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看我给不给他面子
“是呗。”
韩骁语气也很是惆怅的说道:
“盐这东西有多重要,不用我说你也明白吧?百姓能靠醋布顶个一顿两顿的,但你不能日日都靠醋布啊。”
顾凌点头,这倒没说错。
封建王朝,底层的劳力是要远远大于脑力的,不管习不习武,练不练炁都一样。
而盐这东西,对于底层劳力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一旦长时间缺,就会导致肌无力,轻则根本没法下地干活,重则甚至还会惹来一身病。
所以,为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像盐这种重要物资,向来是由官府朝廷出面来垄断的,以免被私人管控,要价太高,让百姓无力负担。
不过,说是这么说。
但真正到了朝廷往下卖盐的时候,一样是要经过层层剥削的,等到了百姓面前,价格同样不低。
但即便如此,百姓对盐的需求量还是属于供不应求,足以见这玩意儿的重要性了......
“行了,忙了一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韩骁笑着看向顾凌:
“等回头刑房这边手续办完,我替你递交给老胡。”
顾凌笑笑,也没拒绝。
先是巡了一天街,而后又跟七八个壮汉打了一架,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跟韩骁简单交代了几句后,顾凌转身就离开了。
本来买下的好酒好菜,也在一天的疲惫中无力享用,只放在桌上,倒头呼呼大睡了起来。
————
与此同时。
渭水县城外,一间占地极广,装修奢靡的宅院内。
一位老人背靠摇椅,十分惬意的躺在粗壮的古槐树下乘凉,任由晚风吹过带来清爽,让身下躺椅吱呀吱呀的摇晃。
这时,一名中年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即便脚步很轻,可无意间引起的响动,还是让摇椅上的老人不自觉的皱皱眉。
“是小盛回来了吗?”
老人依旧睡在躺椅上,未曾睁眼,轻声猜测。
中年愣了一下,开口道:
“爹,是我。”
“嗯?”
老人睁开眼,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只有大儿子,当下紧皱的眉头更甚,忍不住骂道:
“白盛这小王八蛋,又给老子跑城里哪个青楼去夜不归宿了?等回来,老子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
中年摇头,赶忙说道:
“爹,小盛不是不回来,是出事了。”
“出事?”
老人斜视了中年一眼:
“那小王八蛋能出什么事儿?是去青楼没带够银子,还是输的太多,又让赌坊的人给扣下了?”
中年犹豫了一下:
“都不是,是被衙门的人给抓了。”
“衙门?”
老人愣住了,下意识的骂了一句:
“扯淡呢?衙门的人不知道他姓白吗?”
话音未落,老人像是又想到了什么,旋即眯起眼,淡淡的说道:
“是......老胡手下的人?”
“嗯。”
中年没有隐瞒。
老人拿起一旁桌上的凉茶,轻抿一口后,缓缓说道:
“白勇出事,是因为贩盐的时候,跟人起了争执,当街杀人,让老胡抓了个正着。
“可小盛这无凭无据的,老胡凭啥抓他啊?”
中年迟疑着说道:
“是、是......”
“说!”
中年苦笑,只好实话实说:
“手下人说,是小盛今天去找老胡手下那新来的黑皮麻烦,结果......反被人家扣下了。”
“蠢货!”
话音刚落,老人便忍不住呵斥一声,情绪激动到连连咳嗽了起来。
中年赶忙想要劝慰,但老人却一把打开中年的手,怒目道:
“他是怎么想的?啊?明知道黑皮是衙门的人,他找麻烦的时候不知道带人吗?”
儿子袭击衙门捕快出了事儿,老头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儿子给自己惹了大麻烦,而是觉得儿子被人抓住了把柄很丢脸。
足以见这白家平日里行事,是有多霸道了......
而面对老人的怒火,中年似乎都有些发怵了,唯唯诺诺的说道:
“小盛、小盛是带了人的,七八个好手,但、都被那黑皮一人给打晕了。”
老人拧眉:
“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中年有些结巴的说道:
“因为咱们家的人刚刚找到了小盛带去的人,那些人自己说的。”
“......带去了七八个人,都被打昏了,唯独抓走了小盛一个?”
“是。”
老人沉默良久,这才幽幽一叹:
“主次清晰啊,新来的这小子脑袋倒是不空......”
中年见状,也是伺机解释道:
“因为白勇就是被这新来的给抓走了,所以小盛是知道对方练过炁的,特意从家里带了那些打架的好手过去。
“本以为这七八人加起来,怎么着也能拿下对方,但没想到,全被这新来的小子一招给撂倒了。”
老人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问道:
“那你的意思呢?”
中年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这小子,只怕不单单是炼炁练到下三品那么简单,弄不好,已经突破到中三品了。”
老人眯起眼,像是若有所思,呢喃着:
“上三品陆地天人,世间少有,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中三品超脱常理,足以成为王侯将相府中的座上宾。
“这小子既然有这么强的实力,为何要来干个小小的捕快呢?”
中年沉默,没有接话,似是也有些想不通。
良久,老人低叹一声,重新放下手中茶杯:
“罢了,你先亲自去趟衙门,跟咱们的人打声招呼吧,让他找个机会把小盛放了。”
中年想了想,问道:
“这样能行吗?他毕竟只是衙门里的二把手,跟老胡还差着品级,而且刑房那边主事儿的又是老胡的侄子,老胡不点头,他怕是使唤不动啊......”
“老胡?哼。”
老人冷哼一声:
“我给他面子,他是胡县令,我不给他面子,我让他这辈子手都伸不出渭水县城,他还当个屁的县令。”
中年没有吭声。
老人摆了摆手:
“就这样,去办吧。”
中年哎了一声,转身离开。
老人重新合眼,向后躺去,嘴里嘟囔着:
“这些崽子,还真是一个比一个不省心啊......”
晚风吹过,摇椅再度吱呀吱呀的晃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