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画舫录员
“小姐!您终于回来了!?”
孙小晗走入孙府,一个丫鬟连忙跟了上去。
“老爷找了你好几日,眼看就要急坏了,幸而小姐您回来了。”
“娘亲如何了?”孙小晗问道。
“前日眼看快不行了,大少爷去请了大法师过来,大法师留了个施了法的手串,总算稳住了病情,不过那大法师说了,老夫人命途将近,就算是有手串吊命,恐也时日无多了。”
孙小晗豁然停住了脚步,望向丫鬟,眉头不经意间皱了起来。
经过野狐山这一遭,她本能地对僧道之流产生了几分厌恶。
“大法师?是哪位大法师?”
“便是城西大罗教的元觉大法师。”
“大哥怎也这般胡闹!”孙小晗突然怒骂一声,便再次迈动脚步,急匆匆地往屋里走去。
临一进门,便见一个面如白纸的妇人躺在床上休息,几个奴仆丫鬟正小心翼翼伺候着。
看到母亲脸色虽白,但呼吸颇为平稳,孙小晗终于放下心来。
静默地走出房间,便再次开口询问起来。
“爹爹呢?”
“老爷在书房处理事情。”
“那大哥呢?”
丫鬟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孙小晗顿时明了,面无表情。
大哥素来流连青楼画舫,丫鬟不敢明说,指定又是跑到哪儿逍遥去了!
小声吩咐了几句,孙小晗便回到了自己的闺房,房门紧闭,屋中只有她一人。
只见她从怀中摸出一个帕巾,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安静躺着颗丹药。
丹药通体赤红如枣,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孙小晗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忽明忽暗,似是在犹豫着什么。
不多时,她收起丹药,推门而出,便寻来了府上的管事。
“王管事,帮我查个事情!”
……
深夜,
“……不算上那和尚给的金叶子,总共折十二两四十七文。”
“这便是我全身的身家。”
“这金叶子是压箱底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张易放下账簿,满脸惆怅。
“没钱啊。”
“吕老板清租,我还要找新的铺子。”
“可现如今铺面昂贵,以我手头上这些银子,恐怕新店开业不足一月,便要亏本倒闭。”
“难!太难了!”
张易愁眉苦脸,一脸沮丧。
“小檀越可是遇到甚难事,可否与贫僧说说?”耳边突然响起了空慧的声音。
张易转头望去。
空慧便站在不远处,靠着门,手中端着个海碗,一边吃着素面,一边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张易神色一滞。
“你哪来的面?”
“自己煮的啊?”
“可还有?我也饿了!”
“便只有这些了。”
“对了,小檀越,厨房已经没吃的了,明日你该去补些米面了。”
米面?
张易倏然睁大眼睛,目光凌厉警惕,如直视贼人。
“我记得我走之前刚补过米面,怎这么快就没了?”
和尚一脸无辜,“贫僧没与你说么?”
“贫僧食量颇大,这几日居于府上,那些米面已经快吃完了,若小檀越再不回来,恐怕贫僧只能去别家看看了。”
……
“原来是个饭桶!”
“我道怎会天上掉馅饼,这枚金叶子拿得可真烫手!”
“这和尚不是好人啊!”
菜市上,张易提着竹篮,每每想起那和尚,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目露凶光。
那古怪的模样,骇得卖菜的摊主心惊胆战,心道自己何处招惹了这个客官。
买了米面,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哎!张兄!”
忽然一道声音在身后喊住了他。
声音还挺熟悉,应是个认识的人。
张易回过头,便见一个穿着儒衫的书生快步走了过来。
“侯作民?”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总算是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是曾经在张氏书铺买过几本书的客人,相互也就见过几次面,算不得熟络,知晓个名字混个眼熟的关系罢了。
“张兄,可真是巧,刚准备去寻你,便在路上看到了你。”
“寻我?侯兄这是有甚事情?”
“是这般的,侯某手头有一份活计,需要个字写得好的人,侯某记得张兄一手毛笔字极好,不知可有意向?”
买个菜都能来活儿?
张易眉眼微动,不动声色问道:“是甚活计?”
“今夜画舫选魁,正巧缺个手书魁词的录员,自然,既是画舫之事,是不会亏待张兄的。”
“只此一夜,足有五两!”
“今夜?”
张易眉头微皱,忽然明白了什么,眯起眼睛:“少了些?”
侯作民苦笑道:“张兄,五两已经不少了,城南的林秀才也写得一手好字,若非我俩有点关系,这种天大的好事也不会落你头上。”
张易笑了笑,也不解释,转身便欲离去。
侯作民连忙拉住他,一咬牙,一跺脚,索性道:“张兄,莫这般不讲情面,若非此前的录员突然病重,这便宜怎么也落不到你头上。”
“算了算了,我再与画舫那边说道说道,最多给你七两。”
张易懒得解释,停下脚步,伸出手,比了个手势。
“我要十两!”
……
城南林秀才固然写得一手好字,可为人清高,素来不与青楼画舫为伍,又怎会为之誊写魁词?
再说了,画舫选魁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晚上便要选魁,这时候才找到自己,显然情况紧急,无人可找。
故而几乎瞬间,张易便弄清了原委,拿捏住了侯作民。
后者唯有捏着鼻子认了。
秋夜渐凉,张易换了身充排场的衣物,便按照约定来到了临时停靠画舫船只的码头。
这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人群拥挤,很是热闹。
小贩乘机兜售货物的叫卖声乱七八糟,不绝入耳。
走近画舫,便看见这画舫楼船的二楼站着好些花枝招展的姑娘,手中捏着个手帕,朝着上船的人们娇声挑逗着。
当看到张易时,好几个姑娘皆是眼睛一亮,不断地朝着张易这边招呼着。
“哟!好俊的郎君啊!要不到姐姐这边玩玩?”
“你这个骚蹄子,滚后面去!俊弟弟,到姐姐这边来!”
张易目不斜视,神色淡然地望了眼那些姑娘,旋即低下了头,准备上船。
却临到了舫前,被个龟公拦了下来。
说明了来意,不一会儿,侯作民从船上跑了出来,将张易领上了画舫。
简单说了一下些许规矩,侯作民便将张易带入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的小厢房。
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正小心翼翼地磨着墨。
“这是葵儿,是识得字的,若有吩咐,直接告诉葵儿便是了。”
“待前面出了魁词,你便在这里誊抄出来,葵儿会传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