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瞻前顾后谁重要?
真仙道人逃走,沙僧也懒得不去追赶他,径直来庵内寻水。
那个真仙道人的徒弟,也是机灵鬼,见势不妙,早早把庵门关了。
沙和尚拿着瓦钵,赶至门前,尽力气一脚,踢破庵门,闯将进去!
见那徒儿伏在井栏上,做出一副“人在水井在,人亡...那是不可能的”架势!
沙僧恼怒,惊雷也似的暴喝了一声,“怎地?誓与水井共存亡么?!”
说着,沙僧举杖要打,那徒儿“呲溜”一声,撒开脚丫子就往后面跑!
沙僧赶紧寻出吊桶,正弯腰自打水。
不料,又被那真仙道人赶到后边,使如意钩子,正准备钩沙僧的屁股!
沙僧身子不由自主的站直!
道人见钩不着,只得退而求其次,钩着沙僧的脚踝使劲儿一拉!
沙和尚顿时结结实实的跌了个嘴啃地。
沙僧大怒,一个“懒驴打滚”,旋即一跃而起,举起宝杖就打!
那真仙道人,却是一个逗比。
只见他闪在旁边,执着钩子,笑嘻嘻的说道:“哈哈哈,道爷我钩你!看你可取得我的水去?”
见那道人得意洋洋的模样,沙僧怒骂道:“你过来!你过来!我把你个老不修的孽障,直打杀当场!”
那道人也不上前真打,只是在周边转圈,伺机偷袭,只想着不许沙僧打水。
沙僧见他转圈的跑,要追他又耽搁时间,只好用左手提着宝杖,右手拽着吊桶,将吊桶上的绳子才“突突突”的放下。
不出所料,那道人又溜来使钩,只管朝着沙僧的背后下阴手!
沙僧一只手轮宝杖,纰漏百出。不一会儿就有些撑持不住,一不小心,又被他一钩钩着脚,扯了个跟头!
沙僧摔了一跤,手中绳索连同吊桶“噗通”一声,跌下井去。
沙僧气的胸尖儿疼,哮踹道:“这厮却是难缠!我...我问候你先人板板!”
一边骂,一边爬起来,双手轮起宝杖,没头没脸的打将上去!
那道人打定主意,不与沙僧硬碰硬,依然脚底抹油,溜了!
沙僧望着水井,想要取水,奈何没有吊桶。
打算跳进井里,又怕那厮堵死井口,自己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想探长身子,用瓦钵取水,又恐怕那家伙来钩自己屁屁!
沙僧气的钢牙咬碎,心中暗暗想道:“罢了罢了,师傅怀孕事小,俺老沙事儿大!且去叫个帮手来,护住我后门,才得安宁!”
一念至此,沙僧驾起云头,径至村舍门首,叫一声:“三太子,快快来帮手。”
那里边,唐僧忍不住痛,呻吟的极是销魂。
猪八戒哼声不绝,犹如肥猪积了食,见到米糠没胃口那般着急。
龙三太子听得叫唤,连忙出来问“沙师弟啊,叫我来何事也?”
沙僧连忙道:“小白师兄,我取水遇到难缠鬼,找你帮忙来了。”
沙僧随即进门,对唐僧备言前事。
唐僧忍不住滴泪道:“徒弟啊,似此怎了?为师,这..拖不得了,再过一时三刻,恐怕就要生产也!”
龙三太子并不想与人过招,架不住唐僧哀求,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与沙僧同去。
三太子不去,唐僧急。
如今龙三太子去了,唐僧也是担忧:“你两个没病的都去了,丢下我两个有病的,教谁伏侍?那猴哥疲懒,恐怕是指望不上矣!”
唐僧垂泪哭泣:“要是你们两个早去早回还好,要是遇甚变故,为师生产之时,还能指望那泼猴与我接生么?身边没个信得过的,我...我着实害怕呀!”
那个卖酒女子在旁,出言安慰道:“俊俏长老只管放心。不须要你徒弟,奴家自然看顾伏侍你。
你们早间到时,我等实有爱怜之意想霸占你几个。
却才见这位和尚云来雾去,方知是惹不起的僧人。奴家决不敢强迫你。”
沙僧咄的一声道:“汝等女流之辈,敢强迫哪个那个那个?”
女子笑道:“爷爷呀,还是你们有造化,来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们也不得囫囵了!”
猪八戒哼哼道:“不得囫囵,是怎么的?”
女子掩嘴娇笑道:“我一家四五口,都是有黄瓜的,故此不肯伤你。
若到第二家,你们众老小,那些三十四十年纪之妇人,哪个肯放过你去?!
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猪八戒闻言,顿时肚子也不觉得疼了,开口道:“若这等,我决无伤。他们都是香喷喷的,好做香袋;我是个臊猪,就割了肉去,也是臊的,故此可以无伤。再说了,俺老猪这体质,还用得着她们用强?”
女子又笑道:“你不要说嘴,省些力气,好生产也。”
唐僧忍不住了,赶紧出言催促:“你们不必迟疑,快快求水去。”
沙僧问:“你家可有吊桶?借个使使。”
那女子即往后边,取出一个吊桶,又拿了两根绳子。
沙僧接了桶索,即随大圣出了村舍,一同驾云而去。那消半个时辰,却到解阳山界。
按下云头,二人径至庵外。
沙僧安顿龙三太子道:“你将桶索拿了,且在一边躲着,等老孙出头索战。你待我两人交战正浓之时,你乘机进去,取水就走。”
龙三太子巴不得不动手,谨依言命。
沙和尚掣了宝杖,近到门前高叫:“开门!开门!”
那守门的看见,急入里通报道:“师父,那青脸和尚又来了也。”
真仙道人心中大怒,厉喝道:“这泼和尚,老大无状!一向闻他有些手段,果然今日方知。他那条宝杖真是难敌。”
徒儿道:“师父,他的手段虽高,你亦不亚与他,正是个对手。”
道长叹口气:“前面打斗两回,被他赢了吾两次。”
徒儿献媚道:“前两回虽赢,不过是一猛之性;后面两次打水之时,被师父钩他两跌,却不是相比肩也?
先既无奈而去,今又复来,必然是那唐僧胎成身重,埋怨得紧,不得已而来也。决有慢他师之心。管取我师决胜无疑。”
真仙闻言,满怀喜意,笑盈盈一阵威风,挺如意钩子,走出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