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有浮仙(已修改)
“世有浮仙,远在海外仙岛,苦苦求索,终生不得见。”
李惟阳合上《血刀老祖修行随记》,望向怀里的浮仙令,在海岸边静静地等待着。
自从得到了浮仙令之后,他内心便有了一股莫名的感应,指引着他来到了这里。
据传,得浮仙令者,便得仙缘,能拜入海外仙门,问道长生。
年仅十七的李惟阳,在各门各派的围剿下,仅凭一人之力,便夺了浮仙令,全身而退。
他不同于那些已经半截如土,为求延寿已经癫狂的各家老祖,他求仙,只是想见见这天地有多宽广,海的尽头是什么。
还有,凌驾于世俗武道之上的更强者。
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太阳东升西落,三天过去了,李惟阳依旧只是静坐在此。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卷在海潮之上。
下雨了。
任凭雨水拍打在自己脸上,不知过了多久,一柄素色的纸伞撑起在了李惟阳的头上。
李惟阳睁眼,抬头看去,是位气质极典雅的女子,面容清秀,身着青色道袍,眼神深邃而平静,就这样直直的看着他。
“你就是李惟阳?”
还不待他开口,那女道便再次开口说道:“跟我走吧。”
李惟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这样起身跟在后面走了,按往常来说,这人靠近自己十步之内时,血刀就会架在她的脖子上。
短短的一句话,简单且平静,却惊人的有力,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听从。
想必这就是那海外仙门的修仙者了。
李惟阳撑起那女道递过来的伞,他发现,雨水好像有了自己的意识一般,会避开她的身体,好是神奇。
犹豫了片刻,李惟阳开口问道:“前辈,在下该如何称呼您?”
“叫我师姐便是了,我叫宋清,清水的清。”
宋清,人如其名,只是片刻的相处,李惟阳就从这位师姐身上感受到一种清澈纯净之感。
这就是修仙者吗,果然和那些粗俗武夫不同。
当然,除了李惟阳。
他自认出淤泥而不染,浮濯于红尘之外。
沿着海岸走了一会儿,见一只小船从不远处缓缓漂来,宋清走了上去,李惟阳也跟了上去。
宋清站在船头,手掐法诀,小船便向着远方驶去,李惟阳望着这青色道袍的背影,和背后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无限感慨。
只道:一叶扁舟渡海,问天地谁为仙?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小船停在了大海之中,宋清转身示意李惟阳下船,李惟阳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宋清径直踩入河海水之中。
见李惟阳迟迟没有动作,宋清才似乎想起来了什么。
“李师弟,海水只是幻境,我们已经到了。”
海水只是幻境?
原来千百年来,世人所苦苦追求的海外仙岛,就近在眼前。
有幻境相隔,却又远在天边。
李惟阳跨入海中,只觉如履平地,又走了一会儿,只觉心神晃动,天旋地转。
等再回过神来,已身处一片山林之间,鸟兽奔走呼号,天空无限蔚蓝,只是一个呼吸,便能让人内心彻底平静下来。
“前面是浮仙道馆,那里都是还未正式拜入山门的入门弟子,正式登记在册的则是外门弟子,有资格登上浮仙山的外围。”
“浮仙道馆有甲乙丙丁四等弟子,甲等为资质上佳的浮仙宗长老弟子的后代,乙等是越州各地搜罗而来的资质出众之辈,丙等则是得了浮仙令的外岛武修,至于丁等,就是一些缴纳了道资但无甚资质之辈。”
“重新认识一下,我是浮仙宗乙木峰内门弟子,宋清,筑基修为,负责本次道馆的弟子招收。”
李惟阳内心一震,居然是位内门弟子,随即拱手回道:“见过宋师姐,我乃玉苍大陆的武道修士,李惟阳。”
可能现在要改名叫玉苍岛了,李惟阳心想。
原来自己修炼厮杀生活了十七年的的大陆,在仙门看来,只是一个小岛。
万万人中只有一人脱颖而出,来到仙门,也只不过在入门弟子之中位列丙等。
何其残酷,就像。
炼蛊。
恐怕就算是入了浮仙道馆,也未必能成为外门弟子。
毕竟蛊虫总是要经过数轮厮杀的。
言语间,又走了段路,浮仙道馆,到了。
一位慵懒瞌睡的道士倚靠在门口,似是听见了来人的脚步声,打了一个激灵,看到来人,立马清醒了过来。
“宋师姐好,这位是新来的师弟吗?”那道士尴尬的摸了摸头,一脸苦笑之色。
“陈师弟,我同你说过几回了,莫再让我看见你如此。”宋清语气有些恼怒的说道。
那道士不接话,上前来一把揽住了李惟阳,说道:“新师弟你好啊,我是浮仙宗乙木峰外门弟子,陈兴,负责本次道馆弟子的招收。”
“你就是李惟阳师弟吧,拿好了,这是你的身份牌,弄丢了可是很麻烦的。”
李惟阳接过木牌,上面铭刻着——丙等,李惟阳。
“跟着我进来吧,我给你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于是李惟阳跟着陈兴走进了浮仙道馆,进门之后,一路石子路,之后便是排排木屋,中间还有一口大湖,再走进去,就来到了平常修炼的道场。
“我们浮仙宗,地处越州东南,附属有几十个小岛屿,所拥之地绵延数万里,而宗门正式弟子又分外门内门,当然了,在此之上还有传承弟子,那等层次的人物我们就暂且不谈了。”
据陈兴介绍,浮仙道馆三年一开,他是这批里面来的最晚的了,再过三个月,考核就要开始。
若甲等成为外门弟子的机会是十成十,乙等是十成八,那丙等便是十成五,丁等则是可怜的十不存一。
陈兴带着李惟阳转了一圈之后,便领他去了丙等弟子的住处。
一间够一人挤下的木屋,一卷草席,极为朴素。
“莫嫌朴素,这间房的位置在丙等算是不错了。”
“惟阳谢过师兄,我既已是最晚来的了,有地休息便是万幸,只是日后还望师兄多加关照。”
陈兴临走之前,还嘱托了一番,保管好身份牌和浮仙令,尤其是那浮仙令,切忌转手他人,留以日后有大用。
虽然李惟阳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浮仙令有何大用,却也将这番话牢记在了心中。
进门,见草席之上有两本小册子,李惟阳拿了起来,一本是《修行基础》,一本是《引气入体》。
翻开《修行基础》,上面写道:
凡人引气入体,尔后吸食天地灵气,积攒灵气,是为炼气境。
吞服天地灵物可入筑基境,开辟人体紫府可入紫府境,修得果位可证金丹境。
化丹成婴元神出窍踏入元婴境,炼就纯阳无阴之元神为阴神境,肉身成圣走过三灾九劫是为阳神境。
继续往下看,简单介绍了修行百艺,诸如器阵丹符等等。
翻到“根骨”一章,介绍的是“灵根”和“道体”。
“灵根”乃修士感应灵气的根源,若无灵根,便感应不到灵气,只得走体修的路子。
人体有五行阴阳,但根据体内五行之气的强弱,则又有不同的划分。
例如金行之气极为突出,则为上品金灵根,水行之气极为突出,则是上品水灵根,共分天地上中下五品。
天地两品可谓是万万中无一的天之骄子,修行界有个玩笑说法,天地品灵根的修士,睡睡觉就能筑基,打打坐便成紫府,若是按部就班的修行,便能直指元婴大道,一窥阴神之风景。
还有些五行演变来的特殊灵根,例如风雷冰等等,此类修士,修行速度较常人而言自是一骑绝尘,在上品灵根之上,天地品灵根之下。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五行之气极其稀薄之辈,称之为伪灵根,再如何修炼,一辈子也只能止步于炼气初期,不适合修行。
而细看“道体”一栏,则是寥寥数语,只言天生道体者,皆有望登临阳神。
一条广阔的通天仙路就这样,通过一本小册子,展现在李惟阳的面前。
不知不觉,天已入夜。
李惟阳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想起了白天那口大湖,于是起身就去。
冷月接天,星月微明。
只见月夜,大湖,木屋,腰间的刀,还有,眼前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