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日,整个桑门镇都在传扬着白及的婚事,这场两县之间的豪门联姻同样成了飞龙岗上茶余饭后的谈资。
练剑休息之余,身边的师兄们便争相谈论起白及的新妇,有人赞美她的容貌,有人夸耀她的武艺,每每听他们畅谈男女之事,懵懂之间,陈欢心里也总有些心猿意马。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在孤鸿的鸣叫间渐渐逝去,陈欢满怀希望地来到了飞雪亭前。
山间溪水潺潺,林中晚风阵阵,只是亭子里却依旧没有白君彦的影子,他稍感失落,从鼻孔里冷哼一声,嘀咕道:“难道没有你,我便不练剑了么?!”
说着,他信步走到空旷处,舞动起了手中长剑。
一连演练了几套剑法,陈欢心底却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些念头:
或许,白君彦在端茶递水的时候犯了错,被主人罚了;
或许,她又偷拿了白云糕,结果被抓了;
又或许,那几个娇纵的小姐又欺辱她,从而将她打伤了……
陈欢心不在焉,接下来本该是“黑云遮月”的剑招,哪知手下施展出的却是“大浪淘沙”,真个牛头不对马嘴!
他默念心诀,静下心来,又温习了《奔雷剑法》《燕子飞回》几套剑法,却是心有旁鹜,终究找不到剑心合一的感觉。
最后,索性收剑入鞘,无奈地坐在飞雪亭前,见已月出东山,他偷眼仰望着映月潭方向,心口不由得扑扑直跳,鬼使神差似的朝着山顶走去。
爬上了白墙,但见潭水映月,晚风轻拂,园子里静谧无声,空空荡荡,他只得失望地跳了下来,独自回了宿舍,无精打采地坐在床沿。
正在此时,陈耳也推门回来了,一见陈欢失魂落魄的模样,他不禁皱起了眉头,惊讶地说道:“哟,我的勤奋小师弟,今夜竟然不练功,反而在发呆,这可真是人间稀罕事儿!”
陈欢充耳不闻,一动也不动,好似一个木头人。
见状,陈耳轻“咦”一声,走了近去,好奇地上下打量着,甚至伸手摸了摸陈欢的额头,又和自己的体温相比较,讶异地说:“好像也没发烧啊!”
陈欢两眼无神地看着他,长长叹了口气,最后又埋下了头,默然无语。
看见他的情形,陈耳诡秘一笑,试着问道:“满目春光,一脸幽怨,师弟这是有了意中人?!”
听他这么说,陈欢心里一阵发虚,急忙撇嘴否认,说道:“谁说的?我……我才没有呢!”
陈耳察言观色,哪能看不出他的心思,立刻坐了过来,压低了声气,说道:“男欢女爱,天经地义,师弟这么英姿伟岸,仪表堂堂,哪个姑娘不喜爱?”
他顿了顿,笑呵呵地问道,
“来吧,跟我说说,师弟你爱上了哪个姑娘,我好帮你参谋一番,你若羞赧得张不开嘴,师兄我去给你传情!”
这些时日,陈欢一直不得再见白君彦的面,心中就郁结着一股深深的情愫……
此刻,这位一向对自己关爱有加的师兄,竟然无意间点破了自己的心事,这不就是:苦闷江湖遇知音吗?
他急于一吐衷肠,便长叹一声,说道:“这不……我入门最晚,所以只要天气正好,每天傍晚,我就会一个人到飞雪亭前练习剑法……”
当下,陈欢把自己和白君彦邂逅的情节说了一番,只听得陈耳神往不已,连连称奇。
听到最后,他感慨万分,拍手叫好,啧舌说道,“真是一段美妙的情缘,只不知那丫头叫什么名字?”
他满脸堆笑,好似一个说媒拉纤的媒婆,拍着胸脯说,
“师弟只管放心,我现在是飞龙岗剑师,常常上山拜会老爷,他身边的丫鬟我也都耳熟能详,你且把她的名字说给我听,师兄我来给你当信使!”
闻言,陈欢眉头一动,当即一拍大腿,点头称是,同时,他也想通过陈耳打听她的消息,便说:“她叫白君彦,年纪和我差不多!”
听得这名字,陈耳顿时大惊失色,好似绷紧的弹簧,瞬间从床沿蹦了起来!
惊声说道:“什么?白……白君彦?!!”
见他这么大的反应,陈欢有些摸不着头脑,讶异地问道:“怎么,你认识这个丫头?”
望着师弟一脸茫然的样子,陈耳眉头微皱,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似乎正在思量着什么……
最后,他偷眼看了看陈欢床边的龙骧剑,笑道:“当然……我当然认识!那丫头可是远近闻名的俏美人,师弟……你可真是好眼光,好眼光哪!”
他坐到陈欢身旁,搭搂着他的肩膀,诚声说道,
“你俩真是天作佳偶,师弟好福气啊!不过…………”
他顿了顿,一脸真诚地替陈欢出谋划策,
“如今,我们寄人篱下,凡事需看别人脸色,师弟你心地纯朴,切不可在人前说起那丫头的名字,只需刻苦学剑,以师弟的天资有朝一日定能出人头地,到时,你再上山将她赎回,风风光光地抱得美人归,岂不是两全其美,人间快事?!”
想象着陈耳为自己勾勒出的美好人生蓝图,又听他言语间的殷切教诲,陈欢忍不住心头感动,仿佛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亲哥哥!
他不禁声气哽咽,沉声说道:“师兄教导的是,我今后决不会在人前提起她的名字,叫人拿着把柄!”
陈耳连连点头,笑道:“师弟!你这么做,就对了!”
这时,陈欢忽而脸色微变,问道:“可是,我们修道之人,又怎能娶妻?”
陈耳笑了起来,说道:“阴阳相济方为道,顺其自然才是真!如果不能嫁娶,那上天为何又生男,又生女?男女之事,天经地义,我辈修道之人,莫要过度沉迷即可!”
见陈欢似懂非懂,他起身说道:“别想太多了,随性而为就好!行了,天色已晚,你也不用担心,我会时时帮你打探那丫头的消息!”
经得师兄开解,陈欢放下了思想包袱,不由得浑身轻松,内心平静,当即盘膝端坐,修炼起了《正气歌》。
气随意动,经络汇通;阴阳既济,万法通达。
很快,他就踏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之中……
剑道一脉,对于修行者的天资和体质要求极为苛刻,以致古往今来,得道者寥寥无几。
因此,无数剑道先辈博采众长,另辟蹊径,由蜀山创下这人人可练的《正气歌》,此法分为天、地、人三卷,每卷又有上中下三章,共计九个层次,恰好与内丹术的九个境界相合,既保留了剑道凌厉的气势,又降低了修炼者的门槛。
陈欢原本就天赋异禀,又有春兰谷中的奇遇,经络畅通,修行起《正气歌》来,更是如鱼得水,在陈耳的大胆尝试下,第一天修炼就顺利入境,化出了真气!
如今,经过徐青平的谆谆教导,和这几个月来的勤勉修炼,他体内的真气日渐精纯。
此刻,再运行起《正气歌》心法,他愈加得心应手,宛似乘着一只小船,顺着溪流穿过通幽曲径,顺其自然地进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里:
只见星辰浩渺,光芒璀璨,无边无际……
陈欢大感诧异,这是什么地方?
当他收摄心神,向外看去,只觉得宿舍外的房子、广场、山林好像就在心间,一览无余!
他甚至能清楚地感受到,隔壁武师院里的师兄弟们沉睡间的呼吸,清晰地聆听到马厩里牲畜的反刍,还有林子中夜莺翅膀的扑腾……
这一切,好似历历在目!
直到天色泛白,陈欢才意犹未尽地收功,他睁开双眼,默运真气,只觉丹田之中,劲气翻腾,体内仿佛蕴含着使不完的力气……
看他眼目之中,精光闪烁,周身上下,真气萦绕,陈耳眉头一皱,惊愕万状,
“想不到,短短半年时间,你又精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