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宗族大典
辰时初刻,待府中安排好提前而来的王氏宗亲用过早膳之后,王天山便带着王林与众位宗亲一同往王氏祠堂而去。
待及靠近祠堂,自此一路过去,便见各种祭祀横幅绵延数十米,时有路人驻足而语。
待靠近祠堂大厅正门处,各种对联更是贴满。其上有:“典祀千年重,祖功宗德流芳远;族兴万代隆,子孝孙孝世泽长”、”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等等各式包含了对祖先的缅怀之情的对联。
王天山来后便带着王林前往各处宗老之处互相介绍,其带来的族人自有相应人员接待安排。
辰时三刻,预计该来的都来了。
王天山带着迎宾成员,与前来参加祭祖大典的数百位多位宗亲举行了欢迎仪式,各片区代表互行礼。
礼乐人员高挂祖宗神像,摆放祭品,各方宗亲步入大厅行鞠躬礼。此时,州府兖州王氏与各处县城王氏代表车队均已到达。至此,祭祖大典邀请的全部代表都已到达祭祖大典现场。
伴随着礼乐,兖州王氏代表王君才,离汉成其他县城代表等在王天山的陪同下步入大厅,与大典的主拜人共同向王氏烈祖神像上香。
一切准备就绪,王天山宣布祭祖大典开始。庄重的只有祭祀大典只是方才得奏的礼乐奏响,顿时,礼炮齐鸣,锣鼓喧天。
此次祭祖大典,由“寻根”,“归宗”,“礼颂”,“腾飞”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相互交叉,相互结合,共同谱写了一曲对祖先的赞歌。
王天士以祭祖司仪的身份说道:“大典进行第二项,有请文昌公二十五代贤孙王虞年恭读《祭祖文》。
随后,王虞年行三跪九叩大礼后诵读了《祭祖文》。祭祖文寥寥几百字,却将离汉王氏氏根源,祖宗功德,族礼家风,以及后辈该如何作为,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谓是字字千金,句句含情。此乃王天山委托王林老师所作,诸葛鸿文先生在了解王氏相关事迹后所写。
大典第三项是全体行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
“大典进行第四项,全体肃立,向王氏先祖上香。”然后,鸣礼炮十三响,象征参加祭祖大典的十三辈宗亲。“孝、友、师、虞、君、一、国、朝、天、子、万、邦、仰”。自嘉禾元年以来,入兖祖文昌公的子孙在兖州经过支分派衍,已经延续到了三十六代。可谓是家族昌盛,人丁兴旺。只是离汉本支族人久未出什么人物,此次王天山出面组织方才得意完成这宗族大典。预示着离汉王氏,已正式成为本地的名门望族。
上香礼毕,会场安静了下来,只有庄重的钟罄之声还在回荡。
伴着音乐,王天山给足了州府王氏面子。兖州州府王氏致开幕辞,并向在座的宗族同胞表示慰问。接着,目前的离汉王氏明面上的族长王天山作了重要发言。他的讲话,涉及宗族发展状况,分支族人修谱造谱工作等多个方面,为下一阶段王林提出的《兖州通谱》做好铺垫。
王天山的讲话受到了在场宗亲的一致好评,接着,热烈的掌声响彻大厅,横贯云霄。
大典进行到第七项,族长王天山作了离汉王氏宗族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的统计。统计首先指出,强调,要推动宗族团结,加快人才培养。“钢材木材都不及人才”族长语重心长地说,“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重中之重,只有有了人才,家庭的文化素质才会提高,家族才会振兴。”他同时也批评了某些自私自利的族人,同时也不忘鼓励众多族人,为宗族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从他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宗族的天平在的使用过程中从没有向任何一方倾斜过。
“第八项,各分支代表发言。”王君才、王国定、王朝文、王天动、王天熙等相继发表讲话。为本次祭祖大典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宗族的价值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巳时三刻时分,祭祖大典议程走完,随后族长宣布:“元和三十六年腊月初五,癸卯乙丑丙辰赵国离汉王氏家族祭祖大典落幕。”顷刻间,礼炮轰天,锣鼓齐奏,音乐高声。
礼宾席就坐的宗亲全体起立,鼓掌庆祝此次大典的成功举行。
此次祭祖大典形式庄重,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是近数十年来离汉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拜人员最多,仪式最繁的盛会。
此次祭祖大典,对于促进宗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增强族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加强各片区交流,促进宗族和睦团结,增强凝聚力。为王天山父子胜任离汉王氏族长写下浓重的一笔,本来州府兖州王氏此来是有意挑刺为难打击王天山的,但见离汉王氏家族大典举办的如此成功,便也高高兴兴的。毕竟州府王氏也希望王氏家族各处更加辉煌,一个家族发展本来就是需要四处发展,互相照顾的。
.......
祭祀典礼完成之后,王天山便带领众位分支宗族话语人前往会客厅谈话。普通宗亲及其家属,自有王学文安排之人带领前往早已准备好的休闲场所休息,戏班子、舞台子、舞狮、杂耍等应有尽有,点心小吃等自不用说。
”想必各位宗亲也是知晓,老夫此次将在这宗族大典之时宣布将离汉王氏族长之位传于我二王林,在此再次向各位宗亲表个态。“王天山坐于上首对着众人道。
”王族长所做决定,并且已向你各处分支做过讨论。照理说,老夫乃是外人不应多言,但同为王氏,老夫也是希望离汉王氏能够昌盛,故便想询问一二。王林贤侄若是担任族长,将会对离汉王氏做些什么措施,还望王族长不要见怪。“兖州王氏王君才装作疑问的道,虽然王君才已经打消了挑刺的念头,但也想多了解下王天山的打算,看看是否有什么借鉴之处,抑或是对兖州王氏是否造成什么影响。毕竟王天山这一支短短数年之内便发展如此迅速,兖州王氏自然想要学习一二。至于王林所回答的是他自己谋划的,这点王君才是没有一点相信的。
”哈哈,君才兄客气,你虽不是我离汉王氏,但我兖州王氏本是一家,按辈分来,您还是我太叔祖辈呢。您欲要考校下老夫又怎会见怪。“王天山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