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灵兽寒蟒
那范裔自知绝对不是这灵兽白虎的敌手,若是挨了一爪,不死也得半残。
也顾不上身边的师兄弟了,拔腿就跑,那灵兽白虎立刻扑了上去,把他压倒在地。
其余几人见到此状,也立刻四散而逃。
白虎的爪子在范裔的身上留下无数的血痕,但未伤及骨里,这幅破了相,丢了份的模样,远比杀了他来的更痛苦。
“虎道友,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白虎也感觉到,如果自己再重力几分,悬在天上的那柄巨剑,就会坠落下来,取走它的首级。
于是踏起尘土,又羞辱了一番范裔,便起了身,任由他逃去。
“哈哈哈,这范裔,心定是伤了,而且还是大伤。”上官行瀚嬉笑着说道。
李惟阳也觉得心中十分畅快,也算是给自己和单师兄出了口恶气。
“李道友,既然此间事了,我们便去那处修行地吧。”
据白虎所说,不远处,有一寒潭,乃是灵兽“寒蟒”的修行地,他们接下来要去往那里。
在灵兽白虎还未进入灵智期之时,就和灵兽“寒蟒”打过交道,如今它已迈入灵智期,应该是会卖这个面子的。
两人跟着白虎走着,四周的景观由原先繁茂的山林,变为了低矮的灌木丛,然后是枯枝败柳,残花野草,最后是一片荒凉的空地,甚至找不到一点草皮。
一寒潭空坐于此,只是看了一眼,一股寒意袭来,让二人都不由得瑟瑟发抖。
白虎低声嘶吼,水面波纹荡漾,紫蓝蟒蛇浮出水面,蛇行至二人眼前。
“寒蟒前辈,在下欲借此寒潭修行,不知可否?”说罢,李惟阳递上一枚中品灵石。
“此人助我从枯叶蝶手下夺来见灵花,还请借他一道,不日我们合力杀它,若让枯叶蝶开了灵,只怕会暗害于你我。”
枯叶蝶阴险狡诈,不少灵兽都遭了害,化形不一定比灵智强,灵智不一定比开智强。
所谓的各个层次等级,只是人类修士赋予的,妖兽的战力,并不取决于灵智和形体的变化。
古老强大血脉的妖兽,天生就开了灵智,而且它们之中的大多数一辈子也不会选择化形。
化形,只是一些妖兽偷取人类修行智慧成果的手段,而一些无灵根,或者伪灵根的修士,也会借妖身修行,走体修的路子。
似寒蟒和白虎这等强大的妖兽,自然不屑于借人身修炼。
“吾名为易,你也该取个名字了,白虎。”
原来这寒蟒叫寒易,那白虎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李惟阳自然能听见他们的对话。
“李道友,你替我取个名字吧。”白虎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李惟阳。
见灵花开,遇阳及瀚,于郁葱山林中听得白虎凶名,取郁字得“白郁”,妖兽白额巨虎盘踞五十年,是为今日灵虎——“白郁”。
妖兽寿元绵长,白额巨虎之血脉源远流长,五十年全身化白成长为白虎,亦是妖兽之中的天才之辈。
“白郁,就让这人类修士待在这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杀了那枯叶蝶。”
突然那寒蟒转过头来,吐出信子,用黏液包裹住了李惟阳。
“你的肉体太过羸弱,此物能护你一时不被寒气入体。”
随后,一蟒一虎快速消失在这片荒地,走上了寻仇之路。
看来这寒蟒是个急性子,李惟阳心想。
一旁的上官行瀚说道:“寒蟒,灵智期灵兽,血脉可溯源到金丹层次的大妖——玄冰蛟,冷血的本性让他遇事稳重,是个天生的杀手。”
“按理说,这寒蟒应该性情不会如此冲动才是。”
不过这背后之事也与他们无关,眼下李惟阳有了修行之地,他也要去狩猎妖兽了。
“师弟,突破炼气初阶的关键,在于感悟《癸水炼气真解》,有此寒潭相助,师弟如此聪慧之人,想来就是一两日的事情了。”
“师兄我就在此地周围狩猎,师弟切记量力而行。”
此寒潭就是一般的筑基修士也不好长期浸在其中,李惟阳虽说有灵兽寒蟒之体液护体,也许小心谨慎一些。
“谢上官师兄,惟阳定不会忘。”
李惟阳将装有灵石的玉盒交给了上官行瀚,就脱了衣物,就地打坐修行。
寒气很快爬上了李惟阳的身体,灵兽寒蟒的体液护住了他的肉体,体内的金气保护住了他的经脉,只是皮肤感觉到有些冰冷。
这一次修行,他需要打通手阙阴和足太阴经脉,才能突破炼气四层。
《癸水炼气真解》所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李惟阳在这里却丝毫没感觉到“上善”二字,反而是寒气之“恶”。
善恶美丑不分,香臭清浊不闻,是为祸乱之风。
而善却离不开恶,恶也离不开善,美不可能失去丑,丑也不可能失去恶。
若人人皆善,那怎知何为善?人人皆美,又怎知何为丑?
先知恶,才能知善,先见丑,才能见美,先闻臭,才能嗅香。
这是《癸水炼气真解》的道理,也是阴阳的道理,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二字,水也莫过如此。
练武之时,血刀老祖就曾对他说过:天下之强莫过于水,而弱也莫过于水,一动一静,都逃不过水的变化。
这也是他晚年住在海边的原因,水的浩瀚和强大,令他痴迷。
想到这里,手阙阴和足太阴也被打通,李惟阳就这样突破到了炼气四层,跨入了炼气中阶。
而就在李惟阳突破的那一刻,他感应到《癸水炼气真解》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字。
“水幕之术”,御水成幕,可防御,可围困,水灵根修士炼气境基础法术。
御水?
因为修行时间太短,又一直赶上许多事情,李惟阳好像从来没有练习过御水,就连凭空生水都不曾有人教过他。
水?此地最不缺的就是水。
走到寒潭边上,李惟阳按着“水幕之术”所写法门,御寒潭水,只见潭水凭空浮起,形成一道水幕,可只维持了不过几息。
李惟阳在没人传授的状态下,第一次修炼法术,御的还寒潭之水,就能有如此进展,不可谓悟性不高。
可李惟阳自然不知这些,还体会到了一股挫败感,有些沮丧之意。
ps:有兴趣的读者老大加个群,前十有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