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重生西游土地神

第40章 遗失在历史的书籍

重生西游土地神 迷书的懒猫 2456 2024-11-12 08:32

  阴间酆都城。

  陆判官殿。

  刘七倒是熟门熟路,刚好又是鬼将袁海在值班,让其帮忙通报一声。

  没过多久,刘七被袁海引到偏殿,偏殿内王生正笑眯眯的看着刘七。

  看王生这番乐呵乐呵的样子,刘七觉得这次办事应该能够顺利。

  “小的拜见王书吏长!”刘七恭敬的拜一礼道。

  “原来是刘七呀,你不在两界山,怎么来这里了?可是寻我来喝酒的?”王生高兴的点头道。

  刘七听到后连忙摇了摇头,“小的这次拜访大人,是有事情需要大人帮忙的。”

  “哦?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王生好奇的询问道。

  “是有关我大哥的家事。”

  随后刘七把曾天赐的事情告知了王生,并且想要询问这狐仙的肚子怀的到底是人还是半妖。

  “原来还有这种事,这狐妖定然是看中曾府的功德来了,想要借用功德渡劫成妖仙。”王生看的事情多了,一听就知道这狐妖打的是什么主意。

  如果这妖仙怀的是半妖,终始曾府的功德会看在曾府血脉的份上帮忙,但是毕竟只有一半的人族血脉,功德能够借用的就少了一半。

  除非这妖仙不想尽可能的安全度过雷劫,否则它不会去怀半妖的。

  虽然心里一目了然,但是涉及到曾山的事情,他也不敢马虎,谁让曾府给他塑了金身呢,还是一比一的还原,啧啧啧,那神像英俊潇洒、貌比潘安!

  “你在这里等一会,我去找找!”

  王生说完后,就扎进了书堆里面。

  过了许久王生才拿了一本厚厚的书本,按照书本的检索翻到其中的一页。

  “总算是找到了…咦…”

  王生脸色变的非常奇怪。

  “大人,可是有什么奇怪处?难道真是半妖不成?”刘七也变了变脸色问道。

  半妖是一半血脉是人一半血脉是妖的生物。因为有人的血脉的关系,半妖是早慧的生物。因为有妖的血脉的关系,半妖又是有妖力的生物。

  半妖年少的时候控制不了体内的妖力,所以经常给家里带来灾难,有“灾星”之称。

  再加上此类生物难以在天地间立足,为人族所不耻,为妖修所不屑,是属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妖力强大的妖怪会使用秘法怀孕,生下的孩子就是人族,与妖族完全无关。

  这也是那些妖仙想出来的法子,即能凭借行善积德之家的功德渡劫,又能渡完劫后抽身离开,钻进深山老林继续修炼,而不沾因果。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狐狸精用的是哪种方法怀孕的,所以刘七才有这么一重担心。

  问清楚点好,方便曾山早点下决定是要?还是不要这个玄孙。

  “刘七不用害怕,孩子确实是人不假,只是这孩子…”王生低沉道。

  只是什么?难道这孩子还有什么怪异之处吗?

  “可有什么奇异之处???”刘七忙问道。

  “这个…天机不可泄露…”王生合上书道。

  既然他都如此说了,刘七自然不会不识趣的寻根问底,或许是因为王生有些魂不守舍,一起喝酒的事情就等下次再说。

  为曾山办完事的刘七带着答案还有这些天在阴间收集的书籍给运送到两界山。

  “《连山》、《归藏》、《乐经》、《青囊书》。”

  曾山爱不释手的摸着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人类古人智慧的结晶呀,拥有很高的医学、数学、艺术等方面的造诣。

  要是能把这些失传已久的书籍刊登出来,恐怕大唐的文坛都会震动的。

  远古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葬》,三曰《周易》。在周朝这三易分别由太卜掌握。《连山》与《归葬》的著书时间都要比《周易》久远,最晚也可追溯至殷商时期。

  其中《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其以艮(山)为首。

  它是不同于《周易》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与阴阳平衡客观论的经书存在。

  而《归葬》的易卦图也不同于《周易》,在万物取象上更加具体。

  这三本书里面蕴藏着无穷的哲学思想,对研究华夏文明脉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惜《连山》在东汉之前已经失传,而《归葬》也早在西汉之前就已失传。

  还有《乐经》,其为先秦六经之一。在秦火之后,诸多经典遗失,当时士人默写出来其余经典,而唯独乐经很少人能够默写出来,故以至于失传,导致后世只传“四书五经”。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先秦时期祖先们总结下来的纯乐理内容,里面音阶和音律都十分讲究。先秦时期的中国礼乐文化十分繁盛,国家各种场合都要凑不同的乐曲,其分类之多,《乐经》全都涵盖。

  可惜却毁于一场大火,如果此书能面世,对于妓女、宫廷乐官来说又多了很多乐曲可供世人欣赏。

  更别论《青囊书》,这本书倾注华佗毕生心血与行医经验,记录着华佗最为神奇的医学外科方面的精髓。

  但却由于徒弟的保护不周,成书不久便惨遭焚毁,当时只抢救出了记录着“五禽戏”与“麻沸散”等等寥寥几页。

  这些都是后世21世纪的遗憾呀!

  如果《青囊书》能重见天日,世上就少了许多庸医,少了因为用错药而死亡的病人。

  可以说这些传世之作能重新印刷刊兴,定然会对大唐的民生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贤弟,太好了,这些书可是太难得了。”曾山高兴道。

  “大哥,不就是一些遗失的书而已,天下有那么多书多一本少一本有什么关系。”刘七不解道。

  曾山感觉和一位莽夫谈这些书籍的意义,无异于对牛弹琴,看来有些成就感注定只能自己独享。

  曾山觉得有责任有义务让这些遗失的书籍重见天日,重新发挥它独特的作用,造福人族。

  “对了,你的那位狐孙媳妇怀的是人,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吧。”刘七打断了曾山的幻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