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颇为得意的笑了笑,又道:“师兄来乾安这段时日,肯定听说过裕国公萧察崇信鬼神,到处寻访仙人的事迹吧?”
张为久点点头:“自然听过,听说他为此屡屡上当受骗,闹出过不少笑话。”
“是啊,他寻访仙人大约从七八年前开始。当时乾安城中忽然风传,萧察带着女儿九娘出游,在清一海碰见仙人斩妖,那仙人看中他女儿的资质,想收为徒弟,被他拒绝了。
师兄自然知道,清一海乃当世大宗清一派所在,所以我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就想到很可能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他家九娘是个灵体了。于是便去查看,果不其然,不光是灵体,还是极稀罕的四灵体!
只是小丫头当时才七八岁,还不好安排人借体,所以就由她长着。而且四灵体啊,哪个弟子不想要?给谁都有人不服,所以我原想等她长大些,谁都不给,我自己用来换体。
如今既然若开急需借体,而且这小丫头身份特殊,正好能作师兄臂助,又有灵涯尊者发话,便只好忍痛割爱,让与若开了。”
若开起身行礼道谢:“多谢宝应尊者厚赐,弟子日后定报答尊者大恩。”
张为久又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借体?要我怎么帮?”
宝应道:“我想的办法和师兄前些日子换体这陵阳王一样。那萧九娘虽是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却自幼不安分,习了一身好武艺,时常在街市上浪荡,要找个机会凑近她,在她身上下勾冥术不难。
难的是下了勾冥术之后,要在合适的日子,引她到通幽冥之地去。不过师兄如今这个身份,与她关系独特,或许有机会吧?”
“她既然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千金小姐,我或许能将她引出来。”张为久道。
“乾安附近有两处冥地,一是碧落湖,二是往南约两日路程的卧云谷。日子我也算好了,八月初八子时。
我想咱们分头行事,我去设法给那小丫头下勾冥术。若开年老体衰,又有眼疾,进山行动不便,到时就先魂魄出窍,暂居师兄的多情座中,师兄将那小丫头引到这两处地方中某一处去,待她魂魄离体,若开再出来占据,师兄以为如何?”宝应道。
“好,便如此。不过这勾冥术也由我来下吧,我接近她比你要容易得多,也不会惹人起疑。”
“如此自然更好,有劳师兄。”
……
晚上二更天、也就是九点多钟,张为久才回到驿馆。
大多数人都早就睡下了,劝书和听砚还在房中等着,问起今日去哪儿,他推说在街上闲逛,碰上个会变戏法的人,请了去酒楼吃饭,聊得兴起,所以回来得晚了。
两个丫鬟倒也没多心,说了几句闲话,劝书又道:“有件正事,今日下午,裕国公来访,一直等到傍晚时分才离去,留下一张请柬和一封书信,我放在书房了,你明日一早看看,写封回书,我差人送过去。”
“萧察亲送请柬?何事?”张为久问道。
“七月二十七是萧家老太君七十寿诞,萧家摆宴庆贺,乾安城有点头脸的士绅都请到了,目下驻跸城中的陵阳千岁自然更不能不请了。”劝书道。
‘这倒是正好了,到时候去萧察家,肯定能见到萧九娘了。’
张为久暗自琢磨着,旁边听砚笑道:“愣什么神呢?去萧国公家,能提前见见未来的媳妇,高兴傻了?”
张为久哈哈一笑:“萧家姑娘可还未必就一定是我未来的媳妇,但你俩却肯定是了,我天天跟你们守在一处,也没高兴傻了啊。”
两个丫鬟顿时脸红到脖子,听砚耐不住羞臊,转头跑出门去。
劝书垂头笑笑,又道:“你别光顾着说笑,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呢,也上心点。到时肯定能见到萧家两位小姐,正好仔细瞧瞧。年底选妃的时候,皇后和东宫娘娘肯定也会问问你的心思作考量。”
张为久道:“咱们到乾安二十多天了,你们肯定上心这事,私底下没少打听那两个小娘子吧,你们想要谁当未来的王妃?”
“这说的什么话,主母是我们能挑的吗?你这话要是传到娘娘耳朵里,以为我们惑乱你,我们还有命吗!”
“这不就咱俩,随口说说,往哪儿传啊。”
张为久又拉着她的手,道:“我对这两个小娘子都还一无所知,你提前跟我说说,到时候我也好留心查看啊。”
劝书迟疑了片刻,才悄声道:“这两位小姐,原本就是为你生的。”
张为久明白她这话的意思,这涉及到目前宣国皇族子孙选妻的一套体系。
简而言之,如今的宣国存在着七个世代与皇族结姻亲的家族,都是当年开国武勋后裔,世人将他们统称为“七大后族”。
为了规避近亲结婚,他们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结亲五代之后,才可以再次结亲,所以如今的皇族男丁,很多人正妻首选范围通常就是两家。
往往只有这两家都没有适龄女子,或者是女儿有什么缺陷的时候,才会选择其他人家女儿为正妻。
七大后族自然也随时都关注着皇族人丁情况,一旦皇族有男丁诞生,很容易就算出潜在婚配对象是哪些家。对应的家族如果没有适龄女儿,就会加班加点造人。
女方大三岁到小五岁之间都算适龄,范围算是很宽泛,而这种勋贵之家往往“人多地多”,要在五年内生出几个女儿来备着,实在不难。
张为久和长兄张为深,生母太子妃出自东都夏侯氏,奶奶、也就是当今皇后,出自宋州尚氏……
这么一辈辈往上推算,从他们诞生那一刻起,就能算出他们未来正妻的首选是澜州虞氏和南都萧氏。
所以从他们出生那一刻起,虞家和萧家如果没有适龄女儿,就可以马上开始针对性的造人,这么生出来的女儿,自然可以说是为他们兄弟俩生的。
劝书继续说道:“这一代裕国公家,有嫡出的兄弟两人,裕国公萧察和二爷萧安。听说咱家大郎出生时,裕国公有个五娘正当龄,二爷又赶着生了六娘,五娘四五岁上夭了,六娘便是如今大郎的侧妃萧姬卿。
熙和十年你出生,他们兄弟俩又开始生女儿,五年内得了三个,裕国公生了九娘,二爷生了七娘、十娘,七娘两岁上夭了,养大了九娘和十娘。
虽说九娘才是萧国公亲出,可听说倒是二爷所出的十娘更有公府千金气派,诗书女工样样精通不说,就是论模样似乎也更出众些,有见过的都说小小年纪就瞧得出来是位绝色。至于那位九娘,传闻有些刁蛮,喜好习武,不安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