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门自下而上划分有七道山门,分别是:
第七门:筑基期弟子。第六门:开光期弟子。第五门:融合期弟子。第四门:心动期弟子。第三门:金丹期弟子。第二门:元婴期弟子。第一门:元神出窍期弟子。
七门各有一个“首徒”,负责监督七门弟子修行,第一门首徒刘浅洲是师门“大首徒”,总领七门事务。
第一门:刘浅洲、周云净、覃岳明、傅轻欢、楚怀枫、秦淑远,被誉为七重门“天骄六子”。这六个人当中,只有秦淑远的道行尚浅,只因身份特殊,又资质够格,才被谢晓天破格晋升在了第一重门内修行。除了秦淑远,修为最差的是老五楚怀枫,新晋元神出窍境界,最厉害的当属刘浅洲和周云净,都已是元神出窍大圆满的境界。
刘浅洲和周云净必须要有一人留在天柱峰听候调谴,而眼下,傅轻欢要看守囚魔崖,覃岳明也正在囚魔崖思过,只有楚怀枫是个闲人,因此,刘浅洲带着赵翎儿走出奉天大殿之后,就找来了楚怀枫,随后又叫上一个第二重门内的师弟,这才动身飞往了灵州昭华寺。
四人到达灵州须弥山脚下的时候,已是次日夜晚,在屠苏城里留宿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天亮,才前往须弥山,来到了昭华寺。
负责接待香客的少年和尚将四人带到知客堂,通知了宗泽和尚,宗泽和尚来到知客堂向四人问明来由,又带着四人去了万佛古窟,他留四人在窟外等候,独自走进了千佛大洞庭。
普恒方丈正端坐在千佛大洞庭中央位置的巨大莲花石台上,敲击着一个小木鱼,领着广字辈僧众齐声诵唱佛经,旁边还有两个身强体壮的大和尚,敲打着一个巨大的木鱼。
宗泽和尚沿着过道,穿过僧众,登上莲花石台,蹲在普恒身侧,报道:“启禀方丈,七重门首席大弟子刘浅洲奉命前来求访。”
普恒感到疑惑,停下木鱼,问道:“人在哪里?”
宗泽和尚回道:“已经带过来了,正在石窟外等候。”
普恒道:“带进来吧。”
宗泽和尚道:“是。”起身走下莲花石台,走出了千佛大洞庭,片刻,又带着刘浅洲四人走了进来。
普恒抬手示意僧众停止念经,千佛大洞庭里木鱼停歇、佛音暂止。
刘浅洲走到莲台下,作揖拜道:“晚辈七重门刘浅洲,奉家师之命,特来拜见方丈大师。”
普恒走下莲花石台,合十回了一礼,问道:“所为何事?”
刘浅洲道:“敢问方丈大师,我的师弟秦淑远前段时间是否来过?”
普恒道:“的确来过。”
刘浅洲道:“我师傅听说,他在途中遇到了两个魔头,险些丧命,幸得被贵寺所救,才得以脱身,那两个魔头,一个叫陈玄公,已经被卢靖南杀了,另一个叫黄婆,眼下还囚禁在贵寺的封魔洞里,不知是否属实?”
普恒已能猜出他的来意,回道:“确有此事。”
刘浅洲道:“我师傅还听这位赵姑娘说,那两个魔头曾在洪川大邙山间杀害过许多无辜的人,只有这位赵姑娘活了下来,因此,特命晚辈前来拜见方丈大师,一来是为了当面答谢,二来是为了请方丈大师行个方便,让晚辈把那个叫黄婆的人带回天柱峰,交给我师傅过问。”
普恒看向赵翎儿。
赵翎儿第一次得见普恒活佛,只觉他背后佛光万丈,教人不能直视,低下目光,作揖默默拜了一礼。
刘浅洲见普恒似有犹豫,又道:“晚辈不但有赵姑娘为人证,还有一卷玉名册为物证,请方丈大师过目。”说话间,将手中鬼驮山庄玉名册、以及六根零散的魂魄玉简交给了普恒。
普恒看过之后,还给刘浅洲。他心里十分清楚,黄婆如果到了天柱峰,必定凶多吉少,但面对其中因果,也无可奈何,只得吩咐宗泽和尚道:“宗泽,传我法旨,让你普能太师叔把那位黄夫人带到这儿来。”
宗泽和尚合十拜礼,走出千佛大洞庭。
普恒请四人走上莲花石台,围坐静等,片刻,等到普能手握黄婆的青虹剑、带着黄婆和宗泽和尚走进千佛大洞庭,才又领着四人走下了莲花坐台。
赵翎儿对于黄婆十分戒备,走在普恒身后,不敢上前。
黄婆发现赵翎儿的身影,不禁顿住脚步,又看刘浅洲等人的打扮,像是七重门的人,顿时提起心来,直到普能转身示意她跟上,才回过神来,继续走路。
普恒和普能见过礼数,问黄婆道:“黄夫人,你认识她吗?”
黄婆看着赵翎儿,回道:“不认识。”
普恒又问赵翎儿道:“这位赵姑娘,你真的认识她吗?”
赵翎儿道:“认识,她就是黄婆。”
普恒又问黄婆:“黄夫人,你再仔细看看,真的不认识她吗?”
黄婆不愿承认,继续否认道:“不认识。”
普恒感到无奈,又对赵翎儿说道:“她说不认识你,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翎儿道:“洪川的秦公子、还有那位萧姑娘都可以作证。”
普恒想了想,对黄婆道:“黄夫人,需要老衲派人去屠苏城把兰儿那个丫头请过来作证吗?”
黄婆只觉得在劫难逃,为难片刻,终于还是承认道:“不必了,我认识她。”
普恒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黄婆无奈道:“她叫赵翎儿。曾是我的一个家仆。”
普恒见她相认,想了想,无奈道:“这几位是天柱峰七重门的人,今日是特意过来找老衲要人的,你既然认识这姑娘,那就跟他们走吧。”
黄婆不禁又看一眼刘浅洲等人,满脸都是不情愿的神情,试探着说道:“普恒大师,我不想去。”
普恒道:“去吧,这是你必须度过的劫数。”
黄婆犹豫了一下,央求道:“求普恒大师慈悲,让我继续留在这儿吧,我真的不想去。”
普恒道:“万般皆由因果,半点不由旁人。你自己种下的因,还要你自己去食这个果,也只有你食了这个果,才能了结那段因。”从普能手中取来青虹剑,交给了刘浅洲。
黄婆见普恒并不怜悯,感到无可奈何,回想着普恒的话,被迫平静下了心境。
刘浅洲见她平静下来,对普恒作揖道:“多谢方丈大师成全,晚辈告辞。”等普恒合十回过礼数,才走过去,抓起黄婆的手臂,客气道:“黄夫人,请跟我走吧。”拉着黄婆向千佛大洞庭外走去。
黄婆走的不情不愿。
普恒吩咐宗泽和尚送客,转身又登上那座巨大的莲花石台,端坐下来,示意众人继续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