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叔修仙记

第80章 孔雀王朝的覆灭,与婆罗门教的重生

刘叔修仙记 星宿闲人 14088 2024-11-12 07:19

  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巡游和调查,对于孔雀王朝或者说整个身毒地区,刘叔也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论起领土,如今的孔雀王朝虽然正在走向末路但肯定要比中原腹地大了不少,虽然刘邦仅用了七年就统一了天下,但刘邦的出身太低,还有许多势力皆不愿臣服于他,比如中原的南方就有秦国余孽、赵家的麒麟儿——赵佗在那拥兵自立,同时南越的东边还有闽越和东瓯等国,这个闽越是由七闽以及于越部落融合后形成的一个强大势力,也属于百越的一支,汉高祖五年汉军正准备与西楚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刘邦心知闽越山高皇帝远,难以收服,便复立无诸为闽越王,以拉拢百越之民一同对抗西楚,这个无诸乃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姒姓,曾统领着闽越诸地,并自称为闽越王,待到秦朝统一天下后,始皇帝便下令降其为君长,即部落首领,后来又将其辖地设为闽中郡……待到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这个曾经的闽越王无诸便率领近万闽中甲兵跟随刘邦入了武关,之后他又帮助汉军战蓝田,攻取析、郦等地,并以“阻悍”而著称……后来楚汉战争爆发之时,因为项羽当初曾以“楚、越旧隙”为借口,没有封无诸和驺摇为王,于是无诸和驺摇便率领着闽中甲兵跟随刘邦对抗项羽……待到项羽灭亡,刘邦也知道百越那个地方太过偏僻,便重新立了无诸为闽越王,当然了,这其中自然有姒家势力从中斡旋,刘叔也感念姒家的恩情,加之吴家的吴芮和百越的关系一向不错,而当时南方,又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散发出大量的瘴气、毒雾,使得汉军难以逾越,故而南方这一片,最后就交由他们越人自治了,毕竟越人的实力可不容小觑,想当初,三千越甲可吞吴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至于东瓯国,其和闽越的情况也是大致相同,越国末代国王——无彊即位后,便派兵,欲北伐齐国,齐威王听说此事后便派使者游说越王无彊说:“越国如果不攻打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我想越国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没有三晋的帮助……现在三晋已使楚国的兵力分散,你不去图谋楚国,以称王或者称霸,跑来打我们齐国,损害自己的国力作甚?”越王无彊闻言,就放弃了进攻齐国,转而进攻楚国,楚威王知道越军攻来后,也是出兵迎击,结果楚军一下就大败了越军,并杀死了那位自不量力的越王无彊,同时由于无疆生前未曾指定王位的继承人,于是越国瞬时间便分崩离析了,那些越国的王族子弟们纷纷起兵以竞争权位,最后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无疆的长子——玉见越地已乱成一锅粥,便在闽越之地建立了闽越国,而无彊次子欧阳蹄则跑到了东越之地,建立了东越国,这欧阳蹄本来是姓姒,不过当其在欧余山之南建了国后,便决定以欧阳为姓,因为山之南为阳,故称欧阳……待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始皇帝嬴政就觉得秦国的战争机器绝不能停下,一旦停下,老百姓就会觉醒过来于是又下令南征百越,结果百越虽然是打下来了,但秦国的不少精锐也损失在了那里,嬴政在世时,越人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但始皇一死,陈胜吴广一起义,那越王勾践的后人无诸和末代越王无疆的后人欧阳摇就立刻跳了出来,准备响应陈胜吴广,后来经过一番分析,他就决定率军加入鄱阳县令吴芮的义军,可没过多久他就被刘邦的魅力所吸引,并跟着刘邦进入了函谷关,秦朝灭亡后,项羽也没有分封两位越王后裔为王,加之越国本为楚国所灭,二位越王后裔自然就选择了跟着刘邦混,楚汉相争时二越也是出力甚多,于是刘邦就封了无诸为闽越王,封了欧阳摇为海阳齐信侯,待汉惠帝继位后,为了牵制闽越国,便正式晋封欧阳摇为东海王,即东瓯王。于是二越与南越便和吴芮的长沙国一般,表面上是臣服于大汉,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国家。至于长沙国与南越更西的夜郎国、滇国、哀牢国这三个更是完全独立的世外之国,而同时夜郎、滇、哀牢三国也将大汉与蜀南半岛隔绝开来,并与南越、东越、闽越三国形成了类似南斗六星的防护罩,将大汉紧紧抱住……

  而六国的另一边,由于楚汉相争一直僵持不下,于是北方的河套地区又被匈奴乘机夺走,刘邦本想与匈奴人扳扳手腕,结果却被匈奴人啪啪打脸,此事就好像提前安排好了一般,一个地痞流氓获得了天大的福源,先是带着一群狗屠、吹丧推翻了秦朝,随后又鬼使神差的被封在了汉地,并乘着西楚霸王攻打齐国之时,冲出三秦,而就在刘邦志得意满攻入彭城之时,他的56万联军竟被项羽的三万越骑给杀的溃不成军,后来好不容易挡住了项羽,又不惜代价,联合众诸侯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按理说以刘邦的统兵作战能力,大汉的坚实国力去抵御小小的匈奴,那不是有手就行?结果伟大的汉高帝竟被匈奴围在白登山整整七天七夜,差一点就交代在那了,原来此时的匈奴已和中原一般,被那个冒顿单于给统一了,你说巧不巧,早不统一,晚不统一,就这么巧,这么巧?匈奴人就好像是天神特意安排的一般,其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警戒刘邦他们,你们想过好日子,还得看我们的脸色,你以为打败了秦国、西楚,这就完了?往往事事皆是如此,你好不容易打败了一些对手,结果却又碰到了更为强大的对手……匈奴人虽然野蛮,却不是傻子,很快中原的西部高原也被臣服于匈奴的西羌诸部给完全占据了,这个羌人从商周之时就活跃在西部的高原之上了,并且没多久他们就试探着想要进入秦国腹地,秦国人自然不会容忍此事,于是待秦孝公嬴渠梁继位,秦国经过了一番变法后,秦人很快就将陇西一带的西戎给赶到了羌族高原上,后来秦国又在那里建立了陇西郡,以杜绝西戎的进犯,西戎被秦人紧紧盯着,很快便销声匿迹了,不久李氏后人李崇就被秦国任命为陇西郡的郡守,后来他的孙子李信也成了秦国的大将;待刘邦统一了天下之后,就把西边各个部落的野人都统称为西羌,西羌人很是野蛮,也很勇猛,人数也不少,但他们却不如匈奴团结,所以一直没有合并为一个国家,以至于后来就只能臣服于匈奴!也正因为西羌诸部的不团结,所以大汉只要顶住北面的压力,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说回孔雀王朝,若看两国的人口比较,汉初人口约有1300万左右,兵力则在30-40万样子,而此时的孔雀王朝或者说摩揭陀国,总人口却高达2300万,差不多和秦朝统一天下时差不多,秦朝时约有人口2500多万,兵力约60-65万,和孔雀王朝巅峰时人口、兵力真是相差无几!就好像是约定好了一般,不过中原大地也是因为经历了秦国一统天下,陈胜吴广起义,灭秦之战以及楚汉争霸、北击匈奴等一系列战争,使得人口急剧减少,这才会少于摩揭陀国,同时汉军的战斗力肯定是不弱于摩揭陀国士兵的,因为汉将和汉军都是经历过冰与火的考验才活下来的,这种老兵即使对上匈奴人也是不输多少的,所以刘邦一开始攻打匈奴时,皆是屡战屡胜,同时刘邦对于手下还是非常的仁慈的,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特别是跟随他进入关中的那十万大军,这其中既有沛县以及楚国的老兵,也有秦地投奔过来的士兵,这些人在忠诚上自然是没得说,所以刘邦统一天下后,这些人便皆成了既得利益者,哪怕后来吕后当了政,这些人的待遇也是不断提升;而反观摩揭陀国,虽然拥有更多的兵力,以及强大的象兵部队,但整个摩揭陀国已经和平了几十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六十多万大军也没啥用武之地,所以两国若是交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毕竟在装备上,孔雀王朝的士兵装备的都是最顶尖的铁器,而这点就比中原士卒要厉害的多了,中原铁矿也有,但要么深埋地下,要么质量很差,和身毒这里真的没法比较,并且身毒的锻造技术也是非常厉害,所以身毒出产的兵器和棉布一样皆是最为畅销的商品,再说回中原,由于帝国初创,以及青铜锻造技术的成熟性,所以不少人还在用着青铜武器,这和孔雀王朝就没得比了。再说两国兵制,摩揭陀国有四兵,即步兵,骑兵,战车和象兵,目前来说两国相差无几,但如果西楚霸王尚在,那以他手下的数万越骑,估计胜算很大!同时中原还独有一门大杀器,那就是弩兵,如果说弓箭是兵器中的强者,那么弩箭便是兵器中的王者,弩箭之下,真是众生平等!两国也是各有长短,所以说若是两方交战,谁胜谁负,实在不好预测!

  而在农业上,摩揭陀国和中原一样,同样拥有两条巨大河流,即信突河(印度河)和圣河(恒河),不过身毒地区的平原更多,哪怕是在南方的高原上,也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加之这里水网密布,气候又非常的温暖舒适,除了有些地方天气多变之外,身毒的整个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妥妥的老天爷赏饭吃。所以不论是耕田数量,还是粮食产量,摩揭陀国都要高上一筹,同时由于身毒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饮食也是非常独特,底层的身毒人喜食糊状的事物,他们一般会把事物煮成糊糊状,然后盖到主食上再慢慢享用,而身毒贵族的食物却最讲究少油、少盐、纯天然的最好,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食物才是神灵们喜爱的食物,也是这天下间最为健康的食物,经过刘叔一番调查,竟发现这摩揭陀国贵族的寿命确实是非常的长寿,所以刘叔知道了这个结果后,就想着将这种生活好习惯带回中原,而同时刘叔又发现,那些最为底层的身毒人,即吠舍和首陀罗们却更为喜爱多油、多盐、多辣的烧烤类食物,并且食铁兽对于这类食物也很迷恋,特别是一些高油、加辣的烧烤食物,真的是一吃就停不下来,甚至已达到了百吃不厌!并且这里的胡椒和中原的又大不一样,身毒地区的胡椒品种和中原的非是一类,身毒人叫其为黑胡椒,因为它真的很黑很黑,这黑胡椒除了辣味外还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所以也可以当做香料使用,同时身毒人还会将一种叫做洋葱的食物与黑胡椒放在一起烹饪,这个洋葱和黑胡椒一般既有一股辛辣味,又有一股特有的香味,这两者搭配在一起,确实是相得益彰,互相加分,拿它们配合烤肉已经是非常的享受了,而此时若是再能来上一杯酸奶那确实棒极了。除此之外,身毒人还会以小麦做饼,小麦在中原早有种植,但食用性不高,因为这玩意确实很难吃,但是身毒人会把小麦碾压成粉,再配上许多的水果、蔬菜、肉食,其口味立刻就好了许多,这些年中原安定,华族人也开始学用石磨碾碎小麦,故而北方一带也开始吃起了麦饼来,南方则是喝粥多一些。

  刘叔与食铁兽在身毒的南方转了一圈,直达楞伽岛后,就向着身毒的西北方向继续游历……想当年月护王旃陀罗笈多以及阿育王在位时,曾靠着强大的军力,从塞琉古王朝手中夺回了旁遮普地区,但自阿育王死后,王朝的王权便渐渐衰落,随后没多久整个摩揭陀国就分裂为了多个独立势力,虽然表面上大家还自称是孔雀王朝的臣子,但基本上已是听调不听宣的诸侯并举时代了,好在阿育王尚有自知之明,他将王都定在了身毒的东部,恒河的下游,如此一来哪怕中西部大乱,只要东部尚安,那孔雀王朝便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了,果不其然在阿育王死后,北方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与塞琉古王国讲和后,塞琉古的安条克三世便收了巴克特里亚的王子德米特里为自己女婿,随后德米特里便肆无忌惮的开始领着大军向着身毒进军……不过这对于一身佛教徒打扮的刘叔,自然是没有什么危险的,毕竟佛教在身毒传播了这么多年,其信徒已经遍布身毒周围,而附近的国家想要在身毒站稳脚跟,那自然也是要拉拢佛教的。原来自孔雀王朝建立以来,那些掌权者们便通过佛教的传播途径,将自己本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附近的其他国度,待到阿育王时期,身毒的文化信仰据说已经传播到了整个西方,并站在了世界之巅,此言虽然说的颇为夸张,但也算不得虚言,这从来来往往的大量商船队以及前来学习身毒文化的各国学者便可看出一二,你看什么波斯人、大夏人、塞琉古人,帕提亚人,希腊人,还有万里之外的罗马人以及来自埃及的托勒密人都在往身毒跑……至于为何这片地区会被称做身毒,后来经过刘叔与这些外国人的一番沟通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当年雅利安人来到了身毒后,看见奔流不息的河水,便被那磅礴的水势所震撼,所以不禁大呼道“大海”,于是这片地区就有了个新的名字——婆罗多.卡汉达(婆罗多之国),而蜀地的商人由于口音问题,就叫其翻译为身毒或者申度、真定。同时身毒这个名字传到了波斯后,由于他们的独特口音,s音被发成了h音,所以波斯人就叫身毒为辛度,待传到希腊后,由于希腊人习惯不发h音,所以,那里的人就称身毒为印度……

  不得不说,身毒的宗教发展确实要远远早于和强于中原!宗教方面,除了孔雀王朝的国教——佛教,以及吠陀雅利安人带来的宗教——吠陀教之外,这里竟还发展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教,其中又以六道最为有名,这六道即:

  富兰那·迦叶创造的无因无缘道,主张善恶不是绝对的,万物都是偶然存在的,其中不存在任何的因果关系!

  末伽梨.拘赊罗创造的邪命外道,主张万物都受自然之力的作用,人力无法胜天。因此,人的生活只要顺应自然就够了。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创造的顺世派,主张人是由地、水、火、风四要素组成的,生命也是由这四要素随即合成的,人只有一个肉身,因此人的本分就是在活着的时候纵欲享乐。

  婆浮陀.伽旃那创造的不死道,主张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苦乐灵魂这七要素组成的,这七要素都各自独立存在,由于这些要素坚固不变,因此人死了之后,生命是不生不灭的。

  散惹耶·毗罗梨子创造的不可知派,主张真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现在你觉得真理存在,那么你就回答真理是存在的,若将来你觉得真理不存在了,那么你就回答真理不存在了。

  筏驮摩那创建的耆那教,主张宇宙是由生命要素和非生命要素组成,非生命要素分为空、法、非法、物质、时这五类,这五类要素结合后,就产生了烦恼和轮回。这一切都源于前世的业力,如果想从前世的业力中解脱出来,就要进行刻苦自制的苦行、苦修,并且还要严守清规戒律,以及恪守无为不杀的准则。通过三宝——正信,正智,正业,让自己从这一世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最终得道,成为得道者。由于得道者又被称为耆那,所以此教就被称为耆那教。不过在耆那教看来,佛教的修行方式颇为懈怠安逸,与主张我为常住,厉行苦修的耆那教教义有所冲突,所以耆那教与佛教并不太对付,但是对于强大的婆罗门教,两教的态度倒是相对一致,那就是先干掉婆罗门教再说。

  至于婆罗门教的大致信息,刘叔也是所知甚少,但中原有句古话叫做“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所以刘叔便在游历于身毒各地时,经常询问佛教和耆那教的僧侣,以了解婆罗门教的历史起源以及教义重点。经过多方了解以及不停的不耻下问,很快刘叔就了解道:如今身毒三大宗教之一的婆罗门教,最早竟是来源于入侵身毒的那几批雅利安人,原来一千多年前,吠陀雅利安人和后来进来的维勒查虽然和波斯人一般都是雅利安人,但进入身毒的这些雅利安人也有着不同的信仰,当时信仰最多的便是天空之神伐楼拿、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其次还有梵天、湿婆、毗湿奴以及酒神苏摩、死神阎摩、大地之神颇哩提毗、拂晓之女神乌莎斯、河神萨拉斯瓦蒂……这么多的神灵到底信仰谁为好,又以谁为尊呢?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为了方便统治整个身毒地区,雅利安众仙人便提议不如创建个吠陀教,让宗教来管理世人,不过由于吠陀教离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加之雅利安人本是游牧民族,不爱记事,所以到了如今,除了口口相传的一些资料、传说外,并没有什么留下什么重要的信息。所以刘叔也是多方打探才了解到:这吠陀教原本是起源于遥远的两河流域(希腊语,则美索不达米亚),后来经过僧侣的传播,就传到了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之中,之后雅利安人本土宗教的信徒,以及信仰两河流域宗教的信徒,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确是受神眷顾的一方,雅利安人就分裂成了多个部族,之后他们又根据各自神灵的指引,去往了不同的地方。最后信仰吠陀教的这一支雅利安人就从身毒的西北峡口处侵入了身毒地区,而身毒本土的原住民,比如达罗毗荼人,他们人数虽众,却是不敌善战的雅利安人,而其所建立的哈拉巴王朝,也最终被雅利安人推翻。

  可随着吠陀教的信徒越来越多,雅利安人便在仙人的建议下建立了吠陀教,并开始祭拜起天界的天神伐楼拿、太阳神苏利耶;空界之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地界之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等神灵,而到了最后,三大主神便横空出世,成为雅利安人的三大信仰!即雷神因陀罗、天空之神伐楼拿以及火之神阿耆尼!同时随着种姓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雅利安人一下就成为了高贵的种族,而为了摆脱之前血腥的入侵历史,吠陀教便与雅利安人一般华丽的变成了婆罗门教,不过婆罗门教还是以吠陀教的《吠陀经》为主要经典,想当初为了震慑住身毒的那些原住民,对于等级的设定自是非常严格,于是就分为了四类种姓“排在首位的婆罗门,是可以执掌宗教事务的祭司;排在第二的刹帝利,是可以执掌军政事务的贵族;排在第三的吠舍,是农民或者手工业者;而排在最末的首陀罗,则是不会种田也不会手工的下等人,比如猎人等等。”此外婆罗门还立下规定:不同种姓的人,是不允许随便结婚的,尤其是前三个占有统治地位的种姓,是不允许迎娶首陀罗姓氏的,因为首陀罗姓氏多是身毒的原住民或是一些犯了罪的雅利安人,如此一来,那些首陀罗肮脏的血统,便不会和“高贵”的雅利安人融合在一起了,然而搞笑的是自有了种姓制度以来,身毒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王朝竟多由首陀罗种建立,而当他们华丽的转变为刹帝利种姓后,又会将他们“高贵”的血统带入身毒的上层社会之中,雅利安人自以为万无一失的生殖隔离,到了最后却是啥作用也没起到。

  除此之外,法典还规定:前三种姓的人,是可以诵读《吠陀经》,并允许参加宗教祭仪,同时他们这些人可以从父母亲那里获得第一生命,然后通过入法礼再获得第二次生命,而首陀罗们则不准读或听《吠陀经》,亦不能参加宗教仪式。并且排位第一的婆罗门种姓,由于其职责和地位的特殊,还可以享有许许多多的特权,比如“他们可以免交各种税收,因为随着婆罗门教教义的广泛传播,人们就会以为,那些婆罗门已经用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些税收和债务,所以他们就不需要交税了!同时由于他们的地位非常高贵,所以婆罗门种姓还不得被处以死刑,或是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随着教义的深入人心,身毒人民已经被完全的洗脑了,所以在身毒人民的认知中,婆罗门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甚至连肉刑都不能受!”而婆罗门的这一先天特权,实在是令刘叔吃惊不已,他不禁思索道:原来人的认知高低真的是和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在中原之地,哪怕是那些一心拥护王权,并大力提倡君君臣臣的那些腐儒,也不敢提出这类无耻特权将底层之人如此的践踏,并且儒家诸子中也有韩非等人提出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寻求上下平等的希望言论,而据刘叔所知,当年秦太子嬴驷杀了人,商鞅见太子确是年幼无知,便下令处罚了嬴驷的两位帝师,确实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反观身毒这里,这些身毒人被洗脑了之后,竟会认为只要向婆罗门赠送礼物,便能得到神的祝福,而他们这些人也将在今生或者来世,获得一定的善报!所以为了得到来生的善报,他们会疯狂的为婆罗门们奉上各种礼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礼物便数肥沃的土地了,同时那些婆罗门还会信誓旦旦的说,只要你们奉上土地,神就会解除赠送者的一切罪孽。正因如此,在身毒的历史中,那些婆罗门们无不占据着大量的地产,有时候甚至都能占据整座村庄,若是按照中原的食邑来算,那么这些婆罗门倒可以堪比一些小诸侯了……

  这种非常不公又十分病态的状态一直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降临于世后才渐渐略有好转,悉达多王子虽然出身于第二等的刹帝利种姓,从小衣食无忧,享受着种姓制度带给他的诸多好处,但他却对婆罗门教非常的不满,于是没多久他就舍弃了王族的生活,并在王舍城附近跟随着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之后他就来到了毕波罗树下静坐,并渐渐领悟到四谛、十二因缘之理,后来世尊终于达到了觉悟,并在摩揭陀国的都城——王舍城开始传播他所领悟的真谛,随后世间就有了佛、法、僧,而佛教便就此诞生了,佛教本是脱胎于西方教,就好像婆罗门教本脱胎于吠陀教一般,佛教的诞生本是为了发扬西方教二圣想让众生平等的怨念,这和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肯定是黑白难融!于是自佛教建立以来,婆罗门教便与之势同水火,不过婆罗门教毕竟起源的较早,占据了时间的优势,并且当年雅利安人为了更快的向全身毒推行种姓制度,杀的是血流成河,白骨累累,不信,就得死,最后也只有身毒南部高原以及少量的偏远地方逃过了杀劫,所以到了如今,婆罗门教的教义思想早已经刻入人心,坚如磐石!相比于佛教,婆罗门教的根基确实要稳固了许多,其总体势力范围也要广大不少,在身毒本土佛教一直都是落于下风,于是佛陀见状,便不得不派遣弟子前往身毒附近的国家速速传教,想要来个农村包围城市!

  就这样,佛教靠着人人平等的理念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波的信徒,不止是蜀南半岛那里,即使是希腊人的领地,佛教的信仰之力也是无孔不入,如此,才有了抬头说话的实力,这些年两教自是一直在暗中较量,直到阿育王在位之时……杀了自己98个兄弟的孔雀王朝新君阿育王竟会迷途知返向世人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并还将佛教定为了国教,如此一来,佛教才算渐渐兴旺了起来!不过传闻阿育王在封佛教为国教之前,他的性格却突然从嗜杀转变成了慈善,这转变之快,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很多婆罗门教弟子都认为这其中有鬼……阿育王在位时期佛教大兴,随后又在华氏城举行了佛教的第三次大结集,阿育王的大力扶持,让佛教与耆那教等教派得以广泛传播,可婆罗门教却是一度衰落,因为阿育王打下的领土实在是太大了,只能依靠人人平等的思想来稳固广大的领土,于是没多久王朝中,便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奇景!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年婆罗门教也在暗中寻求翻身之机,于是自刘叔来到身毒之后,他就发现曾经强大到没有对手,并占据了整个身毒半岛领土的孔雀王朝正在走向下坡路,并且他来了没多少年,摩揭陀国的北方邻国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大军便杀了过来,按理来说外敌压境之下,身毒人本该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但身毒的各地王公却乘机纷纷闹起了独立,待到孔雀王朝第八位国君——萨塔陀拉逝去,“巨车王”布里哈德拉塔继位之时,整个王朝的领土已经缩水的不成样子了,而他的臣子也是分裂成了大臣派和武将派,之后两派为了夺权也是不断的明争暗斗,搞得国力顿时大损,后来王朝武将派的普希亚密特拉·巽伽将军便乘着统兵平叛之机发动了政变,随后又令人结束了巨车王的生命……于是那个由暗杀开始的孔雀王朝,在经历了复兴之祖阿育王创造的盛世之后,又因暗杀而最终灭亡了!普希亚密特拉·巽伽篡位之后,很快便建立起了巽伽王朝,随后他又下令将婆罗门教立为了国教,并大力帮助婆罗门教打压佛教。

  因此,刘叔来到身毒没多少年,就看到了一场王朝灭亡史,这让他不禁感叹道:王朝的兴衰、灭亡,原来是这么的简单和快速!不知大汉现在如何呢?会不会也走上和孔雀王朝一般的没落之路!诶,一个王朝就好像花儿一般,花开,花又落,若是遇上明君在位,

  各地的佛教寺庙正遭到灭顶之灾,眼见佛教大为受挫,刘叔也是束手无计,只能感叹道“真的是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好在自己这些年已将各个舍利塔转了一遍,并将塔中各个神像的法相之术都牢记于心,看来之前释尊已经算出了未来佛教的窘迫,这才让自己乘着还有机会赶紧去往各地的舍利塔参观学习。孔雀王朝的末帝——大车王(巨车王)被普希亚密特拉·巽伽将军杀害后,普希亚密特拉·巽伽便带领着他的族人——巽伽人建立了一个以巽伽人为尊的新王朝,而为了得到宗教势力的支持,并显示自己弑君夺位的合法性,普希亚密特拉·巽伽便立刻舍弃了孔雀王朝的国教——佛教,转过头就选择了正在寻求转机的婆罗门教,不过由于其得位不正,所以当时摩揭陀国内外都有人想要起兵以取而代之。而同时身毒的西部,原本属于摩揭陀国的大量领土,也被巴克特里亚(大夏国)的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夺去不少,而没多久,从大夏国分裂出来的德米特里王国国王,那个号称“第二位亚历山大”的米南德一世也乘着身毒王朝正在更迭之际,带着军队向着身毒的中部发动猛烈的进攻,身毒人闻言大呼“耶槃那”(希腊人)又来了,这下摩揭陀国真的要亡啦……而同时这位米南德一世又是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身毒人皆说:你看看,新王朝将婆罗门教定为了国教,却引来了佛教的大肆报复,如今佛教竟引得希腊人大举入侵身毒,想来要不了多久,身毒便又是佛教的天下了,佛教中人也不多做解释,只是默默的将这位“米南德一世”亲切的称为佛教的护法神!

  然而出人意外的是,巽伽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普希亚密特拉·巽伽竟在婆罗门教的全力支持下,侥幸赢得了这场抵抗战争,之后这位王朝的建立者——普希亚密特拉·巽伽便自称是万中无一的“华友王”,随即又下令将要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祭祀──马祭,以展现本国的强大实力!在婆罗门教的大力渲染和帮助下,华友王的威武霸气很快便镇住了身毒南部诸国,而之后,在与羯陵伽国的那场南北大战中,摩揭陀国军队也同样在婆罗门教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华友王一时吹风得意,自然要对婆罗门教投桃报李!于是婆罗门教便借着这场东风在身毒各地快速的恢复了起来,就这样没过多久,身毒南部地区的刹塔瓦汉王国、案达罗王国也纷纷尊奉婆罗门教为国教,如此一来佛教的局势便岌岌可危了,果然没多久在那位华友王的首肯下,佛教徒立刻就遭到一场世纪大清洗,而佛教也是受到了残酷无情的镇压!不过对于佛教倒也不是全无好消息,原来当初希腊人欲要入侵身毒之时,婆罗门教的原始三圣为了振兴本教,不得不出手与希腊教三圣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圣人大战,而这之后,身毒地区的灵气总量便大不如前了,当时婆罗门教为了逆转乾坤、重新快速崛起,其教中三圣雷神、天空之神、火神便答应要亲自下场与大夏国背后的希腊三圣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到最后婆罗门的原始三圣虽是略胜一筹,但据世尊所言,那婆罗门原始三圣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因此那原始三圣在不久之后便顿时销声匿迹了,而婆罗门教也从原本的雷天火三圣,渐渐变成了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这三位新的婆罗门教主神。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的婆罗门教有了新的三圣后,便开始主张善恶有报,又说人死后会堕入轮回,而轮回的形态又取决于现世的行为,除此他们还提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而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内容,婆罗门教又夸说是原人创造了世界,而婆罗门便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则是原人的脚……按照书中描述,原人的头上生出了婆罗门,肩上生出了刹帝利,腿上生出了首陀罗,心中生出了月亮,眼中生出了太阳,气息中产生了风,脐上生出了空界,头上生出了天界,脚上生出了地界,最后他就变成了梵天大神……而在婆罗门教经典的各般描述中,梵天立刻就成为了创世主,据说他长有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其四张口中还不断地诵读着《吠陀经》,而他的坐骑则是一只孔雀……传说:世界万物,人,乃至神,都是由他创造出来的,经文里有写道“混沌之初便有了水,随后水里就被扔进了一粒种子,种子长大后就变成了一个金蛋,而创世神梵天就出自那个金胎,当卵壳分成两半后,梵天便创造了天和地,随即他又莫名诞下了六位仙人,之后没多久他又生下了小儿子达刹和女儿钵罗苏底……后来,达刹和钵罗苏底又生下了五十个子女,并且这些子女之后还一一嫁给了最早出现的那六位仙人,其中老大、老二嫁给了生主迦叶波,生下了阿修罗一族,后来,老三也嫁给迦叶波,并生下了毗湿奴等天神;而在这些天神中,有一位太阳神——苏利耶非常的有名,因为苏利耶的孩子乃是七代摩奴(人类始祖),很快摩奴的后代便创造了太阳王朝和月亮王朝……

  此外婆罗门教的另一位主神——毗湿奴,又被称作毗纽天或那衍天,据刘叔多番了解,毗湿奴乃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并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而他所要担负的责任便是保护宇宙的安定以及维持宇宙的秩序……同时毗湿奴除了是婆罗门教的守护之神外,也是毗湿奴派崇拜的最高神袛,这个毗湿奴派乃是婆罗门教的分支之一,类似于中原的八大家族,都是炎黄的子孙,但随着快速发展又自成一家,而除了毗湿奴派之外,婆罗门教下面还有湿婆派等各类教派,也正是靠着这些小派的独立快速发展,后三圣才能取代前三圣成为婆罗门教新三圣。而在毗湿奴派的经典描述中,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皆是住在最高天上,并且他神通广大,三步就能跨过大地,六步就能越过大海……据说这位大圣不仅有保护能力,还能创造和降魔!传说毗湿奴会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会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会毁灭世界。随着毗湿奴反复的沉睡、苏醒,宇宙也在不断循环往来。

  另一位婆罗门教大圣,终年在天界山上苦行的湿婆上人,传闻他是毁灭之神、苦行之神以及舞蹈之神,同时他又代表着生与死、变化、衰亡和再生的力量……并且这位湿婆上人和许多西方的神灵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妻儿,据刘叔所知,湿婆的妻子是雪山神女,儿子则是战神和象头神……此外这位湿婆还常会隐藏在阴暗无光或是充满了灾难的地方,所以世人就认为战争、瘟疫、饥荒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也都受到湿婆大人的控制……听闻湿婆圣人会用他额上第三只眼发出的神火烧毁一切,一旦神眼张开,毁灭就会来劲,而除了毁灭之力外,湿婆上人还具有再生的能力,据湿婆派的经典描述: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行,欲通过苦行和冥思以获得最为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待到休息时他还喜欢跳舞或瑜伽……传闻其长有四臂,上边两臂或执手鼓,或执牡鹿,两边的手臂作施与印和无畏印势,此外他的四只手又各有一件武器:一把名叫阿贾伽瓦的神弓、一柄称为比那卡的三叉戟、一根称作卡特万伽的棍棒、一口削铁如泥的神剑!除此他的身上还有三条神蛇缠绕其上:一条盘在他的头发上、一条缠在他的脖颈上,另一条则构成了他的圣线。作为毁灭之神,所有生物对其都是望而生畏,而当他快乐的时候湿婆就会跳舞,而当他悲伤的时候也会跳舞,因为湿婆所跳的舞蹈可不是简单的、供人欣赏的舞蹈,当他跳起坦达瓦之舞时宇宙的一个时代就会立刻结束,而湿婆就是通过舞蹈来灭掉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在身毒,各地的湿婆庙宇和家宅湿婆的神龛上,主要供奉的便是林伽了,去拜人形湿婆像的信徒却是很少,林伽代表湿婆之根,并要以约尼为底座,约尼形如鲍鱼,象征着湿婆的妻子,这种搭配的含义是阴阳二性永远不离,阴阳交合即万物的总体。

  当刘叔听到这三位新的婆罗门教主神时不禁想到了中原的三位教主,不知道这三位梵教大圣和三位道门教主相比哪边会更厉害一些?刘叔也默默比较过一番,打心底,还是觉得三位道门教主更强一些,因为封神大战时三位道门教主曾亲自下场厮杀过,刘叔对此也是有些了解,传闻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需要四位圣人合力才能破解,以实力来算,通天教主和湿婆上人应该是差不了多少,但湿婆已经是新三圣中实力最强的大圣了,而道门的其余二位教主,太上老君应和梵天能打个有来有回,但元始天尊肯定要比毗湿奴强上许多,再说他们之上,可还有一位鸿钧道祖,这可是婆罗门教所没有的!而除了换上这三位新的婆罗门教主神之外,为了压制住仍旧强盛的佛教诸圣,婆罗门教又把教中神灵分为了天、空、地三界,天界有天空之神婆楼那、天神特尤斯、太阳神苏里亚、莎维德丽、密多罗、晓神乌莎斯;空界的有雷神因陀罗、暴风神楼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尼耶、水神阿帕斯等;地界的有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地母神波利蒂毗,河神娑罗室伐底……此外又有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管理死鬼之王阎摩、凶神罗刹、恶神阿修罗、语言神伐尸、无限神阿弟蒂……经过一番调查后,刘叔就发现为了对抗庞大的佛教众佛,婆罗门教竟将许多小神、野神也搬入了自己的教义之中,于是这一下婆罗门的教中之神竟有了上亿之多,不过婆罗门教的主要战力还是众圣以及下面的天仙、梵仙和王仙,只是婆罗门旧三圣为了婆罗门教的兴旺,与希腊三圣宙斯、波塞冬、哈迪斯打了一场后,实力大损,这才不得不退居二线,将新三圣给顶了出来,如此一来,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实力便相差无几了,虽然普希亚密特拉·巽伽确是杀掉了一心扶持佛教的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巨车王,并将婆罗门教立为了国教,但孔雀王朝也老好存在了一百多年,所以佛教短时间内还不至于彻底衰败,毕竟新建立的巽伽王国其领土已是小的可怜,而佛教的信徒——那群希腊人则在旁边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着将这个王国彻底毁灭。

  不过上亿的婆罗门众仙确实是挺让人望而生畏的,至于其教中众仙的具体实力,这从他们教中的传说便可见一斑了,传说:众神的寿命虽比凡人长久不少,但终究也会有生老病死,所以,诸神一直都被这个问题困扰不休,后来他们就与阿修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教中的领头羊梵天为了调停这场争执,就与阿修罗和诸神约在一起商议,最后他们就约定要同心协力去搅拌乳海,如此一来就可以令乳海中出现长生不老的灵药——苏摩,于是搅拌之初,毗湿奴先是将各种仙草灵药投入乳海之中,又对众神说道“为使我们的力量能够凝聚在一处,现在我们还需要一根巨大的搅拌棒,个人觉得可以用须弥山作为搅拌棒,它应足以承受翻搅乳海时的力量。”众仙也觉得此言不虚,所以毗湿奴便化身为一只大乌龟沉入海底以作为杵的支撑点,之后他又施展出自己的法身之相压在山上以保持四方平衡,为了省力方便,他便用巨蛇那迦的身体作为缠绕在须弥山上的搅绳,随后阿修罗和天人们便分别拉着蛇头和蛇尾轮流滚动巨蛇的身体来搅拌乳海。而他们每拉一次,巨蛇就会因为疼痛难耐吐出大量的浓烟与火焰,因为阿修罗拉着蛇头,所以总是被烤得漆黑,就这样经过了上千年的搅拌,在乳海不断的翻腾中,各种新的生命和宝物也随之一一诞生,然而就在长生之药快要出现之时,正搅拌着大海的巨蛇——婆苏吉终究忍受不了剧痛,只见其口中立刻就喷出有如海量的毒汁,而那些毒汁溅到地上后,又纷纷汇聚成江河,并最终流入大海,毒害着三界的众生。诸神在无计可施之下,就决定去找湿婆帮忙,湿婆不忍让众生受苦,只好硬生生地将那些毒汁都吞进口中,而毒性剧烈的汁液流经湿婆的咽喉,瞬间就把湿婆的脖子烧成了青黑色。

  众神的这一番操作之后,那些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甘露终于是浮出了出来,但阿修罗却率先抢走了甘露。毗湿奴见状,担心阿修罗们喝了甘露后会破坏三界的平衡并对诸神不利,于是他便将乳海溅起的浪花,化成无数的飞天女神……只见这些飞天仙女都有着绝美的容颜,而她们一出现后,便赤裸着身体,跳着曼妙的舞姿,阿修罗们看得魂不守舍,立刻便将甘露抛诸脑后,天人们则立刻趁机夺回甘露一饮而尽,终得以长生不死……而在刘叔的印象中,好像中原的神灵从来便是长生不死的,除了遇到一些不可抗力的杀劫外,几乎就是不死的存在,并且就算被削去三花、消除五气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哪怕是战死于封神大战,也能进入封神榜上,后来刘叔一想,中原神仙走的是培优路线,所以封神之后,飞升仙界的就少了许多,而身毒这边走的是蚂蚁啃大象的路线,只要肯苦修,就能飞升梵仙世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