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叔修仙记

第17章 齐国,计然和亢仓子,道门

刘叔修仙记 星宿闲人 17280 2024-11-12 07:19

  刘叔在泰山与徂徕山之间的地下大裂谷,顺利的诏安了那位泰山鬼王后,便依照黑白无常之善言,立刻毁掉了那座阴森洞府,之后,刘叔就来到泰山脚下的另一座小镇先住了下来,这几日泰山修行、舟车劳顿,加上多次使用了降龙掌法,刘叔已是筋疲力尽,所以他急需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休息,不过在地下大裂谷小试了一番身手后,对于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也算是有些了解,之前在三星洞时,刘叔虽未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但祖师还是将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变化法、三十六招至刚至阳降龙掌法、《金刚经》以及“四二法身”秘术传给了刘叔,之后又在孔府中偶然获得儒门的浩然正气,并在孔林以及众多儒家弟子房中,吸收了大量的浩然正气,随后顺着孔府家主孔谦之言到了泰山后,又拜了东岳大帝为师,并得到了大帝赠与的赤霄宝剑以及写有地府功法、众鬼情报的《九阴玄经》……如今看来,刘叔虽然只是筑基下品境界,但自己同时面对四位筑基下品的强力恶鬼,还能够轻松胜出,可见在得到了祖师和大帝的功法后,自己的实际战力,由于有仙法加持肯定是能胜过同阶的修士,因为恶鬼虽是天地间最末一流的存在,但一打四能够轻松胜出,差不多也相当于打了一个半的同阶人类修行者,所以刘叔就估计自己若是全力而为的话,应该和筑基中品的修行者是在伯仲之间,若是碰到筑基上品,恐怕是敌不过的,而且这套降龙掌法虽然十分霸道,但却过于耗费内力,能连续拍出三掌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所以刘叔在客栈休息了四五日,方才渐渐缓了过来。

  刘叔在这里小住了几日,听闻此处离临淄(营丘)不远,便收拾沐浴了一番,打算去往临淄城看一看,因为这临淄城乃是齐国的都城,想当年姜太公便是在此地封国建邦的,所以此去,既可以看看齐国的无尽繁华,也可以顺道替师父祭奠下那位太公望前辈,这齐地号称天下最富之地,原来自管仲先生治国以来,这里便是天下巨商云集之地,同时齐地也是中原最重要的产盐地之一,所以齐国人的富裕天下共知,当然了,齐地的发展最早还要说回姜太公时代,周朝建立后,为了防范殷商遗民以及东夷势力,便将太公分封在了齐地,待到太公在营丘(临淄)建邦立国之后,其便依据当地风俗,简化了礼节,修改了大量无用政令,之后,太公又利用当地的鱼盐之利,令齐国很快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强国……刘叔从小镇乘坐马车没多久就到了齐地,经过一番盘查,马车也是顺利入境,并一路来到了临淄城,由于太过劳累,刘叔上车后就睡着了,所以下了车后,他就开始四下打听,关于太公的各种传说故事,听当地人说“太公的先祖四岳,因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这才被赐姓姜,又封于吕,所以太公姓姜,氏吕。”刘叔有些好奇又问“那姜太公,子牙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人知晓就解释说“商朝人取名时,会带上天干地支,比如‘帝乙、帝辛’,所以子牙的子,便是天干地支里的子,而牙在古时,是通伢字的,牙其实是小孩子的意思,所以姜子牙的名字,其实就是指姜姓的小孩子。”……

  刘叔在齐国临淄一连呆了好几日,这些天,他不但见识了什么叫做富裕、什么叫做奢靡、怎样才算是富商巨贾,同时又学到不少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原来齐国自太公建国以来,最是重视教育,所以齐国人的文化水平都不算低,并且天下闻名的“稷下学宫”便在临淄,这座稷下学宫乃是齐桓公田午在位时,由管仲先生提议修建的,因为当时的齐国既是天下霸主,又是天下最富裕的国家,所以天下才子也是络绎不绝的赶往齐国,想要将一身所学卖于帝王家,随着人才越来越多,齐相管仲就觉得由齐国来建一座高等学府,很有必要,因为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齐桓公有了管仲方能成就霸业,所以人才是绝对要留在齐国的,于是这才有了稷下学宫,没多久,学宫便在齐国的大力支持下建造了起来,谁知没多久一代贤相管仲就去了,而齐桓公也立刻就成了一昏庸君王,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新继位的齐威王更是和他老爹一般喜好声色,饮酒作乐,并常常是通宵达旦的玩乐,也不理朝政,好在在齐国大臣邹忌以及稷下学宫大夫淳于髡的劝说下,方才渐渐振作起来。

  当时邹忌凭借高超的弹琴技艺得以谒见齐威王,齐王听着欢喜,便让他住在王宫的右室,好方便自己听琴,而齐威王听了数次妙音之后,便有了学琴的想法,结果他一弹琴,邹忌就在旁笑道“大王谈的真好!”齐王听出弦外之音便怒道“先生刚被留下,怎么就戏说孤弹琴弹的很好呢?”邹忌回道“那大弦浑厚而且像春天般和暖,象征着君王;那小弦明晰而且清亮,象征着国相;手指控弦很紧,而又很舒缓地放开,象征着政令;和谐的声音,高低相辅相成,回旋曲折而不互相干扰,象征着四时,臣因此才觉得陛下的琴弹得也很好。”齐威王疑惑道“你除了精通音律,也懂得治国之道?”邹忌说道“何止音律,大凡治理国家、安定人民的道理,其实都寓含在音律之中。”齐王闻言微怒道“要是谈到五音调配成律的道理,确实是没有人能赶得上先生。至于治理国家、安定人民,这跟丝竹管弦又有什么关系呢?”邹忌解释道“琴之声音往复而不紊乱,是政治清明;上下前后连接沟通,是延续国祚不致灭亡。所以说调和琴音,就和治理国家一般。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就没有比五音的道理,更加简要、明白的呢!”齐威王闻言只道“爱卿说的好啊!”过了几天,邹忌见齐威王依旧如故,便又将自己在家中和城北徐公相比之事说于齐王,邹忌叹说“臣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故而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齐威王闻言,便当场下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孤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孤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孤的过失,并能传到孤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一下达,却根本没有人来进言,邹忌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事情得找那些骨头硬的人来办,于是他就找到了稷下学宫的大夫淳于髡先生,淳于髡知道了此事之后,便向齐威王请命要召来一场盛大的辩论会,齐王知道这位大夫非常善于辩论,便答应了此事,之后淳于髡就与人辩论“齐桓公为何能成功?为什么当今齐王就不能?为什么齐国以前是霸主?为什么齐国一日不如一日?”齐威王听了是面红耳赤,同时他也听出了许多别人不敢说、不愿说的那些得罪君王的苦口良言,于是齐威王当着众人面就有些下不来台,这时淳于髡又说“大王,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王想了想大悟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哈哈大笑道“大王说的对。”

  由于有淳于髡这个“愣头青”敢言直谏,

  于是许多大臣也都前来进谏,以至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待到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而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刘叔对于姜齐的历史倒颇为了解,所以他到了临淄城后,便四处寻找姜太公时期或者姜齐时期,留下的一些建筑遗迹、珍贵书籍,但是他也不敢瞎问,

  因为现在的齐国可是由田氏掌控,他要是贸然去问姜齐、太公的信息,保不齐就会被有心人盯上,原来自田齐代姜之后,姜姓,吕氏一脉就立刻遭了清算,虽然妫姓,田氏也想对姜吕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但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这一脉已经占了齐国小半的人口基数,所以妫姓,田氏便只能秘密除掉一部分姜齐的王族血脉,至于姜姓分支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而许多姜姓吕氏族人为了避祸,便改为了许氏、纪氏、申氏……后来像法家的申不害、农家的许行、神射手纪昌都是姜姓后人,只不过如今已有些姓氏不分,所以才如此称呼,而不是叫姜什么什么,其中农家的许行就常以远古神农氏之言,来宣传他的主张,这是因为姜姓就是源出于神农氏,即炎帝的后人,此外姜姓还有谢、丘、卢等小门小氏,当刘叔听闻这卢氏或者说卢姓也是姜姓后人时,不禁就想到了那位和刘季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沛县卢绾了,这事上真有那么巧的事吗?十分得有十三分的不对劲!

  在这段时间里,刘叔通过各种旁敲侧击了解道:太公治国之时,常言“人君有六守三宝。六守:仁、义、忠、信、勇、谋。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刘叔闻言不禁有些疑惑,这仁义忠信勇谋和儒家孔子提出的“仁、义、礼”,孟子延伸的“仁、义、礼、智”怎么那么像啊?后来太公又说六守可选才,三宝能固本!有一日文王就问姜太公“怎样才能慎重选择具有这六种操守的人才呢?”太公答说“使他富裕,看他能否不逾越礼法;给他高位,看他是否傲慢狂妄;委以重任,看他是否改变忠诚之心;使之办事,看他是否隐瞒欺骗;遇见危难,看他是否临危不惧;遇到突发事件,看到是否能随机应变。”文王不解,太公继续解释道“如给他财富,而又谦虚守礼,就是仁爱的人;如果他地位高贵,而又不傲慢专横,就是正义的人;委之重任,而又心志不改,就是忠实的人;使之办事,而又忠实可靠,就是诚信的人;临危不惧,就是勇敢的人;能够对应突发事件应付自如,就是智谋的人。”文王随即又问三宝之事,太公继续解答道“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文王不甚明白,太公笑着说道“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进行生产,粮食就会充足;把工匠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进行生产,器具就会充足;把商贾组织起来聚居在一起进行贸易,财货就会充足。让这三大行业各安其业,民众们就不会寻思变乱,君王不应打乱这种区域结构,也不要拆散居民的家族组织,这样国家就能长久,使臣民不得富于君主,城邑不得大于国都,国家就能和平安定,具备六守标准的人能得到重用,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可以发展完善,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文王也笑“这天下已是寡人的天下,怎么治国还这么麻烦?”太公摇摇头答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圣君,就可以轻易取得天下;而独占天下利益的独夫,就会立刻失掉天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纷纷前来归附;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苦难,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也会前来归附;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就是道义!道义所在,天下之人皆会争相归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便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皆会归附!”文王听言不禁喃喃自语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太公之言超前绝后,一语就将治国之道,说的简单易懂,就如那句道家至理名言一般“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治理国家就好比烹调小鱼,鱼很小,所以你得多放油(让他们自由),如此才能不胡锅,烹煮时也不能用大火,因为大火会将鱼煎胡,你得中小火慢慢来,此外鱼放进锅里了,也不能随意翻面,你得等它炸上一些时间,鱼身变的金黄了,方可翻面,而煎鱼时,若是加上热水,那鱼汤才会更加鲜美,若是加冷水,便会冷了人心,最后这些小鱼都是有鱼腥味的,所以你得用仁、义、忠、信、勇、谋,来去除它们身上的腥臭之味,这样才能煮出一锅鲜美清香的鱼汤,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臭鱼烂虾,自然要统统扔掉,不能让臭位搅了一锅好汤,对于那些喜欢乱动、身上带刺的,你就要先剔除他们身上的尖刺,然后再在他们身上划上几刀,让它们老老实实,如此便不会被它们摇翻厨具……太公本是元始天尊座下弟子,虽然他还没有和十二

  位师兄一般,修成仙首十二那样的超凡境界,但治国之道于他,确是如烹小鲜一般简单,于是太公被封到了齐地后,齐国很快就成了天下诸侯中,最富裕最强大的异性诸侯国。

  当年,多亏了姜太公带领着众仙,这才打败了助商的各路神仙援军,可以说当年的封神大战乃是阐教的二代弟子姜太公,打败了截教的三代弟子闻仲太师,当然了,这位截教三代弟子闻仲太师确实厉害,即使是那些上仙、大能,怕也不过如此,于是最后元始天尊的弟子、雷震子的师父、与阐教十二上仙同门、躲过了九曲黄河阵的云中子亲自出手,以通天神火柱在绝龙岭烧死了太师闻仲……如此来看,这截教的三代弟子竟要阐教的一代高徒亲自对付,可见姜太公助周伐商之艰难!所以周朝建立后与齐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再好的关系,哪怕是同姓的姬姓诸侯国,在过了几代后也终是淡泊如水,之后周王室和齐国的关系越来越差,第五代齐王更是被周王下令烹杀而死,之后齐国的国力也是日落西山,甚至国内都发生了弑君之恶事!直到了齐桓公继位,他重用管仲,实行改革变法,而齐国也很快就成为了天下霸主,其实,齐桓公这个公,并不是公侯伯子男的公,而是其死后,对他的一种尊称,像晋文公也是如此!因为齐国、晋国并不是公爵国,而是侯爵国,那么该怎么分别了?如果是国加爵位两个字的,这就是正常的情况,如果这中间又加了一个字,那么中间的这个字,就是谥号了,这时候叫公的一般就是尊称,齐桓公死后,齐国就立刻乱了,等到姜齐一脉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竟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让其食禄一城,以供奉其先祀;而这位大夫田和大夫则自立为齐国新国君,所以,其又被世人称为“田齐太公”,后来,田和又被周安王列为诸侯,至此,姜齐正式被田齐取代,不过田和称侯后,却依旧沿用齐国的国号,也不知为何?

  第二日,刘叔又在临淄城内四下游玩,突见有一酒楼造的甚是气派,去往其中的客人更是络绎不绝,似是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刘叔好奇,便找人一问,原来那个在秦变法的商鞅,当年就是在此楼中和天下豪杰下过什么国战大棋,后来商鞅因执子秦国获得大胜,被秦公知晓,后来商鞅入秦后更是名动天下,所以此楼便因此名噪一时,引得不少游人慕名前来观光,不过那国战大旗的游戏,如今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封了,所以此楼就渐渐成为天下富商们附庸风雅、高谈阔论的娱乐场所了,刘叔听说了这天下楼的名声,也是慕名跟随众人进入楼内,此楼从外看就又高又阔,待进入其中更是感觉别有洞天,这楼中竟多是包间,显然不是常人能够消费的起的,再看这大厅中间又空着好大一处,似是供人表演之用,此时那台上正有几位穿着清凉的女子在那扭腰抖臀,刘叔抬头再看,就见二楼靠中间的包房内,几位巨贾正带着不少的颜如玉围坐于一桌,只见那桌上正摆着淳熬、淳母、炮豚、珍,渍、熬、糁、肝膋等美食,而桌边一圈还摆着七醢和几壶美酒,刘叔心道这一桌足够普通百姓半年吃用了,太奢侈了吧?此时,刘叔在楼下已闻到了那美酒的香味,一壶隐隐有菊花香,另一壶则是桂花甜,刘叔再次心道传闻齐国人的生活皆十分的奢靡,并且最好与人比富,此传言果然不假,不过此事也只有刘叔能看到、闻到,普通人哪里得窥见的那么多,只以为富人只是吃的好,用的好,却不知人家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楼下大厅之中,表演场上一轮搔首弄姿表演结束,引得无数游人皆垂涎欲滴,可楼上之富人们却像看狗一般看着台下游人,其中有一人还笑道“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另一人则摇摇头道“胡扯,在权利面前,阎王都得低头。”不一时,又从酒楼内厅中走出几名壮汉先是双手抱拳,随即做起“角抵之争”,原来,这是齐国之地特有的一种搏斗技艺,据说此技的历史十分悠久,好似是从上古时代一直传到了今日,因为齐国本是蚩尤的领地,所以此技又被齐人叫做什么“蚩尤戏”!这齐国之人大多都生的人高马大,所以表演这种搏击之术,看起来甚是让人赏心悦目,而楼上富商们则一边吃着,一边搂着,一边摸着又向着楼下不停的来回观望,刘叔一想,看来楼下的这场搏击比试,应该是为楼上富商们观看、或用来赌博金银之用。刘叔顿时扫兴的摇了摇头,不过他对此技倒是颇感兴趣,于是便在楼下找了一处安静地方观察起来,只见这些大汉们你来我往,又使用各种技巧是摔过来、抱过去,此外还有人在旁解说道“诶,各位,看到没,这招就叫翻天踢,这招叫龙缠身,这招可厉害,叫过肩摔。”楼内众人看的是好不乐乎,看了半天,刘叔就觉得此技,果有当年魔主蚩尤正与人相斗的感觉,要说这角抵之术啊!倒是确有些博弈技巧,说是从古传至今或也不假,刘叔一边观摩,一边也开始细细学了起来,所谓艺多不压身,修行之道,自然是多多益善才好。

  随后,刘叔在临淄城中住了几日,在花了不少的钱后,终于是从这些齐国莽汉口中学会了蚩尤戏的大部分技艺,得了蚩尤秘术后,刘叔自然是要勤加练习,但白天肯定不方便,所以他又开始研究起田齐的历史,经过一番了解,刘叔对田齐的历史,总算是知晓个大概:陈国陈厉公的儿子田完,因与太子御寇非常交好,无话不谈,就被老迈的陈宣公误以为他俩是要图谋不轨,在听闻宣公竟杀了太子之后,公子完就担心此事会祸及己身,于是便携家带眷投奔到了齐国避祸,由于田完确实很有才能,所以他很快就收到了齐桓公的赏识,而田氏子孙也就此于齐国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了,后来,田氏的支系子孙——田穰苴(司马穰苴)因打败了晋、燕两军,便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司马,虽然最后田穰苴又因小人之言被齐王免了职,但此时田家的势力已经非常恐怖了,上大夫晏婴害怕田氏会做大,也屡次劝诫齐景公要注意防范田氏,可惜此时木已成舟,齐景公也找不到借口来消灭田氏,晏婴死后十余年,齐景公也去了,如此便再无人可压制田氏了!于是没多久,田氏便发动了政变,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又另立齐平公,从此田氏便彻底掌握了齐国国政,后来,田恒(田成子)四世孙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不久,周安王又正式册命“田和”为新齐侯,齐威王田因齐在位期间,原吕氏、姜姓的原齐国国君——齐康公竟莫名去世,再加上齐康公绝子无后,所以姜齐也就此灭亡了。

  齐威王二年,大臣邹忌借讲琴理与齐威王谈论治国的方法,齐威王幡然醒悟,遂拜邹忌为相,让其辅佐自己治理齐国,在明君贤臣的治理之下,齐国很快便恢复了国力,之后,齐威王又任用田忌、孙膑为将,这二将带领着齐军,是先胜魏军于桂陵,再败魏军于马陵,一战击杀了魏国名将庞涓,后来,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会盟,并正式称王。齐威王死后,其子田辟彊继位,是为齐宣王,齐宣王在位期间,燕国竟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在孟子的劝说下,忙派遣匡章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进攻燕国,最后大将匡章只用了五十天便攻破了燕都,此时燕国局势非常混乱,秦国和赵国也都想分一杯羹,那赵武灵王想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国,立为燕王,而秦惠文王的女儿易王后也请求秦国出兵援助姬职,于是,秦赵皆出重兵攻齐,齐国被迫撤兵,之后,燕国太子姬平被杀,燕昭襄王姬职登位,不久,齐宣王又派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楚国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

  齐宣王死后,其子齐湣王继位,不久,齐国的孟尝君为了能合纵成功,便亲自跑去秦国查探了一番,不过孟尝君在秦国呆了不到一年,秦昭王便起了疑心,将其关了起来,幸得孟尝君有门客鸡鸣狗盗之徒相助,他才逃了出来,之后,孟尝君便游说各国准备合纵秦国,而齐闵王也因此封孟尝君田文为相国,可惜当时赵武灵王想要吞并中山国,所以孟尝君只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当时三国联军皆由齐国名将匡章统帅,他们一下就攻到了秦国的函谷关,而统帅匡章带领联军更是封锁函谷关长达三年,之后赵、宋两国也乘势参加,有了生力军的加入,诸国联军终于是攻入了函谷关,秦昭王急谋割地自救,后来,齐相孟尝君因听信韩庆之言,决定与秦议和,放弃了这灭亡秦国的良机,之后没几年,秦国战神白起突然间横空出世,并以左庶长的爵位,在伊阙之战中大放光彩。

  后来,秦昭襄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秦王便遣使尊齐湣王为东帝,自己自立为西帝,并约齐国共伐赵国,还承诺灭赵后,与齐国共分赵地,齐湣王自称东帝后,纵横家苏秦欲再次合纵伐秦,于是,苏秦的大哥——苏代成功的说服了齐湣王去除帝号,并答应与赵、燕、韩、魏四国,组建反秦联盟,可惜由于之前联军伐秦,其他国家都得到了好处,而齐国与秦国并不接壤,所以啥也没得到,于是,齐湣王便想学习之前的赵武灵王,打算先吞掉宋国,不久,齐湣王便派兵先灭了宋国,又准备南侵楚国,西侵三晋之地,齐湣王这一番无耻行为,直接就惹火了天下诸侯,于是,与齐有仇的燕昭王立刻号召群雄共同伐齐!之后,燕王封乐毅为上将军,让他带领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攻齐,联军很快便攻入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并连下齐国七十三城,到最后,齐国只有莒和即墨两城,一时未被攻破,而齐湣王辗转逃往到齐国五都之一的莒城,最终却被楚将淖齿杀死。

  齐湣王死后,齐人便拥立了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为新齐王,而就在这时,燕军又引兵东围即墨,城中众人害怕,就推举了田单为将以抗拒燕军,而燕国大将乐毅也认为燕军虽能破了齐城,却不能服其民心,于是,他就对莒城、即墨二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而对已攻占的地区则实行减免赋税的政策,以此希望能从根本上彻底吞并齐国,于是双方就这样又相持了五年。后来,燕昭王不幸逝世,燕惠王顺利继位,齐将田单通过奸细了解到,燕惠王与乐毅有些矛盾,于是就便派人入燕行那离间之计,之后齐人就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在齐地称王,所以这么多年,才没有攻下这最后两城,燕惠王听到谣言后,很快便废除了乐毅的职务,并改派燕将骑劫去代替乐毅为主帅,乐毅听闻自己被新燕王废了职务,害怕回到燕国后会遭到迫害,随即便投奔了自己的故国赵国。而田单听闻燕王竟让骑劫取代了乐毅,便立即号令各地齐人开始组织反攻,之后田单乘夜间燕人无备之际,以千余火牛为阵,一战大败燕军,燕军是丢盔弃甲、换不择路,齐军在后乘胜追击,很快便收复了齐国的失地,之后,田单又迎齐王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并受封为安平君,此时齐国虽然成功复了国,但国力已是大伤。

  齐襄王去世后,如今正是其子齐王建在位,刘叔在临淄城中闲逛时,听闻齐王建听信了舅舅后胜的主张,已与秦国签立了盟约,两国约定互为盟友,不动刀兵,因此齐国的贵族、富商皆以为从此后就可以享受和平、高枕无忧了,于是他们立刻就掩耳盗铃,过上了安逸奢靡的生活,刘叔在临淄内逛了几日,觉得齐国人的生活十分的奢靡之外,还发现老齐人还是有些尚武风气的,在路边上,你会看见一些年龄较大的齐人,常会聚在一起同使一路拳法,刘叔好奇就向人询问这是什么拳法?老齐人说这拳叫做“孙膑拳法”,乃是当年孙膑先生流传下来的,刘叔在临淄观察了几日,又接连拜访了好几位拳法大师,最终也是学会了孙膑拳法,这套孙膑拳法共有三百六十五手,而这365手,据说还是孙膑先生按一年的天历来设计的,至于一年到底是不是365天?倒也没人给出过正确答案,如此想来,这个数字应该是由鬼谷子先生计算出来的。这孙膑拳法以长袖藏手,静似雄鸡、动似龙腰、灵似泼猴、神似鹰眼、松肩如长臂猿,并同时配合有一套蹒跚步法,此步法行为左晃右移、有虚有实,两技相配下,真是拳拳都不离对方的穴位,并且这拳法还有真有假,有虚有实,配合着蹒跚步法,是一触即发,一发就到,一点必胜,如果说蚩尤戏是力量的攻击技巧,那这孙膑拳法就是敏捷的攻击技巧,并且只要一拳能命中了敌人的重要穴位,那基本便是稳操胜券了,刘叔曾在三星洞内学习过《黄帝内经》,自然也懂得穴位之妙处,所以他跟着齐人老师傅,很快便学了个通透。

  刘叔在临淄城中学得孙膑拳法后,便准备去祭拜一番姜太公,太公最后虽是死于周朝的首都镐京,但他到底被葬于何处?也是众说纷纭,而据刘叔了解所知,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那边,就建有一座太公墓,至于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之前,刘叔也曾多方打听,太公、齐王有没有留下什么直系后人,许多齐国人皆说自齐康公吕贷死后,吕氏的直系子孙们便被田氏杀尽了,不过也有齐人说太公算无遗漏,所以姜姓家族里早有高人指点,让吕氏的后人狡兔三窟,以防被人一锅端了,比如后来出现的秦柱国吕礼,便是齐康公吕贷的七世孙,此外还有秦国如今的丞相——吕不韦,自说其是太公的第二十三世孙……第三天,刘叔带着酒食,顺着老齐人所指的方向,跑到临淄城外,准备祭拜一番太公就离开临淄城了,谁知却正好碰到一位老者也在那祭拜太公大人,刘叔也没多想,就带着酒食来到太公墓前,一番祭拜后,刘叔见旁边的老者竟一眼都没看向自己这边,也是顿感奇怪,就在他准备脚底抹油的时候,那位老者竟开口叫住了他,老者问道“小子,你胆子挺大啊,敢来祭拜太公?”刘叔闻言忙带着警惕的目光看了过去,回道“小子本是楚国人,一直在家乡跟随马夫子读书识字,前日刚去了孔府拜访,听闻夫子墓离的不远,这几日有空,小子就坐马车来到了临淄城,想要祭拜一番太公前辈。”

  老者笑道“你小子倒也算老实,只是你一个修行之人,怎么又学儒学,又拜太公呢?”刘叔闻言心中顿时一惊,心道“我的老天,这个老头也是修行之人,我怎么完全感应不到,这是什么境界?这又是什么法术?”心里想归想,但嘴上可不能停,于是他忙道“晚辈是沛县的刘叔,家师东岳大帝常说我学问不够,让我在人间多多学习,晚辈听说儒墨乃天下之显学,所以便拜了沛县马公书院的马维夫子为师,前几日弟子刚才孔府出来,听闻临淄离的不远,家师常说多亏了当年太公封神,他才能成为冥府大帝,又让我日后一定要去祭拜下太公大人,若是遇到了太公后人,也要对其多照顾一二。”那老者听了刘叔的胡诌之后,神情立刻就缓和了下来,随后又用饱含温暖的口音说道“原来小友竟是东岳大帝的弟子,老夫修行数百年,却是头一次听说。”刘叔闻言忙将腰间的赤霄剑展出说道“晚辈入门尚浅学艺不精,所以师父就赐予了晚辈这把赤霄神剑,除了平时能防身外,平时也能装作贵族省去不少麻烦。”那老者只看了一眼赤霄剑,就满脸堆笑说道“确是地府之物,你这小子也蛮机敏的,难怪会被帝君看上!”刘叔挠挠头道“嘿嘿,晚辈祖上肯定是修了大福。”那老者又道“刘姓?嗯,姬姓底下也有个刘姓,当时还曾有个诸侯国叫做刘国,其开国君主刘康公乃是周顷王的小儿子,不过刘国享国200年就没了,估计你应是刘国后人,既如此,便和姜家没什么关系了,嗯,你小子既是大帝徒弟,老夫也不难为你。”

  刘叔闻言心中暗喜,忙客气问道“还未问老神仙称号!”老者点点头道“老夫的道号叫做亢仓子。”刘叔听着这道号似乎有些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听过了,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曾在庄子的书中听过这个道号,于是他躬身问道“您莫非就是那庚桑子?”亢仓子闻言面露喜色道“哦?你小小年纪也听说过老夫的传说?”刘叔再拜道“晚辈如此年轻哪里听得前辈的大名,只不过晚辈在学习道法时,曾在庄老的《庚桑楚》书中听说过您的本领,书上说您是陈国人,还是老聃的弟子。”亢仓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老夫确是陈国人,但老聃弟子却有些不敢当,诶,这么多年,老夫皆被俗事所拖,至今未能飞升,实在有辱老师大名!”刘叔闻言忙全解道“古来卡于俗事的又何止前辈一人,前辈也不必焦虑,岂不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亢仓子闻言哈哈大笑道“好小子,难怪东岳大帝肯收你为徒,竟用淳于髡说服我陈氏子孙齐威公的故事来说服老夫。好,很好,你这小子真不错。”刘叔忙道“实在是齐威公太有名气了,太鼓舞我们这些后辈了。”亢仓子越看刘叔越上眼便问“那你也当知道淳于髡是谁吧?”刘叔点头道“自然是知道的,淳于髡前辈博学多才,文若泰斗,乃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即使是儒家的孟子、荀子,恐怕也不能和其相比。”

  亢仓子点头道“你小子既知稷下学宫,为何不去拜访学习?”刘叔苦笑道“晚辈才疏学浅,怕到了那里会被人笑掉大牙,丢了我宋国故国之脸。”亢仓子再次哈哈大笑道“大帝他老人家说的没错,确实要多学习各类知识,没想到你小子还知道沛县本是宋国领地,按这么来说,你和计然兄倒算是老宋国人,既如此你便随我去往稷下学宫,拜见计然那老小子吧!”刘叔惊道“哎呀,没想到计然前辈也在稷下学宫,早知道,晚辈就先去拜访二位仙家前辈了。”亢仓子摇摇头道“你这小子真是很会说话,走吧,随我一同。”说完,他就扶住刘叔的背,然后脚一跺地,便带着刘叔飞向学宫所在,刘叔被其扶住,感觉这遁术比那筋斗云还要快上不少,不禁心道这老子的徒弟就是厉害,还没飞升就得如此神通,想来这老翁比起三星洞内,那几位大字辈的师兄们还要强上许多,真的是名师出高徒啊!不一时,这老者就带着刘叔来到了稷下学宫,待他们一落下早有数名弟子前来接驾,亢仓子道了一声“无妨,无妨,本君带来的人无需登记。”刘叔闻言一愣问道“前辈,这何为登记啊?”亢仓子耐心解释道“虽然我们这些修行者的数量并不算多,但每国也划定了一些界限,所以需要在特定的地方登记过了,方能自由出入其他国家,这就有点像那个什么,什么的?”刘叔忙道“照身贴?”

  亢仓子笑道“对,对,是那玩意。不过你既是大帝弟子,这些繁文缛节便可以省去了,一会老夫会亲自会帮你登记,日后你若是去往他国,也是没有问题的。”刘叔闻言又问“前辈,那小子一来齐国,你们就知道了?”亢仓子点头道“自然,虽然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但各国有各国的规矩,各势力也有各个势力的地盘,像你如今才筑基下品境界,虽然造不成什么大的危害,但该守的规矩以及各国的注意事项,你还是得知道的,刘小友也不必着急,一会路上老夫自会和你细说,走吧,去见见计然那老匹夫。”说完,亢仓子就领着刘叔向学宫方向走去,走着走着,亢仓子只一挥手,前方就突然出现了另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刘叔望着正吃惊了,亢仓子又在旁耐心解释道“凡人的归凡人,仙人的归仙人,日后遇到的多了,也就不见怪了。”刘叔忙点头称是,进入神宫,他们很快就来到了9楼,楼中有一仙风道骨的老者一见到刘叔他们上来,便哈哈大笑道“老桑,你怎么把这孩子带来了这里?我还以为你会斩草除根了,看来这小子和姜家确实没有半点关系!”刘叔闻言心中也是一阵后怕,原来这亢仓子是去蹲他的,若他和姜姓族人有什么关系,那自己就没了,彻底的没了,哎呀,幸好搬出大帝的名声来了,要不然……祖师说的对,抱着大腿好办事。

  亢仓子哈哈大笑道“别在后辈面前瞎说!”计然闻言说道“看来这小子来头还不小。”刘叔忙道“晚辈是东岳大帝的弟子。”计然呵呵一笑道“那就难怪了。”亢仓子继续道“老计,你猜猜他是哪里人?”计然说道“看着打扮,样貌,应是个楚国人,楚离我们很远,不过楚地有一部分原是我宋国领土,想来这小子乃是宋国之人。”刘叔再道“小子却是宋国沛县人。”计然点头道“好小子,倒没忘了祖宗是谁,嗯,难怪东岳大帝会收你为徒。”刘叔忙道“前辈客气了,计前辈的大名晚辈早有耳闻!”亢仓子闻言不服气的说道“你小子这马屁拍的,跟老夫说时,说是从庄子书中看到的,跟老计则是如雷贯耳,你小子今日若是说不清楚,那就算是你师父来了,老夫也不会放人的。”刘叔苦笑道“晚辈确是真心之言,小子偶然在寿春城碰到了宋玉先生,老先生与我一见如故,当说起宋国旧事时,曾提起过计然前辈与宋子、墨子、惠子、庄子之名。”计然欣喜道“哦你还见过宋玉那小子,不错,诶,老夫也听说屈原大夫死后,他便心灰意冷去了寿春,终日研究庄子之学,想要获得一线长生之路,可惜庄子的逍遥道可难走的很啊。”刘叔点头道“是啊,庄老的逍遥道确实难走,宋玉和庄辛关系是不错,可惜庄老的道他根本理解不了,抛弃一切去寻逍遥,太难了。”

  计然闻言点头道“庄子的逍遥道可不好学,那小子天赋异禀,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得不服。”亢仓子也笑道“师父的弟子中,像南荣趎、柏矩、崔瞿、士成琦……如今都在这座稷下神宫里,我们这些人去看庄子的道学典籍,那都是直摇头!庄子这小子真的是走了一条逍遥之路,可惜我等都不能领悟,像老夫便是被陈国子孙所拖累,做不到逍遥自在,老计也是如此。”刘叔好奇问道“那其他的道门前辈呢?”计然答道“自老师飞升后,我们这些老聃弟子便呆在陈国苦县日夜修炼,后来陈国被灭,我们这些人便随着陈氏后人,来到了齐国,之后我们就创建了黄老学派,并一直住于这座稷下神宫之中。而文始真人关尹子飞升之后,道派又分为了楼观派、文始派、方仙派,其中楼观派一直皆在楼观附近发展;文始派弟子较多,传至列御寇时,其又开创了贵虚学派,传至尹文、宋钘时,二人又开创了宋尹学派,传到庄子时,他也自创了逍遥学派。至于方仙派,则是四处传播,有教无类,所以弟子鱼龙混杂,各有神通,像如今的许多方士、术士皆是方仙派门下。”刘叔闻言这才对如今道门有所了解,当然了他也不能不说话,于是他忙道“老聃弟子肯来到齐国,也皆是看您二老的面子。”计然指着刘叔说道“老桑,这小子是会说话,讲的老夫道心都有些不稳了。”亢仓子也笑道“可惜这小子已经被大帝收为弟子,要不然非要收其入我们的黄老学派。”

  刘叔忙道“晚辈对道门正统已是垂涎日久,今日既是有缘,何不传于晚辈一二。”计然闻言忙看向亢仓子,亢仓子笑道“道兄何必看我,我二人同掌黄老学派,如今这小子也讨我之欢心,加之他又是东岳大帝的弟子,他既是愿意学,那传他一些道门经典又有何妨?”计然笑道“哈哈,老兄弟,我俩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刘叔啊,道门广开,既然你愿意学,那我们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不过黄老之学颇为复杂,你要在这里多住几日了。”刘叔忙跪倒拜道“能得二位仙家传经,那是弟子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亢仓子又道“日后,你若是还想学习文始真人关伊子门下的三派之学,也可借助我们神宫之名,至于他们愿不愿意传你,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毕竟他们有的已经自立门户,我们也不好帮你什么。”刘叔忙道“能得前辈此言,小子已是三生有幸,难忘厚恩。”计然点点头说道“我们也不求你什么,只望你日后若是修成了,也能将道门发扬光大。”刘叔拜道“一定,一定。”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刘叔便呆在稷下神宫里潜心学习这黄老之道,由于刘叔的道基十分的稳固,所以不过数月,他便将黄老之道学了个通透,二老见刘叔果然聪明,也是经常不吝赐教,至于其他道门高人听闻东岳大帝的弟子就在神宫,闲暇时也是常来指点刘叔,刘叔欣喜之余,已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三个师门!

  天下无不散筵席,过了数月,刘叔已经学全了黄老之道的大部分理论和知识,刘叔虽有不舍,但终究这里不是自己的归宿,最后计然又对刘叔告诫道“你要小心那些满口为你好的人,人啊都是自私自利的,只有生活无忧的人才会大方。你想,哪有人会平白无故为你好?这些人啊,不过是看中你的廉价,要么就是看中了你的懦弱,或是你的妻儿!”亢仓子也道“那些无事就对你献殷勤,嘘寒问暖的,你也要小心,他们把自己伪装起来,为的可不是什么蝇头小利!”泪别了众位高人前辈后,刘叔对于整个临淄城,也顿时没了兴趣。想当年,救火者田单以火牛阵帮助齐国复国了之后,便立刻受到齐襄王田法章的猜忌,田单为求自保只得逃至赵国,此一事,就让刘叔对如今的齐国是大失所望;而如今,齐襄王之后的齐王建那更是昏庸无能,你看现在的齐地到处都是奢靡、享乐之风,真一副亡国之像,此后几日,刘叔在临淄城中听闻燕国的北长城建的十分壮观,随后他又听闻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盛产良马,加之他又想顺路拜祭下召公,所以,他便准备离开齐国,去趟燕国,好了解了解燕国的历史和人文,同时他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再遇到什么机缘,就在刘叔准备动身之际,突然间,他又听闻临淄城附近不远处有一座溶洞经常闹鬼,据说那里已经死了不少人,好多方士去抓鬼竟也死在了里面,如今那一片已是成了禁区,刘叔深感稷下神宫之恩,正无以为报,如今听说了自己拿手之事,岂能坐视不理?

  于是,他便马上向着溶洞方向一路进发,不过由于那里已被设为禁区,所以刘叔便只能驱步前往,这一路走的,甚是劳累,搞得刘叔心中,顿时就有收服一头坐骑的想法,一路上,有山有水就是没啥人,能遇见的唯一一两个人,也是些不怕死的乞丐,似是想从附近的空房中捞出点油水,刘叔见他们衣着穿的单薄,和临淄城内之人大不一样,心道原来在这繁华无比的临淄城附近,竟也会有乞丐?真的是开了眼了,看他们的悲哀眼神、佝偻的身形,想来也是些苦命之人,于是刘叔便好心的施舍他们点银两,随即又询问了一番那闹鬼溶洞的大致情况,这些乞丐接过刘叔递来的银钱,本还满心欢喜,但一听刘叔竟要去开元溶洞,无不劝诫他不要过去,那里正闹鬼,刘叔见他们欢心自己,也是感叹不已,忙说自己是个方士,不惧什么鬼怪,那些乞丐见刘叔不似撒谎,又说已经死了好几个方士了,见刘叔依旧不听,他们也是直摇头,说什么可惜了这等好人!其中有一位比较年轻的乞丐在得了刘叔的馈赠后,觉得好人应该要有好报,便主动提出带他去往溶洞,刘叔闻言自然十分高兴,于是两人便一同上路,又走了小半日,方才到了那什么开元溶洞。

  刘叔在外面先是观察了一下溶洞附近的大致地貌,乞丐看在眼里,就在旁介绍道“这里叫做马兰峪,其东侧的山岭上,便是溶洞的所在,我胆子小,只能送你到这,您要真能除了那洞中恶鬼自然是件大好事,官府也会给你许多赏钱,并且我听说,这溶洞里面还存有不少值钱的东西,嗯,此时天色已暗,我只敢在外面等你一个时辰,你若出来,必然是成功,若是没有出来,那……”刘叔点点头,没有说什么,随后便走向那什么开元溶洞,这里的地势,前靠山后靠水,正是一处极阴养尸富鬼之地,所以这里出现恶鬼、厉鬼,也数正常,七拐八绕,进入洞中,刘叔立刻就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瘦有的胖,有的像是花草树木,有的好似动物水兽,有的则好似恶鬼一般,刘叔见这些钟乳石栩栩如生,不禁心道“莫不是附近之人,将这些钟乳石当成了恶鬼吧?”眼见其中无鬼,刘叔便又向洞穴深处走去,这溶洞,差不多有十几个刘叔那么高,并且还十分的宽敞,分为了好几个洞室,只是刘叔走了一圈,却连半个鬼影都没,就在刘叔狐异之时,其身后的一块钟乳石突然间就活了过来,一阵阴风吹过,一块巨大无比的钟乳石,竟从天而落一下就砸在了刘叔的身上,刘叔毫无防备,被砸了个正着,顿时跌倒在地,口中喷出数口鲜血,此时他也听到,后面那恶鬼“桀桀桀”的嬉笑之声。

  刘叔知道不好,赶紧起身,转头欲踢,却什么也看不见,看来这是一只非常狡猾的恶鬼,难怪都折了几名方士,就在刘叔欲寻找那鬼影之时,忽然间,其附近的石钟乳石像似乎都活了过来,纷纷举起石头欲砸向刘叔,刘叔大惊,忙退到一旁,这一下总他算是看清了,不是一只,而是一整群的恶鬼!刘叔仔细端详,随即又翻开了《九阴玄经》,书中有记载:此鬼,叫做混元石头鬼,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隐藏在溶洞之中,平常若是有人入洞,它们就会先戏耍一番,然后再将人砸死,这种鬼,生前多是遭过石刑,就是被官军用巨石压死的刑法,这种鬼怨念极深,和石头一般,其弱点是“只要将身边的石头都去除,它们没了依靠,立刻就会灰飞烟灭。”刘叔见之,头疼无比,这溶洞中到处皆是石头,怎么去除?不过此时还是保命要紧,见群鬼冲开,刘叔只得强撑身体运转内力,一掌亢龙有悔,一掌飞龙在天连连打了出去,待打完了两掌之后,刘叔便瘫软在地,立刻不省人事了,等他醒转过来,已是身在洞外,而他身旁正是那胆小乞丐,刘叔知道是这小乞丐救了自己,忙出言道谢,乞丐却问“恶鬼可除了?”刘叔说道“你既然能带我出来,自然是除了。”乞丐又道“我在外面等了许久,听洞内“轰隆轰隆”之声甚是吓人,我本想立刻逃走,但之前既已与你约定好了时间,便不能独自偷生。”

  刘叔点头道“你虽然只是个乞丐,却比那些知书达理、满口仁义之人,还深得信义二字。你救了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身上除了家师馈赠的宝剑不能送你,其余的银两都赠你吧。”乞丐闻言立刻摇摇头道“我能去救你,可不是为了金银!再说我本就是乞丐,你若是给了我钱财,我还能继续做那逍遥乞丐吗?”刘叔闻言一愣,问道“你就这么想当乞丐?”乞丐道“自然是不想,但是我有了钱,就会喝酒吃肉找妹妹,到最后,一定还会再次成为乞丐,那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呢?”刘叔闻言,心中竟然有所领悟,他实在是不清楚这小乞丐是真傻还是装傻,大智若愚吗?于是,他又问道“小乞丐,你叫什么名字啊?”乞丐答“我叫吕轻侯!”刘叔闻言又是一惊,这吕氏那是姜齐的国氏,他还有名有姓的,看来或是姜姓的后人,只是没想到竟沦落至此,不过这小子虽然当了乞丐,却依然有一种非常玄的感觉,接着刘叔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啊?”乞丐摇摇头,突然说道“因为我身体瘦小,平时常会被其他乞丐欺负。刚才我在洞外听得轰隆隆巨响,想来你必是懂得一些武功,那可否将武功教于我?”刘叔想了想,孙膑拳法和蚩尤戏,齐国不少人都会,教他似是无用,既然小乞丐提到了降龙掌,那便把只需内力便可催动的,前十八招降龙掌法传于他吧!于是刘叔就口述了一遍降龙前十八掌的招式心法,没想到那小乞丐悟性极高,只听了几遍,就将降龙掌秘术记全了,刘叔见他很是聪慧又说道“好,既然神功已传给了你,也算是报了救命之恩!此功法想要修炼也不容易,你需认真练习、理解,说不定日后你还能凭借此掌法,统一了天下的乞丐!”吕轻侯闻言大喜。

  这之后,刘叔便立刻回到临淄城,休息了几日后,便坐上了齐国都城的跨国马车,经过数日的颠簸之苦,总算是到了燕国的都城——蓟城,在车上刘叔一边休养生息一边与人闲聊,通过几日的交流,刘叔了解到:燕国的开国国君是与武王、周公同辈的召公——姬奭,当年,燕召公姬奭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就被封在了燕地,而之所以要将其封在燕地,是因为这北方之地有大患,而南方之地,又有齐国这个异性诸侯国,分封其他人去燕地,可镇不住南北之危,于是没多久,姬奭就去往燕地,并建立了一个臣属于周朝的诸侯国——燕国。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姬诵继位,因其年幼,便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之后为了确保王朝的内部稳定,周王室便下令要迁都于洛邑,周公当时实在是太忙了,于是便让燕召公姬奭去帮忙建造洛邑,又让其担任三公之一的太保,召公忙着建造洛邑,便只得派他的长子克去管理燕地,之后历任的燕国国君,为了能替周王室抵挡住东北方的山戎,就开始在燕地附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监视和防御箕子朝鲜,燕国也不断的向朝鲜方向发展,《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有记载:在东海上和北海边,有一个国家叫朝鲜。而这个国家就是由殷末三贤里,那位最年长,最辈高的——箕子所建!所以燕国为了防止箕子朝鲜强大后,替殷商王室复仇,也是不得不向朝鲜方向发展……由于燕国是周王室分封派去防止山戎的,加之燕国之地乃是苦寒之地,附近也没有什么比较强大的诸侯国,所以燕国就这么平稳的发展了几百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