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人在西游,又在红楼,还在水浒!

第87章 林黛玉的发现(求收藏)

  “生之意,《烈阳上仙图》,也不是没有,触类旁通,提升了对《重水圣灵卷》的感悟。”贾环笑笑,道。

  “……”

  众人不知该说啥好了。

  真要如此容易,贾家上百年来,为何没有出现,兼修了炼气、炼体,还都大有成就的人物?

  “不要胡说!”贾探春喝道,心下高兴。

  贾环摊摊手,他的情况,和旁人不同,却没必要解释了。

  “咦,是李太白的《行路难》。”贾宝玉张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薛宝钗低声念着,颇为触动。

  她的“长风”、“好风”,已经到来了。

  虽还没有远“济沧海”,可“直挂云帆”,“长风破浪”而行,已是实现。

  待书打开了另一份,那种独特的法理,且不用多谈。

  纸上诗词,乃是苏东坡的《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贾探春同样大有感触。

  成为阳谷县城隍庙纠察司的副司长,“玄冥鬼将”,没敕封正司长和第二位副司长的情景下,她就是一把手。

  阳谷的动乱,邪神的肆虐,能够平定,她和宝姐姐、林姐姐的联手,亦贡献不小。

  能如此快,便破境第三重神魄难——水针劫。

  香火神道,也达到了堪比第二重神魄难的水准。

  短短时日,她的实力,就大幅度增长。

  一身才华,还有了用武之地!

  非内宅家事,要管理一县阴司的部分秩序。

  如今回头望去,昔时的风雨,都已无关紧要了。

  而紫鹃捧着的那一份,上头所书的,是李商隐表述对友人的思念的一首诗。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林黛玉笑了一下,道:“这首诗,是李义山的作品中,我唯一喜欢的一首。”

  “尤其末句,不过,要是‘枯’字,改为‘残’字,是‘留得残荷听雨声’,便最好不过了。”

  贾宝玉笑道:“日后园内的残荷,我们就别叫人拔了。”

  “那也不像话。”李纨摇摇头。

  枯枝败叶,该清扫了,就不能继续留下。

  “环兄弟,你的礼物,我很喜欢,谢谢啦。”

  林黛玉从紫鹃手里接过,欣赏了两眼,忽抿嘴一笑。

  “要是这字迹,再优美、清雅一些,便更好了。”

  贾环摸了摸鼻子,他的书法,漫说和贾探春比了,海棠诗社内,连贾兰都不如,也就比贾琮好些。

  “我开玩笑的。”林黛玉亲自卷好了,交给紫鹃。

  不过,她心底,蓦然掠过一丝熟悉。

  薛宝钗、贾探春,同样卷了书帖,由大丫鬟收了。

  因饭菜上齐,众人入座,开始用餐。

  所有人谈笑之间,林黛玉猛地忆起,那纸内的法韵,似乎和“玄冥鬼将”的术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同样的生之意境……嗯,环兄弟的,偏向水行,且无那般玄诡……”

  “可是……”

  林黛玉思索,秀眉微蹙。

  再结合了之前,去怡红院,探望遭遇了诅咒,刚复原的贾宝玉时,偶遇了贾环,所感受到的那一种熟悉……

  林黛玉自己也吓了一跳,偷眼去瞧了贾环两下。

  “不会吧,环兄弟,便是‘玄冥鬼将’?”

  一时,林黛玉又无法确定了。

  只能将这猜测,暗藏心底,日后多加留意,观测玄冥鬼将与贾环。

  她又看了看薛宝钗、贾探春,她们尚无觉察。

  “也不能搞错了,闹出笑话。”

  ******

  三日后。

  大宋朝,阳谷县。

  一大早,贾环便和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离开了神庙,前往县城。

  “赴任许久,尚是头一回,去到县城。”贾环感慨。

  虎妖、邪神,接二连三,真个没多少余暇。

  “将军尽忠职守,杨大人处,必有奖赏。”薛宝钗道,脸带面纱,遮住了千娇百媚的容颜。

  林黛玉、贾探春,同样如此。

  三女的美貌,人间难寻。

  个个是仙女临凡,秀美娇艳,清丽无匹。

  不戴了面纱,遮住娇容,难免会引来登徒子。

  虽是不惧,但终究是节外生枝。

  “也不知大宋朝的城池,是何模样?”贾探春期盼道。

  “县城的话,肯定是不如你们所在的神京城繁荣。换了东京,倒能一比。”贾环笑道。

  大宋东京、大燕神京,古典世界最负盛名的两座城池!

  天下知名!

  四方生灵,哪个不想去游览一番?

  林黛玉留心,猛然觉得,玄冥鬼将的言谈气度,确和而今改变了的环兄弟,颇为相像。

  “真是一人?”

  请柬上的时辰,约定了正午。

  之所以早早出发,并非距离太远——以她们的实力,如果飞行,也耗不了多久——是想要游览阳谷县城,四下里逛逛。

  此前的出动,绞杀邪神,任务很重,纵抵达了村庄乡镇,也没有心情游玩。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自然不同。

  再者,大观园中,亦很少能外出,至多宁国府、荣国府走一走。

  神京多么繁华,却无实感。

  阳谷县城,不是东京,自比不得神京城。

  可在三女这里,已非常期待了。

  当然,三女是为了赏玩县城风景。

  贾环则是想去看一看,有无武大郎、潘金莲、王婆、西门庆等。

  “时间肯定早了,看不到‘大郎,该吃药了’的名场面。”

  “武松都还没打虎呢。”

  都是七境神祇,可以飞行,纵未臻至极速,也不久便赶到了阳谷县城。

  在偏僻角落,四人落下,之后缓步而出,来了大街上。

  阳谷县,在大宋朝,没什么名气,也不是多重要的地方。

  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也有许多的流动摊贩,沿街叫卖货物,显得烟火气浓郁。

  “人好多啊。”林黛玉又有点不想逛了。

  “来都来了,就四处转转。”薛宝钗揽着林黛玉的胳膊,往前而行。

  “卖兵刃、丹药的店面,倒是不少。”贾探春左右张望。

  大街两旁,丹阁、神兵楼等,矗立大地上,牌匾生辉,已是开张营业,游人进进出出。

  酒楼、茶馆、饭店等,同样是客流量不少。

  四人都是阴魂之躯,自无进食的需求,偶尔满足口腹之欲,也单纯是为了味道,或灵米的营养。

  平民、农人、匠人、商人、道士、和尚、书生……

  各色的人物,虽不算稠密,却也颇多。

  “炼体士居多,炼气士很少。”

  “养魂之事,等闲人家和宗派,是很难供应的。”

  贾环也庆幸,还好古典世界之身,为贾家的正经主子。

  否则,如何去走炼气流?

  也得不到《烈阳上仙图》、《重水圣灵卷》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