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的晨课,随着一声“散学”二字,也终于让门口罚站的任天三人松了一口气……
大锤弯下腰身长吁一口气,接着一屁股瘫坐在石阶上,闷闷不乐地抬首望着小师爷和燕哥哥,喏喏言道:“啥时候……开……饭啊……”
任天被他这么一问,噗哧一乐!心想这个痴儿早饭刚吃了五个大馒头,不到一个多时辰就喊饿……
“听话,站起来!被其他师兄弟瞧见,又该笑话你了……”
燕九边说边一手拎起瘫坐于地的傻大锤!还顺手拍了拍他屁股上的尘土,也是无奈地嘿然一笑!
“呦,河洛书院的三位天才,在这里被罚站呢?”
散学后一拥而出的的筑基堂弟子中,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接着便是一阵哄笑起闹的嘈杂声!
流花公子趾高气扬地站在任天三人面前,细长凤眼打量着脸罩桃木面具的燕九……
“怎么,不认识了?名剑山庄的燕惊云少庄主……”
燕九怔怔地瞧着面前将自己称作“燕惊云”的年轻人,生的倒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只是这说话的语调阴阳怪气,刺耳难听……
任天此时也是纳闷得很!这个赫连博难道没有见识过燕九一剑毁石的情形吗,怎么还敢上前言语讥讽,招惹面前这个书院修为最高之人!
还真是如厕打灯,找死……
颇有心计的流花公子焉能不知燕九的恐怖势力!不过是仗着书院不得私自比武械斗的规矩,故意言语挑衅这个脸罩面具的家伙……
算准了千辛万苦来到昆仑的这位少庄主,因该不会冲动的朝自己动手……
不过凡事适可而止的道理,赫连博还是懂得!因此说罢也就转身离去,倘若再说下去激怒了他,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毕竟一个三镜逍遥神通的高手,捏死自己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般轻而易举……
倒是赫连彩衣兴冲冲地跑到任天面前,嫣然一笑言道:“以后我们就是同门了,对吧,任天……”
这还是头一次听到跋扈骄横的赫连大小姐语调如此温柔!顿时让个建木之巅的白衣祖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尴尬地言道:“啊!是同门……”
“那我以后叫你一声小师兄,可以吗?”
“随便……”
任天说罢便匆匆拉着燕九和大锤,一起进了学堂!抛下正欲张口而后又一脸懵然的赫连彩衣……
此情此景如同当初凤小钗在红袖雅筑见到琴姬姑娘时,如出一辙……
三人刚一迈入学堂,便瞧见了黑着脸的那位五镜大能先生,手里捧着一本《黄庭道藏》在认真研读……
能够被昆仑天墟请上山的先生,自是不凡!不仅要修为深厚,德高望重,亦是要才识渊博,胸怀万卷仙经道藏……
而这位名满东陆神州的水镜先生陆涛,便是这样一位人间散修!
古人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水镜先生不仅满腹经纶,更是用脚下双足踏遍万里山河……
以其绝世才学周游列国讲经布道,十几年间足迹走遍人间四宗及方外之地!受到修行界的礼遇堪比昆仑……
年近五旬的水镜先生也是这世间,唯一一位可与书玑峰百里辰论道辩学之人!十年前曾于昆仑与几百岁的百里真人求道辩机十余日……
而当时的水镜先生陆涛,年不过四十而已!可想而知这位筑基堂的先生,是何等一位道学大才……
三人见到低头不语的水镜先生,作揖行礼!低着头等着先生的训示……
早在十几日前,任天从玄玑真人墨裳口中便得知,筑基堂的先生是一位道藏才学冠绝神州的老先生,名叫陆涛!
对于三百多年未出世的白衣人而言,对于有着大学问的人,还是比较尊重的!要不然也不会为那个书玑峰的书呆子破镜……
至于眼前这位老学究,任天自然是不认得!
抬眼一瞧,满头黑白相杂的发迹挽做一个道髻,身穿着书院老师特有的淡蓝明月青松长袍,用经书挡着整张脸,也看不清长什么样……
三人在这位水镜先生跟前足足站了有茶盏的功夫,这才听见经书后面传来一阵轻咳……
“你们可知玄玑峰的墨真人如今高龄?”
任天听着陆先生莫名其妙的问题,心里暗笑!你咋不问问一页经纶今年几岁了……
倒是燕九,挠着头喏喏地回道:“回先生,墨真人好像三百多岁了吧……”
“那你三人可知,修道入上三镜的陆神谪仙,缘何寿龄可达三百,乃至数千岁……”
水镜先生的这个问题,除了任天之外!燕九和大锤还真是不晓得,
先不说心智未开窍的大锤,即便是一路服用灵丹以及种种奇遇的三镜巅峰燕九,这些修道基本功以及内里藏的各种学问门道,小师兄可没功夫教他这些……
因此对于什么聚顶朝元、天脉凝丹蕴含的无上道法奥妙,俱都是只明其意,不知其理……
听到陆先生这么一问,好学的小燕仔眨巴着眼睛困惑地望着眼前的道学大才……
“古丹经有云:顺而凡,逆则仙。修道者,是把自己泄漏之先天元精,逆行督脉,返回丹田!筑基九层,百日而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至此入境后便耳聪目明,百病不侵!迈入长生门槛,初成人仙之果……”
水镜先生顿了顿,终于抬起埋在经书后面那张大黑脸,瞧着方才在门外言道筑基无用的任天,轻哼一声继续说道:“无根入道,犹如脚下浮萍,迟早一天摔死你……”
这位老学究说的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世间修行之法,虽说是身具灵海神识体质特殊的人群,但毕竟其法是遵循着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及炼虚合道这些基本的逻辑进行修炼……
而世间凡人修真,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结出道果仙根!更别提那些匪夷所思的神功妙法……
任天听着水镜先生刺耳的训示,确实无言辩驳!道理很简单,修行一途本就是聚沙成塔的积累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哪儿能人人像燕九那么幸运,既有九婴煞体这种天赋血脉,又有极品灵药“混元金丹”,还有小四佛爷注入的第四魂!
最关键的还有任天这位小师兄从旁指点!而炼己筑基这些基本功没有打扎实,确实应验了老学究口中的脚下浮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