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东城门,小林、嫣然他们进入了东区。抬眼望去,笔直的大道两侧各类买卖铺户林立、人群熙熙攘攘,显得热闹非常,繁华程度远远超过了杨陵县城和明水小镇。
就见各家店铺的伙计为吸引客户都在门口不遗余力地吆喝着,各具特色的叫卖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只听一家蔬菜店的年轻伙计喊道:“我家有------香菜、辣青椒、勾葱、嫩芹菜、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卖大海茄、卖萝卜、胡萝卜、扁萝卜、嫩芽的香椿、蒜儿来、好韭菜。”
他的吆喝声还没落地,对门一家调味品店的高个儿伙计也开了腔儿:“小小的纸儿啊,四四方方,我家掌柜裁数张,郡里用它包绸缎,京城用它包文章,此纸落在我地手,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夏天热,冬天凉,冬夏离不了那十三香,亲朋好友来聚会,挽挽袖子啊下厨房,煎炒烹炸味道美,鸡鸭鱼肉那盆盆香,赛过王母蟠桃宴,胜过老君仙丹香,八洞的神仙来拜访,才知道用了我的十三香!”
他俩正暗自较量嗓门呢,路中间走过个脖子上挂着木盒的小小子,就听他朗声唱到:“卖药糖喽,谁还买我的药糖喽,橘子还有香蕉山药。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要来了,吃了嘛地味儿,喝了嘛地味儿,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打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小子儿不卖,大子儿一块!”这清脆的嗓音一下把其他伙计都盖了,好多顾客纷纷都被吸引了过去。
小林、嫣然、大壮和小金一路听着都觉得新奇有趣,忍不住放满了脚步,恰巧停在了一家布店门口。
布店的掌柜和伙计见嫣然来到门前不走,以为是来了主顾,急忙一唱一和地推销起门口的一匹白布来。
掌柜:“这位姑娘看上这白布啦?您真是好眼力!”
伙计:“掌柜的,咱这布能有多白啊?”
掌柜:“它怎么那么白呀,它气死头场雪,不让二路霜,亚赛过福兴的纯白面哩吧,买到你家里就做衣、被去吧,是禁洗又禁晒,禁铺又禁盖,禁拉又禁拽,是禁蹬又禁踹。。。。。。”
听到这儿,嫣然已经笑得喘不上气了,心道这还是白布吗?都快成铁板了!看老板那么卖力气,她不禁有些心软地问道:“您这白布怎么卖的啊?”
掌柜的一看有门儿,更加卖力地回答道:“铜钱你就给两吊整嗒啦!”
伙计配合地当托儿质疑道:“两吊钱?”
掌柜:“您要是嫌贵,我把它让到家。”
伙计:“是?”
掌柜:“我狠了狠了吧,我遭了遭了吧,两吊铜钱就打破了它啦!”
伙计:“哦?”
掌柜:“您给一吊九?要不一吊八。”
伙计:“嚯。”
掌柜:“一吊七啦一吊六啦一吊五了吧。”
伙计这时看掌柜的太投入,忍不住小声提醒道:“别让了。”
谁知掌柜的已入戏太深压根被听见,他继续道:“再要是不要就给一吊四了嗒!”
伙计:“瞧本儿,”
掌柜:“这就一吊四,去二百,让二百,您给一吊整。”
伙计:“多少钱?赔了!”
掌柜:(垛脚)“再让五百,去五百,呃。。。。。。”
伙计:“啊?!”
掌柜的这才醒悟过来,他哭丧着脸说:“得!白拿去了这块布。”
郑小林、嫣然、大壮和小金此时都已经乐的不得了,大壮走上前对掌柜的说道:“谢谢您啦掌柜的,说话算数给我们吧!”
掌柜的过够了嘴瘾再想反悔也来不及,只好忍痛将这块上好的白布送给了嫣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这个布店掌柜的这么实诚大方。这不,小林、嫣然眼看着前面一名推独轮车的小个子男人和一名壮汉就在路上吵闹了起来。
纠纷的原因是这样的,小个子男人推着独轮车急匆匆的赶路,没有注意到迎面而来的壮汉。独轮车的车轮不小心轧到了壮汉的布鞋,其实就是蹭了点儿泥,没轧重!
小个子要说道个歉就完了吧!这他不言语,愣走!
那名壮汉可不干啦:“哎哎!说你啦哎!说你啦哎!怎么长的大个子啊?推你妈车留点神!”
小个子这也不含糊:“干吗!怎么地啦?”
“怎么地啦?你轧我脚啦!”
“轧你脚?活该!应当轧你嘴!我说你嘴里干净点儿!你骂街干吗?”
“骂街?骂街这是好的!”
“哎!那不好的能怎么着?你想干吗?告诉你呀!别耍这套!”
“我哪套?我哪套?哎!你这么说你别走,你别走!”壮汉说着就拉住了独轮车。
“拽我车?拽我车我抽你信吗?”
“咱俩去衙门!你轧我脚啦!给我医馆看去呀!”
“衙门怎么着?衙门是你们家开的?走啊!”
就在两个人嚷嚷的时候,巡街的官差到了:“谁想去衙门啊,走吧!”说着“哗楞”用锁链把两个人都锁了起来。
“让你们当街寻衅,走!”
小个子男人和壮汉这时都没了火气,灰溜溜地跟在官差后面,去衙门听候发落了。
小林、嫣然他们觉得,这陇南郡的差人还算是尽职尽责的。
马上就要走出东区,街口一个小酒楼门前由远而近传来了一阵动听的唱曲声,将小林、嫣然、大壮和小金都吸引了过去。
只见小酒楼门口的一侧路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老者已须发皆白,手中抱着琵琶正弹奏,他身前站着一名十五六岁长得水灵灵的姑娘,合着琵琶声在吟唱。婉转的歌喉已经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大家都在闭目聆听。
一曲终了后,围观众人都忍不住喝起彩来。老者放下琵琶,向围观众人作了个揖,然后开口说道:“各位三老四少,小老儿本欲带孙女还乡养老,不想路途之中不慎被偷光了积蓄,走到此处已是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只得弹唱几曲,求各位赏些路费,只要能够我们返回老家杨陵县即可,还请大家赏脸。”
老者说完后,那名十五六岁的姑娘拽着衣服的长襟,羞涩地低头走向围观众人,前面有的好心人已三三两两的将一些铜钱放入了姑娘长襟。
小林和嫣然一听竟然是杨陵县的老乡,便也动了恻隐之心,商量后正要上前给姑娘一块碎银子时,却猛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想讨路费?好啊,少爷我这儿有的是,就看你怎么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