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祛晦气,邙山贼
朱员外舍了一半的财物,初时还觉得心痛不已。
不过在赶路的途中他又想到这些东西原本就是要送出去的,只是李正没有要。
现在还拿回来一半,那岂不是赚了?
更别说,他还完成了李正的一个嘱咐,应该可以化解了自己下巴上的三颗金钱瘤。
“只是,这玩意什么时候才能掉啊!”
行走中,瘤子摇晃,朱员外吃痛,又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但你让他现在回返去质问李正,他是万万不敢的。
现在他所期望的,就是李正没有在戏弄他。
一路不停,匆匆回返家中。
不等家眷围上来问东问西,朱员外只喘了一口气,就赶忙吩咐道:
“去偏房,去偏房......”
“去看看柜子里,有没有东西。”
他儿媳妇有些愣神,这都过去多久了,里面只有一堆烂布条,还看什么。
难不成当初的饭菜,还有里面放置的新衣,都能回来?
心里嘀咕,她也不敢质疑,疑惑的跑过去。
打开柜门,顿时一股馊味传来。
于此同时,原本存放在柜子里消失不见的新衣再度出现在眼前。
“这......这怎么可能!”
她不可置信的嘀咕着,不由倒退几步。
朱员外也匆匆赶来,把她往旁边一扒拉,看着柜子里的情况,不由大喜:
“好、好、好!”
“道长果真没有骗我。”
然后立马吩咐他的儿子,将这些衣服去分给桥底下的人。
稍想了一下,又叮嘱一句再把早间的剩饭剩菜一起去了带过去。
等说完这一切,瘫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水,这才想起来自家儿媳妇的事。
顿了顿,恢复了以往的姿态,慢悠悠的说道:
“赶明儿,你去那仙茗山的观里给元君娘娘上一柱香,祛祛晦气,说不定那病就好了。”
“上香?!”
他儿媳眼神顿时一亮,再联想到刚才所见的异常。
心跳顿时快了几分,知晓朱员外这一趟没有白走,赶忙点头答应下来。
自从那邪物上门,半个多月以来,朱员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心神疲倦下,刚想要去休息休息缓缓神,就冷不丁听到自家女儿在一旁兴冲冲的说道:
“爹,我明天也要去。”
“你?你去干什么!”
“祛祛晦气啊,您说的。”
朱员外沉默,良久之后默默点点头。
这晦气,得祛!
......
仙茗山,静僻如常。
除了这几日时不时盘旋在半空,窥探道观的夜枭让人有些厌恶中又有几分无奈外,一切如旧。
竹林小筑,湖心亭。
李正站在及腰的竹木围栏前,洒落一片饵料。
“观主,你上次遇到的贼寇老奴最近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恭敬的站在身后,黄老九弯着腰,小声汇报着。
之前李正遇贼而归,纵然依靠清瑶的能力询问出了一些消息。
但也只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系,故而将其中的关键词:邙山寨,说给了黄老九。
而他也没有辜负李正的期望,通过隐秘的渠道,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哦?说说看。”
没有回头,李正依旧向池中汇聚的群鱼投下饵料。
喂食着这些好似永远都不懂饱腹的鱼儿。
“正如您所言,他们是邙山贼,盘旋在北方邙山支脉的一群贼寇。”
“骨干百余多人,三位当家都不可小觑,都是武道有成的武者。”
“更有传言,他们当中还有一个军师,是货真价实的修行者!”
听到这话,向池水中抛洒鱼食的李正停下了手中动作。
转过头,脸上露出一抹诧异。
此世修行之道盛行,武道只是修行的点缀。
即便习练至所谓的先天之境,也敌不过拥有一只妖物的散人境修士。
所以武道强人落草为寇他可以理解,古往今来这都是他们的备选职业之一。
但一个入道的修行者落草,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原因。
而且,此时更让他疑惑的一点是:
“北邙山在河洛,我仙茗山在南岭。”
“这不说天南地北,但也相隔数千里之遥,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更重要的一点,他没有说。
河洛之地是夏朝京城所在,这种地方也有山贼生存的土壤?
从没离开过南岭地界的李正,在十八年来是第一次怀疑自己过往所听到有关大夏朝繁华盛世的描述。
听到他的话语,黄老九的脸上出现一抹忧容。
“观主,具体的情况还不怎么清楚。”
“但根据一些南来的北人说,近些年来北方大地各处天灾连连,河洛更是连年大旱,导致灾民不断。”
“再加上一些野心教派鼓动,灾民化作了流民,四处劫掠,似乎还有从远东来的异族人侵略到京城周边。”
“或许是因为这些个原因,让他们从北方游荡到此间。”
听到这里,李正的神色已经产生了微微的变化。
天灾、流民、异族,这个剧本怎么听着这么熟悉?
搞了半天,他所以为的繁华只是在粉饰太平。
实际上,大夏已经濒临王朝末年?
“但也不应该啊!”
“有修行者这种决定性力量的存在,凡俗世间的灾难又怎能动摇王朝的统治?”
脑海疑惑不断,但显然眼下的黄老九解决不了他的疑问。
暂且将此事放下,只是他心中又多了几分提升实力的迫切。
旋而,定了定神,追问道:
“这些贼人已经在清泉镇附近扎下根了吗?”
知道黄老九恐怕对远方京城所发生的事情也是道听途说,了解不多。
李正便把话题再度转移到邙山贼上面,他们受人托付来袭击自己。
如今事未成还损失了一些好手,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若能知晓,提前也可有些应对。
可惜,听到问题过后,黄老九无奈的摇了摇头。
“暂时还没有发现。”
当初老观主在世的时候,不喜外出,是他忙前忙后,出售、采买一些物资。
故而,这些年来也积攒下了一些渠道。
但都是正道,和这些捞偏门的人不是一条路。
听到他的话,李正不出意外的点点头。
虽然清河镇不大,但这邙山贼一百多号人。
化整为零,分批进入也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更何况招摇山连绵不绝,随便找个人迹罕至的山头往里面一躲,谁也发现不了。
“注意下清泉镇里最近大批量的食物交易,或许会有些发现。”
“是。”
黄老九应声,但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处。
他们是贼,贼缺粮只会抢。
不过观主都说了,他自然不会拒绝。
李正点点头,又将视线落在池中鱼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