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月末,北方的天气已经变得干燥炎热起来。
镇威镖局押镖出发前往冀州风无山庄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
洛阳郡是整个冀州的中心所在,洛阳郡除了洛阳城之外还有五个大县城,十几个小县城,洛阳郡比普通的郡都要大上一半。冀州北部川平郡,有数个粮仓,囤积了大量粮草,是整个凉州最坚实的后盾。在西北凉州境内,军中有句话,凉州可以丢,川平不能丢。川平在,凉州在。
洛阳城内,中心主干大街两侧各有两条中心街道。洛阳城夜不闭城,白天人流涌动,夜晚灯红酒绿,甚是繁华。
临近傍晚,已是晚饭时间。
城南中心街道之上,行走着一位身材矮小的乞丐。
小乞丐显得非常瘦弱,孤身一人。一身破旧的灰色衣裳,虽然补了许多补丁,但却洗刷的非常干净。脚上穿着一双破败草鞋,头顶着一个破旧草帽,略有灰尘覆面的脸庞却是十分白皙,明亮的双眸十分有神。旁人看不出的门道,乞丐们看得出,这乞丐不是真的乞丐,最多是大户人家亦或是平头百姓家落魄的孩童。
此时的小乞丐正双手插在洗的发白发毛的腰带之中,昂首阔步的向前走着。而所谓的腰带,也只是一条粗糙麻布。
每当小乞丐路过一家酒楼,都会慢慢放缓脚步,小乞丐仰面嗅着空气,仿佛在闻酒楼飘出来的饭菜香气,自是一脸满足的神色。
小乞丐走了小半柱香的时间,停在一家馒头铺。也不知这位小乞丐从哪里掏出来的铜板,伸手要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转身离开,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继续向前走去。
洛阳城中有一条长长的街巷,名为百花巷。百花巷中又有许多四通八达的胡同,巷弄内几乎集中了洛阳城所有的寻花问柳场所,妓院、高级客栈、有名气的酒楼、茶楼等等,清淡的,浓厚的,各种口味,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实为洛阳城中一处有名的消金窟。
此时小乞丐已经走进了百花巷,来到一处名字叫做“万花楼”的妓院门口,轻车熟路的坐在台阶之上。
万花楼门口,几个迎客的风尘女子,都把小乞丐当作孤儿或者是难民看待,而且小乞丐也不像别的乞丐那样,他只是蹲坐在一旁,也不向别人乞讨,别人施舍给他,他也不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加之模样也不让人讨厌,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做哑巴看待,也没有人去驱赶他离开。
小乞丐吹了吹台阶上的灰尘,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上面,开始了自己不言不语的乞讨生活。
眼下正是来客人的时候,万花楼门口本来还站着十几个女子,没一会的功夫,迎来送往的,就剩下三五个了。
时间慢慢流逝,等到灯火通明,天色黑透了以后,门口已经没了人的时候,小乞丐左右观察一番,站起身拍了拍屁股,转身离开了万花楼,这便是小乞丐独特的乞讨方式,随缘,你愿施舍便施舍,如若不愿,我也不乞讨。
不过呢,今日小乞丐运气不错,竟然有一位年轻有钱男子说他这个小乞丐看着顺眼,随手打赏给他一颗小小的银子,还不忘问小乞丐要不要跟他走,做个小厮,怎么也比这乞讨的生活要来的好过一些。小乞丐接了细小银子,没接话茬。要不是万花楼的姑娘热情似火的拉拽下,年轻公子哥肯定会和小乞丐纠缠一番。
离开了万花楼的小乞丐,走在街道之上,掂量了一下今晚得来的小小银子,足足有三两之多,小乞丐心中满是欢喜。
小乞丐左手袖子里面自己缝制了一个小袋子,旁人看不到,他将银子放了进去,拉紧绳子,又发了大力气,系了个紧扣。晃了晃手臂,叮当响,恐怕里面不止三两银子。
他今天很高兴,未来的日子里,他可以吃些好吃的了,买一些生活必须品,或者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夜晚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红色灯笼散发出的红色光彩,照耀在小乞丐笑容洋溢的脸庞上,那红彤彤的笑脸充满了幸福感,对于小乞丐来说幸福竟是如此的简单。
百花巷子里,不仅仅有妓院,还有文人雅士可以去的茶楼。这也是洛阳城百花巷的魅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进出百花巷的人是来嫖妓还是来听说书的,只要是娱乐的项目,这里都会有。
近几日,百花巷内远近闻名的香茗居茶楼新来了一位说书先生,老先生阅读百书,游历世间,说书讲故事可谓是栩栩如生。
万花楼在百花巷的深处,小乞丐一路走来,路过香茗居,忽然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叫好声夹带着响亮的掌声,颇为热烈。
小乞丐驻足倾听,杂乱的声音,根本听不仔细。小乞丐刚要走近一些,却被人拦住。
“你一个臭乞丐,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你能进的吗?”
拦人的是香茗居接客的店小二,一副趾高气扬、满脸不屑的模样。
小乞丐细长眉毛一皱,明亮的双眸一瞪,嘴角微微一撅,嘴上不说话,掐腰而立,这般恶狠狠的模样,且不说能不能震慑到别人,单说这气势倒是挺足的。
店小二有些诧异,看着眼前的小乞丐,衣服破旧,但却干净,面容带灰,皮肤却十分白皙。店小二心中揣揣,怎么滴?难道是哪一家富家子弟体验民生疾苦去了?店小二看着小乞丐,他那恶狠狠的模样好似在说:我怎么就不能进去了?!
店小二不想生事,也拿捏不出眼前小乞丐的底细,说道:“香茗居是有规矩的,不是一般人能来的地方,一两的茶水果食钱,是最基本的,你能拿的出吗?”
小乞丐颇有脾气,今日得了三两碎银,自我感觉心里底气十足,怎么的今日也要豪爽一回。忍下心痛,摸出左手袖子里面一块最大的碎银,正是今日刚得的那一块。
小乞丐微微思量,又放了回去,掏出一颗更为细小的碎银子,足足的一两碎银。
小乞丐纤细的小手伸到店小二面前,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说:看,不就是一两茶水钱吗,我有钱。
小乞丐心中念道:而且,我还不止一颗银子呐。
店小二有些意外,脸色变得友善了一些,微微哈腰的接过银子。
小乞丐此时趾高气扬的样子,颇有富家子弟的派头,十分得意。
虽然小乞丐如此这般的得意了一回,但当他余光瞟到那一颗递给店小二手里的银子的时候,依旧一阵肉痛。
“得了您内,里面请!”
店小二也有些后悔,本来就没想着让这个小乞丐进入香茗居,哪成想这个小乞丐不仅不知难而退,还真真拿出了一两银子。这要是被掌柜子知道了,少不了一顿臭骂。
小乞丐顶着心中肉痛,轻轻盈盈的走入香茗居。
香茗居有三层楼,每层有每层的价格。楼内中间是空旷处,坐着一位戴着高帽子老者,长长的白胡须。而且老者不仅胡须又长又白,眉毛也是如此,单是眉毛与胡须就已经遮住了大半个脸。
香茗居坐了不少人,一层也只有边角几处桌子尚未坐人,其他一些桌子基本上都坐满了人,什么样子的人都有,各色各样。
小乞丐挑了个边角没人坐的地方坐了下来,眼下场中说书先生正讲到关键处,此时的大家伙都在仔细听讲,根本没人注意到小乞丐进入。
先前的店小二提来了一壶茶,又端来六小碟瓜果,分别是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四碟果干。还真别说,看这茶水色泽、果干面相,倒也算上乘,这一两银子花的,着实不虚。
小乞丐喝了一口茶,吃了一片桃干,心中又想到那一两银子,恶狠狠的再一次拿起一片桃干,丢进嘴里,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场中说书先生说的故事,是那场二十多年前,凉州那场打了半年的战争。那场凉州几乎全境失守,仅剩一郡之地的凉州反击战。
老先生已经讲到当时楚军诱敌深入,以冀州川平郡也就是凉州的粮仓为诱饵的那场阻击战。当时北胡在最不可能出兵的冬季,发动了这场战争,先是偷袭了雁回郡,又攻下了周边的飞渡郡,阴山郡。打了楚朝一个措手不及,在之后北凉军队又连丢三郡。于是乎凉州统帅战广当机立断,将当时聚拢起来的不足二十万的楚朝凉州军分散了出去,分散到各个郡城县城。各郡县城守兵在城池失守之前,要烧光城中一切能吃能用的东西,并且要求战至最后一人,如果降敌,更是会被株连九族,这边是为援军拖延时间的一种极端策略。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尚未被攻下的陇西、北河、天水三郡守了两个月。每一郡每一城都是被围攻破城,驻守凉州的二十三万中的十五万步兵全部战死在三郡,加上各郡守军,死在凉州的军士恐怕有三十万余,时任凉州步军统帅连虎死在了西平郡郡城城头。
民风彪悍的凉州人,更是军民一体守城,据后来楚朝统计,死在那场战争中的凉州军民足足有五十万有余。
当时凉州境外,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长期对垒的北胡军十万不到,为何攻入凉州境内的却有接近四十万人呢?后来才知道是拒北城境外的北胡守军抽调了二十五万,与凉州境外的胡军秘密聚拢,这才有了四十万胡军攻入凉州。
也不知为何,当时拒北城外胡军的调动,是怎么躲开拒北城谍报的呢?大军突袭,顷刻间凉州半州领土丢失,才有了后来的凉州仅剩一郡的局面。
那场凉州反击战发生之前,名震胡军的凉州总军政纪兰凤好巧不巧的不在凉州,而是被召回京述职,随他而去的还有骑军统帅姜青。
纪兰凤入京就被抓了起来,说是有通敌之罪,姜青也一同入狱,而蛊惑当时皇帝的是辅佐大臣李旭。不仅纪兰凤、姜青二人,整个凉州将臣都被冠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还说什么凉州如今的处境实则是假象。是凉州总统兵将军战广勾结胡军,图谋楚朝疆土。
在凉州战争发生了近两个月的时候,楚朝总算集结了五郡军队接近六十万人,任命李旭之子李平为大军统帅,打着平叛驱胡的名号,出兵入凉。
还未离开荆州的平叛驱胡的六十万军队,有四十万去而复返,另外二十万,继续北上入凉,驰援玉陵郡。
当时楚帝非常年轻,辅佐大臣李旭逼迫楚帝颁旨禅位于自己,随即李旭颁旨昭告天下降于北胡,圣旨要求各地守军在胡军所到之处,不可抵抗,就地缴械投降。
天下震惊。
去而复返的四十万军队,却是换了统帅,换成了荆州将军刘金元。而原本的统帅李平,则是在李旭宣布降于胡人的当日,就被刘金元夜袭营帐给杀死了。
随后的皇都攻城战,禁军统领百战将军杨白虎死守城门,成为了弃子,死在了楚朝皇都丽京城门之下。
杨白虎是一位忠臣良将,他是受李旭的要挟,死命守城,如若不然,李旭便会杀了皇帝。李旭打的算盘,是守到胡军突破凉州,杀入荆州,有了胡军的支持,未来楚朝便是姓李了,才会要挟杨白虎死守城门。
城破之时,年轻的皇帝被李旭杀害,随后李旭在逃亡中,亲卫倒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这一场场的突兀的变故,难以说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而这前前后后发生的诸多事情,其实是一场布局。由那位消失的帝师提议,众多人物参与的一场跨越两个朝代的布局。
……………………
香茗居茶楼内,说书先生一口明亮清脆的声音,说道:“北莽军队围攻玉陵城的时候,是三十万军队,后方尚有十万援军。拒北城驰援凉州的十二万军队先于皇都援军到达凉州玉陵郡,加上凉州剩余守军,不足二十五万的军队,共同守卫玉陵城。这是凉州最后的底线,也是楚朝的底线,身后便是冀州粮仓川平郡。一旦北胡攻入川平郡,将会一马平川直扑荆州,直扑丽京。”
说书先生顿了顿,一旁站着的书童递来一杯茶水,老先生一口饮尽,继续说道:“随着战争的推移,胡军终于全部围在了凉州南部玉陵郡郡城城外。而那时,皇城发生叛乱,援兵迟迟不到。玉陵城被围月余,我方军民一心死守玉陵郡,令敌军难以进步寸许。凉州全境外围都是山脉,凉州就像一个倒放的葫芦,玉陵郡就像葫芦口,一旦城破,北胡便打开了突入中原大地的口子,那将万劫不复。众所周知,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没了粮草那还打什么仗呢?胡军战线拉长,加之每破一城,楚军都没有留下有用的东西,所以,胡军急缺粮草。时任凉州总统领的战广听取了军中神童招荣的计谋,实施了诱敌之计。以塘沽粮仓为耳,诱敌深入。北胡一共出动了十万,四万拖后接应,六万直扑川平郡郡西北方向的塘沽粮仓,一场阻击战由此展开。塘沽粮仓早就是一座空城,城内堆满了稻草。由当时的楚军五虎之一的赵印环率领一千轻骑兵作为城中守军,以此诱敌。城外埋伏了三万百步长矛手,一万弓箭手,一万盾甲兵,两万轻骑兵。等到北胡六万骑兵过去以后,摆开阵型拦在了北莽两支骑兵队之间。切断了两队联系,塘沽粮仓内,赵印环带着将士简单抵抗了一下,北胡六万骑兵轻轻松松的就进去了。胡军一大半骑兵入城以后,便发觉有些不对劲,那些粮仓全部都是空的,其中堆满了稻草硫磺和油,北胡骑兵正待后退,已然是来不及了,顿时间,城中四处火起,那些来不及撤出塘沽粮仓的北胡骑兵被大火淹没,烧死无数。火光冲天,黑夜如白昼,一场夜袭变成了火烧骑兵,火烧塘沽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而随后的拦截战,开启了楚朝步兵战胜骑兵的先例,五万步兵对抗从塘沽粮仓退回来的四万余人,徐川指挥五万步兵两万骑兵,几乎全歼了敌方十万骑兵,逃回去的不足万余,楚军也损失惨重,不过确实打击了不可一世的北胡骑军嚣张的气焰。北胡主力骑兵遭受重创以后,北胡军队便没了机动性,如同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以此为始,我方军队开始了全面反攻。”
说到此处,老先生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惊醒众位听客,霎时间叫好声四起。
老先生听着叫好声,眯着眼睛,一脸的自豪。
老先生身旁的书童端起一杯茶水递给他,用着只能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说道:“公子,咱们拿别人的那个话本...上面可不是你这么描述的呀,不会露馅吧。”
“老先生”瞪了一眼书童,用着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声音说道:“你懂什么?!这叫氛围渲染,你看,他们不都拍手叫好了吗?放心,不会有事的。再说了,不这么渲染气氛,让听客们满意,如何能得到赏钱?!”
说书老先生那如同少年般的声音,清脆有力。
原来这个说书先生是假冒的。
本章完。