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胎卵湿化
明觉住持详细讲述了迦南佛经的来历,也讲述了诸多佛教法脉的渊源历史,陈放都牢牢记在心底。
“住持,我还有一事不解,希望住持解惑。”
“何事不解?”
“这世间为何有妖鬼邪祟?为何寻常书籍并无此记载,大众百姓也不知道妖鬼存在?”
陈放眸光烁烁,连续问出心中不解,他觉得明觉应该会知道原因。
“哈哈哈”
明觉住持痴笑一声,开口道:
“慧明,为师且问你,这世间为何有人存在呢?”
陈放眨了眨眼,不假思索说道:
“这个世界天生就有人,人是万物灵长,阴阳交媾,香火传承,周而复始千万年,自然就形成了如今这万万生灵。”
“慧明,你说的不错,人...天生就存在世间。故妖精鬼怪也天生存在!”
“额...就这么简单?”
陈放有点没反应过来,这解释还真够直接的。
“怎么,有点难以置信?觉得太过简单。”
“是有点。”
“六道之中万物生灵的诞生可总结为四个字:‘胎卵湿化’!”
“何为胎卵湿化?”陈放不解。
“胎卵湿化意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人类繁衍多年,新生命还未出生时便在母胎中发育成长,待呱呱坠地便是脱胎之时,此为胎生,除了人类,猪牛马羊皆是如此。”
“鸟蛇鱼虫无需母体孕育,自己从蛋中或卵中诞生便为卵生。”
“胎、卵二生便已经包含了这世间九成九的生灵。”
“至于湿生和化生,这便是妖魔鬼怪诞生的根本。世间草木禽兽若有因缘际会得上天垂帘便可开智,以此开智的有情众生便是妖,如你斩杀的狐妖便是此类。”
“然而世间之妖并非全部如此诞生,若是沾染了湿气也会成妖!此湿气非彼湿气,湿气既是万物之暗,也是天地之缘法。”
“沾染了湿气便会湿生成妖!如文字成妖,器物成妖,元素成妖,梦境成妖等诡谲怪诞,此为无情妖。”
“妖为湿生,鬼则为化生。化生,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生。诞生之时便是健全十分,死亦不留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
“有的人身死,散去两魂七魄,但偏偏执念太深,独留命魂于世,执念所含的七情六欲,便是业力所在,故化生为鬼!”
明觉住持盘坐蒲团之上,娓娓道来,为陈放解惑,不可谓不详细。
陈放心中明悟,原来如此,无论是人是妖,皆为天地认可。套用前世的一句话就是,存在即合理。
明觉住持停顿片刻,喝了口茶水,望向陈放又开口:
“慧明,你可知人去世时,三魂七魄会离体而去,其中三魂各有归处。”
“天魂归于天;地魂归于地,附于坟旁或灵牌之上,享受祭祀香火,护佑子孙后人。”
“命魂会去到地府,根据身前善恶因果业报,转世投胎,重入六道轮回。”
“我辈佛修诚心礼佛为的便是超脱自身,不受轮回之苦,享西天极乐。”
陈放心中思索,他虽穿着僧衣,但骨子里却是个道士,对于什么西天极乐净土毫无兴趣。
前世做道士修心,没有超凡力量,想想也就罢了;如今有机会踏入超凡,当所求心中畅快,活得自在。
若无十万岁,作甚世间人?
挪了挪自己坐的有些僵硬的身体,抱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所求甚远。
出了住持的寮房,来到了院子中,两棵古松挺拔耸立,冷风吹过,松叶随风摆动,律动不止。
陈放就这么盯着古松怔怔出神,他不知道为何会呆立在此,心头也无思绪变换。
或许是在消化方才住持之语,又或许...只是出神。
这段时间的经历如梦似幻,不似真切,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他不是戏台下的看客,也不是话本外的读者。
他真实经历过,触碰过,感受过,也害怕过,平淡过,憧憬过。
或许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又或许是,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陈放拿起墙角的笤帚,在院子中清扫起来,院中零星落叶并无多少。
但他清扫的格外认真,清扫完落叶,又对着空无一物的地面缓缓清扫,扫去尘埃,亦扫去过往。
片刻后,陈放双手拍了拍脸,抖了抖身子,使劲伸了个懒腰,身体噼啪作响,舒服!他回来了。
再次回到住持的寮房内,盘腿坐下,为自己倒了杯茶,自顾自的饮了一口,将心中疑惑尽数抛出。再次发问:
“住持,学生愚钝,礼佛数年,无所寸进,不知佛法真意。这世间佛法璀璨,但学生也从未听闻超脱之法,从未见过有超脱的高僧。甚至...甚至学生对于道的意会可能会超出世间众僧的求佛之心。”
“慧明,无论是求道还是求佛,古往今来所成者寥寥无几。天下终究是凡人的天下,想要超脱己身,谈何容易。”
“为何满天神佛只在传说之中,为何世人偏爱香火祈愿。成佛作祖难如登天,世间或许有也或许没有。你不曾听闻,为师亦未见过。”
说到此处,明觉住持也不自觉提高音量,神情悲怜,是在为陈放解释,也是为解自己心中夙愿。
“然登天虽难,却也有法!”面露高昂之色,如是说道。
“佛法无高低,但却有深浅,有人修小乘佛法,有人修大乘佛法,修心也是如此!修佛亦是修心,世间九成九的僧人心境都不入流,皆是凡夫蝉。”
“凡夫蝉,正信因果,只为现世的身心利益或为来生的生灭快乐,不知解脱生死,耽着禅味。此禅心不能证悟真如之性,此生便是个俗世僧人。”
“只有体悟四大本空,五蕴非我的‘我空’之理才能悟得小乘禅心,如此可显明真如之性,断除一切烦恼,证悟...人空境!”
“人空境?这就是那个妖僧提到的空境!原来如此,难怪那个妖僧提到甚凡夫蝉不入空境,竟有此深意!”
陈放心中又解一惑!
“住持,这人空境之上可还有境界?人空境又有何异处?”
“境界?修佛心不似话本小说,没甚境界可分,至少为师不知。证悟人空境,便可发宏愿,依愿所行,愿力纠缠自身,当还愿之时便可证得果位,从此人神两隔!”
“那可有佛修功法?”
明觉挑眉,抬头看着陈放,双目飘忽,仿佛心绪飘至九霄云外。
“法无定法,佛经是法,一言一行亦是法,天下万般皆是法,轻易可修行!”
“这...”
这倒是陈放意料之外的,原以为此方世界修行法难得。
谁曾想,佛门众僧没有功法可学,又或者说...功法遍地皆是!
武道修行打磨自身,熬炼身体。
佛门修行六尘不染,磨练心境。
那道门呢?
前世修道没有超凡,只为修身养性。此界万法璀璨,自当争一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