,而他们的日子也是过的战战兢兢的,生怕违反了秦律,山东六国的百姓虽然也很苦,但是苦中有乐,收成好的时候,他们还能喝上一杯。所以与秦人相比,六国的百姓更有一股人味,而秦国的百姓则更像是那只会耕田、不需要思考的牛,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类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感情,压抑的太久了,恐怕也不是件好事。”刘叔又问“那么商鞅为何要徙木立信?”萧何道“因为当时的秦国政府根本就没有信义可言!原本说好六尺五以下的不要服兵役,五尺二以下的不需干农活,但基本就没实行过,此外又说不能同时抽调一户人家的两个男丁去服兵役,但实际上哪怕你是家中独子,该服兵役的还是得去服兵役,而有两三个孩子的也是要轮流服兵役的,根本就跑不了,此外原本说好的交多少税金,后来又是不断增加税金的数量和年限,原本说好的福利到了最后也是啥都没有,至于那些欠了官府钱财的,原本说好干一年就能抵债的,说不定一下就变成了三年,这种事在当时真是数不胜数。”

  刘叔点点头又问道“如今,秦国已经一统了天下,那么你觉得,秦国还能走多远?”萧何答道“目前来看,始皇帝刚刚发布的几个国策制度,比如什么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等,都有些太操之过急了,如今六国新灭,正是需要大力安抚天下百姓的时候,而嬴政刚刚定下的这些个新国策,使得老秦人根本无法捞到半点的好处,连我们这些新秦人也是头疼不已,根本来不及适应,就说文字一事要实现全国统一,简直是痴人说梦,老百姓认识几个字本来就不容易,现在换新字了就得重新学,这得多废功夫啊?再说,从此以后国家大事都要由皇帝一人来决断,若是明君在位还好说,若是昏君当朝,呵呵!并且那些重要官员的任免皆由君王自己负责任免,到时秦国的朝堂上,必然会出现许多郭开那般的奸臣。再说说郡县制,郡县制虽利于君王一人管理,然而自周以来,天下实施分封已有800多年,不要说六国的旧贵族们愿不愿意,就是秦国的那些贵族将领们,他们真的能够心服口服么?大家为君王打仗、卖命,难道就是为了一个不能世袭的官位?甚至连那三公九卿之位都不可以世袭,所谓人心难测、欲壑难填,嬴政为了压制天下官员,实在是煞费苦心,然而一旦国家有了事,没有了分封的诸侯,还有谁会想着勤王呢?指望那些不能世袭的官员?哈哈哈!秦乱,不久矣。”

  刘叔拍了拍手,对萧何很是满意,萧何又道“如今秦国已经一统了天下,那么剩下这么多的虎狼之师,又该如何安顿是好呢?要知道秦国鼓励农耕,这一次山东六国都亡了,那些秦军将士们应该能分到不少的土地和钱财,我估算了一下,这肯定是不够分的啊,不够分,分的少,这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我听说光王翦一人的封赏就得消耗小半个秦国国库,可秦军可不止王翦一个将领啊!我猜,这嬴政的下一步,定会南下百越或是远击匈奴!这样一来,秦军既会有功可得,然而也又会因战争残酷,而使国中甲士开始急剧减少。如此一来,秦国在短时间内,才不会出现大乱。此外我听说因为国中已没钱,所以嬴政才下令要全国都统一使用秦国的货币,说实话这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本来统一货币乃是件好事,但也应徐徐图之,要知道各国货币存在已久,很多都是几百年的历史了,而天下货币统一之后,之前的货币该怎么算?各国百姓手上的旧币怎么算?是收?是换?是融了重铸?还是?比如天下货币中,以齐刀的造型最大,同时它也是各国货币中价值最高的钱币,而嬴政非要实行半两钱!这又如何算?并且我听说秦国的钱非常的不值钱,动不动就贬值,并且为了稳定国势,秦国还提前超发了几倍的货币,以奖励那些有功之人,如此,这钱就会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秦国的国土又大了不止一倍,这时候肯定会有人乘机上下其手,损害百姓的利益。”

  “现如今国家新定,正应多挑选些有德人才好把持地方,这样国家才易安定,政策才能传达,而现在很多地痞、流氓都能通过考核当上官员,这样下去,秦国早晚会乱套,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所以依我来看,只要嬴政一死这天下必会生乱,如果秦国的接班人再是个昏君的话,那么秦国很可能会二世而亡!”刘叔闻言也嘿嘿一笑,他知道刚才萧何说的,正是刘季身边的那帮人,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各国皆存在,所以不足为奇,那秦国虽能统一天下,但因为它使用的是法家治国,而其它六国君民对法家了解的可不多,如此一来,秦国就非常缺少能替君王管理天下,又通晓法家经义的合适人才,到最后始皇帝便只能按照商君书所言,大量使用那些地痞流氓来威吓百姓,因此刘季这些人才有了机可乘,纷纷成为了秦国的正式官吏,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商君书主要说的就是,如何使国家完成霸业,至于霸业完成后该怎么做,却是没有多说,或许就连商鞅都想不到这秦国真的霸业可成,商鞅的变法自然是顶好的,但同时也是残酷的,商鞅或许真的没想过这秦国的百姓竟然如此听话,如此愚蠢,明明是送他们上路,他们却以为自己在送他们一场富贵,其实商鞅不知道,他提出的驭民五术还只是初级手段,后来韩非提出的八奸等手段,可比驭民五术厉害多了,一旦国家有事,便可“再苦一苦百姓!”当然了,这也是韩非故意为秦国挖的坑。

  这一日,刘季又缠着刘叔让他给自己寻一门亲事,刘叔拍着刘季的脑袋说“咋的,思春了?又看上哪家姑娘呢?”刘季道“就你带回来那个吕家的二小姐,我和她,男有貌,女有财,真是天生一对。”刘叔却道“人家什么家庭,你配的上吗?”刘季道“那吕雉都20了,再不嫁就成老姑娘了,除了我,谁还要?”刘叔道“你与吕雉小姐门不当户不对,这,这,你可听说过齐大非偶的故事?”刘季道“齐国国君齐僖公有个小女儿文姜长的非常的美丽,但由于平时娇纵惯了,行为就有些不检点,后来齐僖公听说郑国的太子姬忽为人非常的正直有才华,就准备将文姜许配给他,可姬忽却不同意这门亲事,并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与自己相匹配的配偶。如今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这样的婚配肯定是不相称的。《诗经》上说:要想得到幸福,就只能靠自己。所以我自己要想幸福,也只能靠我自己,依赖大国非我所愿!”刘季却笑道“三哥,你说的可不对,我听说英雄爱宝马,美女爱英雄,难道我刘季这样的大英雄还配不上吕家的二小姐吗?”刘叔闻言就问“你怎么好意思称自己为英雄,还大英雄,嗯?不对劲,你最近有没有瞒着我,做了什么事情?”刘季嘿嘿直笑,但就是不说话,刘叔见状只得检验一下刘季有没有偷懒,刘季被打的鼻青脸肿只好老实交代道“我最近一直在跟郭蒙他们出去劫富济贫!”

  刘叔闻言点点头道“哦,原来如此,难怪你会称自己做大英雄,怎么样,劫富济贫的感觉如何?”刘季道“很刺激,很爽,郭蒙他们还说我做的不错,和他们一样都是代表正义的游侠。”刘叔道“难怪最近总不见你身影,原来是跟着郭蒙混了,那你为何突然又想找媳妇了?”刘季道“郭蒙总劝我,这么搞,总不能长久,他们那些人多是孤家寡人,被抓了,最多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我不行,我家里有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秦法那么严酷,若是被抓到,岂不会连累家人,后来萧何也说,最近官府又在招人,让我再去试一试,如今夏侯婴他们都混进去了,就差我了,这次有他们相助,应该能混个一官半职,我如果真的有了官职,那,嘿嘿嘿,总得有个正经夫人吧。”刘叔点头道“好,此事我会考虑考虑。”过了几天,萧何又来,刘叔挺喜欢和萧何聊天,便与他谈及韩非之事,因为前几日萧何刚说过韩非,所以刘叔让他讲一讲对韩非了解多少,萧何就说“韩非觉得要想一个国家稳定发展,就不能将皇帝当做一个正常人,最好是将君王看做一个蠢货,然后再设计出一套制度,法莫如显,使民知之。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应该公平、公正、公开,越是透明、越简单越好,要让所有的平民百姓全部知晓,如此一来,哪怕君王再怎么昏庸,只要法还在,国家还是能勉强延续下去的。”刘叔笑道“确实如此,你不能指望历代君王都是圣君,明君,贤君,所以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长治久安。但此话却有一个漏洞,你知道在哪吗?”萧何道“事在人为,君王若是昏庸,难道大臣就不昏庸了吗?所以在用法的同时,最好再用道德来选拔官员,并让民众有权来约束官员。”

  刘叔又道“韩非说过,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鬼谷子则说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二言何解?”萧何道“不同时代的人使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上古的人讲道德,中古的人讲智谋,现在的人拼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斗争的手段也是越来越低级,越来越直接,以前打仗讲礼讲仁义,现在直接就是打打杀杀。鬼谷子的意思是:相比于用外貌和魅力来吸引对方,或用经济利益来维持关系,用共同的信仰来加深关系,都不如用道德和价值观来稳定双方关系,如此一来,你就不用担心敌人会乘虚而入,不择手段。所以道德乃是最高明的一种权谋手段!”刘叔道“那若是由你来治国,应该如何制定一套较好的制度呢?”萧何道“我会儒法道三家兼用,以儒家来宣扬道德,以法家来约束臣民,以道家来发展生产。”刘叔道“那说一说你的理想之国!”萧何道“商贸立国。”刘叔道“这是管仲的思想,孔夫子也很敬佩管仲,而管仲又与道家、法家皆有关系,在他的辅佐下,齐只用了七年便成就了霸业!”萧何道“管仲说:人是自利,逐利的,没有谁只想付出,不求回报!国家本就是为了民众而成立,而君主也同样是为了民众而设立,那些为君者本就是民众抬上去的,所以就应该多多了解民众的需求,这治国最关键的就是要顺应民心,百姓厌恶什么,为政就要避开什么,想要使民发展,最好的手段就是让百姓可以自由商贸,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只有百姓富裕起来了,才会安分守己,害怕犯罪,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而国家则要想办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在对外上,国家能不用兵,就不用兵,如此才能使本国富而他国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