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师玉霄 法号凌虚(求追读 推荐)
夕阳西坠,暮色深沉!
玉泉山上泛起一层薄雾,有凉意席卷。
各殿各院都点上油灯,照彻满屋。
白日观望地火炼祟一事,对于许多太乙观弟子而言,都是一种源自心灵上的冲击,久久回味。
许多内院弟子也自发的为外院弟子传授对付邪祟之法,以及些许在山下的见闻。
徐青临也听了会后。
但接着就被玉霄上人喊去。
沿着回廊来到清虚宫,又穿过内殿、后山、小径…这才来到玉霄上人的居室。
居室并不大,反而简陋朴素。
几乎就是一间村子里寻常草屋,有栅栏围成小院,院内有一条溪流穿过,盛放的树叶、花瓣飘落在溪面,落英缤纷。
“弟子徐青临前来拜见上人。”
一身藏青色长袍,长身玉立的徐青临立于屋外候着。
“进来吧!”
屋内有飘渺声传来。
推开门。
便见青衫的玉霄上人双手负背而立,面对墙上挂着一副空白画,一动不动,屋内有醇香的酒气弥漫,久久不散。
徐青临瞥了眼那挂在墙上的空白画卷。
嗯?完全看不出什么玄妙。
片刻后,玉霄上人缓缓转身。
斯是中年,却依旧温润如玉。
双眸间流淌着柔和的光芒,负有洒脱与不羁。
料想天上剑仙也不过如此。
“听说你与那姜来走得很近?”玉霄上人开口。
徐青临心间一愣,如实答道,“其实姜师兄人挺好的。”
“我没说他不好,只是他身份特别,与他牵扯上关系对你将来不利。”玉霄上人摇头,
“罢了,我们太乙观本就欠他们的,该还、该还!”
“弟子明白。”徐青临应道。
“不说这个了。”
玉霄上人摆手,转开话题,打量徐青临一眼,欣慰颔首,
“你可取有道号?”
“不曾。”
“道号’凌虚‘如何?”
闻言,徐青临眼眸一亮,当即意会玉霄上人意思。
上人主动为他取道号,不就是承认要收他为弟子。
“弟子凌虚,拜见师尊。”
徐青临以拜师礼躬身拜道。
“入我门下,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唯有在剑道上有些感悟,日后每天申酉两个时辰来此练剑,莫要懈怠。”玉霄上人洒脱轻笑。
在太乙观拜师总体来说是个简单过程。
也没什么拜师仪式、拜师礼之类的。
更谈不上设宴。
毕竟徐青临身上一文钱都没有,真穷得响叮当。
翌日!
他再去清虚宫登记了一下。
负责记录点弟子知道他拜入玉霄上人身下后,惊讶间又羡慕。
毕竟玉霄上人在此前还未收过弟子。
多少内院弟子想要拜师都被婉拒。
连余长安、同寝舍的外院弟子知道后,也是羡慕得很。
徐青临心情自是极好,舒畅无比。
一眨眼便来到申时,阳光高照。
在玉霄上人的后院外。
徐青临正依照着师尊的方式练剑。
玉霄上人双手负背,来回徘徊,边吟边诵,
“凌虚,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剑客还远远不够,为师想听听你对剑有什么理解?”
“弟子以为剑是器,杀人斩邪之器。”徐青临回应。
玉霄上人摇头,“这只是对剑道最庸俗的理解。”
徐青临沉吟,再道,“那剑便是一把以气势为锋,以金铁为锷,以勇气为脊,以心意为镡,以自身为夹!”
“上斩颈脖,下决肝肺,一怒之下,血溅五步,咫尺之内,人尽敌国,快意恩仇,纵横天下。”
玉霄上人惊愣迟疑一下,“这是什么剑?”
“回师尊,此为弟子认为的剑客之剑。”
“剑客之剑、甚好啊!若能执得此剑,足以让你快意恩仇了。”玉霄上人欣然点头,再娓娓道来,
“依我对剑法的理解,剑道有四境。”
“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心意相通,人剑合一,此为一境。”
“手中有剑,而心中无剑,达至忘我无极之态,此为二境。”
“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以气为剑,以念御之,意念通透,此为三境。”
“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达此境者,一根草、一片飞叶便是剑器,此为四境。”
徐青临问道,“不知师尊处于第几境?”
“以后你便会知道的。”玉霄上人轻笑间摇头,却是没回答,
“凌虚,你剑法天赋不错,但缺少基础,从今天开始,每日练剑两个时辰,时刻感受着手中剑器的脉络与轨迹,达至人与剑合一的第一境界,才算是一名入门剑客。”
“是!”
徐青临对此并不意外。
自己满打满算,接触剑法的时间不过十余天。
在基础上的确薄弱,甚至说是完全没有基础。
高深莫测的紫虚剑典在他手中,更有种浮萍无根之感。
也就是对付深渊中那些智慧不高的恶魔有效果。
要是遇上同样的剑客,只怕三两下就容易被人破招。
于是!
他取出赤锋剑,开始按照玉霄上人的练剑方式,开始练剑。
从最基础的挥剑开始练。
这一练,便是从申时之初,到酉时之末。
从大日高照时,到夜深人静刻。
一场练剑下来,比之站桩更累,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手上也起了茧。
但徐青临乐在其中。
有剑法大师级的玉霄上人指导练剑,效果比之自己瞎琢磨可不知道要高明多少,能走不少弯路,步入歧途。
这就是有师傅的好处。
练剑结束。
玉霄上人不知从哪搞来一桌子好菜,色香味俱全。
“喝酒不?”
“还没尝过。”
今生的徐青临确实没尝过这个世界的酒,不知滋味如何。
“那得试试,我辈剑客有三宝,剑、酒、神,缺一不可。”
玉霄上人笑道。
他将腰间酒葫芦的木塞打开。
顿时间,浓郁酒香飘满小屋。
再取来两个小碗倒入。
“这可是山下有名的酒,梨花白,常人一杯即倒,连贫道也就能喝下满满三大碗。”玉霄上人自傲言道。
梨花白其色清澈,其味甘冽,口感清雅丰柔,酿造时候以特殊手法,炼入梨花瓣,有梨花香气。
在山下确实是上等美酒。
徐青临原以为这个世界的酿酒工艺至少差现代两个档次,可实则不然,喝下一口后,他也不自觉陶醉其中。
比之现代的酒竟要高上不止两三个的档次。
当真神异。
“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好酒!”
“来、再来一碗。”
两碗下来,徐青临倒头就睡。
次日从师尊玉霄上人的床上醒来,才发现师尊睡在了地板上,手中还紧紧攥着酒葫芦,酒气不散。
这时光不差,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