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灯谜会(求收藏,求追读)
“沐兰,沐兰,可真是让我一番好找,原来你们在此处。”身后传来柳扶风的声音。
“你怎么也来了?怎么,那日晚上没被吓傻?”柳奕自幼便瞧不上这位纨绔子弟,长大后此人还对沐兰死缠烂打,故而嘴上毫不留情。
柳扶风自那晚受惊吓后,一直昏睡了两日才苏醒,强行让自己忘却那窘迫的一晚。被柳奕这么一提,此刻狼狈不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在他脸皮够厚,平复一番心态后,扯出笑脸,强行转移话题。
“听说今晚的灯谜大会,大奖乃是丝御坊的一匹玉蟾锦帛!”
丝御坊乃是潘阳城声名赫赫的绸缎庄,往来之人皆是达官富商,甚至还会为皇宫提供绸缎。
这玉蟾锦帛乃是庄子里的上等料子,一匹料子可换十匹宝马!
“此锦帛我志在必得,沐兰,待我赢得头奖,便用这料子为你做一身新衣裳!”
柳扶风信心满满,自信开口。
柳沐兰撇了撇嘴,丝毫不为所动,在她看来,就柳扶风那脑子,夺得头奖的几率比见鬼还小!
-----------------
太阳渐渐西沉,白日的喧嚣已然落幕,微风拂过,带来夜晚特有的清凉与沉稳。
“走走走,灯谜会开始了,听说李公子也在呢,去凑个热闹。”
“这次的头奖居然是丝御坊的玉蟾锦帛,好大的手笔,我也要参加!”
陈放四人也随着人群来到了灯谜大会之处。
灯谜大会不愧是每年庙会的重头戏,一眼望去,怕是有数百盏灯笼高高悬挂,繁星点点般照亮了整个场地。
有三两成群交头接耳之人,亦有独自一人紧锁眉头、苦思冥想之人。
这灯谜大会的规则也简单,人人皆可参加,可任意选取灯笼猜出灯谜,告知旁边负责记录的小哥即可。
小哥会统计每个人的答案,答对最多者获胜!若不想参与头奖的争夺,也可随机作答,答对了亦有小奖励。
柳扶风一马当先,随意拿起一盏灯笼,揭开谜面:
【红红果子棍上挂,外裹糖儿滋味佳。】
“简单。”
“糖葫芦。”他并未过多思索,很快便给出答案。柳扶风扬起下巴,得意地笑着。
“沐兰,我很快就能拿下头奖,等着我。”
柳沐兰并未理会,反而自顾自地拿起一个灯笼,谜面为:
【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无眉毛。】
柳沐兰秀眉微蹙,心中思索,却怎么也想不出答案。
“是鱼。”陈放开口道。
“正确。”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哥确认了答案。
“慧明大师,博学多才!”柳奕吹捧道。
陈放几人虽未刻意去解答灯谜,但这片刻功夫却也答了不少。有好胜者已经猜对了二十几道灯谜,周围人群连连叫好。
柳扶风虽腹中没多少墨水,但此时也答对了十几道灯谜,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人群中有一书生模样的青年,一袭白衣,面庞清秀,恰如翩翩公子。身旁围了好些少女,每解出一道灯谜,少女们皆是惊叫连连。
“李公子真厉害!”
“不愧是李公子,文采斐然!”
“李公子加油!”
这李公子目前解得灯谜最多!只是此时有个灯谜困住了他,暂时放缓了他的速度。他凝视着灯谜,口中不断念叨着谜面。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他念诵的声音不大,周围一圈人恰好也能听见,同样在思索。
“是【日】字。”陈放的声音传出,众人抬眼望来。
“怎么可能是日,小和尚不懂就别乱猜!”
“李公子可是今年的秀才,才高八斗,不是你这个小和尚能比的!”
“就是就是,秀才都答不出,这小和尚怎么会答得出来。”
“小和尚,念经就好好念经,这么晚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陈放哑然失笑,这些人本事不大,嘴倒挺毒。他只是恰巧知道谜底就顺嘴说了出来,没成想还引来众人嘲讽。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谜底确实是日字!”李公子挤出人群来到陈放身边道:“小师傅聪慧过人,今晚这头奖怕是要被你收入囊中了。”
“贫僧随口一答,并无夺魁之意,公子不必管我。”
二人客套几句,李公子便继续答题。
不知是不是这灯谜故意如此设计,剩下为数不多靠后的灯谜都令人绞尽脑汁。
【何水无鱼?何火无烟?何树无叶?何花无枝?】
又是一道灯谜难住了众人,李公子思索片刻,暗暗摇头,他答不出。
“小师傅,你可知谜底?”李公子目光闪烁,看着陈放,直觉告诉他,陈放能解出谜底。
“这题难得过分了吧!”
“这小和尚蒙对一次,这次应该蒙不出来了!”
柳沐兰也皱起眉头,根本没有一点头绪。
“江河湖海,什么水没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难开花!此题无解!”
“倒也不是无解!”陈放慢悠悠地道。这道题不能以固有的认知去理解,前世作为现代人,他的思维还是很发散的,稍稍思索也能得出谜底。
“小和尚,别吹大话!”有人发出质疑。
“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无枝!”陈放说完偏头看向负责记录的小哥,面带微笑。
“正确!”
众人哗然,真给这小和尚说对了,也是蒙的吧,这小子有点狗屎运。
人们很难改变自己下意识的认知,对于看起来不如自己的人,一旦有了第一印象就很难改观,承认自己不如他人比自杀都难,这是人性!
“慧明大师,你太厉害了,这样都能解出谜底!”
柳奕已经被彻底折服,陈放在他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他柳奕没服过任何人,陈放是第一个!
“小师傅才思敏捷,在下佩服!”李公子摇着折扇,对陈放能解出谜题倒是没有意外。
“在下出游时路过一座寺庙,有方丈出题求下联,我对出下联,却感觉不够工整,小师傅可愿一试?”
“说来听听。”陈放来了兴趣。
“上联曰:和尚正法,提汤上坛,大意失手,汤淌烫坛。”
此联难就难在“汤淌烫坛”四字同音且包含了四部声调,若要对仗工整,下联也当如此,对字和声调的要求都很高。
听完上联,众人议论纷纷,此题之难,棘手至极。
陈放也不是什么文学大家,只是头脑机灵点,这上联对他来说有点难度,但也不是不能一试。
“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没什么意境,纯粹以字词对仗,妻起弃棋和汤淌烫坛声调一致,算是对了个口水联。
陈放再次出口,这会儿围观众人和李公子皆是心服口服,一次两次是蒙,第三次总不能还是蒙的。确实是有真本事。
“好!”有人喝彩。
“好好,小师傅好文采!”
“小师傅真本事!”
人群中连连叫好,赞许陈放。
“今日在下受益良多,这一匹玉蟾锦帛就赠与师傅吧!”
灯谜结束,李公子毫无意外夺得头奖,并将奖品赠与了陈放。
陈放也不推辞,只是把料子又送给了柳沐兰。
见她喜笑颜开。
“小吉”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