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找出一条活路

第10章 新政

找出一条活路 光怕暗 3714 2024-11-12 08:28

  就连四大诸侯都派人过来请愿,崇候虎那家伙更是亲自来了,跪在广场上哭的是惊天动地,就他老爹死了也没这么伤心,大呼:“圣天子为什么要舍弃我们而去?”把帝辛听的相当无语。

  面对这么多人的请愿,帝辛不能再托大了,在宫里太监的掺扶下来到了广场,看着自己满眼布满血丝,身体消廋,有气无力的样子,广场上的百姓都忍不住哭了。

  这倒不是帝辛装,这段时间,各种各样的事情他都亲自参与,秋收前,又担心这担心那的,整晚睡不好觉,所以他的身体还真的变差了,但是也绝没有到他现在表现的一样。

  帝辛流着眼泪对众人道:“自己不能言而无信还请众人理解,众人劝道天子要以天下人为重,保重身体。

  正僵持间,有人道:“天子是所有人的君父,做父亲的为了子女咸菜稀粥,难道做子女的愿意山珍海味吗?如果天子不能善待自己,那么我们也愿和天子一样的吃食。”

  说完很多人都附和,帝辛无奈,只能答应。

  众人欢欣鼓舞,帝辛却嚎啕大哭道:“不管如何自己都失信于天下百姓。”

  又说道:“如果自己不能在六年的时间里让百姓人人都丰衣足食,都吃的起肉,吃的上肉,说明自己才德不够,自己将退位让贤。”

  众人大惊,欲再劝,帝辛只道不许,最后逼急了竟然以死相逼,众人只好作罢。

  帝辛让人花双倍钱买了那几个猎户的猎物,又让人给众人发了粮食,让众人回去,并通知各地官府劝住正赶来的人,并且发放粮食让他们回去。

  帝辛自己的吃肉诅咒就这样结束了,经过这么一件事后,他的威望不仅没有损伤,还更加如日冲天。

  六年,除了帝辛的狂热份子相信外,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实现,不过既便不认为能成功,也不会说让人丧气的话,毕竟这么一位时刻想着老百姓的天子,也实在让人反感不起来。

  他之所以敢承诺六年完成目标,是因为他的大杀器——纸,经过大半年的不停的试验终于搞出来了。

  这就是他的底气,有了纸,他很多的计划都能开启了,帝辛一高兴就把费仲和尤浑都升了中大夫。

  费仲是原来答应他的,尤浑是最近的宣传工作做的很到位,自己很满意。

  那几个猎户就是尤浑忽悠过来的,还有那个把天子当君父的那个托,也是他从帝辛的狂热份子中找过来的。

  当然帝辛也不会忘了大商的忠臣北伯候崇候虎,告诉他,在四大诸侯当中自己最看好他,最愿意亲近他,就连自己的老丈人也不如他亲近。

  说着还亲自扶起他,解下自己的披风给他穿上,说天气冷不要着凉了,帮他整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服。

  后又邀请他去宫里吃饭,让三女也一起过来用餐,帝辛表示不用那么多规矩,和他谈笑风生,就像一家人一样。

  把他感动的赌咒发誓,什么永远是大商的忠臣,要是有违誓言什么狠话都说出来了。

  出宫后动不动就傻笑,让旁边的人莫妙奇妙,帝辛表示这么好的忠臣还是值得自己拉拢的。

  随后帝辛把费仲叫过来,让他加大产量并且改进质量,这种纸的颜色根本就不是自己后世见到的白色,是淡黄色还带点棕色。

  又找了几个染布的工匠交给他,让他想办法把颜色变白,帝辛觉得那些染布房的工匠对颜色应该比较了解,有可能有用也说不定,管他呢,试试看。

  最重要的当然是保密工作,把造纸分成很多工序,每个工人只知道一道工序,不准他们交流。

  给他们每个人做了个身份牌,让士兵检查了才能进出,身份牌还分等级,刚开始知道全部工序的工匠等级最高,当然管理的也最严。

  每个重要的位置都有专门的士兵看守,又让黄飞虎把附近的居民清空,然后建一道围墙,派士兵把手。

  里面的工匠有专门的人负责生活,还把他们的家人也接过来,可以说该做的都做了,就是为了保密,为将来的垄断生意做铺垫。

  帝辛既然承诺了六年内要让百姓丰衣足食,所以这几天上朝就和大臣们不断商讨。

  帝辛提出要消除除了进城税、人头税、田税、商税这四大主税外的所有杂税,这些杂税朝廷没得到多少,却养肥了那些地方官吏。

  最关键的就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让百姓手里没有余钱,进而又阻碍了商业的发展,让商品价格飞涨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商家觉得无利可图,久而久之也就不贩卖了,朝廷的商税也减少了,这是他决不能容忍的。

  帝辛又根据商业还有农业的具体情况,定下了几条新规。

  具体到商业上有三条,第一:商税由原来的商品总价值的十分之三降到了十分之一,并且除了进城要交进城税外,在整个大商都不用再交任何税。

  第二:增加商品种类了,帝辛让各地官员想办法把各地的土特产商品化,这样即能给当地的老百姓增加点收入,也能增加商品种类,为商业繁荣打下基础。

  至于第三:就是要集中管理,由每个城池开办专门的集市,所有的交易在那里进行,这样即方便管理,也防止有人偷税漏税。

  帝辛也是把脑子快想破了,结合以前看的新闻,自己瞎琢磨弄出来的三条,希望能有用。

  至于农业也有三条新规,第一:就是根据气候所分成的五大区域,让他们分别在这五个区域寻找比较大的实验田种植庄稼。

  等收获后选择其中籽粒饱满的作为下一次的粮种,等下次收获了后,再选籽粒饱满的作为种粮,这样一代代的下来,希望能改变粮种让产量更高。

  至于这样行不行,帝辛也不知道,毕竟袁老先生搞的杂交水稻,对他来说和相对论一样,完全摸不着头脑。

  至于明年的夏粮就让朝廷先收购一批优质粮,到时候让百姓可以一换一。

  用普通粮食换取优质粮作为粮种,为了防止老百姓把换到的粮种用到了别处,这就需要地方官员监督了。

  第二:朝廷安排几个老农和大夫到各地去寻找能够作为食物的植物,并且想办法让它们能被种植。

  以此增加食品种类,也是为了给百姓增加主食外的食物,让百姓也能增加点营养,还可以通过种植贩卖增加点收入。

  第三:颁布开荒令,原来所有的肥沃土地都是靠近河流的而且水利设施比较发达,不过帝辛自己让工匠把水车搞出来了,这东西本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这就让离河远的地方也可以被灌溉了。

  帝辛规定所有人都可以开荒,开荒后的土地一半归开荒者,三年内免税,之后俩年只交现有田税的一半。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这些土地是不能转卖的,并且要保证不能荒芜,不然朝廷是可以收回的。

  为了保证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防止大贵族因为生产资料的天然优越性导致土地被贵族垄断开垦。

  帝辛又规定现有土地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垦的土地也将被限制数量,就是田越多能开垦的越少。

  帝辛也是没办法,水车不是发动机能灌溉的土地有限,只能保证田少的百姓的利益,前面不能贩卖土地的规定,也是为了不让土地兼并出现才出现的。

  对于商业上的新政,不少大臣对帝辛表现出来的对商业的重视不满。

  帝辛又反复的劝说,告诉他们商业的重要性,什么商业就是人身体的血液要流通才能健康这类的话,一股脑的说给他们听,最后看天子这么坚持,再加上天子的威望也不同以往了,大臣们没有再坚持。

  帝辛其实也知道,大臣没在商业新政怎么为难自己,主要是他自己都是在小打小闹,商税相对整个税收少的可伶,降低点有什么区别。

  杂税虽然加起来多,但是主要是地方官府的收入,朝廷本就没有收到多少,所以大臣们的反对声音才不大。

  农业上的新政最主要的是限制大贵族的开垦田亩数量让大臣非常不满。

  帝辛又解释开垦土地有限,先保证老百姓的开垦,但是朝中大部分都是贵族,怎么可能同意,一时间僵持住,最后还是闻太师发火商容也鼎力支持,才勉强通过。

  帝辛第一次和这些贵族势力正面交锋,表面上是自己赢了,但是谁知道呢?

  后来帝辛又想到既然拿了地方的蛋糕,可能要补偿给他们点,不然实施的难度会很大,又想到必须有人监督才可能防止下面的人阳奉阴违。

  所以他又提出了俩条建议,第一:所有的税收,地方占三成,朝廷占七成,这三成作为地方的日常开销,官吏的福利,以及地方政策的资金,像什么修桥铺路之类的。

  第二:任命皇叔比干监督新政这件事的实施,这种要得罪人的事,帝辛觉得只有七窍玲珑心才玩的转,至于农业上事情就改由杨任去干。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钱,不论是取消杂税,还是减免商税,都会短时间让收入减少,还有各种新政都需要钱财,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帝辛想了想,决定把纸尽快商品化,纸还很不成熟,写字的时候很容易被笔点破而且墨汁掉上面也容易化开,弄得写的东西有时候都看不清,所以帝辛准备把他们当厕纸卖。

  说到需要钱,又想到了杨修那家伙,也不知道那家伙搞的怎么样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