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聊个斋,斩个神

第14章 14:学刀

聊个斋,斩个神 陈同尘 2949 2024-11-12 08:31

  “请教头教我学刀。”

  面对老教头一脸的质疑,陈晋态度不亢不卑,以礼相求,显得执著。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老教头目光一闪,转身进屋,拿出一本薄薄的陈旧书籍:“此为《七步破军刀》刀谱,记载着前面五刀的招式口诀,你可以在这里看,也可以手抄一份回去慢慢学。”

  武学班打开大门传授功夫,只要是陈氏子弟,便都有资格来学。

  既然陈晋要学,老教头也不必要做恶人。

  昨晚的事他都听说了,有个说法在乡上传扬开来,说陈晋得到祖宗神显灵驱邪,是个祖荫厚实之人。

  虽然老教头觉得,陈晋之所以能获得祖荫庇护,多半是因为读书人的身份,与武功无关。

  但现在此子幡然醒悟,想学武了,走文武双全的路子,终究是件好事。

  就算不可能学成,毕竟也能练练架子,长长气血。

  陈晋接过刀谱:“谢谢。我先在这里看看。”

  随后翻开,仔细看起来。

  见状,老教头暗暗摇头。

  陈晋的做派举止,明显的读书人习惯。

  然而练武与读书是两码事,光看是没有多大用的,必须要练。

  狠狠地练。

  练完后,更得参与实战搏杀,才能真正掌握其中关窍。

  《七步破军刀》为“步法”和“刀式”结合,招式颇为简练,核心在于用刀者的气血劲道,以及意念精神。

  特别三刀之后,对于神魄意志的要求甚高,得把那股杀伐破敌,一往无前的念头贯注在刀锋上,这才能斩得出来。

  到了这一步,几乎可以称为“刀意”了。

  老教头壮年时,心中有热血,曾有过以命博取功业前程的志向心气,所以那时候,他能练出些许意味。

  不过渐渐地,始终不得机会出头,依然是小兵一个,那份热血就散了。

  手中刀,也就慢了。

  陈晋看的速度不快,但刀谱薄薄一本,并没有多少页张,一会之后,便看完了,放了下来。

  老教头沉声道:“你还是抄一份回去吧,有空看看,也是好的。”

  陈晋回答:“不用了,我已经看完,并全部学会。”

  “全部学会了?”

  老教头有点被逗笑的感觉,赶紧忍住,不至于笑出声来。

  陈晋脸色平静:“就不知道我学得对不对,可以的话,我演练一遍,请教头指正。”

  “好,那里有练手的木刀,你拿一把用。”

  老教头自无不可,只当一乐。

  陈晋来到演武场上,手中提着一柄长约三尺的木刀。

  比起真正的刀,木刀自然要轻便许多,适合新手练习。在双人对练时,也不怕失手造成死伤。

  老教头站在前头,背负双手,老神在在,嘴角含笑。

  陈晋右手持刀,刀尖斜指地面,正是标准的起手式。

  下一刻,他跨出一步,然后挥出一刀。

  老教头看见,有点惊讶。

  倒不是说陈晋的第一刀有多厉害,其身子单薄,明显的气血劲道不足,看上去,有点花架子的意思。

  让老教头惊讶的是,这一刀的刀式,以及步法,竟十分标准。

  在姿势上,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这就不简单了。

  在乡上,老教头教了二三十年武,教过的陈氏子弟不可计数,其中大部分的人泯然众人,却也有些天赋不差的。

  比如陈涛,称得上是最为出色的一个。

  但他学《七步破军刀》,第一步,第一刀,也要足足练了一个月,才算有了些样子。

  陈晋呢?

  也就刚刚放下刀谱而已。

  难道他之前练过?

  可没道理的。

  陈晋的生活成长轨迹就那样,醉心于读书,未曾听说练武的事。

  啪的!

  陈晋踏出第二步,挥出第二刀。

  紧接着,是第三步,第三刀。

  招式依然标准,丝毫不差。

  老教头睁大双眼,惊讶变成了难以置信。

  不过也看得出来,踏出三步,使出三刀后,对于陈晋的气血消耗颇大,其额头上滚出了汗水,显得极为吃力了。

  相信很快,陈晋的手部和双腿肌肉,便会产生颤抖效应,再也支持不住。

  身体底子上的欠缺,显露无疑。

  应该到此为止了吧……

  老教头想道。

  唰的!

  下一刻,陈晋竟踏出了第四步。

  第四刀一斩而下。

  最后木刀刀尖不偏不倚地指着老教头的眉心处。

  两者相距,约莫半丈。

  这个距离在实战中并不算短的,练习之际,更是稀松平常,属于足够安全的尺寸。

  然而此刻,面对那刀尖,老教头竟感到眉心生出一股刺痛感,仿佛即将要被劈中了。

  他下意识叫一声,飞身后退。

  退得太急,把身后的一张木桌给撞翻在地,摆在桌上的水壶杯子摔落,发出脆响。

  “呼呼”!

  陈晋再也支持不住,垂手下来,用木刀插在地上支撑,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被这体质拖了后腿,他本来可以斩出第五刀的。

  那边老教头好不容易稳住身形,脸色精彩至极:震惊、疑惑、又夹杂中某种莫名的欢喜。

  刚才陈晋挥出的第四刀,端端正正,而刀尖上凝聚的意念也是清清楚楚。

  几乎凝练成为一点。

  这般强悍的意志精神,看似无形,却能给予对手足够的震慑,甚至能伤到神魂。

  好比手持尖针,对着眉心处比划,即使没有真正刺进去,但人也会产生异样痒感,甚至针刺感,从而条件反射地仰开头,避开。

  老教头往后闪避,正是基于这样的反应。

  他的反应正常,但陈晋能斩出这样的刀意,就有点不正常了。

  如果说前三刀仅得其形,属于花架子,那么第四刀所激发出的刀锋意念,则是实打实的。

  转念一想,想到了个可能性。

  陈晋作为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多年。

  这样的定性、这样的耐心、这样的专心致志,一般人哪做得到?

  定性耐心,正是凝练精神意志的不二法门。

  因此,陈晋之所以能具备如斯厉害的意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年来的苦练而成。

  只不过以前用在读书上,而今则用在了练武上。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可惜了,身子骨太差,不足以支撑起精神意志的发挥,这在武道上,是要命的短板。

  老教头当即回屋,拿出一张纸:“晋哥儿,这里有一份药膳配方,你拿去用,调理调理身子。”

  陈晋接过,道了声谢。

  想了下,老教头再度回屋,这次捧出一柄刀来:“此刀并非什么神兵利器,但也是一把精炼好刀。你悟性惊人,《七步破军刀》的招式口诀皆已掌握,我没什么可教你的了。送你一把刀,希望你能勇猛精进,前程似锦。”

  “多谢三阿公。”

  陈晋用上了同族间辈分上的敬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