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长安街头艺人
长安怀远坊的街道两旁,有许多小商贩,其中不乏看相算卦,说书杂耍的小摊。
在这众多摊位中,要说生意最好的,便莫过于一个算卦的摊位了。
那摊位上坐着一位仙风道骨,长髯道髻的中年,身旁立着一个布幡,上面写着‘文王神课袁守诚’几个字。
袁守诚今日已为八名客人或看了相或算了卦,又到了他提前收摊的时候。
不过此刻袁守诚却没有急着收摊,而是坐在摊位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街对面另一个摊位的表演。
那是一个衣着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青年,正口若悬河的讲着故事。
“妖精放了我爷爷......”
青年名叫王易,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讲的故事叫《葫芦娃救爷爷》,而他的听众,基本都是5-10岁的小孩。
小孩们听得聚精会神,精彩处还张大嘴,发出一声声惊呼。
他们沉浸在七个葫芦娃各有神通,蛇精法宝精妙诡计多端的故事里。
可对袁守诚来说,王易的故事稀松平常,也就忽悠忽悠小孩,他留下来主要是想看看王易今天又玩什么把戏。
“好了今日故事结束,尔等与我也算有缘,就再给你们瞧一瞧仙人手段。”王易终于站起身来,说出了一番令所有孩童都激动不已的话。
袁守诚一脸轻笑的看着王易,下一刻只见王易手掐法诀,一只脚还在地上使劲地跺了几下,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天地元气听我号令,急急如律令,风起!”
王易架势做的十足,一个个小孩看的又紧张又兴奋。
但从几天前王易出现在怀远坊,袁守诚就看出来了,此人玩的都是骗人的把戏,只是王易把戏层出不穷,每天都不带重样的,也让袁守诚有些期待。
随着王易‘风起’二字出口,他身后的大槐树竟然真的哗哗作响,接着还有大量的树叶在空中飞舞飘落。
但是此刻旁的地方清风雅静,一点起风的样子都没有。
所有小孩都惊讶的目瞪口呆,就连附近的大人也被吸引。
袁守诚一脸好笑的摇了摇头,今天的把戏他已经看明白了。
在王易的摊位下,埋了一个类似风箱的小踏板,然后一根动物肠子与槐树干内一个暗藏的气囊相连。
气囊上摆好了树叶,王易跺那几下脚,就是让气囊内的空气突破极限,而后冲破气囊上的一层薄膜,从而制造出树叶飞舞飘落的景象。
不过到这里还没结束,王易又潇洒的伸手朝着虚空一抓,而后一串树叶就从老槐树上落下,接着王易单手甩动,哪些落叶就随着他的动作游走,一片片树叶依次连接,看起来就像听从王易的号令一般。
“哇......”小朋友们发出一声声惊叹,连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袁守诚脸上笑容也越发明显,王易这些把戏还是没逃过他的眼睛,在袁守诚眼中,那些听从王易号令的树叶,分明就是被一种极细的丝线串连,其实还是拽在王易手中。
最后王易手掌一抓,那串树叶就全部落入他手中,摆了一个潇洒的造型,今天的故事和表演也算结束了。
还真有几个小孩掏出铜板打赏给王易,其中还有两个大人也给了几枚,此时袁守诚也开始收摊,他没有去揭穿王易的把戏,毕竟王易也是花了心思的,每日所得铜钱,也不过勉强度日。
王易笑着收起摊位上的铜钱,还向看观道谢,而几个孩子嚷着要拜师,王易还装模作样的,说人家资质不够,不能拜入门下。
很快王易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可还没到盛世大唐,晚上更没有灯火辉煌的长安城。
贞观十三年,只有宵禁的长安城,要是晚上在街上被抓到,屁股还要挨二十下竹板。
“大师能除妖捉鬼否?”就在王易收拾小摊时,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这声音略带试探,有些忐忑,也有些期待。
王易下意识的转身看去,只见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身着锦衣风度翩翩,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
“这位小郎君在问我?”王易问了对方一句。
郎君是当下社会很普遍的称呼,类似帅哥兄台这样的叫法,熟悉的人冠以姓氏,亲密的人冠以排行,陌生的就直呼郎君,年纪小的就叫小郎君。
“我府上有不干净的东西,还请大师帮帮我。”锦衣青年小心翼翼的说道,一看就是被吓得不轻了。
王易愣了一下,随即伸手指着一个方向说道:“前面左转再右转,再左转再右转,会昌寺里高僧不少,实在不行就对面的玄都观,里面道士也一大把,找他们比我管用。”
就在王易打发这个锦衣青年时,袁守诚已经收拾好摊位,拿着他吃饭的家伙起身,他离开时要经过王易的摊位,正好也看到了王易身前的锦衣青年。
只是当袁守诚看到这锦衣青年时,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在袁守诚眼中,这青年乌云罩顶,印堂发黑,是标准的大凶之兆,基本上属于难逃一死那种。
但他没有算具体的死期和因果。
“我去过了,那些和尚道士都说帮不了我,大师我见你手段了得,一定能帮我的,求求你了。”锦衣青年并未放弃,看样子他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把王易这街头艺人当成了救命稻草。
王易可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他正要继续拒绝,袁守诚也在此时开口对王易说了句话:“每日白看小友的把戏,今日赶巧便送小友一句忠告,此中水甚深,你把握不住。”
这几日王易都在此摆摊,与袁守诚隔街相望,没生意的时候两人经常大眼瞪小眼,见面了也会点头微笑,偶尔问句吃了没,天气不错之类的话,也不完全算陌生人。
王易朝袁守诚点头致谢,但下一刻那锦衣青年直接放了大招。
只见锦衣青年从怀中掏出两枚钱币,但不是那种铜钱的色泽,而是金灿灿明晃晃的,竟然是市面上非常少见的金质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与后面的年号无关,是武德年间就开铸的大唐法定货币,有主要流通的铜质通宝,和少量用于皇家赏赐,或勋贵世家间流通的金、银质通宝。
两枚金质通宝,能抵王易十年收入。
下一刻王易果断接过两枚金质通宝,并换上笑脸对锦衣郎君说道:“这位小郎君,你的真诚打动了我,请前面带路。”
随即锦衣郎君带着王易离开,留下袁守诚独自凌乱。
他看着王易渐渐消失的背影,最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算了,人各有命,好言难劝该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