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道落生芸

第15章 藏胸卷,涉万象(三)

道落生芸 湫之魂 1613 2024-11-12 08:26

  正如池白所料,《炼气入门八篇(四)》中便介绍到了提升土灵根纯度的方法,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土灵根的材料极其稀少,只有一些灵土,而且提升的方式只能是在灵土上练习吐纳之法,渐渐让土灵气环绕周身,然后渐渐渗入体内,这种方式再次打破池白的认知,提升各种灵根的纯度方式各异,想要体内某个灵根接近小圆满就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他隐隐觉得在炼气时打好基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且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修行,因此自己必须慎而又慎。

  实际上,池白的想法是正确的,在凡域中,修仙者的灵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些先天某些灵根圆满的修仙者在修炼功法或是突破瓶颈时往往会比其他修仙者更加顺利,有些隐世的修仙世家甚至会积攒好几代的资源来培养一个双灵根甚至是三灵根圆满的人,一旦培养出来,这些世家便可称霸一方,甚至开宗立派。而原有的宗门也会把资源投入到那些灵根天赋上等的弟子身上,而普通的弟子要么留在门内继续苦修等待时运来临,要么就是在红尘历练结束后选择离开宗门,成为散修。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在红尘历练结束后自废修为,从此不再过问修仙一事。成为散修就意味着没有宗门庇护,因此有部分担心自己容易命丧其他宗门弟子手中,便会选择自废修为,碍于凡域中某些不成文的规定,其他人不会找上门来,而红尘历练是炼气时举办的,因此红尘历练结束脱离的炼气期弟子对宗门来说损失不大。

  关于那些隐世家族想要开宗立派,其实这里头的道道也大了去了。这便要从凡域中的宗门形成以及成立宗门后的好处说起。

  凡域中有些宗门是由几名较为优秀的散修创立的,最初也许是为了报团取暖,但后来随着宗门的发展壮大,渐渐有人臻入道境,领悟到了传承的意义,这便使得宗门有了传承的意义;有些宗门则是由散修在凡域中游历时成家立业,但仍没放弃追求仙道,因此将自己所学向自己的子女倾囊相授并请一些实力强大的散修作为家族的供奉,许诺一些利益换取散修的传承和守护,但碍于某些不成文的规矩,不能过度攫取凡域中的资源,因此密传家族积蓄实力,等到某一代出了适合踏上修仙一途的并有飞升可能的天才时便开宗立派,由于这个时代的人重视传承,当初守护过这个家族的供奉们往往会在宗门里留下自己的供奉,甚至成为宗门的供奉。当然,养得起供奉的又怎是等闲之辈,这类散仙往往人脉广大且富可敌国,就算在凡人中也能成为人中之龙,只是没有追寻天道的资本罢了。

  之所以这么多散修想要开宗立派,其原因也在传承二字。每一位臻入道境后飞升的修仙者留下来的力量便是传承之力,可以增加一片区域的福缘、灵气,但是维持传承之力需要有修炼相同功法的修仙者与之产生共鸣,不然一个月后会于凡域某处化为洞天,而传承之力则会成为洞天中的契机,等待新的传承之人,往往不加入宗门的散修飞升后便会出现这种事,在这片凡域九万年来已经出现过数不清的散修飞升,因此这凡域中有无尽的机缘等待修仙者去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某个门派被灭门,传承之力会在失去共鸣后迅速消散,再一分为二,一是于凡域某处化为洞天;二是成为天地间的契机,等待有缘人感悟。凡域中的契机一旦被修仙者领悟,便可得到传承之力,至于得到多少,那便是每个修仙者自身的造化。

  契机也并非都是传承之力消散产生的,有些是天地自然的变化与修仙者的灵识契合产生的领悟,这便是天地人三者合一产生的顿悟。

  再说回传承之力,这是臻入道境的修仙者产生的某种伴生力量,它所含的传承修炼的人越多,契合度越高,那留下传承之力的人实力便越雄厚,功法和传承之力之间有某种微妙的联系。因此段阳关在预料到宗门大劫时便认为自己对不起宗门的前辈,一旦宗门被毁甚至灭门,传承之力便有可能消散,那些飞升的前辈在道域便多了一分危险,甚至可能身殒道域。

  这些事情,池白要在经历更多才有机会知道,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连炼气都还没迈入的小虾米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