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希望化作天上的星辰,只可远观,无法得到,除了地上的虫儿,又有谁会愿意一直追寻呢?
少年神情呆滞,不敢相信,但这一刻,他突然不愿再做那只傻傻的虫子了。
老人似是见到了一尘的状态,又不由轻叹一声,缓缓说道:
“对于你能入这内门一事,我本就不报希望,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几人能进入其中。”
“算了,你且下山去吧!”,老人说罢又欲离去。
此时一尘听到老人唤他下山,连忙从魂不守舍中惊醒,他一下子飞掠而出,抱住了老人的大腿,想起自己这一路的艰辛遭遇,鼻子一酸,竟大声哭嚎起来。
“观主救我,我道种受损,恐怕要终生滞留在紫道童境界无法进境。”
“如今铩羽而归,纵使愿意放下仇恨,但我又如何给心爱之人一个交代。”
“观主,即使你不愿教我道法,但求你千万别赶我走啊,离开此地,我再也没有别的去处了。”
“请观主收留我在道观之中!晚辈愿意给您当牛做马。”
老人见到少年涕泗横流的模样,像是动了恻隐之心,半响,才叹道:
“罢了,你我相见,也算是种缘分。”
“以后你便在这外院中待着吧。”
“不过,即使你没有修炼这超脱道的造诣,但能于此道观之中,增长悟性,磨炼心性,于你而言,也是大有裨益。”
在一尘感激的目光中,老人很快便打开了那道青色木门,隐没了进去。不经意间,他像是隐隐看到了几个青色的蒲团,只是似乎被时间蚕食太久,显得有些破烂不堪。
自此以后,他便在这虚空观的外院驻扎了下来,往后的日子,他不再锻炼体力,也不再修炼戟法,所有的功夫,都投身于一件事中,那便是:
修心。
虽然不是经常能碰到老人,但每次遇见,俩人便会坐而论道一番。
一日,老人自外而归,忽见一尘闭目静坐,许久都没有动静,不由啧啧称奇,问道:
“你此番静坐,所求何物?”
“无他求,唯求心之静也。”
“天地变化无常,心何以静?”
“囚于天地之中,则无以静;游于天地之外,则心常宁。”
“不曾见过天地,又何以言天地之外?”,少年闻之,蹙眉而醒,久思难明。
又一日,老人自外而归,忽见一尘双目远眺,许久都不曾闭上,不由啧啧称奇,问道:
“你此番远眺,所求何物?”
“无他求,唯求地之极也。”
“山海交替,何以为极?”
“力有时尽,地必有极。”
“地若有极,则何以言极之外?”,少年闻之,抓耳挠腮,久思难明。
复一日,老人自外而归,忽见一尘满面愁容,许久都不曾平复,不由啧啧称奇,问道:
“你此番愁容,所求何物?”
“无他求,唯求道之始也。”
“四季变幻,交替不止,何以为始?”
“有母才有子,有天才有人,有道才有天,万物必有始也。”
“生死轮回难辩,星空彼岸难寻,何以言大道之始?”,少年闻之,茶饭不想,久思难明。
日子便在这样的悟道生活中,一天天过去,少年的心境也渐渐变得空明起来。他似乎没有那般强烈的变强意愿了,反而整日沉浸在探求万物之理中,不可自拔。
闲暇之时,他便跑下山去,像个山野村夫那般,挑水担柴,踏林而歌。
有时坐于林木之中,一坐便是一日。
又一日,他像往常一般又欲下山,却被不知从哪儿闪现而出的老人叫住了。
“观主”,他恭敬地叫道。
“一尘,你来此虚空观有多久了?”,老人捋着自己的白胡子,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距那日停留于此外院中悟道,已有一载。”
“虽然于修道者而言,一载年华,算不得什么,但人在年少之时,被尘世的浊气腐蚀尚浅,恰似天地一初生的襁褓,也更能体悟大道的本真。如此来说,一载年华,却又显得万般珍贵。”
“这过去的一载,你可曾悟到什么?”
少年闻之,沉思许久,才缓缓答道。
“在我最初习得道法之时,我固执地以为,道法是手中之兵,借此兵,可以杀死别人,也能保卫自己。”
“在那些年,我杀了很多人,有恶贯满盈的强盗,也有自己的宗亲,有些人我甚至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全部死了,死在了我的戟下。”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快意恩仇,守护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力量。”
“可是不想我的道源受损了,在那闭塞的一隅之地,我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终生再也无法进境,那些失意彷徨的日子里,我又遇到了很多的人,见到很多想不通的事情。”
“有人不顾一切地想要杀我,有人不顾所有地想要救我。”
“这所有的一切,在过去的一年我都反复回想,细细斟酌,我做错了多少,又做对了多少,后来我想通了。”
“这是个能创造奇迹的道界,万物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对错,没有高低,那东西如果真要有名字,我将它唤作:”
“极乐!”
“哈哈哈,好一个极乐”,老人似被少年的这一番话所染,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
笑罢之后,却见他从身后掏出一本青书,随意地甩给了少年。
“这清平典在这道观中,不知放了多少年月,你既然悟得了极乐之意,想必还是能翻上一翻,便送予你吧。”
说完,老人临行前深深地看了少年一眼,便又离开了。
“清平典”
少年看着那灰尘密布的青书,不禁喃喃道。
顺手翻开首页,引入眼帘之处,却是几十个无比鲜活的文字,那文字一下子唤醒了一尘的记忆,他又不禁回想起那日初见老人之时,那动人心魂的歌声。
飘摇兮游于太宇,享百世之惠恩;
浩荡兮肆于海内,夺万物之长生;
......
此时,那歌声竟和眼前的文字一一对应了起来,他只是默念一番,顿觉心中无限快意,似遨游云海,直上九天。
他读罢之后,不由称奇,便翻开了第二页,却见文字一下子没了痕迹。
“嗯”他心中一阵诧异,随后便从头翻到了尾,谁料此书除了首页之外,竟是本无字之书。
他反复确认,却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万般颓然之下,只能放弃。
“原以为我在此苦苦悟道一年,观主充分见识了我那悟道的慧根,打算将一个宝贝传承于我,没想到这竟是本诗书,还只有一首”,他心中一阵嘀咕。
只是嘀咕之后,他像是想到什么,突然将视线转向了青色的木门。
“昔日,我初来道观,观主说我修的是杀戮之道,难以入他这御魂门”
“可如今,我不曾杀戮已有一载,在那山野之中,没日没夜地修炼道心”
“纵使难达超脱之境,但想必比之当日,入这御魂门,也是多了不少把握”
他的脑海中,又不禁浮现起一年前,透过青门的缝隙,看到的那几个破旧的蒲团,他隐隐感觉里面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他再度向着那道青色木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