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神帝明华京

第38章 烟雨江南

神帝明华京 稀饭小生 2618 2024-11-12 08:41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徐浪他们来到江南时,这儿正在下着小雨。

  青青的天空下,一道蜿蜒的小清河向远方而去;

  这时,还是清晨;

  郊野的河面上,只有一条细长小舟,舟上除了船头那位撑船老者外,还有着三个少男少女。

  舟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徐浪他们,以及被打了包,放在船尾的虚秋柿。

  江南的雨,总是细雨绵长;

  他们的脸庞也被这雨的温柔攻势给湿润了;

  好在南方气温尚暖,不至于冻出病来。

  她们三人都带着斗笠,穿着蓑衣,坐在船上,低着头小声说着什么。

  小清河的两岸,时不时的有数匹快马驰过,马上之人,都是穿着一样形制的五色短袍;

  快马疾驰,地上少有的积水被踏的飞溅。

  “这些人来的真快!”坐在船上中间的鹿长苏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轻声说道。

  徐浪哼了一声,手从怀里拿出一块牛肉,嗅了嗅,发现味道还算鲜正,没有酸坏,便啃吃起来!

  自她们上舟后,这小清河两边土路,就不断有穿着五色短袍的人疾驰而过;

  至此为止,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人;

  事情朝着危险地步的发展,是在太快!

  爻媖出神的望着远去的五岳剑派弟子,她的左手轻轻拍打着,抱在怀里的木盒;

  ‘哒.哒.哒......’这举动完全是下意识的。

  在来江南的路上,他们曾好奇的把木盒打开,去看里面所谓的神器;

  可是,木盒里面的东西,在层层缎子黄布上,躺着的就是一个白色的瓷瓶子;

  几人纷纷传看,也没看出所以然,而且爻媖还觉得,这瓶子的做工并不多么精细,像极了街边小贩售卖的插花瓶子。

  瓷瓶拿在手里,徐浪不由得心道:血教和四大派动用这么大的阵仗,就为了这个小瓶子?

  ......

  小清河渐渐来到杭州城下,徐浪三人从舟上来到陆地,便去递交路引,进城去了。

  进入城中,便在一家名为闻莺馆的地方投了宿。

  闻莺馆,位于西湖的东方,站在二楼的窗边,便可以看到不远的西湖。

  进入房中,徐浪把鹿长苏和自己的蓑衣,挂在门边的衣架上,两个斗笠也挂在最上侧!

  而那爻媖却穿着蓑衣径直走向窗边,伏在那,右手撑着脑袋,举目眺望,直把西湖瞧个透彻。

  这时,外面还下着小雨,因为这场小雨,只见那青山脚下的西湖,变得山水朦胧,如梦如幻。

  真应了苏轼的那一句:山色空濛雨亦奇。

  鹿长苏是最后一个上楼的,进入房间后,两手抬着的木托盘放在桌上,托盘上面的三份小菜、三碗米粥也拿了出来,轻轻摆放在木桌上。

  闻到饭香,早就饿到不行的徐浪连忙从床上下来,来到木桌边坐下,便开始吃饭。

  端着饭菜上来的鹿长苏倒是不饿,她扭头看到爻媖在窗边出神看着西湖的景色,于是她也走了过去,学着爻媖的姿势跟着看去。

  好在她两人比较苗条,否则这一个窗户也经不起两人。

  与爻媖去看西湖不同,鹿长苏则是去看灵隐寺的,不过举目望去,只见青山,那有灵隐寺的影子!

  那灵隐寺虽然也在西湖边上,但被青山阻隔,哪里看的见。

  ......

  江南这边的饭菜碗碟很小,所以虽然有三样小菜,但徐浪哪里会觉得够。

  几道小菜很快就着米粥吃完,又把另外两碗米粥吃尽,徐浪还是觉得半饱都没有!

  “好啦!你们两个人现在看啥!等明天咱们直接去现场看不行么!快点,吃饭!”徐浪急吼吼的说道。

  那两人瞧了一会,也算解了馋,听到徐浪的话,便去吃饭;

  谁料,等她们两个来到桌边,只见上面只有盘子,那有饭菜!

  “小鹿,赶紧,再去弄点饭菜!”徐浪笑道。

  ......

  入夜,徐浪躺在床上,双眼出神的看着天花板,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爻媖鹿长苏她们,则是在地上打地铺。地上很硬,舒适度自然比不过床铺,但她们这会却都睡着了。

  他们三人之所以在一间房,就是因为早晨那会,见到四大派之一的五岳剑派的大批人马,已经进入了杭州!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决定住在一间房,互相都能有个照应。

  此夜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时,窗下却突然响起叫卖西瓜的吆喝声。

  这吆喝声极小,但徐浪的听力惊人,清晰的听到了这吆喝声。

  本望着天花板出神的徐浪,一听到这卖瓜的吆喝声,扑腾一下坐了起来,他皱着眉头闭上双眼,跟着张了张嘴,无奈的叹了口气。

  套上袍子,徐浪来到窗边向下瞧去,只见青砖石铺就的小街上,一个衣着褴褛,身形矮小的老头,有气无力的走着。

  那个平平无奇的小老头,徐浪却认出,他便是红房的指挥同知大人!

  怎么是他!

  想罢,徐浪从窗户一跃而下,疾步跟上那个老头模样的指挥同知大人。

  “听闻,同知大人一向不出华京,怎么今夜,会来杭州?”徐浪开门见山的问道。

  同知大人听到徐浪的问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自顾自的说道:

  “晋朝时发生八王之乱,动摇了皇权!晋惠帝因此而怒,这一怒之威,便导致了道派衰落,还发生了绝窍之事,你应该知道吧?”

  闻言,徐浪点了点头:“身为红房中人,又怎么不知?”

  同知大人又继续说道:“那你又知不知,八王之乱的引子是什么?”

  “自然知道,皇后贾南风干政。”在现代世界都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徐浪又怎会不知道?

  “当年,皇后贾南风,为了掌权,杀了太子,因此引发了八王之乱,导致发生这许多乱事,甚至改变了世界......”

  说着,同知大人的话一顿,语锋一转,瞪向徐浪,沉声道:“你现在就是重蹈贾南风的覆辙!一路惹事,导致现在血教和四大派联手追杀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