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吏闻言差点跌倒,说什么没经费什么的,但徐浪早就打定主意要从你这讹两匹蒙古马用来赶路,所以此刻故作怒态:“告诉你,老子这次是代礼部的差为宫里办事,你一个小小的门吏要是不配合老子,老子饶不了你!”
闻言,门吏真的想抽自己两个大嘴巴!
不过抽嘴巴也是于事无补,只能想别的办法满足眼前的这位爷,想来想去,最后门吏只得去求助守将,毕竟这里他的官最大。
门吏想了想怎么说后,来到守将身旁,把那路引和礼部的令牌都交给守将看,并说道:“大人,那人是宫里的人,他去南直隶办事,非得让咱们给他弄两匹蒙古马,否则就饶不了咱们!大人,您看这怎么办?”
那守将看了看礼部的令牌,看着、摸着都不像假的,又去瞧徐浪,只见对方一副小人样,心道这宫里的人都是变态(家伙事都没了那可不变态吗)。
有道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所以这既变态又小人的人更是不能得罪......
一刻钟后,两匹蒙古马就牵到了徐浪面前,徐浪收回路引和令牌,心道这个世界,果然小人最吃香!
想罢,徐浪把背着的包袱里的东西放在马褡子上,另一匹马的马褡子里装有许多黄豆玉米,这是为马准备的粮食!
这门吏还挺懂事的!
翻身上马,徐浪坐在一匹马上,手里牵着另外一匹马的缰绳,两腿一夹马肚子,坐下骏马便慢悠悠的朝着外面走去,他驾马的速度不快,所以另外一匹马也很顺从的跟着走。
出了城门,脚下的大地便是黄土,马儿的马蹄铁终于不再发出难听的响声了。
山神庙建在山脚下,庙宇规模算不上大,就一处院子,一个主殿,两旁是小耳房,不过因为山神庙在华京脚下,所以香火还算旺盛。
华京城人口很多,人口结构也很复杂,徐浪一路上遇到不少去上香的信徒,其中有上山的樵夫、下地的农夫,还有许多走商打扮的人。
走过几处草地,越过七八户人家,行至小河边,此刻徐浪距离山神庙不过十余米,他翻身下马,手拿缰绳,把两匹马拴在两棵树上,然后便朝着山神庙里面去了。
刚进庙门,就听到一个少女的声音:“这位老先生,您真是个大善人,愿圣人保佑您。”紧跟着话语的是十余声金属碰撞的声音。
徐浪一听便知那是金钱的声音,他大踏步进入庙里,穿过院子,来到主殿屋檐下,便见到一个十六七岁左右的少女跪坐在山神像脚下的蒲团上,一边合着手一边向捐款上香的人行躬身礼。
“山神庙不是道派的么,你怎么说圣人保佑他们呢?”徐浪好奇的问道。
那少女注意力都在上香的人群身上,徐浪身处人群之外,她倒是没有看到。
此刻听到一个陌生的男声,少女忽然挺直了身子,四下查看;
好在徐浪的竹编帽过于出众,少女一下子就看到了,合着手向徐浪微微躬身,说道:“道派和释教本就同源,所以他们向山神庙捐钱,便是向释教捐钱,我自然要他们被圣人保佑。”
“可笑。”徐浪哼了一声,歪着头说道:“道派是道派,释教是释教,怎可混为一谈?”
面对这样的质疑,少女经历了许多次,早就看作平常,她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你是道派的狂热信徒啊!也罢,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去争论,你高兴就好,圣人云:气大伤身。”
“呵呵,说出实情就是道派的狂热信徒?你们这群搞宗教的,真是难以理喻,另外气大伤身是中医的话,不是你释教的话。”徐浪说完不打算继续与对方谈话,开始四处查找自己要护送的人。
突然徐浪一顿,脑海里想起自己世界的套路,心道那个少女该不会是我要护送的目标吧!
想罢,徐浪便朝那少女走去,对方见到徐浪走来,还以为他要争论什么呢,便正身准备倾听,谁料徐浪下一刻说的那句话,让那少女为之一顿。
“我爱吃西瓜。”
“啊?哦,荔枝也不错。”
......
‘此行万里,一路上跟这种人作伴,自己岂不是会患上路怒症?’
‘我的尊主!为何护送我南行宣扬释法的人会是道派的狂热信徒?’
很明显,这两个想法,前者是徐浪,后者则是那少女!
出了山神庙的庙门,徐浪把那头上戴着,叠在一起的两个竹编帽扔了一只,然后自顾自的朝着拴着的马那里走去。
那少女跟在他后面,手中拿着一串念珠,一边走着,一边拨动念珠的珠子。
少女名叫鹿长苏,乃是华京城天字一镖局大掌柜的女儿,天字一镖局在大眀各省城都有分局,与各地门派都有很深的关系,每次走镖都少不了打点上下,所以在江湖上的名声还算不错。
而且天字一镖局与华京的智化寺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少女不仅是智化寺的俗家弟子,而且深得寺内方丈的喜爱,习得许多少林武功的精要。
两人往西南方向驾马而去,蒙古马速度很快,少顷便以奔出五百多米,蒙古马的耐力极好,一天可以跑百公里左右,照这个速度下去,要到达百越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徐浪与鹿长苏相伴而行,吃行多有照料,但他们三观不合,一路上也少有言语,就这样行了四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蛤蟆村的村子外。
蛤蟆村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台山,鹿长苏一听到五台山,两只眼突然放起了光,嚷嚷着要上山!
原因无他,那五台山是大眀有名的释教道场,鹿长苏来到圣地,自然是要去供拜!
不过徐浪怎么会同意她过分的想法,他巴不得早早把这烦人的女子送到目的地,所以无论鹿长苏如何请求辩解,徐浪最后依然是严词拒绝!
鹿长苏拗不过徐浪,只得气呼呼的作罢,别过头看向别处,再也不愿看对方一眼!
蛤蟆村是一个破败的无人村,在外面看,这里房子的屋顶都坍塌了,荒废的时间显然是三十年打底。
此时正值十一月初,北方正在逐步转冷,两人在野外过夜显然是不合理的,徐浪只得在这上百个破败的房屋中找个不漏风的过夜!
从外面看,是看不到村子里的情况。
徐浪四周望了望,看到一里外有个还算高的山包,他立即策马向那高地奔去,顷刻间就以来到半山腰;
坐在马背上向下俯视,只见蛤蟆村的建筑物,大范围都是破破烂烂的,有的没了屋顶,有的倒了墙壁......
不过,这村子呈现一个圆形,外围的房屋很是破烂,但是越往里面去,房屋的情况就要好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