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乙观 长生祟祸
在巨鹿郡的边界,有一山脉绵延,自成地界。
此山唤作玉泉山,约有三百丈高。
山中清雾缭绕,竹林苍翠。
隐约可听见泉水潺潺,高山流水之声,颇有出尘意境。
玉泉山上有一宗门,曰太乙观。
该观乃是巨鹿郡中有名的道门,常有弟子下山入世,斩邪驱祟、惩恶锄奸,善名远扬十里八乡,香火鼎盛。
正是秋日。
秋水里鱼儿肥。
霜天上大雁飞。
山上,太乙观传法堂!
有飘渺声从外院墙内传来。
“所谓:玄元祖炁生,妙化九阳精;谷神真玄牝,是为天地根…”
“武道,炼的是气血之根。”
“俗世江湖中绝大部分武者的练法,都是以食补为主,餐肉食药,壮大气血,内养己身!”
“然老夫姑且告诉你们,此为下乘练法。”
“而我们太乙观立观三百载,祖师所传秘法浑源搬气法讲究以秘药抹身,感应天地内外,使周身浑源一体,再搬运天地精气入体。”
“此方为上乘练法。”
一身长袍、身子清瘦的传功长老背负双手,精神矍铄,说话声中气十足,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朗朗上口。
在他身前,一名名朝气澎湃的太乙观外院弟子立于桩上。
他们赤着上身,身上抹上一层薄薄的秘药。
双手举高,掌心朝天。
阳光好似有了生命,凝聚成一缕缕极细极细的金色游丝,镀在他们身上,同时也有油珠般汗珠滚落下来,看着极为艰辛困难。
“长老,何为浑源一体?”
有一少年咬牙发问。
“问得好,何为浑源?”
传功长老老神在在,悠哉回应,“浑源,即是混混沌沌,归根复命的无极之态!”
“换句话说,进入浑源境时,这时候你是完全感受不到身子任何一处东西,包括四肢、头颅,呈浑源一体,那么你便正式入门了。”
接着,他继续悠然自得道:
“江湖下乘之法入门易,修炼难!”
“而我们太乙观的上乘法反之,入门难,修炼易!你们中绝大多数都已经练了一月之久,应该也能清晰感受到这点。”
“老夫不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中有人能在三个月入门浑源搬气法,那将来考得道籍,入内院便是十拿九稳的事。”
闻言!
外院的练功少年们一个个脸上浮现期待,眼神变得坚毅。
陡然有股力量凭空从身体各处涌来,贯通四方。
哪怕腿都在发颤,也在咬牙坚持。
这太乙观分外院、内院。
外院相当于杂役弟子。
平时除了修炼,还得干些苦力气活。
而内院弟子可就不同。
非但身份地位水涨船高,不需要干杂役的活外。
还能修炼更多上乘的太乙观功法。
也正因此,外院弟子都挤破头的想要进入内院。
不过内院弟子虽不需要干杂役的活。
但他们的本职则是下山破邪除祟。
邪、祟,那可是极为可怕的东西。
乃是世间最为恐怖的灾祸,百姓们对其言之色变。
至于道籍!
那是身份的证明。
在大炎王朝有明确的三六九等划分。
其中这士、儒、道为上三籍。
太乙观登记于大炎王朝的道纪司,每年都有道籍的考核指标,考中道籍,再斩邪祟十头,即可升入内院。
升籍!
也是出身为非上三等的诸多外院弟子梦想。
“好了,老生常谈的话老夫也不再多言,尔等努力修炼便是!记得,这太乙朝天桩功再练半个时辰,便是浑源搬气法的最佳修炼状态,莫要偷懒。”
传功长老说完,便悠闲的躺在木椅假寐。
如此,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站桩的外院弟子们一个个几乎累瘫。
肌肉酸痛让他们全身麻木,痛楚的低吟不断,但还是咬牙坚持,盘坐在木桩下,开始按照上乘练法浑源搬气法心法口诀所述修炼。
由于长时间的站桩之后,他们几乎麻木到感应不到四肢的存在,与浑源一体效果相仿,也正因此,这时候修炼浑源搬气法最佳。
“人体法天象地,头象天,足象地,内演四季之变,象五行之根,一念不生于心,万神自注于体…”
一身灰白色长衫的徐青临盘坐,心法口诀似涓涓细流在脑海间流转。
恍惚一刹那间。
他心有所感,神有所触。
周身浑源一体,心念游离体外,腾跃于天地之上。
霹雳一声,一道太初雷光在太虚间划过。
似推开一扇无形的大门。
天地间一口精气被搬运至体内,游走于奇经八脉,再入一百零八道经络之间,如那潺潺涓流奔腾于山间。
与此同时,他浑身上下都发出‘噼里啪啦’的炸响声。
骨节在炸响,大筋绷紧,又寸寸延伸。
又一股难以言明的力量在他体内爆发。
“噫?”
躺在木椅上假寐的传功长老被这声音惊醒。
一缕精光自浑浊的双眸间迸射,落在徐青临身上。
又须臾。
待诸弟子醒来后。
他走到徐青临身边,捋捋胡须,如同打量着一块人间难得璞玉,面露微笑,欣然而惬意的颔首,
“你叫什么名字?”
“禀长老,弟子徐青临!”
徐青临呼气起身,不卑不亢作揖。
“家在何方?年岁几何?”
“弟子来自巨鹿郡安阳县小竹村,岁十五。”
“小竹村?”
传功长老微微一愣,想了想,蹙眉道,“可是半月前遭长生祟祸的那个村子?”
徐青临迟疑一声,应道:“是!”
“唉~”
传功长老轻叹一声,抚慰,“村子还剩几人?”
“只余弟子一人,也是幸得清虚宫的玉霄上人所救。”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青临,你是练武的好苗子,前途无量也,此后便在太乙观安心修炼,莫要被祟祸所影响心智,将来修炼有成,可仗剑下山斩邪祟,为这世间荡涤六合八荒。”
传功长老语重心长安慰。
“弟子明白的。”
“明白就好!”
传功长老拂袖一挥,又吩咐了几声,转身离去,嘴里则嘀咕着,
“徐青临,半月不到浑源搬气法入门。”
“真乃我太乙观的仙苗也!”
…….
“浑源搬气法入门,再累积半个月的气血,即可武道入品,未想到我在武道修炼上有着如此天赋,倒是出乎意料。”
徐青临心间自言自语。
其实小竹村本在长生祟祸下尽灭,未留一人,
他意外穿越而来,本以为是地狱开局,主角标配。
没想到拜入太乙观后,自身所展现的武道天赋似乎有些不寻常的好。
而且!
他还有金手指。
心念一动,一行如黑金色的文字如瀑布垂落下来。
“深渊世界加载中…99%…”
这半个月来,神秘未知的金手指还在持续性加载。
而他也通过太乙观渐渐了解到这方世界的不同。
武道、祟祸、邪异并存。
山下并不太平,灾祸不断,实乃乱世之象。
而这其中武道则被划分九品。
九品为末,一品为极。
当体内气血能循环一个大周天,即表示入品。
徐青临距离武道入品只差一点气血积累。
在这点上,他已远超同一批拜入太乙观的外院弟子。
练完功后。
一群外院弟子三五成群,并肩前往膳堂。
作为登记于大炎道纪司的名观,太乙观为名副其实的江湖大道宗,香油钱不少,对于弟子的膳食自是不苛刻。
菜食里有肉,汤里有油水。
仅这点,就不知让多少山下苦百姓羡煞。
这十里八乡的百姓挤破脑袋也要将子女送入太乙观。
从这点上,徐青临也算是个幸运儿。
盛上满满一碗米饭,三两块肉堆在上面,肉香味扑鼻。
对于一个劳作半天,辛勤练武半天的人而言。
这顿饭的诱惑不下于一个身姿曼妙的黑丝少女。
他正如饕餮似扒拉着。
一个较他年长的太乙观弟子端碗径直坐在身旁,凑过来,身上汗味不散,还夹杂着土壤的自然芳香,语含笑意,
“徐师弟,我听说你浑源搬气法入门了?”
“侥幸。”徐青临颔首。
“才半个月啊,真他娘的让人羡慕。”
余长安羡煞不已。
他与徐青临都在庶务殿劳作,比徐青临要早入门三个月,平时干些除草、种苗的杂役活,可至今为止浑源搬气法也还没触碰到入门的槛。
羡慕归羡慕,但并不嫉妒,如往昔般打趣,
“搬气法入门的感觉怎么样?”
“感觉…还行吧!”徐青临沉吟一会道。
“只是还行?我要是半个月入门浑源搬气法,那得晚上睡觉都得乐醒。”余长安憧憬而向往,摆摆手,
“不说这个了,着实打击人。”
“有没有想过,等你武道入品后,要去哪个宫?”
太乙观内部职权分配并不多复杂。
可同样等阶森严。
有三宫六殿之分。
观主之下即是三宫的掌宫真人,分别为清微宫、清虚宫、清德宫!
武道入品后,即可登记入三宫道录。
待将来再经考核升道籍,成为内院弟子。
便是正式的三宫弟子。
当然,没升道籍前还得待在六殿干活。
种地、除草、摘药都是少不了的。
“应该是清虚宫!”徐青临不假思索的回答。
“也是,你可是清虚宫玉霄上人破例召入观的。”余长安颔首,转即又道,
“不过我听说玉霄上人前不久又下山斩邪祟去了。”
“哪里?”
“苍河县!”余长安轻叹一声,“据说苍河一县之地,有六村百姓尽被邪祟吸干了血气,成为死村,如地府炼狱般。”
徐青临闻言也黯然长叹,“余师兄可知这邪祟到底为何物?”
“我哪知道这些,不过书中记载世间邪祟与那长生有关,又名…长生祸!”
余长安摇摇头,又低声道,“徐师弟,我可悄悄告诉你,据说内院弟子下山死亡率极高,都是这长生祸害的。”
“如此一想,在外院待着也是不错的。”
其他的没什么,唯独对这点,徐青临不敢苟同。
这长生祸,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
你最好有能对付它的实力,才能得安宁。
否则,小竹村的村民就是下场。
“邪祟、长生祸,那么,当它们遇上黑暗与诡异的源头…深渊…又会如何呢?”
徐青临低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