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残阳如血
王家众人大多未见过王林,此时,远远便见一悠悠少年,温文尔雅的缓步而来,带着一位一头青白相间却整理的一丝不乱的长发,眼神充满睿智的中年人步入了前厅的大门。
王天山在望见中年人的顺便便知三叔所言不虚,下意思的便起身疾步往前门而去,众人除了三叔公均只得起身相随。哗啦啦一大号人跟着王天山一同王林而去,倒是把王林吓了一跳,说道:“老爹,你们这是干啥,想我也用不着这样吧,知道的还好,不知道还以为我们要打群架呢,哦,是我单挑你们。”
“小兔崽子一边去,这没你说话的分。”王天山笑着对王林道,接着转为严肃慎重的朝王林的老师拱手道:“拜见鸿文先生,劳烦先生为犬子之事不远万里前来这边远小城,实在是怠慢,请先生恕罪。“
”天山啊,你我好歹也相互做过几年邻居了,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至于此次前来参加林儿的成年礼,一来是老夫确实喜爱林儿,这孩子天资非凡,处事稳重,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可惜就是无心科举。“诸葛鸿文对王天山爽朗的道,接着又小声说道:”这二来嘛,老夫在此地守庐期间曾听闻离汉城有一书帖出现过,传闻乃是一代书法大家流云先生模仿孔圣所留原本书帖写就的字帖,自然这功用与观赏自是无法与孔圣相比的,但与我小小的三级修真国来说还是莫大的诱惑,故此朝廷特派老夫前来细细查探一番,必要时候可调动全城行动,此事你们父子知道即可。“
”天山明白,哎,先生将此事说与我父子,实在是莫大的信任,可惜此事我等小民帮不上什么忙。“
”呵呵,老夫说与你们听也是个后手,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货呢。“说道这里,诸葛鸿文大有深意的看了王林一样眼。
王林对此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记在心里,嘴里道:“父亲,先生,时辰不早了,众位长辈还在等着我们呢,你们看是不是先将弱冠礼完成再事后相谈?”
“鸿文先生,你看这?”王天山故作为难的道。
”哈哈,这倒是老夫的不是了,林儿所言不错,先进行弱冠之礼吧。“诸葛鸿文也未在意。
王天山便带诸葛鸿文坐在次位,与三叔公相对,对此众人也没说什么。
王天山向众人拱手道:“因小二王林兄长王卓已被恒岳派收入山门,至今五年已,此次幼子王林的弱冠之礼便又老夫主持。”
”一者,上导天地,下拜先祖。王林,随我进祠堂祭拜先祖。“
”是。”当下王林便随着王天山进入祠堂,念起准备好的祭文。
”二者,行冠礼。王林,随我去前厅受冠。“
”是。”随着王天山进入前厅。
王天山对着诸葛鸿文拱手客气道:“烦请诸葛先生为幼子授冠。”
”家主不必客气。”诸葛鸿文也不拿大,还礼道。
征得同意后,正式进行加冠仪式。
”行冠礼,冠者一加,授。“王天山叫道。
立时便有下人将放有一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的盘子端到诸葛鸿文身前。
”林儿,这一冠者,便表示你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虽然你无从政之心,但望你有用于承担重任之心。“诸葛鸿文慎重的道。
”是。“王林端坐,接受诸葛鸿文的授冠。少顷,诸葛鸿文又将帽冠取下。
”冠者二加,授。“王天山叫道。
立时又有下人将放有白鹿皮做的皮弁(即军帽)的盘子端到诸葛鸿文身前。
”林儿,这一冠者,便表示你从此便有保卫社稷疆土之责了。“诸葛鸿文慎重的道。
”是。“王林端坐,接受诸葛鸿文的授冠。少顷,诸葛鸿文又将帽冠取下。
”冠者三加,授。“王天山叫道。
立时又有下人将放有上红中带黑的素冠(即礼帽)的盘子端到诸葛鸿文身前。
”林儿,待会你出去招待宾客之时边带此冠。“诸葛鸿文道。
”是。“王林端坐,接受诸葛鸿文的授冠。
“授冠礼毕,随为父拜见母亲吧。”王天山道。
”是。“
且不提,王林嫡母看到庶子也行了弱冠之礼,想到许久未见的亲生儿子王卓,自是一番感慨。
王林父子回到前厅后,王天山便对诸葛鸿文慎重道:”请先生为王林取字。”
”林儿,此来路上为师已为你想好了,日后你便叫做离之吧。“诸葛鸿文抚须道。
”多谢先生为王林取字。“王林恭敬的磕下三个头后道。
.......
举办完王林的弱冠之礼后,王天山安排各人招待相应的宾客,自己带着王林将最重要的宾客一一介绍给王林,一时间宾主相宜,满堂欢喜。
待众人吃饱喝足欲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时候,王天山走向高台,面向众位宾客,手上拿起喇叭状物品喊道:”多谢各位赏脸来参加小儿的弱冠之礼,王某不胜感激。在此,王某宣布两件事,请诸位做个见证。第一件事便是,王某次子王林今有幸得诸葛鸿文先生取字,其字离之,并获得诸葛先生同意,宣告其乃我大赵国礼部尚书,犬子便是其唯一的弟子。这第二件事便是,老夫在此宣布,将我王氏家族族长之位传于次子王林,并将于一月后在此举行族长传位,到时欢迎各位的到来。老夫言尽于此,多谢各位。“
城主本来就觉得诸葛鸿文这名字耳熟,待王天山宣布完便立马前去拜见,附近官员自是按大小自觉排队。好在诸葛鸿文早有预料,与城主匆匆交谈预定时间后便直接走了。
而王家众人当中有志于族长竞争的人,纷纷义愤填膺,交头接耳。
众不相关的宾客听到两个重大消息也是兴奋不已,深感此次来的不亏。
......
离汉城内,因这两件事引起的纷纷扰扰却丝毫影响不了此时的恒岳山。
恒岳山上两派弟子互相比斗,依然是玄道宗获胜,且想比原著,两派差距更大。
更与原著中不同的是,玄道宗不知为何竟然说服了恒岳派的两位金丹老祖,故此除了包括王林在内的少数门人外,其余人等均加入了玄道宗。此时的玄道宗,不止新回了赵国仅存的一位元婴始祖,更与恒岳派合并,整个赵国境内在中层战力上也是没有任何门派可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门派。
铁柱依然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山村依旧如故,没有什么变化。惟独自家大院,由原本的小瓦房,变成了一处三合院,门前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虽然天才蒙蒙亮,但远远的可听见几声犬吠以及公鸡打鸣。
清晨的村落内,炊烟飘渺,各家各户都早早的起床做饭。
铁柱站在村口,遥望自家大院,内心此起彼伏,五年时间匆匆而过,时至今日,往昔之事依然历历在目,父母期望的目光犹存心间。
他踌躇一番,有种近乡心怯之感,随后深吸口气,缓缓的向着家门走去。
靠近家门,敲响房门,却半天无人前来,便将神识往内探去,并未感觉到屋内有人,有些奇怪,但也没往坏处想。
可能因敲门声太大,隔壁院子冒出来一个声音,”小伙子,你是谁,是找王木匠的么。“
王林转过身去,发现是从前的邻居宋婶,便道:”宋婶,我是铁柱啊,我爹娘呢,怎么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啊,是铁柱回来了啊,是说怎么看着眼熟呢,哎这一转眼就五六年没见着你了,都长成大小伙了,待会来婶家坐坐啊。哦,你爹娘啊,半个月前便出发去离汉城参加你那大伯的儿子的什么成年礼去了。“宋婶仔细看像铁柱,发现确实和几年前很像后便热情的道。
”啊,我大伯家什么时候搬到那么远去了。“铁柱奇怪道,至于与自己同名的王林成年的日子,这个倒是不用算,看自己生日就知道了。
”哎呀,说起你大伯家,那还真是奇了怪了,你大伯那人附近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啊,这几年前不知道怎么突然转性了,做了很多大事,将你们王家变化的很大,现在听说都是离汉城的名门了,这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算算日子,你爹娘差不多还半个月左右才能回来吧。要不就在婶这住着?“宋婶羡慕的说道。
”不用了宋婶,谢谢您的好意,我这次回家没那么长的假期,还是我去离汉城找他们吧。“铁柱客气的道。
”那好吧,你一路小心。“宋婶只得道,有点好奇这么远的路坐马车都得上十天,既然没那么长假期怎么赶得过去,不过一想到铁柱在恒岳派呆了五六年,说不定学了什么仙法呢,便也没问,只是有些羡慕。
铁柱一路利用引力术飞行,隔段时间便停下休息与问路,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了离汉城。
铁柱坚决地向着那高大的城墙走去,没有回首,身后残阳如血。如其今后的修道之路一样,一无反顾,却充满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